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守东博士关于建设“蓝色海南”工程的建议

编者按:海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姜守东博士是省委省政府重点联系的专家。他放眼国内外、立足海南,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设“蓝色海南”工程的建议。这个建议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海南海洋的优势以及目前海南海洋产业方面的现状,并就扶持海南海洋产业作了全面的思考。

概要:建设“蓝色海南”工程,是指充分利用海南丰富的海洋资源这一特殊优势,发展海洋及关联产业,在海南掀起蓝色产业革命浪潮。建设“蓝色海南”,扶持海洋产业成为海南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不仅可以提升海南省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富民富岛,实现由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转变,而且对于处理南海问题这个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蓝色海南”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和非常重要的国防战略意义,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建设“蓝色海南”工程的战略优势

海南省在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首先,从区域位置来看,海南内靠粤港澳深珠形成的华南经济圈外缘要地,外临东南亚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发展海上物流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容易形成区域竞争力。其次,从资源储备来看,海南省周围海域油气资源丰富,估算油气资源总储量200多亿吨,居全国各海区之首;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有渔业资源600多种,远海有鱼类1000多种;风景名胜资源丰富,有83处分布在海岸带地区,发展热带滨海和海岛休闲度假旅游潜力大。海南省还拥有较为丰富的滨海砂矿资源、海洋盐业资源和风力资源等。再次,从生态环境来看,海南省坚持生态建省原则,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始终保持优良,生态价值突出。最后,从体制来看,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可以构建具有“蓝色海南”的经济结构和具活力的服务于“蓝色海南”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海洋产业打造体制优势。

因此,建设“蓝色海南”工程既具有资源依托,又具备内在需求和外在动力,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海南省海洋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海南省海洋渔业、港口运输、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滨海旅游业、海洋能源、生物医药、海洋油气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刚刚萌芽。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仍然较小、产业化程度较低、技术创新水平不高。首先海洋产业总量偏小,海南省管辖海域面积是山东省的16倍,产业规模却不到山东省的1/16;其次产业布局不合理,传统产业粗放型发展,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未来海洋产业还处于空白状态等问题日益凸现;最后,海南省海洋产业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呈现没龙头、没拳头、没块头的局面,竞争上不具优势。

(一)传统产业规模小,粗放经营发展滞后

海洋渔业依然是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1)不论是捕捞还是养殖,海南渔民基本上是分散经营,技术落后,缺乏必要的合作,也缺乏行业协会和联合体的指导协调和管理。(2)设施落后、设备陈旧影响了外海捕捞,由于财政资金短缺,渔港长期得不到改善,渔民资金短缺,没有钱买大船,限制了渔民的外海捕捞。(3)海南渔业加工企业规模小,基本属于手工作坊式加工,只能对鱼产品进行粗加工,无法获取高附加值。

海洋交通运输业还未形成规模效应:(1)使用的船舶中存在吨位小,船龄较长,技术状况一般,毛病较多等情况,整体运输能力有限。(2)缺少新型高速客船、客车滚装船舶、集装箱船、冷藏运输船、成品油轮、液化气船、化学品船、拖船等,没有形成现代化的运输船队。(3)港口仓储设施落后,没有形成规模的仓储业。(4)港航业发展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整体水平滞后,2009年海南沿海地区货物周转量达到188亿吨公里,仅相当于上海的1/8,广东的1/3;(5)沿海旅客周转量2.1亿人公里,远低于辽宁、浙江和山东发达省份;(6)海南远洋客运尚属空白。

海洋盐业虽然发展较早,但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1)盐品种结构上不合理,没有实现产品的精细化、多品种化;(2)晒盐条件较差、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装置落后;(3)盐业系统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年龄老化;(4)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营销与生产两家分开,难以实现产销一体化,这对发展海南盐业极为不利。

沿海造船业几近空白,只有一家具备万吨级以上、5万吨级以下造船资质的船厂,不仅没有造船所需配套产业,连基本的各类船产业工人都十分紧缺,一直局限于造钢制和木制渔船,发展迟缓。

