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干部教育培训学时管理办法(试行)干部工作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18年-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及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新要求,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严肃性、实效性。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党政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村(社区)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五类人员。

第四条本办法以学时为基本计量单位,记录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的时长,对干部学习培训情况进行量化管理考核。

第二章学时计算

第五条干部参加教育培训以学时作为考核计算单位,脱产培训按1天8学时、半天4学时折算,采取按年度计量考核的办法,根据干部实际参加教育培训情况累计学时数量。

第六条计算指标包括脱产培训和网络学习时长。其中处级干部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及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或者550学时以上的脱产培训,即平均每年累计不少于18天或110学时;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不少于110学时;科级及以下干部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个学时;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90学时;村(社区)基层干部不少于40学时。网络培训学时每人每年不低于50学时。

第七条脱产培训主要指干部经组织选调,离开工作岗位参加的集中教育培训。即干部参加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以及国内高校和经有关部门认证的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理论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包括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理论培训、业务和技能培训;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国(境)外培训;参加市委组织部和职能部门组织的集中轮训、专题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参加本单位举办的各类政策业务培训班;参加其他形式的各类业务对口培训班。单位组织的专题讲座可以计入脱产培训学时,一般性工作会议和集中传达学习文件材料不能计入学时时长。

第八条网络学习是指干部参加网络在线学习平台的学习。网络培训学时不计入脱产培训学时,单独核定。干部未完成网络学习规定学时任务的,则当年培训学时不合格。

第九条鼓励党员干部上讲台,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承担教学授课任务的,给予双倍计算培训学时奖励。

第十条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知识培训等四大类。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十一条建立学员调训制度,采取点名调训、参训名额分配等方式进行。各单位要严格遵守调训制度,参加省级职能部门点名调训的班次,没有特殊情况,参训学员不得请假或变更;市委组织部点名调训的干部,除承担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安排的工作外,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服从调训安排;参训名额分配的班次,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参训要求选派干部参加学习培训。

第十二条干部脱产培训学时认定由各单位负责,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学时认定和统计要坚持实事求是、依据充分的原则,不可弄虚作假。

干部参加培训结束后,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对每个参加培训学习的干部所获得的学时实行登记,学时登记以个人申报、培训通知、考勤记录、考试成绩单、毕(结)业证书等为依据,实行分类、逐人、逐次计算,将参训信息录入其个人《三亚市干部教育培训学时登记表》,每年12月底前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核备案,存入干部本人教育培训学时档案。

执行落实好干部培训预报备案制度,每年年底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干部培训计划和方案,报送市委组织部备案。同时,除了市委组织部办班培训以外,其他培训做到训前申报、训后备案,包括上级主管部门调训、本单位自主办班培训均需报备,以便组织部门核定学时,未经报备的培训学时不予认定。

第十三条干部参加网络学习的学时认定,由各单位依据干部完成学习后的通过的学习档案为依据统计认定。

第四章结果运用

第十四条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制度,将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与单位领导班子、干部个人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挂钩,纳入党建工作重点检查督办事项,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确保干部教育培训成为硬指标。

第十五条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完成情况记入干部学习培训档案,作为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个人年度考核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之一。干部工作单位发生变更的,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要做好干部学习培训档案转交工作。

第十六条单位未完成年度教育培训任务的干部超过四分之一的,单位领导班子的年度绩效和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干部个人培训学时达不到规定学时要求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等次。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印发前各单位干部参加的学习培训可按本办法计算学时。

THE END
1.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规定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规定的信息由天津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规定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规定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就到天津http://www.jsganxun.cn/ne/724/
2.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规定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规定的信息由湖北干部培训网整理而来,为您提供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规定的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给参训单位提供党性教育培训、红色教育培训、党政干部培训等机构遴选、名师聘请、网上学习等服务。想了解更多干部教育培训学时规定相关文章、问题及内容就到湖北http://www.hunanganxun.cn/he/724/
3.关于做好2024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2024年度培训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参加各类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90学时,其中公共科目培训不少于30学时,专业科目培训不少于60学时。 2024年培训公共科目主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湖南省“两会”精神解读、乡村振兴、“4×4”现代化产业体系、职业道德、国家安全、国防教育https://rsc.hynu.edu.cn/info/1042/6900.htm
4.考驾照学时指的是什么学时是指在学习驾驶技能过程中,用于衡量培训时间的单位。以小型汽车C1、C2驾照为例,根据相关规定,科目一理论学习需要12小时,实操练习需要6小时;科目二理论学习需要2小时,实操练习则需要22小时;科目三理论学习需要10小时,实操练习则需要28小时,合计总学时为86小时。虽然不同驾校的实际操作可能存在差异,但学员必须确保打https://www.autohome.com.cn/ask/12946012.html
5.干部教育培训的学时如何计算?其他党务问题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个学时https://wenda.12371.cn/liebiao.php?mod=viewthread&tid=646140&pid=291013
6.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干部教育培训学时登记管理办法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根据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内蒙古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制登记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制是把干部参加的培训折算成可量化的学时,对干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登记管理的办法。干部参加http://djw.cfgy.cn/newsnw/id/1400
7.青海省人才人事政策“百问百答”、课堂讲授与自学、创新实践与成果转化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专业科目培训,学员根据实际需求和行业部门、单位要求,参加由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基地或由本行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组织的线上、线下专业科目培训,也可以通过在职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考试、技术带教帮扶活动、创新成果、科研业绩、论文论著等方式认定专业科目学时。https://www.xntv.tv/xw/164695
8.中央印发干部教育培训“62条”:培训时间细化到“学时”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2006年中央颁布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学习型政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6480_1
9.网络干部培训学院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为,吉林省干部网络培训学院官网提供了脱产培训的相关信息,包括课程安排、学习内容、学费、报名条件等。同时,学院也提供了电话咨询的功能,学员可以随时咨询老师,获取更多关于脱产培训的信息和帮助。 广东干部网络培训学院学时怎么算的 粤组通20153号文: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干部完成学习并https://www.govjiaoyu.cn/peixun/1662.html
10.《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每5年参加党校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每5年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以及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累计3个月或者550学时以上的培训。A.县处级B.省部级C.厅局级https://www.shuashuati.com/ti/31ff6c3b243f41a8a66954b3aae6589b.html?fm=bdbds08fa2001272375fb0a485ff6fa009dcf
11.中共云南省委印发《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云南省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培养造就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根据《干部教https://zswldj.1237125.cn/html/km/gxq/2024/3/4/9f166966-a2e7-46b3-9e54-af440e7b3a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