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网

雍正朝是清代奏折发展的非常重要时期。由于当时实行严格的缴回朱批奏折制度,大部分满汉文奏折得以保存下来,从而为清史和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档案资料。然而,对雍正朝进折人员的说法往往以一千多人**粗略计之,以上自高官,下至微员笼统括之,为此,笔者依据已刊雍正朝满汉文奏折和有关史籍,对之进行初步探讨,以求详细、明晰。

雍正朝进折人员,以其身份和所属机构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是中央官员系统;其二是地方官员系统;其三是内外蒙古各部王公及青藏、准噶尔蒙古外藩系统;其四是难以归入上述各类的其他人员。

一中央官员系统

中央京城、宫殿保卫机构官员包括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宫殿守护侍卫等。其中单独进折或领衔进折者有26人,今存折件152份。他们是:署步军统领鄂善4折、步兵翼长颜达礼1折、领侍卫内大臣额滕尼1折、哈达30折、哈达哈4折、科西图6折、马五1折、萨睦哈6折、夸岱6折,钦差内大臣海望1折、散秩大臣阿尔荪1折、策凌74折、色楞4折[13],正白旗三等侍卫袁士弼1折、杨垣1折,正黄旗三等侍卫周仪1折、宁弘道1折,正黄旗二等侍卫毕英1折、二等侍卫纳兰1折、正白旗二等侍卫施景范1折、正黄旗蓝翎侍卫陈光祖1折、镶黄旗蓝翎侍卫六十五1折、黄天寅1折,侍卫安楚库1折、侍卫达锡1折、正白旗侍卫纳齐布1折。另外,随折列名京城、宫殿保卫机构人员有21人。他们是:委领侍卫内大臣世子广善、领侍卫内大臣觉罗苏路舒鲁均见满44,领侍卫内大臣广华满938,三等侍卫杜兰满1082,散秩大臣娄政额、兴操、一等侍卫哈达讷、南岱、博勒多、博勒奔察、玉珠、二等侍卫富诺、爱珠哈、吴都立、特库、三等侍卫莽噶那、渥赫、库楚、吴立珠均见满1615,头等侍卫蔡勇汉8/149、散秩大臣佛鸾满4656。连同上述个人进折或由个人领衔具奏之官员,总数为46人,低于中央决策咨询机构进折人数。

内阁进折人员18人,折件705份。他们是:大学士白潢5折[35]、鄂尔泰454折、王顼龄4折、张鹏翮6折、朱轼75折[36]、孙柱27折、张廷玉17折、蒋廷锡24折、田从典14折;钦差内阁学士索柱8折[37]、内阁学士栢修34折[38]、对琳1折、明图4折、吴金1折、德新6折、吴襄20折、王以巽3折、图兰2折;

理藩院进折人员4人,折件37份。他们是:侍郎鄂赖18折、顾鲁8折、众佛保8折、左侍郎纳延泰3折;

都察院进折人员16人,折件225份。他们是:左都御史蔡珽80折、三泰24折;左副都御史陈良弼13折、谢王宠6折、王图炳8折、冯景夏4折、梁文科9折、鄂尔赛4折、金应璧1折、江球6折、王之麟7折、岳色3折、郑任钥10折,副都御史希尔纳1折、钦差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孙国玺43折;左佥都御史陈允恭6折;

吏部进折人员9人,折件93份。他们是:左侍郎张令璜7折、任兰枝12折、普泰5折,右侍郎王沛憻12折、沈近思6折、舒楞额1折、傅绅4折,钦差吏部右侍郎郎迈柱3折、总理屯田诸务吏部右侍郎孔毓璞43折;

户部进折人员12人,折件145份。他们是:尚书彭维新19折;侍郎俞兆晟6折、塞德1折,盛京户部侍郎格尔布2折、钦差仓场侍郎吕耀曾25折[39]、以暂署仓场侍郎兆华6折;右侍郎王廷扬5折、托时14折、赵殿最19折,钦差户部右侍郎单畴书16折;左侍郎陈树萱7折、署户部左侍郎常德寿25折;

礼部进折人员26人,折件405份。他们是:尚书张伯行6折、苏库1折、李周望8折,钦差礼部尚书魏廷珍99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胡煦11折、方苞2折、侍郎登德5折、鄂托拜5折,署理盛京礼部侍郎事务申珠浑2折、盛京礼部侍郎德福4折;左侍郎张廷璐13折、景日眕景日珍3折、留保45折、查嗣庭8折、王景曾6折、钱以垲18折、吴士玉11折、鄂尔奇12折,钦差礼部左侍郎杭奕禄16折、巡察直隶农务礼部左侍郎舒喜27折;右侍郎励宗万63折、魏方泰4折、蔡世远7折;三陵总理内外事务大学士萧永藻17折、总理三陵事务允禑5折、管理礼部事务允裪7折;

刑部进折人员18人,折件540份。他们是:尚书张廷枢3折、托赖1折[40],钦差刑部尚书张照23折、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刑部尚书德明10折、海寿19折、励廷仪42折;右侍郎王承烈8折、王国栋145折;刑部左侍郎牧可登6折、马尔赤哈10折[41]、缪沅26折、黄炳114折、盛安1折,钦差刑部左侍郎马尔泰63折;侍郎噶什图3折、乔世臣43折,盛京刑部侍郎葛森21折、马进泰2折;

工部进折人员17人,折件185份。他们是:尚书涂天相4折、李先复4折、李永绍7折、绰奇50折、徐本63折,钦差工部尚书李永升4折;侍郎阿锡鼐6折、署盛京工部侍郎七克新11折、盛京工部侍郎陈福寿2折、增寿8折;右侍郎李凤翥7折、法保4折、申大成4折、萨尔纳1折、哲先1折;左侍郎郝林5折、金世扬4折;

兵部进折人员11人,折件452份。他们是:尚书路振声20折[42]、钦差兵部尚书查弼纳251折[43];左侍郎喀尔吉善7折、舒赫德1折、德沛4折、杨汝榖12折;右侍郎图理琛56折、王度昭1折、永寿2折;盛京兵部侍郎吴尔泰4折、永福94折;

翰林院进折人员6人,折件26份。他们是:侍读学士陈邦彦4折、逄泰10折[44]、薄海3折、康五瑞4折、许王猷2折、王传3折;

国子监进折人员2人,折件4份,他们是:国子监少卿博力1折、祭酒伊尔登3折[45];

