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生成说,是基于《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指的是世界的本原,是宇宙未爆炸之前的那种混沌未分的状态。
两仪指阴阳,阴的符号是一条中间断了横线,在周易里面指的是阴爻;阳的符号是一条中间没有断的横线,在周易里面指的是阳爻。
八卦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八卦,又称八经卦。
2.乾坤生六子说
乾坤生六子说,是基于《说卦》的一段话,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有天地后,乾坤就确定了,乾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然后乾坤生了六个孩子,三个男孩,三个女孩,男孩依次是:长男震、中男坎、少男艮,女儿依次是:长女巽、中女离、少女兑,如此,八卦就生成了。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提到64卦,其实64卦就是在八卦的基础上,两两重叠组合而成的,因此,六十四卦又称为“别卦”。
四、八经卦
1.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
八经卦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分别,先天八卦是伏羲根据《河图》创制而成。
据说《河图》是黄河岸边出现了一匹奇异的马,其身上有独特的图案,伏羲受此图案的启发,结合天象,制定了宇宙的图式,也就是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主要体现的是天象。后天八卦是周文王依据《洛书》创制而成的。据说《洛书》是洛河中出现了一只奇异的乌龟,其背上有奇特的图案,经过研究,推演出《洛书》图式,后来周文王根据《洛书》,制定了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主要体现的是地象,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最大的区别就是卦序和方位不同。先天卦序:乾为1、兑为2、离为3、震为4、巽为5、坎为6、艮为7、坤为8;后天卦序:坎为1、坤为2、震为3、巽为4、乾为5、兑为6、离为7、艮为8。先天的方位:东方为离卦、西方为坎卦、北方为坤卦、南方为乾卦,然后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依次是兑卦、巽卦、艮卦、震卦;后天方位是:东方为震卦、西方为兑卦、北方为坎卦、南方为离卦,然后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依次是巽卦、坤卦、乾卦、艮卦。
此外,《河图》《洛书》分别包含了一套完备的数理系统,这也是《周易》数理的基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河图》《洛书》方面的专著。
2.八经卦的卦画
八经卦每一卦都由三条爻组成,为了便于记忆,宋朝大理学家朱熹将八经卦编成歌诀,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乾卦是三条阳爻,因此为乾三连;坤是三条阴爻,因此是坤六断;震卦象开口盂盆,因此是震仰盂;艮卦像盖着的碗,因此是艮覆碗;离卦中间是一条阴爻,看起来中间空虚,因此是离中虚;坎卦的中间是一条阳爻,看起来中间饱满;因此是坎中满,兑卦上面是一条阴爻,像缺口,因此是兑上缺;巽下卦的下面是一条阴爻,看起来像被折断,因此是巽下断。
3.八经卦最基本的象征
先来看一张图表,此图表是八经卦最基本的象征。
首先,《周易》的作者,将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归纳为: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这八种元素,也就是卦象,然后给卦象赋予特定的符号,也就是卦画,再后就是给符号取名,也就是卦名,有了卦名后,再确定八种卦象最核心的性质,也就是卦性,也称之为卦德,也即卦象中体现出来的德行要求,然后再继续推演,将八经卦与万事万物联系起来。
此外,这张图表将八卦分成两类:一类是阴卦,一类是阳卦。如何根据卦画辨识每一卦究竟属阴属阳,有一个小技巧,即:一条阳爻是一画,一条阴爻是两画,凡由三画或者五画组成的卦,就是阳卦,阳为奇数。比如震卦,由一条阳爻、两条阴爻组成,一共是五画。同理,凡卦由四画或者六画组成,就是阴卦,阴为偶数,比如坤卦,由三条阴爻组成,每条阴爻有两画,共六画。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这张表的内容,必须熟记于心,至于八经卦为何这样取象、取义?《说卦》《系辞传》里面有详细的解释,这里就不细讲了。
五、64卦卦序
64卦常见的排序有两种:一种是周文王制定的《周易》卦序,一种是汉代易学家京房制定的八宫卦序。
1.《周易》卦序
《周易》64卦的排序,在《序卦》里面有详尽的介绍,这里就不细讲,但朱熹编了一首《卦名序次歌》,方便大家记忆,歌诀是: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安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2、八宫卦序
八宫卦序,是汉代易学家京房,依照《说卦》乾坤生六子的原理推演出来的,如图,这张图的规律如下:
首先确定八纯卦,也即八宫,何谓纯卦?就是八经卦自己与自己重叠,形成的六爻卦,比如乾卦与乾卦重叠,就形成了六条爻的乾卦,这样的卦,就叫做纯卦。确定八纯卦之后,由上至下,根据阴爻变阳爻、阳爻变阴爻的规则,就形成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归魂等卦。比如乾卦,最下面的阳爻变成阴爻,就成了一世卦,然后依次类推,到了五世卦,五世卦之后,不能再往上变化了,因为再变,就变成另外的宫卦了,就不属于同一宫了,所以不能再向上变化,那该如何变化呢?就是顺着五世卦的变化,再往回变化,也即在五世卦的基础上,第四爻再发生变化,这样就成为游魂卦,游魂卦之后,下面三爻同时变化,就成了归魂卦。
同理,其他各纯卦的变化也是如此。
六、卦的结构
以乾卦为例,来讲述一下卦的结构,其他的卦与乾卦的结构是一样的,
3.卦的组成
《周易》64卦,都是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组成,至于《彖曰》、《象曰》是后人为了阅读的方便,将《彖传》《象传》言辞附加到卦辞、爻辞之后,这些知识,前面已经讲述,这里就不赘言了,卦画是卦象的符号表示,因此也可直接称为卦象。
2.如何读卦?
64卦,每一卦都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卦为外卦,又称为悔卦;下卦为内卦,又称为贞卦,一般读卦的顺序是由外而内,比如蒙卦,外卦是艮卦,取象为山,内卦为坎卦。取象为水,应读作:山水《蒙》。
3.如何读爻?
阳爻用“九”来称呼,阴爻用“六”来称呼,最下面的爻是初爻,最上面的爻是上爻。比如乾卦六条爻都是阳爻,称呼依次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坤卦则是: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蒙卦既有阴爻,又有阳爻,称呼则是: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七、卦自身,以及卦与卦之间的关系
由《序卦》可以看出,《周易》的64卦,卦与卦之间都是有关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覆综关系
覆综是指将一个卦倒置过来形成一个新卦,比如《同人》卦倒置过来就变成了《大有》卦。
2.错变关系
错变是指将一个卦的阳爻变成阴爻,阴爻变成阳爻,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卦,敛如乾变成坤卦、坎卦变成离卦,.
3.互卦
互卦指卦的自身,除了初爻和上爻,中间的四条爻有相连互合之象,也即是:卦的二、三、四爻合成内卦,又称“下互”,卦的三、四、五爻合成外卦,又称“上互”比如蒙卦,二、三、四爻合成震卦,三、四、五爻合成坤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