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考试系统

根据《宪法》序言第十三自然段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国家的任何法律都具有法律效力,但《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一般的法律,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因此,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宪法在人类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

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求建立自由的市场竞争,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平等自由观念也因此而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从政治上看,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巩固革命的胜利成果,防止封建势力复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希望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从思想条件上看,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深入人心,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民权代替君权、以人权代替神权、以自由代替奴役的思想成为宪法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宪法虽然最初在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但它并非资本主义国家独有。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同样需要制定宪法来巩固胜利成果和革命政权,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国家政权,确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确认公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保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3.我国宪法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1908年清王朝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最早的宪法性文件。它仅仅是清王朝拟定宪法条文的原则,没有法律效力,并不具备宪法的特征。民国时期,曾颁布多部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但它们要么是语义宪法,要么是假宪法之名行专制之实,有的根本就没有发生实际效力。

1949年9月27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其中,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是极不完善的宪法;1982年宪法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全国人大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分别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部分修改,从而巩固和扩大了宪法的社会基础,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4.宪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一般来说,宪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宪法规定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问题,内容涉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关系等各方面的重大原则性问题;

(2)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5.宪法有哪些作用?

宪法是立国之本。宪法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现行宪法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各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坚持和完善宪法确立的各项制度和体制,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得到实现,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

6.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宪法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1)宪法确认和规范国家权力。宪法首先规定国家权力的归属,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宪法对国家权力的确认集中体现为对国家性质的规定。同时,宪法还起到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功能。此外,宪法还规定对国家权力的监督方式,以及纠正国家机关违法行为的程序和途径。

(2)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宪法的产生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有着密切的联系。各国宪法基本都以专章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确认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自由和利益。同时,宪法还规定限制基本权利的界限和方式,避免公民基本权利被随意剥夺。

(4)宪法规定国家的经济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宪法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具体表现为:①宪法规定和维护经济制度;②宪法规范经济生活,保证经济有序运行;③宪法通过规制、维护和保障经济关系,最终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普遍对经济制度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维护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5)宪法维护国家统一。宪法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领土条款,规定国家主权统一原则,任何分裂行为都会被视为是对宪法的违反。国家统一是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基本条件。所有公民都负有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的神圣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是整个社会共同体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以宪法为基础的整个法律制度存在的基础。

7.什么是依宪执政?如何尊重宪法,牢固树立依宪执政意识?

所谓依宪执政,是指执政党依据宪法的规定、宪法的精神和原则治国理政,按照宪法的逻辑思考和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汇集利益,表达要求,制定政策。

牢固树立依宪执政意识,需要认识到:

第一,按照宪法和法律程序行使公权力。行使公权力的机关要自觉遵守宪法,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职权范围。包括执政党在内,党在执政活动中虽然可以适用党内各种规范,以调整党内活动,但包括党章在内的所有党内规范都应遵循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规定,不得与国家法律相抵触。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党内规范是无效的,而判断党内的法规是否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根本标准是宪法规范,即已形成的宪法规范是确定的、统一的尺度。

第二,执政活动的有效性与宪法的权威性是相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宪法具有权威,法律得到实施,就意味着党的领导具有权威性,表明执政能力的提高。

第四,依宪执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这五种能力涵盖了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依宪执政的基本要求,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依宪执政,要把遵守宪法、执行宪法和运用宪法作为执政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8.什么是宪法思维?

所谓宪法思维,是指按照宪法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把合宪性当作思考问题的前提,合理地处理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9.如何运用宪法思维处理社会现实问题?

处理社会现实问题要有宪法意识。宪法意识是人们对宪法精神与基本内容的理解、认同与情感。有无宪法意识,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能否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领导干部应养成宪法意识。

