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教育局教育信息化系统发力综合施策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市晨阳学校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校整体创新应用案例

东营市晨阳学校将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特色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平台的创新应用重构学校文化体系,重建学校治理体系,重组课堂新模式、学习新方式,实现全环境育人,建设数字校园,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探索数字化应用新模式,重塑教育新样态。

一、基于问题破局——平台应用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背景逻辑

(一)数字时代呼唤教育转型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5G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深度应用,给今天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毋庸置疑,信息技术不仅在改变着现在的教育,同时也在塑造着未来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并强调“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了“教育强国”的时代号召,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全面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教育部怀进鹏部长指出,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更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

(二)平台应用助力数字转型

2022年3月28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开启了国家推进教育资源数字化建设的一个新起点。平台的正式运营标志着国家层面数字化教育资源整合、国家数字化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化建设、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更加明确,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深人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学校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做好数字校园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数字转型遭遇现实瓶颈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自2022年投入应用以来,东营市晨阳学校抢抓机遇,主动筹划,克服困难,走上了教育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创新的教育生态重构之路。围绕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生信息化素养提升、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转变等内容做了初步探索。但是,在推动智慧教育纵深发展时,遇到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资源建序及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适配不足,难以实现资源的标准化、系列化、高效化供给;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新型课堂模式尚需完善,智慧课堂的常态化应用不足;学校平台应用场景数字化覆盖不够。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有效路径与机制不明确;评价难以时时动态跟踪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数字素养难以评价等。

因此,着力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应用于推广是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满足“双减”背景下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推动信息化特色品牌创建,实现智慧校园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推动智慧教育新生态构建,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的必由之路。

二、“五七十五”工作法——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平台创新应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更新五大理念,为平台创新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描绘学校新样态

智慧学校新样态示意图

2.更新教育未来观

3.重构课堂教学观

智慧课堂变革逻辑

4.更新教育资源观

教育资源不仅指传统的学校、教材、教师等,还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视频、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等多种形式的数字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利用多样的数字资源跨越时空限制,提供更多实验、模拟和互动的机会,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教学,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5.践行终身学习观

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每个人都必须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学校要帮助学生习得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二)坚持七大融入,为平台创新应用明确行动方向

学校制定《关于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和应用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广应用平台应用融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线上教学和课后服务体系、“双减”工作体系和学校治理体系七大任务。

1.平台应用融入课堂教学改革

充分利用平台优质资源,切实融入备课、上课、课后服务、教学研究等学校教育活动全程,使平台应用本土化、常态化。借助智慧中小学APP和个人学习终端,将平台资源应用到“课前”、“课中”和“课后”,对课堂教学模式再重构。统筹加强自主学习、教师备课、作业活动等多场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平台应用融入教师信息素养提升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引导、激励教师应用平台,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案例,改进教育教学,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3.平台应用融入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加强学生使用平台资源的指导,培养学生资源检索、鉴别、选择和使用能力,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4.平台应用融入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

发挥平台资源服务家校协同育人的作用,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平台功能作用,促进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引领树立正确育人理念,共享全面育人载体,充分发挥平台资源最大社会效益。

5.平台应用融入线上教学和课后服务体系

加强智慧课堂、智慧作业、线上答疑、个性化学习、过程性评价、网络教研等多场景应用,提升线上教学质效。充分利用平台新增的课后服务和专题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6.平台应用融入“双减”工作体系

利用丰富高质量的平台资源帮助学生预习、自习、复习和提高,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实现减负增效。

7.平台应用融入学校治理体系

(三)推进十大行动,为平台创新应用规划探索路径

学校本着“逐步完善,先急后缓;名师引领,榜样示范;以点带面,试点推动;研修提升,全面实施”的策略,制定《东营市晨阳学校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行动方案》,从平台推广应用整体推进、基础设置、专项研究、制度建设、激励保障五大领域提出十大行动,明确工作进度,责任分工到人,切实推进平台应用推广。

1.行文公布首席信息官和平台管理员。明确首席信息官的职责为统筹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做好顶层规划,发挥好发挥好督导、评估、指导与研究。明确管理员的职责为做好平台功能培训和后台数据管理工作及总结提练任务。