(二)新兴产业发展参差不齐,问题凸显

滨海旅游业已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但处于初级阶段。

海洋油气业近年发展较快,极大的拉动了海南经济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的油气开发体制严重制约海南油气及化工产业发展;油气资源勘探开采量不足,制约了海南油气化工产业发展;油气化工产业尚处于粗放型起步阶段,油气资源优势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油气化工产业缺乏统一、科学的发展规划;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尚属空白。

(三)未来海洋产业处于空白状态,亟待推进

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开发、海洋空间新型利用和深海采矿等未来海洋产业要依靠科技发展,而海洋科技力量薄弱一直是海南海洋事业发展中“最短的短板”,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科研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力量都十分匮乏,目前这些产业在海南省还处于空白状态,毋庸讳言,海南海洋产业的发展规模不大,和海洋大省、海洋强省相距甚远。

三、建设“蓝色海南”工程工作重点及措施

海南建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洋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但与其他一些沿海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势在必行。要把海洋产业发展成为支撑海南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增长点,不仅要使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海洋产业技术装备水平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还要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形成陆海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的局面,围绕海南建设文明生态省的总体目标,保持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海南省实际情况建设“蓝色海南”发展海洋产业的重点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产业。加快港口建设,建立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的,安全、通畅、便捷、高效的海洋交通运输和物流体系,成为立足华南、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努力实现海南海洋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强物流中心建设,以口岸经济为依托,增加海上航线,拓展仓储、加工制造、包装、配送等业务,发展临港商贸、港航服务;加快航运业和修造船业发展。积极发展物流园区,科学制定系统的港航发展战略体系和港航规划体系,切实加强对干线航道、港口的规划控制。

(二)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以提高渔业经济总量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使海洋渔业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加快科教兴渔步伐,增强渔业发展后劲;拓展水产养殖生产潜力和空间,提高全省养殖水平;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业,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积极争取投资,加强海洋与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业、港湾和近海网箱养殖业、海产品精深加工与出口业、热带海水养殖苗种培育业。南海渔业资源丰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该地区的渔业资源开发具有极高的国际政治敏感性,南海发展是事关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问题,因此调整海洋捕捞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扶持发展外海捕捞业具有维护海洋主权的重要战略意义,省政府应鼓励大型渔船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南海捕捞,宣示主权,维护领土完整,不辜负全国人大的期望。

(三)建立社会主义新渔村,达到富民的目的。沿海渔民通过鱼苗育种与供应,鱼产品捕捞与养殖,鱼产品加工、鱼产品销售等渠道富裕起来后,政府应进行全面规划,引导群众进行房屋改造,建成依山傍海的别墅群,象明珠一样沿海岸分布,形成社会主义新渔村。

(四)多元发展海洋油气业和化工业。大力发展油气化工产业集群。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发展油气加工和化工业;油气加工废弃物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培育壮大石油化工园区;加大油气开发利用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探索以利益联结为核心的油地融合新模式,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构建油气化工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机制,加大城市扩大利用天然气的政策支持;加快建设南海油气资源利用开发的战略基地;争取中央允许海南自主开发中小型盆地构造的油气资源。

(五)发展壮大船舶工业。目前海南造船业落后,应整合现有资源,引进大型船舶企业,努力提高船舶工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现代化造船业。

(六)延伸发展滨海砂矿业。海南合理开发利用优势矿产资源,做强矿业经济,对于发展新型工业,建设有海南特色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海南应加强海洋砂矿地质勘查,调整矿业结构,发展精加工深加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新型矿业经济集群;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海洋砂矿开发和利用效益,推行清洁化生产,发展绿色矿业。

(七)突出发展海盐业。海南发展海盐业具备国内其他海盐产区无法比拟的条件。海南应依托优势制盐企业集团,加快食盐流通现代化步伐;实施保优转劣政策,加快盐田转产步伐;加大盐化工产业开发力度;深化盐业企业体制改革,做大做强盐业企业。