九卿中高官有52人,折件342份。他们是:太常寺卿王氵符7折、朱曙荪9折、邹汝鲁5折、满色1折,少卿穆勒浑2折[46]、唐绥祖5折、吴廷揆3折、许惟模5折、雅尔呼达3折、李钟峩4折、沈宗敬2折;钦差大理寺卿汪漋32折、大理寺卿李敏启3折、苗寿9折、罗其昌12折,少卿八十三1折、何宗韩3折、任奕(上弥下金)2折、王培宗8折、吴隆元18折;太仆寺卿蔡嵩5折、林源1折、鲁国华2折、张文燦1折,少卿阿山1折、蔡起俊1折、丁柱2折、花鄯1折、萨克素5折;光禄寺卿办理军需事务王棠37折、光禄寺卿吴达礼7折、少卿德尔弼3折;通政使司通政使张懋诚7折、佛保10折、赵之垣16折[47]、固兰1折,右通政蒋涟3折、冀栋3折,左通政汤之旭7折、福珠3折[48]、党古礼8折、蒋永禄7折;詹事府詹事顾祖镇7折、少詹事福十宝3折、伊尔敦13折;鸿胪寺卿归宣光32折、冷宗昱2折、希佛3折[49],少卿葛继孔4折、金瑷1折、柯乔年6折[50]、吕谦恒6折;

难以归属的中央高官6人,折件51份,他们是:钦差大臣达哈苏4折[51]、端柱1折、钦差办理粮运张体义4折、盛京五部尚书尚崇廙30折、侍郎傅鼐4折[52]、侍郎品级巴泰8折。另外,随折列名之中央高官7人。他们是:工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萨尔纳汉2/587、礼部右侍郎罗瞻汉1/143、盛京礼部侍郎关色满441,钦差刑部尚书德喜寿汉28/633、刑部右侍郎存柱汉7/443、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王龙满261,大理寺少卿杨文坤汉23/659。

内阁进折人员18人,折件62份。他们是:钦差内阁侍读学士阿兰泰5折、西柱7折,内阁批本处侍读学士巴颜泰1折、侍读学士班第14折、双鼎3折[57]、布瞻3折[58]、德通1折、郝善1折、刘永澄2折、梁世征5折、穆赫廉1折、木和林3折、双喜3折、汪国弼9折、伊其纳1折、扎斯海1折、永国1折、三希保1折;

吏部进折人员5人,折件17份。他们是:办理松潘夷番事务吏部郎中鼐满岱13折[59]、郎中龚元1折、孙常1折,候选陆纲1折、候补主事刘公津1折;

户部进折人员25人,折件43份。他们是:郎中赵宁1折、卓敏1折、硕善1折、苏格1折、苏尔东阿1折、达善1折,盛京户部员外郎伊昌阿1折、张勤望1折;管理监督事务宝泉局齐士齐16折[60]、火药库郎中纳贤1折、缎库郎中马昌1折、寿柱1折、安图2折、镶红旗郎中博尔和1折;江南司郎中武弘彦1折、员外郎杨秉乾2折,陕西司郎中黄文晖1折、湖广郎中进韩弘基1折、福建司郎中洪德标1折、四川司郎中梁锡藩1折、广西清吏司郎中孟孙绳1折、河南清吏司郎中王泰甡1折、山西司郎中王式曾1折、云南司郎中项诚1折、江西司主事罗经2折;

礼部进折人员6人,折件6份。他们是:郎中阿勒善1折、丁福1折、登柱1折,精膳司郎中侯来旌1折、祠祭司郎中许均1折、仪制司郎中杨兆錟1折;

刑部进折人员42人,折件48份。他们是:督捕司郎中卢生甫1折、江洪1折,员外郎孙鋐1折,钦差刑部员外郎明寿1折、员外郎展珠1折、主事萨哈谅2折[61]、候补主事宜廷栋1折、堂主事梁光杰1折、盛京刑部郎中朱陵1折、色超1折、李丕煜2折;浙江司郎中程国璆1折、禅塔海1折、雅尔布1折,主事李五福1折,陕西司郎中吴传觐1折、王绎曾1折、柯宗仁1折、孟以恬1折,员外郎朱成家1折,贵州司郎中刘光禐2折、汪元佐1折、山西司郎中马益1折、员外郎席雍1折,江西司郎中宋韦金1折、主事高元崑1折,福建司郎中邵希节1折、员外郎于其珣1折、主事陈学海1折,河南司郎中额布特1折、汤懋纲1折、李易2折、员外郎王希鏊1折、王相1折,山东司郎中王瞻1折、推升刑部江南司员外郎杨道宗1折、湖广司主事陈善1折、云南司郎中朱崧2折、主事李渭1折,广西司郎中梁景岳2折、主事闽?珮1折、杜楞1折[62];

工部进折人员17人,折件21份。他们是:郎中阿赖1折、祖登1折、林逢春1折、里萨阿1折、马坦1折、苏尔泰1折、奎童1折、萨尔图1折、双德1折、四格1折、车柱1折,屯田司郎中刘氵冉1折、制造库郎中常明4折、盛京工部郎中福明1折、高大魁2折、王河1折、伊尔门1折;

兵部进折人员9人,折件10份。他们是:郎中德敏1折、董昂1折、格图肯1折、赫色1折、马桑阿1折、明福1折、邵一珩2折、吴禄顺1折,武选司郎中袁承幼1折;

理藩院进折人员2人,折件4份。他们是:郎中阿保3折、富昌1折;

通政使进折人员5人,折件17份。他们是:参议保柱4折[63]、左参议吴善1折、景吉保1折,右参议孙勷4折、周绍龙7折;

詹事府进折人员8人,折件9份。他们是:司经局洗马保良1折、苏勒布2折[64]、缪日藻1折,左春坊左谕德哈尔泰1折、左中允春山1折,右春坊右庶子僧勒格1折、右中允孔泰1折、右赞善苏岱1折;

奏事处进折人员3人,折件19份。他们是:双全12折、张文斌6折,员外郎石林1折;

太仆寺进折人员5人,折件19份。他们是:查牧场员外郎明鲁5折、三旗牧群总管博和里3折、署理三旗牧场事务总管五十四7折、正白旗牧场总管达锡3折[94]、大凌河牧场怀塔库1折;

光禄寺进折人员1人,折件3份。他是:良醖署署正沈文崧3折;

中书科进折人员1人,折件1份。他是:中书科掌印主事明德1折;

国子监进折人员6人,折件21份。他们是:司业博礼1折、朱兰泰10折、文保1折、崔纪6折,拔贡生萧澍1折、奉差监生谢鹏2折;

在中央官员进折中,八旗武职高级、低职官员也是其中两个组成方面。由于清廷重视保护满族自身“尚武”传统,认清八旗是朝廷统治的根本和基础,雍正帝继续推行奏折于八旗官员之内,使有关八旗军务奏折上达御前。但与康熙朝具有显著不同的是,八旗武职低微官员被准许单独进折奏事,此是八旗官员进折情形的新特点。之所以如此,八旗如旗员外任、旗人生计、上三旗与下五旗权力分配、八旗经费给养等问题复杂化、多样化乃是其因。仅让八旗武职高官进折奏事,只能依其一面之词来处理问题,这种做法颇为欠妥。既命八旗武职高官具折奏陈,又令八旗武职微员进折言事,雍正帝可以全面了解问题而采取有益于八旗建设管理的措施。据统计,八旗武职高级官员以个人名义进折或个人具奏者为241人,折件1123份。这些官员有:

