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减负提质——河北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专业整合精神医学主干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之医学各学科间相互渗透、融合,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由于存在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知识体系割裂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学的发展。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医学院率先开始了医学课程整合,建立人体系统模块,提倡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后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维盖芬医学院、英国的巴兹伦敦医学与牙科学院等也相继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医学课程整合,侧重于基础医学阶段,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与医学科学之间的结合;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多家院校借鉴国外经验,也开始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医学教育的课程整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成立专门小组进行课程整合的修订,多次召开课程整合的讨论会,拟定初步的整合方案,并邀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刘哲宁教授、齐齐哈尔医学院王玉花教授以及学生代表就课程整合后的方案进行论证,拟定以下课程整合的改革内容。

一、“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医学教育理念

河北医科大学自2016年招收第一届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起,人才培养方案中一直注重强调“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医学教育新理念。

二、“大临床、厚基础、小专科、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精神医学专业本科培养,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采用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整合模式,按照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临床医学专业综合的系统、疾病模块调整课程,如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将内外科的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减少重复,按照系统讲授。

培养具备“大临床知识背景、扎实基础知识”的精神专科人才,开展“大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设计实施,建立科研思维,鼓励其创新意识,为今后培养全方位人才打好基础。

三、探索基于神经科学基础上的整合精神病学课程建设新路径

四、专业课程整合

既往精神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为《精神病学基础》、《临床精神病学》、《老年精神病学》、《儿童少年精神病学》、《精神药理学》5门课程,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都可能会罹患相同精神疾病,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等内容有相似又不尽相同,在不同课程中讲授,一方面内容重复、浪费课时,另一方面也无法进行精细区分,同时精神疾病的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也存在脱节情况。

因此,以2017级精神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将这5门课程整合为《整合精神病学》。《整合精神病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排序

结合美国DSM-5诊断系统,以发育和生命周期为基础,按照“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顺序、以精神疾病为单元安排课程顺序。

(2)内容优化

同一精神疾病在特殊人群中的特征性表现及干预列在相应章节,共同的内容统一讲授,差异性内容进行对比讲解,从而将特殊人群的临床表现和干预特点与一般人群进行鉴别和区分;做到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每种精神疾病的发病基础放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讲解,从解剖到功能,从基础至临床表现,帮助学生建立精神疾病的神经科学思维。

在治疗部分结合精神药理学内容,将药物的药理学知识与发病机制、临床应用融会贯通,由此,建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针对发病机制的药物治疗”的科学诊疗思维。

(3)课时调整

在实践课中,除巩固所学精神医学理论知识、不断强化学生精神疾病的神经科学思维外,还使医学生对精神科临床工作程序和内容有了深入了解,在消除医学生对精神科临床工作模糊、恐惧和偏见的认识中大有帮助。同时,实践课中注重医患沟通技巧、创新意识、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助力。

《临床心理学》在第6学期开设,定期组织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师共同集体备课,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分配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灵活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做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见习授课中将临床中的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结合,可以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另外,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心理学小游戏,既可以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4)注重临床技能培养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全面落实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持续强化临床教学的主体职能,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和条件。

专门设立《临床技能学》课程,并且在大学的第1~5学期开设早临床课程,把学生的临床基础知识、临床技能培训、团队合作以及人文关怀精神融入临床理论课、专业实习的整个过程,进行以临床能力为核心的临床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临床实践教学水平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5)教学方法

在理论授课中引入案例(Case)分析,结合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辅助教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学习感性化,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在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标准化病人、PBL、CBL、翻转课堂、录像教学、专家现场查房等进行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对精神症状、疾病的直观认识,扎实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知识。

(6)评估方法

注重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验、在线学习、教学实践、期中考试、考勤等方式推进过程化考核。考核要求每门课程至少包含3种形式,并且过程化考核的成绩占本门课程总成绩的30%~50%,同时保证其命题的科学合理性。通过上述过程化考核管理的规范,科学设置考核内容,严格把控过程化考核标准,规范平时成绩评定,提高过程化考核的质量,全面客观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

