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趣解诗经《大雅·绵》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10.09河南

▼滑动查看更多

大雅·绵

原文

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

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

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

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

廼宣廼亩。自西徂东,周爰执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

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

削屡冯冯。百堵皆兴,鼛鼓弗胜。

廼立皋门,皋门有伉。廼立应门,

应门将将。廼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柞棫拔矣,

行道兑矣。混夷駾矣,维其喙矣!

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

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译文

大瓜小瓜结满秧,藤蔓绵延长势旺。

周人繁衍初发祥,本在沮水漆水旁。

古公亶父基业创,率众挖窖筑窑仓,

尚无宫室和厅堂。

古公亶父迁徏忙,清晨策马离豳乡。

沿河奔驰向西方,歧山脚下沃土广。

娶得贤妃名太姜,共察山水好建房。

肥美地阔周原壮,苦菜甘美如饴糖。

运筹帷幄共商量,刻龟占卜问天象,

兆示宝地风水祥,遂定在此安家邦。

安顿民众盖新房,大兴土木劳作忙。

封疆划界把地量,疏通渠道遍垦荒。

自西向东垄成行,诸事记牢一桩桩。

任命司空管工程,人丁地亩司徒掌,

各司其职盖新房。绷绳校准直且长,

紧竖夹板筑高墙,宗庙竣工多雄壮。

盛土入筐腾腾腾,填土于板轰轰轰,

打夯平基登登登,瓜刀乒乓凿墙平。

百堵土墙齐动工,声势浩大胜鼓钟。

建起王都城郭门,固若金汤耸入云。

筑起宫廷大正门,雄伟庄严气势森。

祭台高筑拜社神,威慑异族免入侵。

蛮夷犯我未绝亡,睦邻友好结外邦。

拔除野树破阻挡,四通八达路通畅。

昆夷奔逃狼狈状,敌陷疲弱周渐强。

虞芮两国现纷争,文王调停感其性。

万语千言述德政,四方贤能皆为用。

国有辩才疏化亲,朝有忠臣善辅政。

良士奔走正视听,猛将克敌能制胜,

抵御外侮保太平!

解读

春寒料峭,夕阳醉黄昏。

夜幕徐降,不期遇归人。

渭水岸边沃土阔,平原广处有人家。

我看到一个美丽窈窕的女子,手提竹篮徐徐而行。即将跨进家门的一瞬,马蹄声疾由远及近。她回首张望,不禁怔在原地,刹那间,天地归于沉寂,唯有心跳。

我看到一个身姿伟岸的男子,风尘仆仆策马而至。在晚霞掩映之中,他注视着女子注视他的目光,神凝步止,怦然心动。刹那间,尘世再无颠沛,唯有安然。

女子,是歧山脚下姜族长女。

男子,是自豳而来的周族首领亶父。

“爰及姜女,聿来胥宇。”苍天大地作媒,滔滔渭水为证,这场落日余晖下的一见钟情,为周王朝八百年伟业拉开了神圣序幕。

《大雅·绵》是一首为领袖古公亶父歌功颂德的西周开国史诗,延时经地纬,以详略有致的宏大叙事揭开了远古王朝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穿行于上古时期的沧桑诗行,从“略”中探究——

远古长征版《水浒传》

《绵》共九章,每章六句,结构宏伟,内容丰富,句式有致,语言悠美,情景交融,兼具史性与诗性。

先来认识一下男一号。翻开古老的族谱,赫然发现,古公亶父姓姬名亶,乃是轩辕黄帝第17世孙、周祖后稷第12世孙,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名片上的头衔亮瞎后人的眼:上古周氏族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的爷爷、周王朝的奠基人。

《绵》之开篇极简略。首章以“绵绵瓜瓞”起兴,追溯周人源远流长的历史,逐水而居,耕在沮漆,十三世族亶父带领民众掏洞挖窖遮风挡雨。

第二章,情节急转。“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莫非,这是要演水浒传?没错,正是要演《水浒传》。一个清晨,亶父忽然率领大家骑着马沿河西行,一直来到歧山脚下。在这里,他成家立业,迎娶当地姜族长女,夫妻双双察山看水,选择好地址准备建新房。

两章之间的过渡让人猝不及防。既然在豳地创下基业,过得好好的,怎么突发奇想就演起《水浒传》了呢?

