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革命简史社会组织的革命: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君主制谢富鸿的作品集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的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代世袭下去,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则由内史直接管理。

(二)中央制度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三公下面是分掌具体政务的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警卫事务)、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廷尉(掌管司法诉讼)、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室内部事务)、治粟内史(掌管财政税收)、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和制造业)等;还有中尉(掌京畿警卫),将作少府(掌治宫室)等。三公九卿,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

(三)地方郡县制度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

郡,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设郡守、郡尉、郡监(监御史):郡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掌全郡政务,直接受中央政府节制;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全郡军事;郡监掌监察事宜。秦始皇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

郡以下设县或道。县是秦朝统治机构中关键的一级组织,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构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单位。内地设县,边地少数民族地区设道。满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满万户的设县长。令、长为一县之首,掌全县政务,受郡守节制。县令下设尉、丞:尉,掌全县军事和治安;丞,为县令或县长的助手,掌全县司法。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乡设三老、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掌诉讼和税收,游徼掌治安。乡以下为里,是秦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里设里正或里典,其职能除与乡政权职能大体相同外,还有组织生产的任务。此外还有司治安、禁盗贼的专门机构,叫做亭,亭设亭长。亭除了主要管理治安,还负责接待往来的官吏,掌管为政府输送、采购、传递(文书)等事。两亭之间相隔十里,设亭长。亭遍布于城乡各要地。

秦朝建立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君主制度的基本完善。秦朝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度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基本框架不变,作一些修修补补。中央制度三公九卿一直沿用到两晋,隋文帝在三公九卿的基础上创立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由尚书省统领。南宋实行三省合一,为一省六部。元明为以中书省统六部的一省六部制。公元1380年明朝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至此一省六部变成了六部制。清沿明制,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其上先后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地方制度也在发展,东汉末年,原监察区性质的州转变为郡以上的行政区﹐地方行政制度始成州郡县三级。至隋朝,以州统县,即郡县制改为州县制。唐朝,为州县制,在州级上面设监察区“道”(非正式行政区)。宋朝,在州级上面设监察区“路”。至元朝,郡名完全废弃,改为行省制度。明清均沿用行省制度。

二、法律制度

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是秦始皇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秦法对于秦王朝雷厉风行的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以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制定了全境通行的法律。秦朝沿袭了商周时代的很多酷刑。面对条条酷刑,人们怨声载道,这是加剧秦朝灭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秦始皇的秦律经过汉朝的增减,成为唐以前历代法律的蓝本。

三、统一文字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秦国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整理、统一工作。李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隶书也叫“隶字”,是在篆书基础上,把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两种形体的文字均在全国推广。把小篆作为秦国标准文字,隶书作为日常使用文字,皇帝诏书和政府正式文件一般用小篆书写,非官方文件用隶书抄写。

四、经济政策

1.统一货币。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金币主要供皇帝赏赐,铜币才是主要的流通媒介。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

2.统一度量衡。秦始皇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还用法律规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允许限度。

3.车同轨。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

4.土地私有制。命令土地私有者据实向官府呈报土地占有的数额,政府根据农户自己呈报的土地面积,经核实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5.户籍制度。建立完整的户籍信息,户籍中有年纪、土地、爵级(秦置二十级爵,以赏军功。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高爵者还可以得到食邑和其他特权)等项内容,成为国家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实施“连坐法”,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类似的保甲制度一直到中华民国时期仍被当局采用。而户口制度,仍为我国的基本人口登记制度。

6.重农抑商。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主要措施有:在集市收取高额的市场租金;在主要道路关卡收取高额的关税;对商人编商籍(类似工商登记);若商人破产则将被收编为国家苦役。

7.盐铁政府专营。禁止民间商人从事盐铁行业,统一由政府行政官僚经营,负责全国各地的盐、铁的开采和出售。

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国。秦王朝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对于后世影响极大。由周王朝的封建诸侯联盟制发展到秦王朝的中央集权君主制,是社会组织的一次革命。秦王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君主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央集权君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二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中央集权君主制度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所有的政策都是围绕着地主阶级的核心利益,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出发的。在这样的地主社会,在这样的地主王朝,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是必然的。这里不称呼“封建”社会或“封建”王朝,是因为自秦至清,分封或封建都不是其本质。秦王朝连分封都不搞,何为封建?汉朝局部搞了些分封,那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郡国并行,况且对分封国的控制也比周王朝强得多——汉初分封的王国的丞相由朝廷任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官员皆由朝廷任命;武帝奉行削藩政策﹐诸王不可领民亲政﹐惟衣食租税。汉一直到清,分封或封建都不是主流,土地私有地主制才是其本质。要说封建王朝,周王朝才是——但因他存在数量不少的奴隶阶层,按套路大家许久以前已经称“奴隶社会”,可得让搞历史学历史的头痛一阵子。其实从秦到清,哪朝哪代没有奴隶?《红楼梦》的奴隶多的是。从秦到清,要有个称呼的话,可称为地主社会,可称为地主王朝,可称为地主经济,或如称资本主义社会一样称土地主义社会。