使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采用“三站”考核学生,即精神科出科考试-毕业考试-执业医师考试。规范落实教学督导和考评活动,建立完善考评和反馈机制。一方面通过学生阶段性成绩和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和教学督导专家对授课教师进行评议,同时阶段性评估科室教学活动开展情况和教学效果,从科室和教师层面督促教学质量提高。

最后,综合以上评价内容反馈教研室,通过与之前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将问题及建议进行汇总反馈,定期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形成“课程设计-培养实施-教学评价-反馈改进”闭环的整改模式。通过逐年开展上述课程整合改革,总结经验,计划2020级精神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始应用成熟的培养方案。

随着一批又一批精神医学的莘莘学子学成毕业,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规律,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临床教学工作,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紧跟时代步伐的卓越医学人才。所有付出都将成为积淀,目标是朝向更好的未来!

河北医科大学精神病学教研室、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成立于2003年9月,承担河北医科大学二、三、四院临床医学专业精神病与心理学的理论与见习课教学以及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中西医结合本科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每年大约有290学时的授课任务,由王学义教授任教研室主任。

2004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2013年,招收本专业博士研究生。2014年,开始承担河北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MBBS的《Psychiatry》授课,每年教授42课时(含见习)。2016年,承担第一批精神医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的培养,2021年第一批精神医学专业本科生已顺利毕业。精神医学专业于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以王学义教授为带头人的精神病学教学团队于2021年获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THE END
1.大学专业所学课程及主要课程如果按专业划分,即是公共课和专业课,两者可交叉。 2、公共课又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体育、大学英语等,公共选修课课程涉及各类专业,属非限制性,选够学分即可。 3、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侧重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专业主干课则https://edu.iask.sina.com.cn/jy/2Z0k7VNcZkB.html
2.成人本科主干课成考主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训(含就业指导)、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含创新创业实践)和毕业论文,成考主干课程指的就是成考必须开设的课程。 https://www.eol.cn/ceici/e2-chengkao-254580.shtml
3.专业基次分哪几个学科门类?专业基础课分哪几个学科门类? 广东专升本|新东方专升本小羊学姐2024-08-21 18:07 我们为你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的备考资源和课程安排,以确保你在升本之路上稳步前行。请仔细阅读我们提供的详细信息,了解如何通过我们新东方的专业指导、个性化学习计划和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最大限度地提升你的备考效率。你将在这里找到全面https://mtoutiao.xdf.cn/zsb/202408/13916147.html
4.大学专业有哪些学习内容大学专业科目主要有哪些?以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为例,本科阶段需要进行14门“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并选修部分“专业选修课”。 一、 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 《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统计学》、《国际金融》、《投资学原理》、《公司金融学》、《国际贸易》、《计量经济学》、《随机过https://www.tbqqq.com/zixun/311063.html
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一览表?(参照2019级培养方案)1.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类别修读形式开课学期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分配考核方式总学时讲授实验(践)周学时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1131300022汉语写作2323202考试1131300260普通话与口语表达1161601考查1131000010规范字书写1161601考查1131102122现代https://zwx.tstc.edu.cn/info/1041/3798.htm
6.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区别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 (一)专业骨干课程 1、计算机数学基础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必修的数学基础知识。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加强了Mathematica 数学软件的应用。包含4大模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在微积分模块中包含了一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多元微积分初步、无穷级数、数值计算初步等内容。在线性代数模块中包含https://blog.csdn.net/u013663677/article/details/19202693
7.大学专业所学课程及主要课程大学专业有什么课程3、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侧重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专业主干课则注重与专业直接联系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专业选修课则必须在培养计划所规定的科目内选,属限制性。 4、一般大一的课程大部分为公共基础课,大二大三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大四则开始做毕业设计和进行实https://www.whdxky.com/78565.html
8.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计划(通用13篇)二、课程设置 ⒈公共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体育与健康、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音乐、美术。 ⒉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基础会计、电商概论、物流概论、SQL、基本技能(项目)。 ⒊专业主干课程:营销策划、网络营销、电商模拟平台、ASP、电商网站开发、物流信息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xuejihua/626474.html
9.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培养目标二、主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CAD、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应用;专业核心课程:PLC应用技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工业网络技术、Python程序设计、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三、职业资格证书 为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学生http://jdx.ytqcvc.cn/info/1215/4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