处理社会现实问题要善用宪法思维,提高应用宪法的能力。在现代社会,社会关系纷繁复杂,处理这些关系时的最高判断标准只能是宪法。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宪法问题的焦点,并以宪法思维解释和解决法律问题,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面对社会现实与宪法价值的冲突,符合法治精神的做法是,在通过法定途径做出调整之前,决策者不能以现实的合理性为由随意突破现行宪法体制的框架,否则就会破坏既有的宪法秩序,损害宪法的权威,最终不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THE END
1.管理平台登录管理平台 用户名 : 密码: 验证码 : 登录 学习平台http://xfks.gdsf.gov.cn/manage/login
2.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 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 天津市司法局 天津市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 联合主办https://ldxf.enorth.com.cn/
3.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https://ldxf.enorth.com.cn雨竹林高考网分享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https://ldxf.enorth.com.cn/login.jsp 学法用法平台登录系统入口:https://ldxf.enorth.com.cn/login.jsp 学法用法平台登录系统入口:http://exam-back.gxpf.cn/exam/login.jsp 学法用法平台登录系统入口 用户名 请输入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密码 验证码http:/http://gk.yuzhulin.com/zhuanti/5808/
4.天津党务干部培训平台该网址即可保存到手机桌面。再次登陆时在桌面点击相应图标可直接进入天津市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系统。 考试采用无纸化方式,通过计算机或手机登录“法宣在线”的“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系统”进行网络答题。试卷满分100分,试题由系统随机抽取,共45题,其中,单选题25题,每题2分;多选题10题,每题3分:判断题10题,https://www.trainingsjtu.cn/ganbupeixun/3953.html
5.法宣在线全国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平台考试题库答案法宣在线全国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平台考试题库答案 提示:题干后为的,按照正确签案(红色字体)提示选择。 1.(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把()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A.环境保护成效 B.法治建设成效 C.社会稳定成效 D.人民评价https://m.360docs.net/doc/a63065279.html
6.天津领导干部培训中公教育是国内公职考试培训的开创者与领导者,秉承着“实用、有效、专业、深度”的办学宗旨,依靠顶级的师资阵容和完整的自主研发实力,培训业务涵盖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军转干考试、招警考试、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考试、政法干警考试、公开选拨领导干部考试、教师招录考试等,拥有国内首家公职考试研究院,面向https://govjiaoyu.cn/peixun/1756.html
7.关于对我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学法用法在线考试的通知全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四、考试方法 学习考试在《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系统》“法宣在线”(www.faxuan.net)平台进行,平台提供本次考试课件视频和练习题,练习题为考试题库内容,请务必认真作答;平台登录方法为:进入“法宣在线”(www.faxuan.net)平台后在左上角“学法考试平台登录”栏选择地区登录(陕西)—省直机关https://www.sust.edu.cn/info/1131/7986.htm
8.普法工作总结(通用21篇)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提高依法执政能力的意见》,丰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内容,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法制讲座,xx月4日开展学习宪法大热潮,并向《宪法》宣誓,组织中心组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普法骨干培训学法等制度,重在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完善考试内容和形式;探索领导干部学法新方式。https://www.qunzou.com/gongzuo/365369.html
9.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及答案最新领导干部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及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领导干部网上学法用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1-155题) 1.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https://m.t7t8.net/gongzuozongjie/841267.html
10.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考试工作的通知一、考试对象 (一)聊城市领导干部学法考法平台学法考法对象: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含市属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驻聊高等院校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以下简称“领导干部”)。 (二)聊城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平台学法考法对象:除上述领导干部以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以下简称“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267844
11.领导干部个人学法用法总结(共15篇)6、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委依法治县办公室每年对全县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用法情况共同进行一次考核,并组织全县领导干部学法考试,考试成绩装入领导干部本人档案。 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制度 1、在县委、党校成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培训中心,负责对全县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工作。 https://www.hrrsj.com/gongzuozongjie/gerenzongjie/875836.html
12.青田县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平台网上考试平台1.2024年全县干部(职工)学法建档考试在“青田县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平台”(http://qtpf.0578ks.com/)上进行。 登录青田县公职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平台系统界面后,点击“进入考场”,首次考试请先点击注册按钮,注册时填写所在单位、姓名、身份证号、设置密码,注册成功后即可登录考试。原注册过的参考人员初始密码为:123456http://qtpf.0578ks.com/
13.关于做好2022年度学法考法工作的通知一、考试平台及考试对象 202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在职干部学法考法在“12348湖南法网.如法网”(网址:hn.12348.gov.cn)网络平台或手机平台上进行。 参加对象为在职在编工作人员(学校聘用人员、人事代理、劳务派遣等不用考试)。 免考人员:2022年12月30日前距退休时间在2周年内,以及正在休产假或因重大疾病无法参加在线学法http://www.ccsu.cn/info/1046/278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