都统进折人员43人,折件614份。他们是:都统巴拜1折、褚宗20折、伊尔哈岱2折、西伦图1折、席勒图4折,散秩大臣都统图拉3折,镶白旗都统石礼哈139折、正红旗汉军都统高其佩23折、署理正蓝汉军旗都统事务石文焻2折、正蓝旗汉军都统朱之琏7折、朱震10折,镶蓝旗汉军都统耿化祚14折、郝弘勋2折、伊尔拜1折,署镶蓝旗汉军都统黄秉钺1折、正黄旗汉军都统左世永2折[95]、甘国璧1折、黄国材201折,兼管正黄旗汉军都统李禧14折、署正白旗汉军都统高起3折、正白旗汉军都统李国权2折、佟时茂2折,钦差正白旗汉军都统祖秉衡34折、镶白旗汉军都统杨宗义4折、张圣佐5折,镶红满洲旗都统1折、署正蓝旗满洲都统济星2折、阿林保8折[96]、正蓝满洲旗革职留任都统希尔根5折[97]、镶蓝满洲旗都统苏克准1折、正白满洲旗都统佛标8折、镶黄满洲旗都统诺木珠2折、迈禄10折,正黄满洲旗都统常云3折、正蓝蒙古旗都统穆赛7折、镶蓝蒙古旗都统鼐格33折、齐穆布9折[98]、德尔金2折,镶白蒙古旗都统奇尔萨9折、正白蒙古旗都统巴拉米特8折[99]、正黄蒙古旗都统汪晤礼1折、博第6折[100],镶红蒙古旗都统杨度1折;

护军统领进折人员14人,折件44份。他们是:护军统领满泰1折、讷亲8折、七十3折、塔拉图3折,正白旗护军统领阿林9折、镶白旗护军统领汝福2折,正黄旗护军统领阿喇衲2折、阿尔纳1折,镶黄旗护军统领塞尔弼1折、寿智2折、色尔弼1折,镶红旗护军统领布达什6折、铁旦2折,正红旗护军统雅钦3折[114];

前锋统领进折人员4人,折件18份。他们是:前锋统领济当阿5折、左翼前锋统领迈图1折、右翼前锋统领普照11折、委前锋统领法瑙1折;

前锋参领进折人员10人,折件19份。他们是:正蓝旗前锋参领阿纳布1折、锡拉图1折,镶白旗前锋参领伯泰1折、图克善1折,镶红旗前锋参领戴青阿1折、镶红满洲旗前锋参领明岱1折、正红旗前锋参领凯原1折、正白旗前锋参领锡赖1折、右翼前锋参领桑格7折[117]、前锋参领满丕4折;

其他八旗武职高级官员进折4人,折件10份。他们是:正红满洲鸟枪骁骑参领爱三1折、总统汉军两翼鎗砲营监军诺乐洪7折、正白旗司钥长常寿1折、协理正红蒙古旗事务六十六1折。此外,随折列名之八旗武职高级官员计32人。他们是:护军参领喀拉满1082、翟桑汉7/18,正黄旗汉军副都统阿汉泰汉2/588、副都统巴勒岱满4720、喇木保满4713、莽喀喇满1615、王宜健满565、常才、田祥昆、吉寿、张志、多才均见满1345、卫色满606、阿撒纳满237、常凌、厄鲁特公沙必多尔济均见满71、副都统阿玉锡、喀尔喀扎萨克一等台吉通莫克、和托辉特副二等台吉图巴均见满1304、都统伯李盛忠、署理都统事务銮仪使李地、都统侯伊尔白均见满44、都统三等侯阿尔拜、副都统济寿、王一健、张驰、李珠遇、和善、乌尔泰均见满457、都统查尔泰、署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噶尔萨均见汉19/38、翼长宝舒满3676。

二地方官员系统

巡抚进折人员40人,折件3355份。他们是:陕西巡抚西琳15折[141]、法敏82折[142]、张保52折,湖北巡抚费金吾74折、纳齐喀24折[143]、山西巡抚诺岷144折、石麟264折,西安巡抚硕色42折、署广西巡抚韩良辅128折、广西巡抚金鉷132折、郭鉷31折,甘肃巡抚胡期恒3折、莽鹄立67折、署甘肃巡抚傅德10折、江西巡抚裴彳率度75折、谢旻131折、常安57折,护理江西巡抚李兰泰3折、浙江巡抚李馥18折、四川巡抚王景灏36折、杨馝34折、鄂昌28折,广东巡抚杨文乾103折、杨永斌75折,福建巡抚卢焯9折、朱纲87折,云南巡抚元展成67折、张允随100折,署云南巡抚杨名时57折、山东巡抚岳濬253折、江苏巡抚张楷82折、安庆巡抚王纮24折、赵国麟53折,署湖南巡抚钟保79折、总督衔专管浙江巡抚程元章164折、浙江巡抚黄叔琳21折、总理陕西巡抚史贻直213折、署湖北巡抚吴应棻24折、苏州巡抚高其倬475折、署苏州巡抚王玑19折。

除督抚之外,布政使个人进折和以个人名义进折人员45人,折件793份。他们是:安徽布政使博尔多10折、噶尔泰25折,陕西西安布政使程仁圻8折、马喀9折、方觐14折,署河南布政使崔致远31折[144]、河南布政使刘章29折、牟钦元3折、黄叔琬18折、刘廷琛6折、徐聚伦6折,直隶布政使王謩20折、张鸣钧5折、张适1折,四川布政使窦启瑛8折、佛喜17折、刘应鼎11折、罗殷泰9折,江西布政使刁承祖14折、石成峨2折、伊拉齐40折,贵州布政使冯光裕11折、署贵州布政使赫胜额4折、湖北布政使李世倬15折、徐鼎36折,署甘肃布政使徐杞12折、甘肃布政使诺穆图8折[145]、彭振翼3折,福建布政使刘藩长11折、秦国龙4折、张廷枚14折、潘体丰18折,署江南江宁布政使刘柟13折、江宁布政使李兰40折、浙江布政使佟吉图26折、张若震19折,署山西布政使温而逊45折、办理噶斯军需布政使张廷栋12折、湖南布政使赵城7折、江南苏州布政使在任守制赵向奎7折、山东布政使郑禅宝59折、广东布政使张渠30折、甘汝来80折,云南布政使陈弘谋15折、湖北布政使黄焜18折;另外,随折列名布政使1人。他是:布政使塔林满70。