不得不说,诗中这份留白,“白”得有些过分了。要知道,豳地在陕西北部彬县、旬邑一带,与歧山相距一千六百多公里,且隔山隔水。在交通运输行业极不发达的古代,马这种活的交通工具只有贵族阶层才有实力配备,普通百姓只能靠两条腿丈量天下。亶父虽有马,但率领部族远迁三千多里路,无异于一场长征。显然,这不可能是一场心血来潮说走就走的旅行。

既然是史诗,不妨从史书中找答案,原来,他们的水浒,不是躲避官府的欺压,而是远离戎狄的侵扰;不是驻扎梁山为匪,而是翻越梁山为王。

据《史记·周本纪》《孟子·梁惠王下》以及《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公元前11世纪,在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豳地,亶父领导的周人频频被戎狄外族侵扰,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巨大威胁。亶父奉行“仁政”,最初,戎狄来抢钱抢东西,周人本着“花钱消灾”的原则赠之以钱财、珠玉、粮食、犬马;但贪婪无止境,戎狄那家伙根本不买账,反而得寸进尺,想要强占土地和人民。婶可忍叔不可忍,老百姓怒了,不给戎狄点颜色瞧瞧,他们就不会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民众纷纷要和戎狄拼命。然而,作为种植、养殖业发达的农业部落,周人虽然生活富足却武力不彰。俗话说“惹不起,咱躲得起”,为了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亶父决定离开豳地,远赴他乡寻找新大陆。

对此,古公亶父是这么说的:“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民众拥立君主,是想让他给大家谋利益。现在戎狄外族前来侵犯,无非是想夺取我们的土地和民众。对民众来说,无论是跟着我这个首领还是跟着戎狄的首领,同样都是生活,并无区别。如果民众为了我的首领地位去打仗,牺牲的是民众的父子兄弟,却让我做君主,我如何忍心?”亶父之仁之贤,令人肃然起敬,当为天下统治者的座右铭。就这样,大约在公元前1147年,亶父带领族人扶老携幼,挥泪作别豳地,踏上前途未卜的征程。

这是一场背井离乡的民生大迁徙,更是一次生死关头的战略大转移。可以想见,在这吉凶难料、险象环生的漫漫征途中,可能面临戎狄的围追堵截,可能遭遇毒虫猛兽的各种威胁,可能经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存困境。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渡过沮水、漆水,翻过梁山,长途跋涉,历经万险,终于“柳岸花明又一村”,到达岐山之下的膴膴周原。新大陆,就在眼前!

一路上,亶父的“仁政”观广为传播,吸引了原部族民众和各路自由民前来依附,以至队伍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亶父这一壮举,既摆脱了戎狄威胁、保存了有生实力,又锻炼了革命队伍、扩大了群众基础,还磨砺了周人意志、锻造了革命精神,建立了理想的根据地,开创了全新的利好局面。纵观周人崛起的历史,古公亶父由豳迁岐是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为周朝八百年江山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旁观者,历史在岁月深处保持沉默。而称职的读者,必定要在时光里跋山涉水,伫立于那片千年之前的广阔原野,才能看到那满面尘灰,细数那维艰步履。对于兼具文韬武略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亶父来说,这不是逃离,而是开创。风雨无阻日夜兼程,远方那片沃土将在他的耕耘下生机勃勃,一路归附的百姓将在他的领导下奔向幸福,周族将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实现复兴。

让我们回到史诗里的广阔天地,采访一下热火朝天搞建设的远古先民,从“详”中感受——

天时地利人和

从第3章开始,诗人通过浓墨重彩的劳动场景描写,犹如展开了一段延时摄影,让我们见证了政权是如何从无到有逐步确立的。

先说天时。到达周原后,敬畏天地神明的周人,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刻龟占卜活动,祈求上苍的意旨。卜象显示,此处乃风水宝地,适宜定居安邦。

再说地利。作为农业民族,土地是周人赖以生存的根基,能否占有并支配广阔丰美的土地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地大物博的周原无疑是安居的最佳选择。站在壮美周原,终结了流浪生涯的周人,心中充满了安定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憧憬。哪怕一切从零开始,哪怕以苦菜为生,心里也是甜的。

接下来,就是“人和”的主场了。

任何伟大的梦想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广阔天地当大有作为,亶父带领民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兴土木搞基础设施建设,盖新房、分田地、疏渠道、垦荒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实现耕者有其田,劳者有其食,居者有其屋。

接着,确立官制定人事。依据前期的工作表现,亶父逐步建立人事制度,任命了司空、司徒等官职。各级官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工作,虽千头万绪却有条不紊。国防上,坚不可摧的城门、雄伟堂皇的宫门、庄严肃穆的祭台……那叫一个固若金汤。国际上,“要想强,友邻邦”,推行和平外交政策,四处与邻国开展友好访问、建立伙伴关系。国内,要想富,先修路,在新开辟的根据地广泛建立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其中,第6章是个有声有色的别致章节,在铲土、填土、打夯、刮墙等建筑环节的描绘中,诗人动用了“陾陾”“薨薨”“登登”“冯冯”四组拟声词,强烈的节奏、高昂的气势、响亮的声调竟然盖过了助阵的大鼓声,生动再现了劳动场面的火热。这,极有可能是“劳动号子”的前身。

