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宗教典籍虽然有不同的描述,宗教里面大家都一致肯定,唯一真神具足圆满智慧,神通变化,因应各族群、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教育,众生所需之种种不同,是故变化万千进行施教。在中国变为孔、孟、老、庄,在佛教变化为释迦牟尼,在基督教变化为耶稣,在犹太教变化为摩西,在回教变化为穆罕默德。佛法中说万法一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性实为真主,上帝另一个名词,同一个真神,种种化身,毕竟无二,总以帮助众生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为共同的目标。真正肯定世界宗教是一家,整个人类是一家,多元文化、族群、学术同为一体。一切冲突、矛盾自然就能化解,和谐世界一定是可以落实。净空法师2009年2月18日在澳洲布里斯本市政厅的演讲。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至高无上的经典。
1、起源
根据什叶派和一些逊尼派穆斯林学者的说法,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在穆罕默德逝世不久后编制了一个《古兰经》的完整版本,这个版本与后来的哈里发奥斯曼时期收集完成的版本不同,是按年代编排。
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女婿,长期伴随穆罕默德,因此他得以为《古兰经》加上注解,说明每段经文降示给穆罕默德的情况。穆罕默德的同伴阿卜杜拉·伊本·马苏德、乌拜·伊本·凯尔卜等人亦把《古兰经》的部分经文收集编纂成书。不过,此后哈里发奥斯曼的版本被规定为《古兰经》官方钦定版。
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的时候,《古兰经》仍未被编制成书。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及有关首次受启的记录,穆罕默德并没有亲自写出《古兰经》,历代穆斯林学者“学者都一致同意穆罕默德没有写下他得到的启示”。
萨比特从载有《古兰经》内容的皮革、椰树叶茎、石板及“把《古兰经》牢记在心中的人们”那里收集经文,把收集得来的经文抄录在叶纸上。在穆罕默德逝世后,穆斯林越来越多,那些通晓《古兰经》的人们遍布其中教授《古兰经》。欧麦尔得到的一个复本作为遗产传给女儿哈福赛·宾特·欧麦尔,她是穆罕默德的遗孀。
在大约650年,由于伊斯兰教已经传播到阿拉伯半岛以外的波斯、黎凡特及北非,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发现《古兰经》的读法在各地有细微的分别。为了保持经文的圣洁,他下令组成一个以萨比特为首的团队,负责编制《古兰经》的官方修订版,这个版本采纳古莱什人的方言,在完成后把多个抄写复本发送到帝国的各个重地。
在奥斯曼的命令下,《古兰经》的其他版本都被回收及焚毁。《古兰经》的学者都一致认同,奥斯曼修订的《古兰经》延至当今仍然只字未改。
在起初,《古兰经》的经文是记录在枣椰树叶、动物皮毛及骨头、白色石板上。
《古兰经》印刷本在19世纪才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出现,在此前,《古兰经》是由书法家及抄写员所写的手抄本传播。阿拉伯人虽然很早接触到了中国印刷术,但是认为抄写经书是神圣的宗教行为,推而广之阿拉伯世界所有的书籍都习惯用手抄本,导致印刷术在阿拉伯人这里一直没有被推广开。甚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还下令禁止印刷术。
最初的《古兰经》并没有元音音标,现有的音标系统似乎是在接近19世纪末才出现。对于大部分的穆斯林来说,这些手抄本的价格太昂贵,所以清真寺都备有《古兰经》的复本以供他们阅览,这些复本通常都会分成30册(朱兹伍)。
以产量而言,奥斯曼帝国的抄写员是佼佼者,他们埋头苦干抄出现今世界各地博物馆、清真寺的《古兰经》大部分手抄藏本。印刷术在当时并不盛行,而市场上对《古兰经》有殷切的需求,艺术上的原因亦使他们更倾向手抄。
目前“标准版”的《古兰经》是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在1923年要求开罗的学者编制,被认为是完整无误及伊斯兰世界唯一一个有效版本。虽然《古兰经》的经文在早期的一些版本之间有细微的差异,但与《圣经》不同,现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研讨教义时,依旧以阿拉伯文版本为唯一参考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寺内,收藏有世界上最早的一版《古兰经》。该手抄本《古兰经》距今已有1100-1300年历史,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也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古兰经》手抄本之一。
2007年,国家投入资金并组织国内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权威专家对青海循化手抄本《古兰经》进行了技术检测和修复。放射性碳C14定年法检测后,确定这本《古兰经》应该是公元8世纪前后的手抄本,是否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下令抄写的那一版不得而知,但是这本《古兰经》是全世界现存最早的仅有三本《古兰经》中的一本。
这是我国撒拉族先民在800年前从中亚撒马尔罕东迁时带来的一部手抄本,2007年修复完成后,中央4套《走遍天下》栏目以《是谁驮来了千年<古兰经>》为题,向全球作了推介报道,在伊斯兰世界产生很大的反响。文物部门还为手抄本《古兰经》定做了带有氧气、温度、湿度控制系统的玻璃柜。目前该部《古兰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伯明翰古兰经手稿残本:
是指收藏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两页古兰经残本手稿。2015年7月,经过放射性碳定年法测定,这两页残本约当着于公元568至645年间(由于C14有误差,所以才有公元568这个年份),是已知尚存最古老的古兰经手稿。
这份手抄本残页同其他关于东方的书籍和文件堆放在一起,一直以来,没有谁知道这是现存世界最早的《古兰经》手抄本残页。一名女博士生为查找资料,而意外地在图书馆中找到了这些珍贵的手抄本残页。
2015年这几页《古兰经》残卷被发现藏在英格兰伯明翰大学图书馆。根据牛津大学放射性碳年代测定加速器装置的测试,报告中说“这些羊皮纸有超过95%的机率是来自568年至645年之间”。
仅仅对书写的羊皮历史时期的放射性碳元素的测定,并不意味着羊皮上书写的古兰经也处于同一时期,有可能书写经文的时期会在后期完成的。而两页中有章节分隔标志的做法,更是奥斯曼定本之后才有现象。采用不同颜色墨水书写,有标点和章节的分隔,这些做法在穆圣时代和四大哈里发时期都并没有出现。
这些做法是直到伍麦叶王朝(伊历41年至132年)才出现。所以对这两页手稿的历史时期的鉴定,需要专家学者对手稿的书法体加以鉴定后才能确定,而不是仅仅依据书写用的羊皮的放射性碳元素的测定来确定。
《古兰经》萨那手稿
1972年,在也门萨那大清真寺发现的最古老的,也是最完整《古兰经》卷。该手稿以希贾兹手写体写就而成。
手抄本在后来被证实是当时现存最古老的《古兰经》文本。这些萨那手稿当中有重写本,能够把原有的文字擦去,使羊皮纸能够重新使用。由于书写物料珍稀,这种做法在古代十分普遍。那些被擦拭的文字若隐若现,但仍勉强可见,被认为是哈里发奥斯曼时期以前的《古兰经》经文,而覆盖在上的文字相信是在奥斯曼时期写下的。利用放射性碳定年法检测显示这些羊皮纸有99%的机率是源自公元671年之前。
如果确证了这个结果,中国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清真寺的《古兰经》,就得在历史之最上排到第二位了。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已经确定的是,在中国、埃及、萨那、伊斯坦布尔都珍藏有保存完好的,可以追溯至伊历第一世纪(公元7世纪前开始)的古兰经手抄本,也就是完整的古兰经手抄本。
最早的这些古兰经都是皮纸抄本,不知道是否有伪史论者会去阿拉伯考证一下:这些羊皮纸是否真的能保存一千三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