(九)集中发展海洋旅游业。形成以度假休闲旅游为主导,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海上运动、商务会展、科学教育、工农业观光和都市旅游的多元化产品结构。努力打造国际著名海洋旅游品牌,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以发展滨海度假旅游为主导,海上观光旅游、海洋专项旅游并举,使包括滨海度假、海岛休闲、豪华邮轮、海上运动、海洋科普科考、海洋体育、海洋探险等各种形式的旅游产品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邮轮旅游、休闲度假游等海洋旅游精品;实行更加开放的海洋旅游政策,开放西沙旅游。

(十)循环发展未来海洋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将成为21世纪沿海地区和岛屿重要的补充能源,应充分利用海南海洋能资源,促进海南风力发电等海洋能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未来10年,海南应利用高新技术,充分利用海南的海水资源,优化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发展节水型工业,有效引导企业的海水替代,支持科技创新,构筑海水利用技术装备支撑体系,促进海水淡化的发展,加强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和示范地区建设。

五、建设“蓝色海南”工程的体制措施保障

(一)成立诸如“蓝色海南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机构统一领导和协调海南的海洋产业发展。完善海洋资源管理体制。加快海洋资源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安排各行业用海,促进海洋产业合理布局,保障国家能源、交通、工业等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的用海需求;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强化海域和岸线使用管理和对重要稀缺资源的监管。

(二)培养海洋人才,创新人才机制。培养和引进人才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大力发展海洋高等教育,成立海南省海洋学院,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大、素质良,专业全的海洋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二是引进国内先进科研院所在海南设立分所,建立各种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为发展“蓝色海南”经济提供智力支撑;三是邀请院士团队进入海南企业设立实验室,指导企业进行技术研发。

(四)开放海洋产业市场,鼓励竞争。开放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以竞争促发展,鼓励先进省份参与竞争,带来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这样有利于高品质高技术产品的快速推广应用,形成有力推手促进海南省海洋产业全面升级。

(五)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创新海洋科技体制。建立多元化的海洋科技投入机制,加强海洋科研机构建设,深化海洋科研体制改革,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高端化,提高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六)建立完善海洋环境保护体制。建立完善海洋环保的投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海洋环境保护;建立有效的海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海洋环保监督管理机构建设,提高海洋环保执法能力,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

结束语:21世纪是人类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陆地资源、陆地能源和陆地空间的压力与日俱增,人类已将社会经济发展的视野逐步转向资源丰富、区域广阔的海洋世界,未来海洋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战场之一。因此,建设“蓝色海南”工程应作为我国和海南省的长期发展战略,确立大海洋经济观念,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把迅速崛起且强劲发展的海洋产业作为提升海南省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品位的切入点,积极扶持其成长为支柱产业,并以其为重要依托,构建海南省科技经济核心竞争力。从维护领土完整的高度,把海南作为中国南海不沉的航空母舰,行使我国对南海的管辖权和拥有权,完成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对海南建省的伟大使命,建设“蓝色海南”工程关系到中国主权完整的核心利益,毋庸置疑,应上升为国家战略。

姜守东简介:

姜守东,男,1968年4月生,山东省烟台市人。2009年11月在海南省委组织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的感召下,辞去在美国担任跨国公司项目经理的高管职位回到海南,现任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2010年被授予“海南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称号。他创建了海南省公路养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主持开展了4个科研项目,于同年10月份全部通过省科技厅的评审,其中“高聚物注浆技术的路基加固处理研究”获得海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一等奖,并在海文高速公路上得到应用。他发明创造的“改性沥青再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获得国家专利。2011年开展“海南省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应用研究”获得海南省科技厅科技项目二等奖。

2011年被选为海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和海南省归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