在上述农田水利、安保交通、外交国防等建立健全完善的过程中,周原无处不“人和”,所有对事物的描写,都彰显了人心的团结。天时地利人和兼得的古公亶父,在新地盘上逐渐站稳了脚跟,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居三月成城郭,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而民五倍其初”(《吴越春秋》)。

然而,古来功业易创不易守,周王朝的“瓜瓞”是否实现了“绵绵”之志?来看第9章。男二号文王,也就是亶父的孙子隆重登场。先是文王的美好德行把陷于纷争的虞芮两国感动得不要不要的,最终得以和解。接着四个“予曰”连用,一气呵成,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感染力,瀑布式激情倾泻手法增强了听觉冲击力,系统赞颂了德政传承、贤才广纳的盛世图景。诸多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对古公亶父贤、仁精神的深刻领会、政策的贯彻执行,说明后世子孙不忘初心得始终,周王朝基业世代延续得继永。末章种种,与首章“绵绵瓜瓞”遥相呼应,呼应的是生生不息,是民族自信,是初心永恒。

然而,历史不会忘记,哪怕只是一笔带过——

女人也顶半边天

《绵》中,除了没有名姓的众多群众演员之外,主要人物有三个,两男一女。分别是男一号古公亶父,占据当之无愧的C位;男二号文王负责末尾压轴、传承基业。唯一的女主姜氏,从戏分分配上看,竟然是妥妥的配角,彰显了男权文化对女性贡献处心积虑的抹杀。时代发展到男女平等的今天,是时候恢复姜女的历史地位了。

首先,从诗中取证,亶父作为一个外来户,能够迅速确立并巩固在周原的领导地位,与姜女的联姻无疑是重要因素。姜女的爸爸一看这小伙子又帅又有才,是个理想的金龟婿。亶父一看,刚来到异乡就能娶个白富美,等于找了个坚强的靠山,老天爷待咱不薄!如此这般,一拍即合,强强联合,未来可期。

其次,首章中,周人还在豳地过着“陶复陶穴”的日子,来到周原娶了娇妻才开始看风水定宅子,建起了像样的城郭宫室,居住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这意味着,周人修建房屋也是参照周原大地的风俗得以开启安居乐业的农耕生活的。

第三,周人的农耕文化自信源于母家姜族。《大雅》中的周族史诗如《皇矣》《生民》《公刘》和本诗,在赞颂历代先祖德行、功业的同时,都大力弘扬周人农耕文化传统并以此定义族群本身。就拿甲骨文中“周”字的字形来说,看,像不像一块界限分明还种着庄稼的农田?然而考古发现显示,周人引以为傲的农业成就发生在入岐以后,也就是说,农耕文化的原创者应是以神农氏为起源的姜族。周人制礼作乐时,吸收姜族神话中“稷”的形象来表现本族农耕传统的起源,还塑造“姜嫄”这一形象以象征姜族力量。可见,姜族在树立周人的农耕传统,推动渭水流域各族文化认同、民族融合方面功不可没。

一部史,铭刻着永不消逝的时光之印;一首诗,保鲜着永不冷却的岁月之温。《绵》里,有历史意识的觉醒,有农业传统的固定,有恒久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的土地告诉我们:文明的征途,永无止境!

往期精彩

扫码下单好书到家

朗诵

肖洒,播音指导,研究生导师,金话筒奖提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学习强国”播音朗诵专家团成员,中国诗歌学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朗诵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演讲与口才分会副会长,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执行会长。