按察使进折人员42人,折件284份。他们是:广西按察使白洵1折、江西按察使陈安策1折、积善8折、柳国勋2折、楼俨27折,署江西按察使凌燽13折、湖南按察使迟维台2折、郭朝祚2折、胡瀛14折、张璨4折,浙江按察使董永芠11折、甘国奎20折,贵州按察使富贵10折、方显9折、赵弘本9折,四川按察使程如丝22折、高维新15折、刘世奇1折、尤清3折,江南苏州按察使郭朝鼎7折、广东按察使耿鳞奇9折、黄文炜14折、朱绛1折,陕西兰州按察使李元英12折、西安按察使何师俭5折、塞钦4折,山西按察使金启复1折、直隶按察使姜颖新1折、浦文焯1折、魏定国1折,福建按察使乔学尹5折、丁士一2折、李玉鋐3折、伦达礼2折,安徽按察使刘柏6折、孙诏2折、朱作鼎1折,湖北按察使王肃章12折、王克庄2折、唐继祖14折,山东按察使余甸4折、云南按察使张谦1折。

学政进折28人,折件192份。他们是:广东学政顾仔1折、杨尔德5折、惠士奇2折,广东广韶等处学政王丕烈5折、云南学政巩建丰3折、湖北学政于振8折、蒋蔚1折,陕西学政潘允敏6折、王兰生28折,江西学政沈翼机6折、山西学政沈文镐2折、四川学政宋在诗2折、隋人鹏4折、周人骥4折,贵州学政王奕仁6折、晏斯盛21折,山东学政王希曾4折、王世琛14折,广西学政陆绍琦6折、卫昌绩5折,湖南学政凌如焕5折、习寯7折,河南学政邹升恒3折、于广12折,顺天学政钱陈群9折、福建学政戴瀚14折、杨炳5折、黄之隽4折。

道员包括一般职务具有守土之责和特别职务无守土之责两种,进折人员37人,折件201份。他们是:湖北襄阳道赵之均1折、陕西宁夏道高镗2折、陕西潼商道孟以恂3折、张正瑗1折,陕西凉庄道殷邦翰5折、广西分巡左江道阎纯玺1折、广西分巡右江道乔于瀛14折、山东兖宁道徐湛恩1折、福建汀漳道徐士林1折、掌江南道事江芑6折、江南苏松太道魏观2折、江南常镇道王之锜2折、江南淮徐道康弘勋1折、湖南衡永郴道汪榯1折、湖南辰沅靖道王柔99折、江西赣南道王世绳1折、江西饶九南道刘均1折、直隶口北道王丛1折、直隶通永道高4折、浙江分巡温处道王敛福1折、山西雁平道汤豫诚1折、四川分巡永宁道刘嵩龄3折、四川建昌道马维翰6折、云南永昌道贾扩基1折、河南分巡南汝道孙兰芬2折、广东雷琼道王璠2折、广东分巡广南韶道林兆惠1折;湖北驿盐道杨晏3折、云南驿传盐法道刘业长1折、江南驿传盐法道张暻枢1折、魏绎14折,江西督粮道高锐3折、掌京畿道事吴镐4折、直隶天津河道德希寿5折、陕西西安驿传道金南鍈1折、河南管河道祝兆鹏1折、贵州粮驿贵东道李日更4折。

同知以下地方官员进折者30人,折件47份。他们是:四川叙州府同知曹源1折、湖广黄州府岐亭界清军同知郎瀚1折、湖广襄阳府同知廖坤2折、拣选候补同知关联璧1折、江南太仓州知州王溯维8折、通州知州李麟叶5折、拣选知州汪元祐1折、山西解州知州许日炽1折、直隶顺德府通判颛孙古道1折,训导改补主簿黄昇遇1折、谢封庸1折,拣发河工效力通判许佩璜1折、安徽邳州睢宁训导改补主簿许自召1折、拣选知县马世辉1折、戴维贤1折、佟世祚1折,候选知县孙超1折、于存栻1折、张玠1折,广东普宁知县蓝鼎元3折、福建侯官知县苏本洁1折、签掣山东临淄知县王崧1折、江南苏州府吴江县知县徐永佑1折、发往陕西拣选知县朱廷宬1折、扎克拜达里克笔帖式石成1折、锦州中后所值年员外郎和诚1折、管理布尔哈图等地驿站郎中三达里4折、驻札哈密地方办理事务郎中赫格1折、山东东昌营城守都司佥书刘骧1折、海子郎中留格1折。

其他地方文职官员单独进折或领衔具折者37人,折件985份。他们是:奉天府尹宋筠31折、杨超曾34折、黎致远6折,顺天府丞安修德6折、刘祖任6折,奉天府府丞程光珠1折、湖南主考官庄清度1折、发陕候补人员王琰1折、江西督粮道副使萧义宗1折、陕西洮岷副使吴廷伟1折、广东分巡惠潮道副使方愿瑛1折、川陕副使道蔡珍1折、江南两淮盐运使高淳8折、江苏扬州盐运使朱一凤1折、长芦盐运使蒋澍1折、扬州盐运使张燦1折、河东盐运使杨梦琰2折、山东盐运使漆绍文9折、福建盐运使景考祥9折、署河东盐政孙嘉淦25折[146]、两淮盐政高斌81折、管理水利钱粮王钧2折、管理江南总河事务嵇曾筠413折、协理河务靳治豫1折、河东副总河刘勷15折、直隶副总河定柱11折、办理江南海塘工程俞兆岳6折、永定河分司苏敏1折、办理宁夏渠工事务史在甲4折、督修北运河工程何国宗24折、管理粮饷兼辖屯田事务富德1折、直隶霸州营田观察使陈时夏107折、直隶丰润等处营田观察使陈仪7折、浙江观风整俗使蔡仕(左丹右山)49折、福建观风整俗使刘师恕67折、广东观风整俗使焦祈年33折、西藏办事大臣青保16折。除此之外,还有随折列名其他地方文职人员1人。他是:湖南观风整俗使李徽汉30/302。

地方武职官员又是雍正朝进折人员中数量众多的群体。雍正朝虽仅有十三年,可战事依然存在。如西北两次用兵,贵州苗民和台湾番民的“叛逆”事件等。与此同时,朝廷为了地方稳定而加强其军务管理,由此产生大量的有关军务奏折。地方武职官员分为管理地方民族事务武职官员、各地驻防八旗将军系统和各省绿营衙门系统。从已刊雍正朝奏折来看,管理地方民族事务武职官员进折者仅见5人,折件21份。他们是:湖广容美宣慰使王安国13折、田旻如4折,驻哈密办事大臣武木保1折、驻喀喇沙尔办事阿尔塔希第1折、西藏办事大臣福寿2折[147]。

城守尉进折者5人,折件10份。他们是:义州城守尉玛哈拉4折[159],城守尉达苏1折、沧州城守尉永宁3折、保定府城守尉六十1折、西锦州城守尉尚禄1折。

协领进折者22人,折件27份。他们是:协领华赖5折、崇替1折,正白旗协领巴奇纳1折;齐齐哈尔城:协领全德1折、哈尔萨1折、布尔沙1折,正黄旗协领达巴哈1折、镶蓝旗协领索尔泰1折;驻防西安:正红旗汉军协领鲍钟1折、镶蓝旗协领韩爽1折、右翼蒙古旗协领苏郎1折;驻防福州:镶黄旗汉军协领顾弘誉1折、正蓝旗汉军协领彭珠1折、正白旗汉军协领石如锡1折;宁夏:镶红镶蓝二旗协领海福1折、镶白正蓝满洲旗协领伦拜1折;驻防京口:正蓝旗汉军协领李淑广1折、正白旗汉军协领邵广奭1折、正红旗汉军协领张秉璇1折、镶白旗汉军协领张伦1折、正黄旗汉军协领祖应宸1折;锦西副都统品级协领舒米达2折[160]。