士、农、工、商,工商的地位极低。明代晋商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清代乾隆时期,山西浑源、榆次两个州县的寓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商人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严重阻碍了工商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几千年来“重农抑商”/“崇本抑末”已经烙印进明清思想文化,不断封杀着资本扩张的一丝丝萌芽。中央集权君主制度下的地主社会竟然如此顽固,力量竟然如此之强,成功阻挡了资本主义的到来,直到清朝灭亡。

中央集权君主制以及在中央集权君主制度必定产生的“重农抑商”政策,初期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大发展。但到了明清,则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技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只能通过人口增加及土地增加来实现,任何量的增加都不可能是无限的,发展最终会逐渐停滞。中央集权君主制与“重农抑商”泯灭了一条可以通过工商资本扩张的方式创造更辉煌的文明和巨大财富的强国之路,逐渐丧失了千百年来领先世界的优势,甚至沦落到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半殖民地的地步。缅怀历史,我们只能感叹。但我们也不否认,自秦起两千年来,中央集权君主制始终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是古代中国团结统一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THE END
1.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是一种国家政权的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的政治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此后,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 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5535100
2.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合并六国,成为跨地区的统一的国家。此后,合了分,分了合,反反复复。但总的趋势是,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逐渐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化。可以说,统一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趋势。https://www.jyeoo.com/shiti/10631c2c-8152-4215-95ac-bcc9b61a9a25
3.中国这片土地上为什么能出现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主体都是由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组成的。这也是中国历史的主要特征之一。前221年,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王朝,之后的2000多年虽然在统一中穿插有分裂,但总体都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显然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01612017729549
4.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共十四年。 中央集权的意思是:在中央成立成立一个政府,管控国家内所有的事情,进而削弱地方政府。那么,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哪里? https://www.coozhi.com/kepu/shenghuobaike/134706.html
5.元朝统一与中央集权记忆口诀高一历史资讯二、元朝统一与中央集权记忆口诀 1、元朝建立 蒙古大汗忽必烈,国号为元都燕京②。 (1271年) 统治中心为大都,统一全国又南征。 2、元朝统一 元军攻宋占临安,南宋灭亡续抗争。 (1276年) 世杰秀夫③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都就义文天祥,崖山投海宋君臣。 https://m.koolearn.com/gaokao/20200325/1266878.html
6.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因此中央集权越强越好。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因此中央集权越强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国家中央集权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发散思维的类型包括逆向思维法、横向思维法、纵向思维法、颠倒思维。() A. 正确 B.https://www.shuashuati.com/ti/55cc62cfedee4448b5fa09a23e333840.html?fm=bd0d8edad38412f3dd1f7e7d1814668cd6
7.公元前221年,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 年,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__ 朝建立了。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https://www.ggtiku.com/wtk/112621/1839087.html
8.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灭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称号,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2.思想教育要求: 通过对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的分析,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通过对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和秦朝统一措施的历史意义的分析,进行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080804115301_152983.html
9.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周朝B.秦朝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 周朝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 本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e560c627bdbc7c88d7ba020c7b9e5fb9.html
10.中国教育史专题四:科举制度2.统一中央集权的需要 “九品中正制”逐渐发展为巩固门阀世族制度的工具,容易使士族把持以防,造成政治上的四分五裂。科举制度的采用,把官吏选用的大权集中到了朝廷,由中央统一来行使,这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 3.禁铜思想的需要 科举及第后的荣耀,刺激了中低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追名逐利,争相参加科举http://www.qihan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8&id=1000
11.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https://www.sjez.com/%E5%AD%A6%E7%A7%91%E8%B5%84%E6%BA%90/eset/col/china/china6.html
12.2012中考历史复习秦王扫六合答案:(1)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小政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3)推行郡县制;(4)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5)修筑长城;(6)开凿灵渠等。 六、同步检测 1.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你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https://www.liuxue86.com/a/476321.html
13.高中文科历史知识点总结对秦朝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来重要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https://www.yjbys.com/zongjie/xuexi/566911.html
14.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https://www.oh100.com/lishi/1393822.html
15.长沙市政府门户网站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它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 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大大地增强,这为秦得以完成统一大业提供了重要条件。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用了10年时间,消灭了齐、楚、http://www.changsha.gov.cn/xfzs/lswhmc_128272/zsls/qc/201001/t20100118_5613384.html
16.关于历史教案(精选10篇)6、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 )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221年 7.史书记载的“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发生在( ) A.商朝B.西周C.春秋战国D.夏朝 8.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 https://www.unjs.com/jiaoan/lishi/20230118104701_628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