THE END
1.诗经朗诵蒹葭苍苍(集锦7篇)【导语】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诗经朗诵蒹葭苍苍(共7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诗经朗诵蒹葭苍苍 诗经朗诵蒹葭苍苍 《蒹葭》诗中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景中含情,情景浑融一体,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给人一种凄迷朦胧的美。下面提供了《蒹葭》全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739158.html
2.诗经全文在线朗读mp3免费听国学朗诵版 手机阅读 待更新中。。。 2118条评价 32da9a631-江苏 2024-12-02 10:54 谢谢分享 回复- 0条回复 点赞1 49e515fc1-河北 2024-02-28 17:32 对于娶一个完美新娘子的期待,古今同款呀 回复- 1条回复 点赞41 364efb9f1-山东 2024-11-14 16:56 https://guoxue.httpcn.com/book/shijing/mp3/
3.有关诗经的朗诵稿5篇.docx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有关诗经的朗诵稿5篇有关诗经的朗诵稿篇1 早都知道《诗经》是浪漫主义的源头,但面对那些四字一短句的小段时,却感觉好无韵味可言,索性就将它丢在一边,结果让我错过了这么一本有价值的书。 《诗经》是咖啡,那么《诗经是一枚月亮》则是咖啡伴侣,越嚼越有味,于是,我翻开它享受品咖啡的过程。 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20/7040145102004144.shtm
4.宁波图书馆1.【“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贺信”专题讲座】 新时代全民阅读迈上新高度 1.“悦读经典”系列:“人人都爱读诗经” 主讲人:郭雪玲(宁波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看点》节目主持人、2.“Song未来”大型交响朗诵会预告花絮 时间:2022年5月 参与方式:线上推送 3.二十四节气 https://www.nblib.cn/information/6305
5.氓诗经全文朗诵《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氓诗经全文朗诵,欢迎阅读与收藏。 《国风·卫风·氓》 《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https://www.ruiwen.com/wenxue/shijing/425151.html
6.硕人选自《诗经.卫风》朗诵者儒声雅韵诗词诵读硕人_选自《诗经.卫风》朗诵者儒声雅韵 绑定手机号 +86 发送验证码 立即绑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及要求,使用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互联网服务需进行身份信息验证。 注册蜻蜓FM账号 +86 +86 +86 发送验证码 +86 +86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隐私政策》https://www.qingting.fm/channels/461920/programs/24982532/
7.诵读/《美哉诗经》无论放浪,还是婉约;无论高歌引吭,还是踱步吟哦,听来都是那样自然、真切、活脱、透明。纯粹得就像远古的天空,无邪得宛如源头的活水。这,就是诗经。 是一位深受朗诵者喜爱的诗人,作家。https://www.meipian.cn/3ediax93
8.朗月清风朗诵《在诗经里与诗经相遇》作者:碑林路人再次与《诗经》 温柔地相见 碑林路人:实名李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大型期刊《新丝路》专栏作家。文章散见于报刊、杂志,常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台播出。 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范本和全国教师培训写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教材。在感受碑林路人文字魅力的同时,也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碑林路人著https://zwgjlslm.cn/h-nd-4422.html
9.《诗经》朗诵+原文+译文《诗经》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诗经》的影响。点击下文链接,收听诗经305首,含原文及注释。├┈国https://www.zhhdkt.com/gx1.html
10.“如诗经院”——经济学院举办朗诵大赛11月18日晚,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术文化节之“如诗经院”朗诵比赛在二教206举行。最终,刘璐露获得一等奖,庞桐等4位选手获得二等奖,龚小结等5位选手获得三等奖,庞桐获得“最佳表现奖”。 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永健、北京大学朗诵艺术协会指导教师杨晓华、2007“好运北京”国际曲棍球邀请赛播报员、中国语言大学学生张莹https://news.pku.edu.cn/xwzh/129-118703.htm
11.散文诗朗诵《美哉!诗经》磊明朗诵散文诗朗诵《美哉!诗经》音频作品简介:5000年的文明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数的文化瑰宝,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但是,再宝贵的财富如果只是放在保险箱中,也仅仅只是个摆设和曾经辉煌的见证而已。https://ls.pppie.com/audio/8c4l5HAtkq4=.html
12.大师经典第97期方明朗诵《诗经·秦风·无衣》2020年疫情期间,伊朗外长扎里夫曾在推特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来表达全球化共命运的支持。无独有偶,日本湖北总商会等四家机构联合捐助湖北的物资上也引用了同一首诗的另外两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些诗句惊艳和感动了无数国人。本周,《朗诵会》与大家分享方明老师朗诵的《诗经·秦风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1511378556873365534
13.《诗经·国风》朗诵者:邓简兮《诗经·国风》 朗诵者:邓简兮 “筑梦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2022济宁市经典诵读大赛作品展播 《诗经·国风》 朗诵者:邓简兮 推送单位: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https://m.jnnews.tv/p/936798.html
14.《诗经》全文全译国风·邶风·终风(带拼音附朗诵)(305《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遗失),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本篇为:国风 · 邶风 · 终风 终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3/14/41836639_1139242655.shtml
15.东方神韵诗经·风咏诵会CCTV节目官网特别节目简介:由中国文联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东方神韵——《诗经·风》咏诵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国内著名朗诵演员和歌唱演员联袂演绎远古的诗篇,再现华夏先民的歌唱,让人们感受到东方神韵的魅力。 立即观看 节目列表 内容介绍 我要评论 图文选集 选集列表 https://tv.cctv.com/2016/09/23/VIDA7T4RGnRjwtH09pUFjlpM160923.shtml
16.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诗经·国风·秦风古诗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很大。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蒹葭》属于《秦风》。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参考资料:完善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252-254 https://m.gushiwen.cn/shiwenv_15cd220102d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