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性看待基层干部——“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研讨会发言摘登

2010年8月30日,兰辉(左)在基层察看灾情

12月17日,“树立基层干部良好形象”研讨会现场。记者郭俊锋摄

编者按:

光明日报今天推出专版,刊登部分发言摘要。

专家谈

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

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虞云耀

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重要性,可以用经常讲的三句话来表达。第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二句话: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第三句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基层干部是基层组织的主心骨和带头人。他们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基层干部又是党的形象的代表,基层干部的素质作风越好,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越好、威信就越高。

我们应当看到,基层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不少基层干部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缺少本领和能力,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办事不公、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等问题,有的甚至违法乱纪。正确地理性地看待基层干部,就要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我有三点建议:

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各项事业、实现共同富裕的本领。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加重视基层,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加大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的力度,同时拓宽乡镇干部上升的通道,县一级领导干部应当主要从优秀乡镇干部中选拔产生。要制定和落实激励关怀基层干部的政策措施,激发调动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宣传报道基层干部的正面形象,全面反映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等真实情况,对那些不顾事实、故意抹黑基层干部形象的做法要坚决加以制止。

基层干部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谢春涛

近年来,基层干部被污名化、妖魔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不光对广大基层干部不公平,还会损害党的执政基础。我想结合四个案例提点建议。

第一个是南京市社区党组织、村党组织换届采取的公推直选做法。他们的书记都由党员直接选举产生。有一位从区里到社区工作的同志说,他年纪轻、学历高,如果选不上书记压力会很大。但是,选上后他压力更大,因为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否则会失去支持,想发展更无从谈起。我认为通过公推直选的基层干部,肯定会善用权力,否则对他自己不利。

第二个是上海市一个社区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有一次经合组织的一个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市要求从会场到机场沿途的居民把窗户关上。有一家社区住有很多外籍居民,为争取他们支持,基层组织把服务工作做得无微不至,居民需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沟通得清清楚楚,大家都愿意配合。所以基层干部做事也要讲方法,争取群众的支持。

第三个是浙江金华一个村的村民监督委员会。这个村经济发展不错,但过去老百姓对村干部不信任,怀疑账目不清楚。后来在县里的帮助下,这个村通过选举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对村里的事务进行监督。比如说村委会主任招待客商吃一顿饭花了200元,就需要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才能报销。其他重要事务更是离不开监督委员会的参与。有了这个委员会之后,老百姓也不再怀疑了,经济事务、干群关系都处理得非常好。

第四个是某县的新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布事宜。该县一名女同志大学毕业后在乡镇工作了5年多,后来参与竞争团县委副书记职位。她公布了财产,没房没车,一个月全部收入4千元。数字公布后,网民发现县里公务员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对他们的工作有了更多支持。

通过这些案例,建议媒体加强报道各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制度越来越规范,基层干部工作做得越来越好,逐渐改善基层干部形象。

干部群众面对面

完善基层干部监督体系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委书记蒋建明

近年来,沭阳县注重提高基层干部治理和执政能力,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如何完善基层干部的监督体系做了很多工作。

在监督内容上,既注重廉政监督也注重勤政监督,让基层干部不当贪官,也不当懒官,注重从小事抓起。我们对日常生活、工作中存在轻微问题的领导干部以书面形式进行及时提醒,做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同时针对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实行投诉、一次查实、调离岗位、降级别。

在勤政监督上,针对村组两级,建立村组两级编报为民办实事制度,努力让群众每年都能看到新变化,享受到新成果。为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我们组织群众代表等参与评议,并将结果在媒体上进行公示,最大限度地让知情人说话、知情人投票,立体式评价干部综合表现和各方满意度。

为方便群众办事找人和监督,从县委书记到普通公职人员,每人实行佩戴胸牌上班制。同时,为弥补8小时以外监督的困难,我们建立公职人员日常行为月报告制度,对未如实报告的一经查实将针对有关规定给予处理,规范干部行为。

基层干部要打好人性这张牌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区长吴胜武

作为基层党员的干部代表,我觉得真正要树立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实践。

党员干部要带头,走好群众路线这条路。基层党员干部无论多忙,都要沉下心来听民意,俯下身来解民忧。如果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对待群众简单粗暴,忘记“我是谁、为了谁”,只会与群众渐行渐远。

