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关于《易经》,为什么总是见仁见智,各执己见?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去看,都只看到一个方面,每一个人只讲对一部分,根难把它讲得很全。所以研究《易经》,一定要有比较宽广的包容性。《易经》是怎样完成的?按照一般的说法,叫做“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人算作一个,第三个我们大家更为熟悉,就是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而孔子在近古,或者叫下古(见图l-2)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使用各种方法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直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宇宙‘对于凡类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那么我们的老粗索在几千年之前,怎幺能够得到破解宇宙的密码昵?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易经》,可以说是三位古圣先贤共同创造出来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图;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后被称为《易经》;而孔子则为《易经》作了《十翼》,也祢《易传》。那么《易烃》的首创人伏羲是谁?他又为什么要创造八卦呢?
图1-3伏羲氏得到了人民的信赖,并根据人民的需要,把他的气象预报逐渐地扩大,慢慢地推出不同的卦象,就变成了我们一直到今天都报熟悉的八卦《见图l-5)。
图1-5
伏羲并没有一开始就告诉大家,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因为跟老百姓讲得太多,基本上是没有用的,所以他只告诉大家记几个数字就好了,“l、2、l”代表什么,“l、2、2”代表什么,“2、l、2”代表什么,“2、2、l”代表什么,等等,跟今天的电脑完全一样。打电报也是一样的道理,给出一组数字,对方就知222道是什么意思。所以说数字化时代老早已经开始了,我们今天不过是承继伏羲的路线走下来而巳。最古老的汉字是根据图像来的,所以叫做象形。本来是一个下雨的符号,一倒过来就变成了“水”字(见图l-6)。
后来人们根据伏蓑的八卦,慢慢地造出很多字来,这是事实。但是,伏羲的用意是要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的状况,让我们知道怎么样去适应,怎么样去改善.这个工作到现在还在持续进行中。后来,有些老百姓对伏羲说:“你总教我们背这些数字,我们有时候也会搞错,你干脆告诉我们它的道理吧。”伏羲说:“既然你们想知道其中的道理,那我就告诉你们。只要把这张图(见图l-7)看懂了,就能够完全懂得其中的道理了!”
伏羲八卦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字天书。我们从小就听说过无字天书,伏羲八卦就是无字天书。因为伏羲氏当年根本还没有文字,所以《易经》整部书只有图像,没有文字,所有的字都是有了文10字以后,慢慢加上去的。加到最后,整部《易经》也不过四千多字。没有文字,没有条条框框,不受任何局限,就可以通天下,通宇宙。伏羲氏是把整个都想通了以后,才开始来画卦的。所以我们对他那一画,非常地恭敬,称为“一画开天”。《易经》是从开天辟地,也就是今天科学上所讲的大爆炸说起的,一直说到人类最后的状况。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把它展开,因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人类世世代代都要取用于这本无字天书,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部宝典。
伏羲八卦图这部无字天书,能够历经七千年的岁月,一直流传到今天,足以证明真理采存的道理。那幺在蛮荒的原始时期,伏羲怎么能够发现宇宙的奥秘?又是怎么画出八卦图来的呢?伏羲用的方法是什么?
伏羲卦图是由数字组成的,现代高科技的电子计算机,也是由数字组成的,因此,有人说,中国七千年前的伏羲氏,可以说是电脑的鼻祖。那么,古老的《易经》和现代科学之问,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易经》是完全根据自然发展出来的一套系统,为什么后来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总源头而收羲用来做天气预报的符号,又为什么成了破解宇宙人生的密码?我们现代人学习《易经》,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