THE END
1.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洋工程研究所党支部召开换届选举党员大会2024-10-25 ·海洋工程研究所党支部开展“红色电影润初心,坚定信仰铸党魂2024-10-25 ·院党委召开会议总结党纪学习教育 研究部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工作2024-10-08 通知公示招标公告人才招聘 ·海南省热带海水养殖技术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项目2024-06-27 http://www.hnhky.cn/
2.海洋学术社交与知识服务平台海南日报海口12月6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操)12月6日,海南·乐东——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暨海洋渔业专场招商推介会在海口举办,借助冬交会平台,开展产业招商引资,共谋乐东高质量发展蓝图。 据介绍,乐东可使用土地面积多,规划渔业用海区约2.27万公顷,可出让土地约4294亩,陆上2个养殖产业园区共3010亩;乐东海域处于https://www.codp.com.cn/readonline/6756acd4a503b420c838e302/news
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海洋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海洋科学专业学生到我院开展专业见习活动 12月5日下午,海洋科学技术学院2023级海洋科学专业的70名学子到我院开展专业见习。 2024-12-13 2024年12月12日上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党支部与海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总支开展联合党日活动暨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http://www.hntouybii.cn/
4.三亚研究院荣获海南省多项人才培养奖12月6日,海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海南省第三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公示》、《关于2024年海南省第三届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获奖名单的公示》,对2024年度海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进行了表彰,我校5名海南专项研究生导师和3个海南专项研究生https://news.cau.edu.cn/zhxwnew/d377718292a840399530bf6e45eab60b.htm
5.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简章现拥有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https://www.zyxw.cn/article/12146.html
6.海洋知识竞赛试题我国以海岛组成的省级行政建制有2个,是台湾省和海南省。 4.我国各海区海岛最多的、最少的分别是哪个3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划定的主要海洋功能区有多少个? 10个。 32.我国海洋捕捞总214.海洋技术领域是何时被正式列入我国"863'’高技术研究计划的?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海洋必将https://m.360docs.net/doc/51f6409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f.html
7.2024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为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强化陆海统筹及河海联动,促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由我会联合天津大学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4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定于2024年11月2日-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 会议主题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https://www.huiyi-123.com/article/3100-179.html
8.中潜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保持技术先进性、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需要。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建设 的技术中心除具有研发功能外,更提高了产品整体设计能力,对潜水服、渔猎 服和其他潜水装备进行前瞻性研究。产品设计是公司业务开展过程中必经的工 序,直接决定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承接订单的水平。国外先进的潜水装备品 牌商的发展状况表明,研制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72000000415_5.shtml
9.南海的地质与资源9篇(全文)我国对南海海洋资源的利用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制盐、航运和沿海工程为主。对渔业资源过度利用, 而对海洋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药物等生物资源却利用不足;海水资源的利用也主要限于制盐, 英、美等发达国家已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海水提取溴和镁的成熟技术, 而在南海目前还没有相关产业, 海水淡化和利用海水灌溉耐盐植物https://www.99xueshu.com/w/ikeyzn0lw2zu.html
10.「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招聘」2024年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目前团队拥有全职人员15人,平均年龄30岁,覆盖渔业水产、海洋环境工程、规划设计、信息技术、金融、公共管理、新闻、法律等多个学科,近半拥有研究生学历,博士2人,多人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是一支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经验的专业团队。每年智渔会招募数十名来自国内外高校的实习生,与海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https://www.zhaopin.com/companydetail/CC451978087
11.中国法院网2. 省管权限粮食企业收购、批发及加工资格认定? 3.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 4. 投资项目的招标投标方式(包括中央驻粤单位建设项目)? 二、取消的事项(11项)? 1. 省间粮油指令性调剂计划? 2. 全省粮食收购计划及收购目标指导价? 3. 因征地或受灾减免国家定购粮? https://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2003/04/id/84645.shtml
12.海洋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32、我国海洋捕捞总产量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哪个海区? 答:东海海区。 33、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哪年提出的? 答:《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于1996年颁布,提出了中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国海洋开发与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34、我国政府为促进海洋经济综合发展而制定的第一个具有宏观指导性的文件是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23514.html
13.初中地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汇总绕转中心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 意义 产生四季和五带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P11 图1.19地球公转示意 (3)地球的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P12图1.20地球上的五带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95065_217444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