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新英语课程标准详细解读以下内容由职场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如果在中小学英语教师中做一个调查:“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教师的答案是:“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确,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师生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几乎成了广_生的无奈选择和真实描述。考试是师生谈论最多的话题,由于评价学生看成绩,评价教师也是看成绩,考试频繁,师生均感身心疲惫,加上英语在中考、高考中是个举足轻重的“筛子”,考生的考分差距大,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要使英语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英语知识的同时,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等多方面都
2、得到进步,必须_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所以一切有志于英语教学_的教师,都在真诚而又急切地呼唤英语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_。让人欣喜的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这方面已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此次,标准响亮地提出:“倡导形成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评判、鉴定教与学的效果,也不再是为了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他们的成长指明方向。”不可否认的是,理念要化为行动,还有一段艰难的探索过程,但我们还是从中看到了希望。近几年,不少重要的考试,如中考,已开始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口试等。考试的内容明显加强了与社会实
3、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_,那种把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的录取依据的做_在被改变。这必将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说我们经常将教学上的种种弊端纷纷归咎于不合理的评价体系的话,那么,随着新课程_的有序推进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到来。或者说,随着“指挥棒”的逐渐转向,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反思和实施英语教学呢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弱化英语的“筛子”功能,增强其人文意蕴呢从个人的学习体会与实践体会来看,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有如下重要意义:以往的评价方式之所以不尽合理,与我们对“英语学习本质是什么”认识不清有关。新一轮英语课程_的一个出发点就是把学生从单纯的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规则中解放出来,让
4、学生学习真正的英语。章兼中教授在外语教育学中指出英语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的主人翁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耳听、眼看、动脑、动手的学习活动,掌握自辨、自治、自理、自学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技能。发展智力,情意,从而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其实英语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践。因此标准确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策略,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标准在总体构建上特别体现了语言的实践性特征,语言呈现形式不以语言知识体系的描述为主线,而是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运用作为主线。标准力求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为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
5、身实践、_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基本学习策略”(二级),到具体化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五、八级)四方面,向学生明确地提出新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显然,这种新的观念已_摆脱了应试教育的阴影。它倡导的英语是活生生的语言,它_的是学生的成长和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也有利于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普遍对英语有兴趣,但兴趣大多没有保持多久就开始厌学英语。这是_呢我们曾为此做过调查,事实表明,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情感和
7、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对这些观点的丧失,是导致学生厌学英语,教师厌教英语的一个主要原因。学生_厌学英语如何让学生喜欢英语是每一个中小学英语教师都要认真研究的课题。评价就是指挥棒,那么在新的评价理念下应该有怎样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呢标准对此作出了很好的回答。标准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本为主和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现象,融学习于有趣的活动情境之中。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_成功。让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
8、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_他们积极参与。”并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_每个学生的情感,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当然,理念要内化为教师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我们重新反思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打造新的英语教学。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是什么教育理论工_与一线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达成一种共识:教学是
9、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达成多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而问题和活动则构成了交往的基本内核,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活动是问题的载体,是激发生命活动,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教学也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_对课程的理解和创造。所以,把教学的本质定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观点,对指导我们的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践者,教师首先要以合_、_者的身份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
10、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来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用新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我们发现,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新的评价理念来支撑,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有一种固有的观念,英语教得如何,除了统一考试,难道还有更权威,更科学的评价方式吗因此,对习惯了现行考试方法的教师来说,标准所倡导的评价方式和内容大大出乎意料,让我们有耳目一新甚至目瞪口呆之感:评价应_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_结果,又_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评价建议还要求教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