参领单独进折或以个人名义进折者7人,折件25份。他们是:驻防福州:镶黄旗汉军参领郑怀德1折、宋朝贵1折,正蓝旗汉军参领何君玉1折;驻防京口:镶黄旗汉军参领郑国柱1折、正白旗汉军参领宜兆俊1折、正蓝旗汉军参领李成龙19折、镶蓝旗参领杨瑜1折;此外,随折列名参领人员1人。他是:正黄旗察哈尔甲喇章京阿必锡克满3265。

佐领个人进折或领衔具折者11人,折件11份。他们是:齐齐哈尔城:正黄汉军旗佐领八十一1折、镶白汉军旗佐领冯庭正1折、正红旗佐领那苏里1折;右卫:镶白满洲族佐领兼委先锋翼长波连1折、镶红蒙古旗佐领毛奇塔特1折;宁夏:正红蒙古旗佐领常理1折、镶蓝蒙古旗佐领瑚里1折、正红满洲旗佐领劳米1折、正蓝满洲旗佐领敏珠1折、正白蒙古旗佐领僧保1折;黑龙江汉军旗佐领王六子1折。另外,随折列名佐领1人。他是:掌盛京内务府关防佐领全保满410。

其他属于各地驻防八旗将军系统的官员计19人,折件225份。他们是:总管郎泰10折[161]、总管马尔浑1折、福陵总管旺昌1折、章珠1折,昭陵总管江弥2折[162]、察哈尔总管苏珠克1折、山海关总管玛呼善5折[163]、热河总管马尔图1折、色克图4折、固颜5折,协办军需岱奇1折、协办军驿事务觉和托4折[164]、办理噶斯军需范时捷93折、总理青海夷情事务德龄66折。西宁领兵大臣格默勒1折、参赞大臣阿成阿7折、博尔屯16折、丁寿3折、塔尔岱3折。

各省绿营衙门系统进折人员有:提督单独进折或领衔进折者35人,折件1345份。他们是:江南提督补熙66折、南天培5折、王绍绪51折,暂理江南提督高其位30折、署福建水师提督陈勇5折、福建水师提督王郡87折、许良彬31折、姚堂1折、蓝廷珍46折,福建陆路提督吴升21折、署福建陆路提督张起云10折、云南提督蔡成贵56折、署甘肃提督刘世明146折、王嵩1折,甘肃提督宋可进58折、陕西提督樊廷19折、署陕西固原提督李绳武13折、陕西固原提督马焕7折、四川提督顾清如1折、纳钦1折,广西提督霍昇25折、田畯24折、张应宗29折,浙江提督李燦32折、钟世臣4折,署直隶提督路振扬36折、魏经国73折,直隶提督杨鲲88折、山西提督袁立相45折、浙江提督万际瑞54折、杨长春20折、湖广提督岳超龙81折、赵坤29折,广东提督张溥124折、勇健营总统提督陈天培26折。除此而外,随折列名提督人员1人。他们是:广东提督冯毅汉1/166。

参将单独进折或领衔具折者7人,折件7份。他们是:山西:汾州参将季成龙1折、西路偏头关参将赵禄1折、大同新平路参将周汉1折、灵丘路参将李先荣1折;山东:青州营参将刘进功1折、济南城守营参将魏云龙1折;直隶天津镇涿州营参将王国宝1折。再有随折列名参将人员2人。他们是:南营署参将朱永鋠汉30/302、兴京城守尉福昌满607。

游击进折者16人,折件16份。他们是:广东:右翼镇标右营游击朱钿1折、潮州城守营游击李涛1折、提标右营游击丁升1折、增城营游击马及隆1折;浙江:温州大荆营游击叶时芳1折、处州镇标右营游击王绍宗1折;陕西:西宁镇兰州营游击张兴1折、西宁泰州游击张思咏1折;山西:大同镇标左营游击杨赞1折、大同镇标中军游击崔起潜1折;山东:武定英游击徐英1折、登州镇标右营游击萧瑔1折、登州镇标中营中军游击陈谟1折、兖州镇标中军游击李登华1折;直隶马兰口镇标中军游击李栋1折、福建台湾水师中军游击蔡征?温1折。

守备进折者4人,折件4份。他们是:河南开封守营中军守备萧腾麟1折、江西九江营守备寻芬1折、直隶古北口提标右营守备李文明1折、山东武定营中军守备韩坛1折。另外,还有其他属于地方绿营衙门系统官员进折者3人,折件61份。他们是:广西浔州协标中军都司袁士杰1折、建昌路都司保定1折、总统北路四省绿旗官兵李如柏59折。

三蒙藏外藩系统

僧道、西洋人、外国陪介、衍圣公进折者14人,折件27份。他们是:僧明玉1折、天宁寺僧明章1折、柏林寺住持明鼎1折、悟修禅师明慧3折、净慈寺僧明幢2折、圣月寺僧实徹1折、报恩寺僧人实怡1折、无(外门内玄)永觉禅师超盛11折、妙应真人娄近垣1折、西洋人戴进贤1折、慕敬远1折,安南国陪介范谦益1折,袭封衍圣公孔广棨1折、孔传铎1折。

无官职人员进折者19人,折件25份。他们是:阿四海2折[172]、阿桂1折、祈善2折[173]、阿三泰1折、博尔通1折、德禄1折、额尔金1折、顾成天2折、哈达纳1折、胡必图1折、赖图1折、孟和尚1折、索灵阿1折、赛音图2折、旺札尔3折、温都1折、辛泰1折、杨万程1折、扎尔虎1折。

由上所述,雍正时期,单独或领衔具折人员共有2021人,随折列名人员151人,总计进折人员2172人,今刊奏折29639份。考虑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尚有一些满汉文请安奏折未刊以及雍正朝起居注和其他史料中当有未见进折人员,考虑到雍正朝编写《朱批谕旨》时删改奏折有亡佚[174]现象,笔者估计,雍正朝单独或领衔具折官员至少应在2300人以上,连同随折列名人员,则定在2500人以上,其折件总数,当至少应有三万余件。

四小结

通过对雍正朝时期各类进折人员、进折数量等问题的考察,关于雍正朝进折人员的情形,笔者的初步认识如下:

其二,雍正时期,进折形式有四种,即机构进折、集体进折、单独或领衔进折、随列名进折。机构进折的有:单进汉文奏折的是兵部2折、礼部1折、国子监1折、翰林院1折;单进满文奏折的是銮仪卫衙门1折、理藩院15折、宗人府1折、太仆寺1折;进满汉文奏折的是吏部107折、内务府33折、内阁2折。集体进折的是:单进汉文奏折的是大学士九卿1折;单进满文奏折的是藏地军民1折、议政大臣3折、阿里三部1折、阿克苏等十一城伯克1折。单独或领衔进折的为2021人,所进奏折为29338件;随列名进折的有151人。

其三,雍正朝进折人员情形与康熙朝进折人员情形相比,其新变化有:1中央低职官员进折经过由康熙朝随折列名到自行进折的过渡;2在京八旗武职低微官员可以使用奏折言事;3地方文职官员中的布按两司、学政官员和地方武职官员中的提镇官员进折人数和所进折件都比康熙朝增多。4地方道府以下官员和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八旗协领、参领、佐领等官员成为新出现的进折人员。从雍正朝奏折使用范围来看,遍及中央各级官员、八旗武职高低级官员和地方文武职高级、低职官员及蒙藏外藩、社会各界人等,其进折人数和进折数量远远超过康熙朝的进折人数和所进折件份数。雍正朝折奏的内容也是颇多的,如谢恩、请安、庆贺、天气情况、农作物生长、粮价、保荐人员、官员操行、军事动向、八旗管理、河水变化情形、风俗、改土归流、养廉银、摊丁入亩、边疆、对外、民族等等。奏折也具有相应的监察、情报、联络感情、交换意见、施政行令等职能作用。这说明雍正朝进折人员不但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而且也组成一个非常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它奠定了以后各朝进折人员使用范围的格局,并影响其奏折利用的走势。

其四,雍正时期,中央官员系统共进奏折8778件,占已刊本朝奏折总数的29.6%。按进折数量由高到低顺序为:中央高级官员进折为3340份,中枢咨询官员进折为2273份,八旗高级官员进折为1123份,中央低职官员进折为1125份,皇室服务官员进折为579份,中央京城保卫官员进折为152份,八旗低职官员进折为110份、宗室贵族人员进折为76份。地方官员系统共进奏折19517件,占已刊此朝奏折总数的65.8%,其中地方文职官员进折为11404份,地方武职官员进折为8111份。蒙藏外藩及其他人员共进奏折为1345件,占已刊雍正朝奏折总数的4.5%,其中蒙藏外藩进折为37份,其他人员进折为1308份。从人员所进折件份数中可以看出,雍正朝使用奏折官员整体上特别比较倾向于地方官员,具体地偏重于中央高级官员3340份,占中央官员系统折件总数的38%、地方督抚8768份,占地方文职官员折件总数的76.9%和驻防将军3933份,占地方武职官员折件总数的48%。这一方面造成官员进折数量畸多畸少的状态。另一方面意味着雍正朝奏折的皇室家务性质和宗族通讯色彩淡化了,而其中央和地方军政事务性质格外突出。

注:*雍正朝奏折应是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即位至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帝即位止。上限包括十九日,下限不含初三日。本文所录进折人员奏折份数为《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等书中其人在雍正朝进折数相加之和。文中序号前署“满”字者指《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一书目录序号;序号前署“汉”字者指《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册数和此册中的目录序号,前后两数以斜线为分界。如汉××/××,前数字为册数,后数字为该册折件目录序号同时要说明的是注释中仅标序号为各该书的目录序号,标有字母“h”代表汉文,其后数字为《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册数,字母“z”表示在该册的折件,其后数字是折件所在册数的目录序号。本文利用白新良先生《已刊康熙朝满汉文奏折正误》《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康熙朝进折人员考略》《历史档案》2005年第2期两文研究成果,不在一一注明,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杨启樵先生认为雍正朝密折人员有一千一百余名之多。见杨启樵著《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增订第三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64页冯尔康先生认为雍正朝实际奏折人多达一千人以上。见冯尔康著《雍正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第252页《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编辑认为雍正朝实际具折官员总计已达一千二百余人。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991版编辑说明第1页

[1][24][25][26][27][28][29][30][31][32][54][55][122][124][125][126][127]《清世宗实录》卷四雍正元年二月丙寅页102-103;卷三十三,雍正三年六月丁卯页497;卷三十,雍正三年三月甲寅页458;卷四十六,雍正四年七月页696—697;卷一,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庚戌页43-44;卷六,雍正元年五月甲申页140;卷七,雍正元年五月乙未页145-146;卷十,雍正元年七月丙午页179;卷二十三,雍正二年八月癸酉页363;卷三十四,雍正三年七月丁未页516;卷四雍正元年二月丙寅页102-103;卷五十一雍正四年十二月页763;卷一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癸卯页41;卷十四雍正元年十二月甲子页251;卷二十二雍正二年七月癸丑页354—355;卷二十三雍正二年八月己丑页368;卷三十雍正三年三月辛亥页455。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10月版。

[3]汉2折孙查齐h1,z146,z251与孙渣齐为一人,暂以孙渣齐归并。汉×折是《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折件,括号内数字是指该书中的册数和此册中奏折目录序号。下同

[4]《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允禩35份,《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28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3653,故为64份。

[5]《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隆科多34份,《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5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4003,故为40份。

[6]汉2折福敏h26,z808;h27,z756为傅敏之误,故归并。

[7]满6折佛抡1172、1338、2107、2742、2770、3051为佛伦之误,故归并。满×折是《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的折件,括号内的数字是指该书中的奏折目录序号。下同

[8]满3折额伦岱366、467、816与鄂伦岱一人,暂以鄂伦岱归并。

[9]满1折图斯海5296与图思海为一人,暂以图思海归并。

[10]汉8折李淑德h9,z122、z405、z407;h31,z952—955为李树德之误,故归并。

[11]《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钦拜3份,《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4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4136,故为8份。

[12]《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议政大臣1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2份4122、4123,故为3份。

[13]汉1折色冷h28,z683为色楞之误,故归并。

[14]《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内务府22份,《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3份,《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中华书局1975年3月版下同收录7份153、154、156、160、161、163、179汉7折。《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3645,故为33份。

[15]《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赖保2份,以其中之第5088条为乾隆帝即位以后的,故予排除。赖保与来保为一人,暂以来保归并。《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收录来保1份146,故为2份。

[16]《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曹頫7份,《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收录1份146,故为8份。

[17]《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李秉忠1份,《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10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2份3648、3649,故为12份。

[18]《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孙文成24份,《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1份3016,故为25份。

[19]汉7折隆生h14,z639;h15,z15、z328、z329;h16,z93、z94;h32,z803为隆昇之误,故归并。

[20]《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允祺6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3911,故为7份。

[21]汉3折冲安h1,z30;h31,z675、z676与崇安为一人,暂以崇安归并。

[2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4份,《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收录汉6折155、159、175、176、177、178,《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3份,故为23件。

[23]白新良:《康熙朝进折人员考略》,《历史档案》2005年第2期第39页

[33]《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理藩院13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2份4192、4202,故为15份。

[34]《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内阁1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3646,故为2份。