党员干部带头,凝聚好“正能量”这个魂。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充分发挥优秀党员干部的先锋能量作用,不仅要把正能量传递好,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别人,还要形成强大精神合力。

党员干部带头,要打好人性这张牌。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应该是“人”,是人民群众身边的好人,普通人所拥有的善良人性本质不能丢。

同时,党员干部的本质属性也不能丢,要用党性去升华人性。基层党员干部要情系百姓,无私奉献,超过普通人的人性,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性格魅力感染群众。党员干部如何打好人性这张牌,关键还是制度安排,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全体党员干部的人性和党性中的闪光点。

学会做“全科干部”

浙江慈溪市委常委、周巷镇党委书记傅贵荣

个人认为,基层干部形象主要受三个因素困扰:工作难做,动力不足,媒体误读。

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发展建设、改善民生、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要靠基层干部去落实。同时,许多基层干部存在“三重三轻”问题:重人际关系,轻实际工作;重视对自身有利的工作,轻基础性、基本性的工作;重视违法大节上的把握,轻视违纪小节上的把握。

基层是直接与基层民众打交道的最前线,一旦出现政府治理的焦点事件,有媒体习惯于对基层干部进行“揭露”和“批判”。对于少数基层干部来说,这种“揭露”和“批判”并不为过,但是对于大部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基层干部来说,因为少数干部素质低下而“被低下”“躺着中枪”“被污名化”,显然有失公允。

提升基层干部形象需要理顺体制,明确职权,既要减少对基层的各类检查、评比和考核,又要按照权职对等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基层的职责和权力;需要注重激励、增强活力,根据实际需要培育好实用、管用的干部,强化基层干部交流,在职务晋升上给予基层干部更多希望和空间。

结合即将开展的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与群众的交流,改进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学会做“全科干部”。同时,希望媒体能发出“好声音”,宣传“正能量”,加大对基层工作和基层干部的解读和宣传力度,使群众逐步增加对基层干部的理解,消除对基层干部的误解和偏见。

百姓心里装着秤

天津宝坻海滨街道吴辛庄村委会主任王桂林

我当村干部20多年,与许多村干部一样干了一些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但也有许多辛酸委屈,村干部确实不容易、不简单。

一是任务重。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村干部都得管;二是困难多,没有威信干不好。要让老百姓听你的,你必须有好的群众基础,有一定威信;三是待遇低。村干部工资一般一年1万多元,挣钱少。

但我个人认为,当好基层干部,需做到“三要”:

要一碗水端平。干部要想让人信服,办事就不能有私心。我们村有位老书记,他弟弟想计划外生二胎,找到老书记,可老书记就是不答应。我们村是城中村,有村干部想有自己的门脸房,可村里在老书记带领下,干部一间门脸房都没有,这样办事老百姓能不信服吗?

要能干事。百姓选举谁当干部,就让谁来做事,做的好事越多百姓越拥护。老书记刚上任时村里很穷,为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搞起了宝坻第一家蔬菜大棚,千方百计发展村办企业,陆续开办工厂,给村里积累了大量资产。

要心里有群众。都说百姓心里装着秤,你心里想着他,他心里就有你。在老书记担任村干部的36年里,我们村修了公路,安了路灯,种子化肥、耕种收割、有线电视、医疗保险没让村民花一分钱,村里对独生子女、军属、退伍兵、五保户、老党员都有补贴。老书记是我们村干部中的一员,但他和大多数村干部一样,始终想着百姓,一心为着群众。

全体村民幸福在其中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群众代表宋淑清

我居住在高碑店村,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我们村曾被评为全国创新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十佳小康村等荣誉。

身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亲眼看见和亲身体会到村里全体党员干部党性强、作风硬。在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苦干加实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治理通惠灌渠清理堆物堆料的环境治理工作;打造古典家具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新农村改造工程。

这些工作牵扯群众的切身利益。村党组织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发挥各个社会组织的作用,有事随时召开会议,村民委员会、老干部协会、党员会等共同商讨,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

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也强,他们工作起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无怨无悔。村里大力弘扬“正能量”,宣传工作做得特别好。村里还以多种形式开展村民素质教育,组织学习《弟子规》、组织演讲活动、道德讲堂等。

