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高考、强基、综评等招生模式考察的一个维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重要参考。
不过提到综合素质评价,小编经常收到家长提问“综合素质评价”与“综合评价”一样吗?都有什么用?
首先为大家科普,综合素质评价是指贯穿小学到高中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档案。
而综合评价是我们常说的“综评”,是一项高考招生政策,在部分省市及部分高校试点招生。
解决完这个问题,再为大家说说综合素质评价对高考、特殊招生都有什么用!
3、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部分强基综评高校招生已经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录取总成绩中占一定权重。
1、在强基计划中的作用
在强基计划招生中,高校不仅会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更可能会审查其真实性,对学校校测产生重要影响。以2023年部分高校简章要求为例:
2、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其结果在综合评价报名、初审、校测、录取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其中各方面包含的内容分别如下:
思想品德包括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
比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的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
学业水平指学生高中三年的所有考试成绩,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
身心健康指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
比如学生特别喜欢打篮球,在学校,省市组织的篮球比赛中能积极参与甚至获奖。或者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
艺术素养指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
例如会演奏乐器,歌唱的好,喜欢绘画,跳舞,表演,书法等等。
如与技术课程等有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参观学习与社会调查等。
如果希望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高三升学中更有优势,就要从这五方面着手,提前规划,然后抓大放小,尽量把能凸显自己优势且和高考升学有关的经历往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