3.建设平台行政班级管理架构和学科教研组织架构。各年级主任、班主任、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平台上建里相应的工作群,为开展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家校沟通等工作搭建平台。

4.教师、学生和家长全员安装平台电脑PC端和手机端,并完成注册。课程部、各级部主任、班主任分级培训,指导家长和学生顺利注册账号,熟悉平台操作,了解平台功能。

5.智慧教育研究院组织成员根据个人专长成立自主学习、备课、作业活动、课后服务等模块专项攻关小组,试点实践,定期研讨,总结经验。教科室组织基于平台的教学、备课、作业、课后服务、家校沟通的校本课题研究,为推广应用平台提供理论和实践引领。

6.课程部组织平台展示课和观摩课活动。将平台资源应用到“课前”“课中”“课后”,在课堂实践中反复打磨,提炼基于平台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平台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1.0

7.各教研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充分挖掘平台资源,规范数字资源使用,尝试建立立足校情、学情的数字资源库,从而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精准指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东营市晨阳学校数字资源建设流程图

8.教科室制定建立《平台月应用数据通报制度》,立足真实的应用数据,调度教师真抓实干。

9.课程部修改《教学常规检查办法》,并与发展处、办公室一起完善班级、教研组、教师考核方案,将平台应用纳入教师考核,促逼教师深入研究平台应用,出经验出特色。

10.课程部、办公室及时表彰校级平台应用先进集体和个人,教科室定期组织优秀案例评选和经验交流活动,积极推广教师应用成果,激发教师研究活力,推动平台应用。

(四)健全五大机制,为平台创新应用提供运行保障

1.“1+4+n”管理机制

晨阳学校将平台创新应用列为校长一把手工程,担任首席信息官,领衔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

“1+4+n”管理机制

成立四部门协同推进工作组。教科室负责理论引领和平台应用培训,课程部负责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推进,发展处负责平台在班级管理、家校合育中的应用推进。信息中心负责政策推广和技术支持。

2.科研带动机制

3.周调研机制

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建立每周一次推进会议制度和项目组汇报会议制度,分阶段集中解决应用中出现问题和难点。

4.专家引领机制

省、市、区级专家亲临调研指导,与东北师大专家团队保持长期沟通与联系,确保专家及时有效指导。

5.综合评价机制

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定期评选先进人物和优秀案例,激发教师应用积极性;将平台应用纳入教师考核、班级考核、教研组考核,引导教师将平台应用的教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健强月通报制度,强化督导评估,形成良好的管理和应用体系,形成持续高效推广的良好环境。

三、成效与反思

(一)经验与反思

1.校长工程、按时调度是推进平台应用的加速器

2.重点攻关、逐步推开是推进平台应用的有效途径

平台的使用推广应先从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试点。以项目、课题引领,集体研讨攻关方向后,集中优质研究力量重点突破。

3.转变观念、形成合力是推进平台应用的难点

发现并宣传平台的优点、宣传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调动家长学生配合使用,形成推广合力是推进平台使用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教师应用、家长配合、学生使用,三方合力,才能推动稳步推进平台应用。

(二)推进平台使用的成效

学校2022年在六年级试点,建立9个行政班。至2023年底已完成全校101个行政班的注册。24年寒假发布学生自主学习打卡52次,参与学生1.2万人。

学校自2022年推广应用平台以来,共组织教师参与平台寒暑假、心理专题培训1101人次,平均52学时;组织教师参与基于平台的听评课、优质课60余节;备课组教师利用平台资源备课、上课、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家校沟通等平台活动积分人均100分。

学校2023年底完成平台上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音乐、美术、信息,初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信息、心理、美术20个教研组群建设,并开展线上教研、读书活动60余次。

学校被认定为山东省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学校,东营市中小学融合创新教学共同体领航学校,成功申报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适性发展的初中学校智慧教育新生态构建研究》、成功申报山东省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化学数字资源的应用策略研究》,成功申报山东省智慧教育研究项目《基于学生数字化学习的智慧教育新生态构建研究》。在“数智化转型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一一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2023年会中,学校案例《东营市晨阳学校智慧教育新生态模型构建研究案例》获得二等奖。