[35]《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白潢4份,《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1份3017,故为5份。

[36]《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朱轼2份,《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72份,《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1份3021,故为75份。

[37]满1折索著4280、满2折素著4280、4373、满1折索住3278均为索柱之误,故归并。

[38]满8折柏修4541、4695、4696、4720、4737、4752、4753、4766与柏修为一人,暂以栢修归并。

[39]汉2折吕耀增h11,z681,z682与吕耀曾为一人,暂以吕耀曾归并。

[40]《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托赖1份3656,以其为雍正朝进折,故为1份。

[41]满1折玛尔齐哈12,汉3折马尔齐哈h2,z692;h32,z448,z449与马尔赤哈为一人,故归并。

[4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路振声19份,《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1份3013,故为20份。

[43]《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查弼纳32份,《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214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5份3650、3651、3652、3659、3660,故为251份。

[44]汉3折逢泰h24,z240;h27,z20;h32,z591,满1折2802冯泰、满5折丰泰637、5117—5120均为逄泰之误,故归并。

[45]《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伊尔登2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4139,故为3份。

[46]满1折穆里浑1701与穆勒浑为一人,暂以穆勒浑归并。

[47]《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赵之垣13份,《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3份3018、3019、3020,故为16份。

[48]满1折富柱2843与福珠为一人,暂以福珠归并。

[49]满1折希芬1712为希佛之误,故归并。

[50]汉文1折,柯乔年误作柯桥年h1,z594,故归并。

[51]满1折达哈素4738与达哈苏为一人,暂以达哈苏归并。

[5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傅鼐5份,以其中之h33,z272为乾隆朝,故予排除。

[53][123][128][131][132][133]《雍正朝起居注册》第四册雍正元年二月页2826;第一册雍正元年四月页8;第三册雍正六年九月页2229;第五册雍正八年三月页3513;第一册雍正三年二月页434;第三册雍正六年五月页200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下同

[57]满1折双顶2818与双鼎为一人,暂以双鼎归并。

[58]满2折布展643、922为布瞻之误,故归并。

[59]满3折鼐曼岱2920、3682、4037为鼐满岱之误,故归并。

[60]满5折七十七2876、3477、3508、3509、3622为齐士齐之误,故归并。

[61]满1折萨哈廉1820为萨哈谅之误,故归并。

[62]《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杜楞1份4140,以其为雍正朝进折,故为1份。

[63]满1折保祝2860与保柱为一人,暂以保柱归并。

[64]满1折苏尔布1124与苏勒布为一人,暂以苏勒布归并。

[65]满1折傅色讷140与富色讷为一人,暂以富色讷归并。

[66]满1折颜德纳1870、满1折音德讷3473与颜德讷为一人,暂以颜德讷归并。

[67]满1折严福3194与阎福为一人,暂以阎福归并。

[68]满1折尊乾2922与尊谦为一人,暂以尊谦为准。

[69]满1折赫色布1857与赫德布为一人,暂以赫德布归并。

[70]满1折崇仰和3522与崇阳赫为一人,暂以崇阳赫归并。

[71]满1折伯齐图3628为白起图之误,故归并。

[72]满1折杨葆214为杨保之误,故归并。

[73]满1折宗颜165与宗延为一人,暂以宗延归并。

[74]满1折富宁5112为福宁之误,故归并。

[75]汉1折夏景宜h1,z369为夏景宣之误,故归并。

[76]满1折锡禄537、满1折席禄52与希禄为一人,暂以希禄归并。

[77]满1折音达里503与尹达里为一人,暂以尹达里归并。

[78]汉2折阿霖h24,z365;h30,z431为阿琳之误,故归并。

[79]满5折鄂齐善58、87、357、1858、2921为鄂奇善之误,故归并。

[80]满1折平图3645为评图之误,故归并。

[81]满1折济良2961与吉良为一人,暂以吉良归并。

[82]满1折察喇3701、满1折查喇3624为查拉之误,故归并。

[83]满1折富森1851为傅参之误,故归并。

[84]满4折张格2591、3646、3647、3661与章格为一人,暂以章格归并。

[85]满2折祁格3458、3526、满1折齐格2929均为七格之误,故归并。

[86]满1折施图110与石图为一人,暂以石图归并。

[87]满2折博霁622、808与博吉为一人,暂以博吉归并。

[88]汉文8折希德慎h21,z495,z524—526,z551z757z758;h24,z180、满1折席德森2861、满1折喜德琛1868均为奚德慎之误,故归并。

[89]满3折何硕色56、149、723为赫硕色之误,故归并。

[90]满1折常住1854、汉1折长柱h32,z109为常柱之误,故归并。

[91]满2折亨泰4253、4254与恒泰为一人,暂以恒泰归并。

[92]满1折玛赛3660与马赛为一人,暂以马赛归并。

[93]汉1折丘尚志h31,z508为邱尚志之误,故归并。

[94]满1折达喜3261为达锡之误,故归并。

[95]满文1折左世勇863为左世永之误,故归并。

[96]《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阿林保7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4132,故为8份。

[97]《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希尔根3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席尔根2份4127、4128,满2折席尔根与希尔根为一人,暂以希尔根归并,故为5份。

[98]满1折齐木布771为齐穆布之误,故归并。

[99]《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巴拉米特7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巴里米特1份4129,巴里米特为巴拉米特之误,归并,故为8份。

[100]《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博第5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4134,故为6份。

[101]《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岳勒岱2份4137、4138,以其为雍正朝进折,故为2份。

[102]满1折保诚2976与保成为一人,暂以保成归并。

[103]满1折光喜2547与广禧为一人,暂以广禧归并。

[104]满1折格木尔3183为格默尔之误,故归并。

[105]《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图克善1份4133,以其为雍正朝进折,故为1份。

[106]满3折鄂奇2480、2481、2769为鄂齐之误,故归并。

[107]满1折音济纳3662与殷扎纳为一人,暂以殷扎纳归并。

[108]汉3折苏巴礼h14,z14;h26,z787;h29,z499为苏巴里之误,故归并。

[109]满1折梁永喜2856为梁永禧之误,故归并。

[110]满3折观保2971,3008。3636与官保为一人,暂以官保归并。

[111]《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巴尔呼达2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4131,故为3份。

[112]满2折吴礼2900、4513为乌礼之误,故归并。

[113]《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达尔玛1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4135,故为2份。

[114]满2折雅亲507、5254与雅钦为一人,暂以雅钦归并。

[115]在《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爱三”之名有两个,一为镶蓝旗护军参领、一为正红满洲鸟枪骁骑参领,以其职务不同,又因满洲官员中有同名现象,故皆作保留。此外,在雍正朝进折人员中,人名相同者还有阿喇衲、巴泰、布颜图、常寿、常明、常保、达锡、何达色、留格、明德、纳钦、七十、石图、四格、僧保、雅图、尹泰、卓鼐、图克善、岳勒岱等20人,也都分别录入。

