陕西: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互联网+”有力量新闻频道

铜川市青年路小学教师李秋芳正在上数学课,多方位的显示屏和平板电脑连接,实现了学生课堂展示的最优化。孟清瑾摄

2019年教师节,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智慧教室中,同学们围坐在一块大屏幕前,屏幕那头,义乌陈望道故居的讲解员方淑婷正在故居现场深情地向同学们讲述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为陈望道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深深感动,这是学校推出“5G思政课”的一个场景。

西北工业大学还在全国首创“5G+扶贫支教”,大学生艺术团民乐队、交响乐队及合唱队的同学们为远在陕西省渭南市线王小学的小朋友们展示讲解各类乐器,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喜迎新中国70周年华诞。

这只是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缩影。陕西省地处中国西北部,贫困县区数量较多,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大班额、择校热、师资不足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陕西省围绕“完善环境、拓展应用、深度融合”三段式发展战略,全面部署推进教育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探索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创出了一条特色的发展路子。

“全员参与,纳入考核,一票否决,滞后追责”考核与通报评优机制

精心打造“互联网+”一把手工程

陕西省石泉县属于山区贫困县,2017年底,获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是陕西省入选的6个优秀试点单位中唯一的区域综合试点单位。在接受教育部试点验收时,石泉县县长周耀宜表示,“在陕西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我们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教育局设立信息化股,明确建立3个10%经费投入机制,教育信息化对促进石泉县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早在2013年,陕西就开展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标准化建设,出台了评估标准,到2017年底,全省高校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均建立了体系完整的教育信息化行政推动机构,形成了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

为提高政治站位,一直以来,陕西省教育厅都是由“一把手”厅长任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特别是今年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合署办公以后,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由书记和厅长同时任组长,还调整设立了教育信息化处,建立“全员参与,纳入考核,一票否决,滞后追责”的推进考核与通报评优机制。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对记者表示,“要把信息化作为教育变革的内生要素,围绕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为陕西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的支撑。”

一节微课、一张试卷、一碗皮蛋瘦肉粥

城市农村共享“互联网+教育”公平

“电视上的老师来我们学校上课了,好亲切!”一名堰口镇九年制学校学生如是说。不久前,西乡县城北小学赴堰口镇九年制学校开展远程互动课堂教学活动,以堰口镇九年制学校为主课堂,城北小学、茶镇九年制学校为接收课堂,开展互换主讲、受援课堂体验活动,语文、美术线上线下双同步教学,丰富了远程互动教学的内容和途径。

“以前在堰口镇九年制学校会看显微镜的老师都找不到,如今远程互动教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带动老师学,带动老师教,通过实验我们的目的达到了。”西乡县教体局副局长李庆丰告诉记者,目前西乡县已建设远程互动课堂45个,西乡三中、莲花小学和远在百公里外的大河镇九年制学校,西乡五中、东关小学和远在75公里外的高川镇中小学、90公里外的两河口镇中小学,跨越时空距离,同上一节课,共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一校带多校、一校带多点,这些课堂在西乡县城乡学校已经成为常态。

不只在西乡,在宁强,在广大西北地区农村小学,一节微课、一张试卷、一碗皮蛋瘦肉粥、一个足球、一首歌曲、一张熟悉的脸……这些故事无不折射出教育信息化对广大农村学校的深度改变。自大力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以来,陕西省教育系统补短板、促升级,加快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全覆盖,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比例超过90%,城乡环境差距不断缩小。

如何进一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陕西省通过推动中职和中小学校人人通平台规模化应用,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推送。平台已在8个市、75个县(区)进行了部署,实现了“一点接入,全省共享”,中小学校及中职学校注册教师近40万人。平台不断整合微课大赛等活动资源,目前,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达800余万条,涵盖所有学科及学段,优质资源不断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覆盖,广大教师融合应用的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由过去的“人找政策”,变成现在的“政策找人”

“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一次次校园袭击事件令人震惊,安全事件发人深省,在当前信息开放的数字化时代,如何运用大数据为孩子打造“铜墙铁壁”,通过信息化手段维护校园安全,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在陕西省教育厅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可以看到一系列大数据建设成果及教育治理手段,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调取省内高校和中小学校监控视频,甚至精准到每一个楼道、每一个食堂操作间、每一个操场,安全事件可以及时、精准指挥,在发生险情时可以立刻启动应急措施。

记者还了解到,陕西教育大数据建设经历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省级数据汇聚平台建设、教育基础数据汇聚、数据治理与挖掘应用等阶段,实现了核心管理数据的融合汇聚与共享应用,进入了教育大数据2.0时代,初步形成了省、市/高校、区/县三级教育大数据建设共享体系,梳理出业务事项429项,绘制业务流程图458个,汇聚全省教育机构数据2万余条、教师和学生数据近900万条,通过大数据分析解决了很多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特有的“陕西模式”,受到了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其经验吸引了全国各地教育信息化的同仁前去学习。

搭建创客、创新和创造的舞台

“互联网+”让教育迸发新活力

陕西杨凌素有“现代农科城”的美誉。依托科教优势,杨凌各中小学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将学校教育与农业科技和生态文化紧密结合,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动植物校本教材和数字资源,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创新热情。“我们积极尝试利用智慧教育核心系统、反馈器、平板电脑、实物提示机等组成的信息系统丰富教育形式,组织各中小学开展植物辨认比赛,通过新颖的形式解决了以往动植物教学中直观性不足的缺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杨凌示范区教育局局长张少文说。

