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4.08河南
《罗胖60秒》就是那个天然的,既有意思、语料还丰富的,而且每一篇长度还比较短的内容;这不就是非常适合我的语料练习库吗?
另一方面这些内容我本来就非常喜欢,可有时候只是听一遍,总是会感觉会错过一些启发。所以,如果当我把这些内容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一定会倒逼着自己去对这些内容加深印象、加深理解,于是能get到更多的启发点,也就顺理成章了。
说干就干,不如就从今天听到的内容开始吧:原文内容:
最后说说我的启发:
第1点是:我们或许都可以像张謇一样寻找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道方向:那就是去“本地化”服务那一个具体的地方的,一群具体的人。
说几个我能想到的例子:
苏东坡和王阳明能够融入当地人的具体生活,为他们带来改变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环境。
现在很多人都说实体经济有点难搞,但我们却同时都能发现很多附近的夫妻店或者当地的五金店却都能活下来,甚至活得很好。
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
或许正如那句禅语所说:保存一滴水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融入大海(大意如此)。
第2点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没什么技术的普通二本学生返回家乡我能做些什么呢?这样一想,或许就会很迷茫。
这么一想,我才越发发现当时凭着自己的直觉,做的桃源项目还真就符合这个思想:我们当地有很多农民伯伯不愿意种的荒地。而我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找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和我一起在家乡的荒地上种桃树让我的家乡更美丽,同时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的可能:
因为这个实际上提供了这样一个服务:有很多人想建设自己的家乡却没有机会和办法,甚至更具体点说,有些人或许会和我当时待在城市里,那样有同样的想法:待在城市里总有那么一种莫名的漂泊感,总想找那么哪怕一点儿东西寻那么一点儿和这个世界确切的连接。
正如那句话所说:“他乡不能安放灵魂,故乡却不能养活肉体……”于是很多人都有了这种莫名而又无奈的割裂感。
而我当时的解决方案就是种那么一颗小绿植,比如说在阳台花盆儿里种那么一段空心菜。看着那空心菜在花盆里重新扎根发芽,我自己也会有一种与这个空心菜一起和这个世界有了一种确定的链接的感觉。
我给咱说一个类似的场景:
想想看当你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突然有那种莫名的惆怅,甚至是莫名的愤怒:我离开家乡,离开父母来到这里究竟图个啥?我和这里乃至和这个世界又有什么联系?
甚至偶尔还会发出类似的灵魂拷问:我这样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于是为了本来就疲惫的身躯,反而添上了几分精神上的痛楚。
老实说,我当年在外面漂泊时就有过很多次类似的经历。
每当面临这样的时刻,我总会去那阳台泡沫盒里看看我那种下的花花草草。尤其是看到那一段段空心菜重新生根发芽,我仿佛也和它们一样,重新和这个世界有了某种连接……
于是后来我就想到了,号召网友一天花一块钱在我们家乡的荒地上种上一棵属于他们自己的桃树的活动。这就是现在的胡喜桃园。
咱花一天花一块钱,我来为咱在开垦的荒地里种下一颗属于咱自己的一棵桃树,这样从此我们在世界的一个叫胡喜桃园的地方,咱就因为一棵确定的专属的桃树和心中的故乡,和这个世界有了一个确定的链接,从此心灵不再漂泊……
实际上,我和60多位桃园战友已经在这个叫信阳市浉河区吴家店镇大胡湾的一块重新开垦出来的荒地上种下了几百棵桃树……
想想家乡因为我们的桃园而更美丽,我们又因为有了自己的桃树和桃园而有了心灵归宿我就很感动……
朋友,话说回来,读完这些内容你又有什么启发呢?欢迎和我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