走进高碑店,迎面就是文化广场,我们村恢复了漕运庙会、元宵灯会、端午民俗文化节、中元河灯节,村里有百人合唱队、百人腰鼓队,平常的交谊舞、广场舞每天都是热热闹闹,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体村民乐在其中、美在其中、幸福在其中。

媒体看

破解基层干部“50现象”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总编辑贾立政

我谈一谈基层干部“50现象”问题。我们时常听说,部分基层干部年龄到50岁左右时,因为上(升迁)不去、下(退出)不来,进而激情减弱,工作散漫,精神懈怠。我们把上述现象称之为基层干部“50现象”。

《人民论坛》最近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基层干部“50现象”不是个例,各地普遍存在。我们进一步调研和采访发现,一些“50干部”心理落差极大,社会公众对基层干部“50现象”的危害怀有深深的担忧。

通过这个调查,我们形成了几个初步看法。

一、基层干部“50现象”是典型官本位的产物。在官本位不断强化和诱导下,职位升迁成了一些官员的最大追求,当“50干部”升迁无望时自然会有落寞和失望的感慨。

二、基层干部“50现象”可以与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的“59、60现象”相类比,但是不同,这是制度完善过程中矛盾不断积累的体现。晋升无望、对政策不满等绝望心态,必然导致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结果。

三、基层干部“50现象”的普遍存在要求我们必须严肃认识“一刀切”操作方法的重大缺陷。在我国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年龄与级别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发生错位,公务员的仕途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就此终结。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年龄条件搞“一刀切”实际是一种懒政思维,对于管理工作危害很大。

基层治理的成效不仅取决于领导干部个人的素质,也取决于他们日积月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以及长期工作形成的群众认同和威信,将年龄要素绝对化不恰当。

想面对面表达敬佩之情

新京报深度报道记者朱柳笛

我最近采访浙江温州两位基层干部夜晚救助孕妇身亡的先进事迹,一位是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带溪社区党委书记王青意,一位是带溪社区青湾村委会主任蔡福想。

王青意和蔡福想,是中国乡村最普通也最典型的两名官员:朴实,没有太多权力,也没有太宏伟的计划,只希望干好手头的工作,治理好一个乡镇或者一个村子。但这些基层干部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台柱子,它要稳稳地扎根土地,否则台子就会塌。

中国万千基层官员面临的状况相似,但不同的是,大家如何面对和处理。王青意和蔡福想的选择是,宁愿自己垫钱,自己辛苦,也要让百姓生活得好一些。

此前我去采访官员,似乎带着一种天然的偏见,觉得他们是社会权力和资源的支配者,比普通人享受着更多特权。后来,接触基层官员多了,才了解这个职业面临的巨大压力,具体事务繁琐复杂,甚至付出与收获极不成正比。

在同事眼中,年龄相差很大的王青意与蔡福想,在秉性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开朗、和气、豁达、不计较,特别积极。很遗憾没能在二位活着的时候见着他们,我希望能听听他们真实的心声,也愿意面对面地表达我的敬佩之情。