THE END
1.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于2024年9月15日零时起正式关停,更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应用请您登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https://basic.smartedu.cn)访问使用。 如您在此期间遇到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支撑团队:4001910910。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https://www.eduyun.cn/
2.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德育 课程教学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课后服务 特殊教育 教师研修 家庭教育 教改经验 教材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德育 课程教学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虚拟仿真实训 教师能力提升 教材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思政课 课程 体育 https://www.smartedu.cn/
3.中国网教育中国网中国网教育频道作为中国教育的声音源,解读中国教育,从公办教育到民办教育、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为公众传播最实时最权威的教育信息。为 广大网友提供各类考试培训、择校就业等方面的教育资讯信息;融合政府、学校、个人三方观点,并通过定期策划组织线上专题,线下论坛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index.htm
4.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搭建线上工作室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4日讯教育部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研修”相关板块,汇聚了丰富的资源,供广大教师使用。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调动地方、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和名师名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Mjk2NzY4Mw.html
5.宅家亲子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等你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近日正式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项目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对于居家线上学习的中小学生来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相关课程资源可以参考使用。 点击「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可以直接进入平台页面。 https://static.zhoudaosh.com/4BABB9F3A51647B8A1D8BD910649E19AAE45722B23319C70B997E90597C739AD
6.国家队出手,让5000万学生免费上网课,今天上线事发之后,教育部引用人民日报评论对“停课不停学”进行解释,对“线上教育”走向进行适度纠偏。而今天,教育部推出的国家中小学云平台正式上线,以使各地中小学生都能享受到稳定的云课堂资源,同时也开通专用电视频道,覆盖全国偏远农村有线电视未通达地区,供各地选择收看。 https://36kr.com/p/1725116792833.html
7.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教育部部署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 习近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就业工作人员及毕业生用户操作指南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 https://www.ncss.cn/
8.巧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提升语文智慧课堂—一、案例摘要:本案例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利用智能评价、设计互动教学及线上线下结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不仅提供了便捷的教学工具,更转变了教师观念,提升了教学能力,其典型做法和创新实践方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分析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对语文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https://heze.sdsjyy.cn/index.php?r=portal/content/view&id=930687
9.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参加此次线上活动的地区,除了成果推广应用国家级示范区,还包括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实验区河源、肇庆,以及深圳宝安区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单位汕头市龙湖区等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地区。 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成果推广部负责人朱哲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是教育部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http://www.teacherline.cn/h/ddrd/zxdt/2022-12-29/5426.html
10.中国教育在线教育数据 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15所高校入选!202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布 全国高职毕业生月薪排行榜出炉 2024年11月ESI大学排行榜475所最全名单2024教育工作怎么干?各地、各校这样做部署 两会上的高校声音—书记校长为教育建言献策 2024全国两会·教育春风吹:聚焦两会教育 https://www.eol.cn/
11.鲁东大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参加我市继续教育基地网上学习平台(见附件2)线上学习的,学时情况由系统自动联接至“继续教育平台”,专业技术人员无需申报登记;参加经人社部门备案的线下学习培训活动,或通过培训进修类、自学类、折算类等其他方式取得学时的,需填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登记表》(附件3),经单位审核盖章后,连同相关佐证材料一并上传http://sdld.yxlearning.com/info/23431
12.202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分析三、2020年线上教育教学全景扫描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为应对疫情影响,国家推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政策。这是全国师生与在线教学进行的首次大规模碰撞,也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首次大规模检验,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学拉开序幕。为保障在线教学顺利实践落地,提升在线教学质https://www.ceeia.cn/news/detail_3517.htm
13.织密校园防控安全网!我市教育系统落细落实校园防控措施近日,我市部分学校因疫情形势严峻而停课,为确保“停课不停学”,特制定此线上教育资源使用指南,供全市各中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线上教学时参考。 方式一: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学习 针对我国疫情多地多点发生的情况,教育部迅速部署各地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用,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居家学习。https://www.sgmsw.cn/mobile/info?id=7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