催生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天然优势,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深层使命。陕西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创客教育、STEAM教育、智慧校园等教育信息化新模式,从区域、学校、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带动引领教育教学全方位创新。陕西连续四年举办全省中小学和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参与教师达15万名,汇集优秀微课和创新资源近万件。西安高新第一小学“网络环境下作文早起步”,开启了小学生全新习作新模式。西安大明宫小学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系列化微课”,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陕西还搭建“青少年创客爱挑战平台”,举办青少年“爱挑战”嘉年华活动和青少年创客创意大赛,参与学生30万名,一批批学校创客空间迅速兴起,成为学校信息化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

创客、创新、创造,在陕西全省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已然成为陕西教育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黄蔚)

THE END
1.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变革:在线教学实践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新格局,并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现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技术,由此衍生出的“互联网+教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思维,能够有效驱动教育方式与教育管理的变革,同http://m.jyb.cn/rmtzgjsb/202403/t20240312_2111166688_wap.html
2.“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五大优势赵永利名师工作室利用互联网技术,一方面,教师可制作生动多样的教学课件来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除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的疲倦感和枯燥感。另一方面,学生能够接收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更好的吸收知识和成长。 五、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结合了院校优秀教育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教育资源可以随时更新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activies/activiesdetail&sid=946&aid=165983
3.“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下,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网络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为技术支撑,向学习者以及教育者提供一种网络化环境,数字内容,进行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对面的教育活动。“互联网+教育”脱离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禁锢,这给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为我https://www.douban.com/note/662771404/
4.第五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第5分论坛在京顺利召开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网络安全处副处长杨伟平,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周长春、常务副会长丁书林,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朝军,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王世军,北京十一http://www.jyjxcx.com/m/mnewsshow.asp?id=426
5.互联网+与高等教育变革——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初探[2]这说明高校师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网络扩容和升级受到高等教育信息化持续关注。在资源建设方面,优质资源匮乏局面明显好转。“爱课程”目前上线资源共享课2621门、视频公开课810门;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联盟集聚了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3.3万门、资源总量达60TB。[3]“211工程”三期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http://www.cityetv.cn/html/554.html
6.天津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互联网+继续教育天津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考试:互联网+继续教育真题模拟汇编 (共717题) 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多选题) A. 2012年11月于杨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先提出了“互联网+”概念 B. 2013年阿里巴巴投资多个行业,收购多个领域相关公司,意在逐渐形成自己全球化的生态商圈,形成产业互联网化 C.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829/8053047100005125.shtm
7.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精选5篇)如《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一书中所述,“信息网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我们不能保证他们所接触的所有网页内容都是有益的,网页内容有好有坏,作为教师,更应该抓住这个机会,积极地扶持和引导,以防止学生浏览无意义的网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积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https://www.1mishu.com/haowen/265611.html
8.“互联网+”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互联网+职业教育笔者认为,“互联网+职业教育”就是采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信息化职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手段将全面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化的巨大变革中,形成网络教学平台、软件、视频、资源等诸多全新概念。“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主要https://blog.csdn.net/m0_38073539/article/details/141611555
9.“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智慧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智慧教育指依托计算机和教育网,全面深入地利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重点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何锡涛等,2012:11),也就是说https://quan.qlteacher.com/u/5cb92a70481cca4faeb0b087/blog/6241b22ffe15ac167e1525d9
10.刘利民:“互联网+教育”对整个教育体制的影响不可逆转——中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乌镇9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曾宪旭 董志成)今天下午,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教育”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在论坛上指出,经历新冠疫情期间的大规模线上教学,中国师生、家长对线上教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大幅度提升,“互联网+教育”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109/t20210928_13241462.htm
1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因网络未来而不同“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明白,想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必须通过“充电”的方式来学习,互加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我们利用网络教育来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高技术的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学会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互联网+”时代,会让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变得更加优秀,让我们村小的学生都https://www.jianshu.com/p/b8cf1a8b7eb2
12.在职研究生远程网络班(线下+线上辅助)招生2025招生简章在职研究生招生网提供在职研究生远程班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远程网络班(线下+线上辅助)招生信息,帮助因为时间和地域不便就读的在职研究生学员。远程班和网络班学员在线学习、无需实时到校参加学习,但是可以享受到和在校上课在职研究生学员一样的学习资源。https://www.zzyedu.org/yuanchengban.html
13.由疫情带来的“互联网+”第二春澎湃研究所澎湃新闻因此新冠疫情过后,互联网教育会有一番大发展,而主流教育机构能否尽快适应当前被动的在线转型,是这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如果它们在新模式下保证甚至提升教育质量,从而使得政府管理当局继续保持宽松的政策,就有可能让在线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 同样,我们可以运用新五力模型深入分析远程医疗、远程办公和针对行业中小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527289
14.“互联网+教育”加出了什么(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互联网+教育”铺好路。 信息技术助力教育公平,是建立在乡村学校的带宽充足、实际使用条件有保障等基础上的。相关人士建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础网络建设,把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做好。 (二)加大教学内容的把关和数据安全的保障,让师生放心使用。 https://www.66law.cn/laws/21534.aspx
15.一什么叫“互联网+教育”?四个故事告诉你教研网教研网官网互联网+教育实操课程直播无压力 早期的在线教育,大多都是老师录个课程放到网络上让有需要的同学观看,这种培训视频可以满足知识类的传递,却没办法解决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会计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课堂教学只能解决实际工作中70-80%的问题,剩下20-30%必需老师在黑板上直接演示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解决实际问题。那么http://www.zgjiaoyan.com/2015/bqht11_20000000_1221/1282.html
16.教育部:统筹部署推进“互联网+教育”,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二是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构建高效联通的教育网络,建设统一的省级教育云平台,落实网络精准扶智,推动优质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普惠共享。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实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实现“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提质扩面。https://news.eol.cn/yaowen/202108/t20210819_2145943.shtml?fromcoop=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