THE END
1.网友热议:念好基层干部的“为民经”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基础,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层干部要以勤奋为法、实干为本、自律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守好服务群众的“最前线”。基层干部要以勤奋为法。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繁重冗杂,这就要求广大基层干部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坚决向等靠被动、畏难不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515804470355229&wfr=spider&for=pc
2.基层干部的工作感悟七篇之前在机关工作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在乡镇工作的朋友诉说工作的苦与累,特别是乡镇党政负责人,每天都要面对群众的哭声、喊声和不平声,有时感到心身俱疲,如果事情处理不好、解决不好,群众要责怪,领导会批评,自己内心也觉得委屈。但自从自己到乡镇走上领导岗位,身临其境,与群众打交道后,才深深意识到,基层才最能第一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64763
3.基层干部培训总结上的讲话材料(8篇范文)同志们:为期五天的基层干部培训班即将结束。在开班动员会上,镇党委x书记从战略的高度对做好新时期基层干部培训工作做了很好的讲话,几位辅导老师从理论和业务方面分别给我们进行了精心讲解。我认为,无论是崔书记的讲话,还是老师们的业务辅导,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https://www.1566.cn/fanwen/peixunzongjie/688915.html
4.在基层工作中收获成长“80后”蒋锐:这个奖是对年轻基层干部的肯定“80后”蒋锐就是其中一员,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芳草街道从事党建工作。如今,她是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副主任。此次获奖,她说,“这个奖是对年轻基层干部的肯定,在高新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年轻人,默默在工作岗位上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作贡献。” 刚从校园走进街道时,蒋锐不知如何融入到工作https://www.thecover.cn/news/1691115
5.一路学习一路收获——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班学习侧记在“感党恩、迎十一”联谊晚会上,学员们自编自演节目,以诗歌朗诵、歌曲独唱、三句半等多种形式表达爱党爱国之情;趣味运动会中,学员们你争我赶、拼劲全力,提升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省委党校2022秋季班篮球联赛赛场上,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进修班学员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展现基层干部不一样的风采。http://www.hebdx.com/2022-10/19/content_8886900.htm
6.基层锻炼个人工作总结(精选6篇)这两年是我人生旅途的重要一程,期间我逐步完成了从大学校园到农村基层,从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干部的这种环境和角色的双重转变与适应。我也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都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两年的农村工作和基层生活,收获颇丰。现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brl75xf.html
7.扎根泥土释放最美的基层力量收获感动 相信“最美”始终在前方 从2013年至今,“山西最美村干部”“山西最美乡镇干部”“山西最美社区干部”评选活动先后举办了七届,一批获奖者先后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学习的楷模。 山西晚报多位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基层干部是天底下最小的“官”,但却是最接地气的“官”、最忙碌的“官”。他们散布http://news.sxrb.com/GB/314060/9945372.html
8.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总结8篇(全文)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总结 第1篇 基层干部管理培训总结 为期一个月的基层干部管理培训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获是沉甸甸的,其中有领悟、有灵感、有激励、也有反省。 非常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总的来说,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授专家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tlitk9c.html
9.志愿者胡烨:在基层工作中收获“幸福感”——中国青年网刚到永安路街道,胡烨就遇到了疫情防控工作。她积极承担起了防疫知识宣传、助力核酸检测等工作。在工作中,胡烨不仅突破了“方言关”,还习惯了与群众进行有温度的沟通。在忙碌的工作中,胡烨从一名工科“直女”渐渐变成了讲着耀县话、拿着大喇叭走街串巷的基层干部。一场疫情,让胡烨在基层工作中收获了满满的“存在感”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xibu.youth.cn/gzdt/gddt/202409/t20240929_15551647.htm
10.基层干部培训感谢基层干部培训感谢 首先,感谢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提高和沟通交流的机会,感谢人力资源部为这次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提供的服务。通过参加这次系统而全面的培训,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培训的目的是对于组长岗位的角色认知,做的时间不一样,如何去定位这个角色,承担这个岗位的职责,管理的知识和管理的技能的传授,从而提升我们的管理https://www.trainingsjtu.cn/ganbupeixun/3674.html
11.刘房子街道:绘就基层治理的“幸福底色”一桩桩、一件件,是基层治理与民生的交响。 一直以来,刘房子街道干部和村干部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点对点、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了解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类排查摸底。针对孤寡老人群体、未满18岁少年儿童和脱贫边缘户、监测户进行重点照顾,各村摸排,将问题汇总,由街道党工委专题研究,及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631417
12.基层干部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0篇)5月8日-5月12日,我有幸参加天津市司法行政基层干部第二期培训。课堂上,老师们精彩的讲解,使我从思想上受到强烈震撼,理念上有全面更新,知识上得到充分提高。下面,谈一谈我的体会和收获。 一、强化队列训练,展现干警风采 "时而番号声震天,时而踏步声铿锵有力……,这不是部队的训练场,而是我们每天清晨操课。无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30421100211_2733668.html
13.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成长记在实践前沿锻炼为基层发展添翼今年4月中旬,全市年轻干部实践锻炼“五大行动”动员部署会召开后,新一批下沉一线的年轻干部带着使命与责任,整装出发,到基层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等岗位锻炼、学习,既补足了基层经验欠缺短板,又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基层治理注入了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zk1NjQ1OQ==&mid=2247606574&idx=1&sn=77e845598b4cb87bcb2c221f475ae778&chksm=e988db63cfe847366552caf8d633c92b9bb3c389ac9b025aa13969d400cd559acacb895bc9e9&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