[116]满7折刘格2928、2967、3130、4211、4212、4260、4485与留格为一人,暂以留格归并。

[117]满3折桑额502、899、2940与桑格为一人,暂以桑格归并。

[118]满1折席特库2951与希特库为一人,暂以希特库归并。

[119]满1折袁世2878与袁适为一人,暂以袁适归并。

[120]汉1折h24,z279刘得滋与刘德滋为一人,暂以刘德滋归并。

[121]满1折石珠4479与石柱为一人,暂以石柱归并。

[129][130][134][136]《朱批谕旨》兰州巡抚许容奏折第十六函第六册页38;广东布政使王士俊奏折第七函第一册页66;福建布政使黄叔琬奏折第一函第六册页2;陕西宁夏道鄂昌奏折第十五函第四册页2~3。乾隆三年内务府刊本。

[135]《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1册,第557条。

[137]汉1折鄂密达h9,z227为鄂弥达之误,故归并。

[138]《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满保59份,《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62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3657,故为222份。

[139]满1折顾宗3300为顾琮之误,故归并。

[140]汉4折性贵h14,z323—26为性桂之误,故归并。

[141]满1折锡林3964为西琳之误,故归并。

[142]汉2折法闵h1,z285、z615为法敏之误,故归并。

[143]满22折纳齐哈因多不录为纳齐喀之误,故归并。

[144]满1折崔志远5316为崔致远之误,故归并。

[145]满1折诺木图3396为诺穆图之误,故归并。

[146]《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孙嘉淦27份,以其中之h32,z802、z801为乾隆朝,予以排除,故为25份。

[147]满1折富寿4683为福寿之误,故归并。

[148]《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阿喇衲27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阿喇纳2份。阿喇纳为阿喇衲之误,归并,故为29份。

[149]汉1折阿里滚h24,z418为阿里衮之误,故归并。

[150]《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唐保住66份,以其5157—520145份为康熙朝,予以排除,故为21份。

[151]《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策旺诺尔布1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3661,故为2份。

[152]满1折兖泰273为衮泰之误,故归并。

[153]《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祁里德20份,以其中第5208—5219条12份为康熙朝,予以排除,祁里德与祁立德为一人,暂以祁立德归并,故为8份。

[154]汉1折申慕德h27,z495为申穆德之误,故归并。

[155]《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延信72份,《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3568,故为73份。

[156]满1折吴礼布1786与乌里布为一人,暂以乌里布归并。

[157]汉4折h21,z536、z796;h27,z588;h32,z426、满1折5336马腊为马拉之误,故归并。又《康熙朝满文全译》1折4130马拉误作马喇,故归并。

[158]满1折尼马善3416与尼玛善同一人,暂以尼玛善归并。

[159]满3折马哈拉2881、3598、4375为玛哈拉之误,故归并。

[160]满1折舒米达1113与舒弥达为一人,暂以舒米达归并。

[161]满1折朗泰1435为郎泰之误,故归并。

[162]满1折江米2834为江弥之误,故归并。

[163]满1折马瑚山3114和满2折马虎山2496、4156与玛呼善为一人,暂以玛呼善归并。

[164]汉1折觉河图h24,z166为觉和托之误,故归并。

[165]汉2折蔡天略h25,z712、z713为蔡添略之误,故归并。

[166]满2折罗布藏贡布5340、5341为罗卜藏贡布之误,故归并。

[167]汉满1折粗勒齐玛藏布喇木札木巴1240与促尔齐木藏卜喇木扎木巴为一人,暂以后者归并。

[168]汉1折普罗鼐h33,z300为颇罗鼐之误,故归并。

[169]《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佚名63份,《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67份,以其中之第5384、5397为乾隆帝即位以后的,予以排除,第5282疑乾隆朝,未计入。《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收录1份4285,故为128份。

[170]《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收录隋赫德19份,《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收录1份172,故为20份。

[171]满1折常佑4525、满1折常祐3100与常有为一人,暂以常有归并。

[172]满1折阿思亥满236与阿四海为一人,暂以阿四海归并。

[173]满1折祁善2914与祈善为一人,暂以祈善归并。

[174]本文未作雍正朝进折人员奏折亡佚情况研究,待考察。

[175]人数百分比率为各进某种奏折人数与单独进折或领衔具折者2021人相除,取小数点后三位四舍五入所得;折件百分比率为各进某种奏折件数与已刊雍正朝奏折总数29639份相除,取小数点后三位四舍五入所得。

THE END
1.阿巴阿巴:探索这个魔力四字词的由来流行趋势和在不同文化中的阿巴阿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四字词,它不仅在语言上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还在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深入探讨阿巴阿巴的由来、流行趋势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深度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魔力四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义,在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交流,阿巴阿巴将继续https://www.jichendigital.com/post/12331.html
2.InternationalSystemInternational System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648)- 维也纳体系(1815)- 凡尔赛体系(1914)- 雅尔塔体系(1945)。https://www.jianshu.com/p/67c266b5e817
3.新澳资料正版免费资料,绝对经典解释落实经典版172.312我想提醒大家我们要理性对待任何资料不要轻信来自不明渠道的信息我们也应该尊重知识产权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 “新澳资料正版免费资料”是一款值得信赖的资料平台它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可靠的资料来源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世界让我们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享受阅读的乐趣吧! 【本文完】http://afkytc.com/post/8276.html
4.Yamaloka在汉文佛典中的异译及其书写变体考察由yama和loka兩個詞根複合而成的Yamaloka一詞在漢文佛典中的翻譯,第一個詞根以音譯爲主,第二個詞根以意譯爲主,有的譯者也採用音義兼譯的方式翻譯兩個詞根。歷代譯者組合運用這幾種翻譯方式,爲Yamaloka共創造出了 16個異譯詞。在書寫上,譯者們常常使用同音替代,使得該詞有19個書寫變體。音節數量及其書寫變體的用http://zgswh.scu.edu.cn/info/1171/3184.htm
5.古兰经十八个常用章节阿汉对照经训古里艾欧如比兰宾那森,麦里肯那森,以俩信那森,民善勒里卧思瓦森里罕那森来忍,由卧思为苏,非苏独勒那森,米奈里真乃体万那森。 (你说:我求庇于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免遭潜伏的教唆者的毒害,他在世人的胸中教唆,他是属于精灵和人类的。)http://www.muslimwww.com/html/2014/jinxun_1016/25212.html
6.回族的语言文字舍西德(殉教者)穆沙是个真正的舍西德。 呼图白(演讲)古尔邦节阿匐正在作呼图白。 伊玛尼(信仰)伊玛尼是回回的根本。 尼尔买提(食物)不要糟踏尼尔买提。 白俩(灾难)于歹的人终究要遇白俩呢。 古若阿尼(《古兰经》)王阿匐精通古若阿尼。 苏勒(《古兰经》篇章)请阿匐到家里来念个苏勒。 https://www.dzwww.com/2011/dqmjzgh/cfzz/nx/gk/201112/t20111227_6840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