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广大回族人民古尔邦节快乐!一起来看看古尔邦节的风俗习惯!

古尔邦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也译作“库尔班”。在这里祝穆斯林同胞和回族人民古尔邦节快乐!

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伊斯兰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

易卜拉欣独尊安拉并无比忠诚,他常以大量牛、羊、骆驼作为牺牲献礼,作为敬拜安拉的一种方式,人们对他无私的虔诚行为大惑不解。而且当时易卜拉欣老来无子,甚是烦恼,即向安拉祈祷:倘若安拉给他一子半女,即使以爱子做为牺牲,他也决不痛惜。后来,他的妻子真生了一个儿子——伊斯玛仪,伊斯玛仪的出生,给他老两口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光阴荏苒,他把许愿的事情忘记了。在伊斯玛仪长成一个英俊的少年的时候,安拉的考验来了。安拉几次在梦境中默示他履行诺言。

于是他先向爱子伊斯玛仪说明原委,并带他去麦加城米纳山谷,准备宰爱子以示对安拉忠诚。途中,恶魔易卜劣斯几次出现,教唆伊斯玛仪抗命和逃走,伊斯玛仪拒绝魔鬼的诱惑,愤怒地抓起石块击向恶魔,最后顺从地躺在地上,遵从主命和其父的善举。正当易卜拉欣举刀时,天使吉卜利勒奉安拉之命降临,送来一只黑头羝羊以代替牺牲。安拉并默示:“易卜拉欣啊!你确已证实那个梦了。我必定要这样报酬行善的人们。这确是明显的考验。”。

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12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地的穆斯林自10~12日,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时,真主降示:“我确已赐你多福,故你应当为你的主而礼拜,并宰牺牲”。

穆罕默德顺主命,效发易卜拉欣宰牲献祭,于伊斯兰教历2年(633)12月10日定制会礼,即今宰牲节。宰牲与朝觐同义,目的为求接近真主。

会礼是古尔邦节的核心内容之一。穆斯林沐浴更衣后会聚于城市中心清真寺或宽畅的郊野举行盛大会礼仪式,以诵读《古兰》和纪念先知、赞美圣贤为主要内容。各地穆斯林每年逢此日,都要戒食半日,俟会礼后进食。

各地穆斯林于节日前三天须备好牲灵(羊、牛、骆驼),大户用驼,中户用牛,小户用羊,无力宰牲者免除。羊为1人1只,牛为7人1头,驼等同于牛。不管哪种牲灵,均须健康强壮,外观美丽。

古尔邦节所宰牲灵的肉通常分为三份,一份留作自用,一份馈赠亲友,1份施散穷人。宰牲时必须高念“泰克比尔”(Takbir,即真主至大),宰牲方为有效(Mustahabb,可嘉圣行)。

咱们再来看看宰牲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宰牲人资格:

(1)信奉伊斯兰教;(2)理智健全;(3)成年;(4)居家中;(5)正当公民;(6)资财达到天课的限度(满贯)

③牲畜种类:

祭牲分为羊、牛、驼三种。其中绵羊至少要达到半年才能使用,山羊一年,牛二年,驼五年。无论哪种牲畜,必须是肢窍全美,身体肥大的。如瘦弱病赢、体窍不全,尤其是眼瞎、腿瘸、耳尾被割等,均不可做古尔巴尼。穆圣说:“四种牲畜不能作祭牲:有明显病症的、独眼的、瘸腿的、有不可治愈的残疾的”。

④宰牲人限额:

一只羊为一个人的献牲,一头牛或驼可为一至七人的献牲,但最多不得超过七人,人数越少越好。扎比尔说:“在候代彬亚,我和圣人献牲,七人一驼,七人一牛。”

⑤肉份处置:

牲肉可以自用,或分给贫人,或馈送亲属、多斯弟。但最好是分三份,一份自用,一份送亲属,一份周济贫穷的人。这样做是嘉仪。真主说:“让他们见证他们所有的许多利益,并且在规定的日期内,记念真主之名而屠宰他赐给他们的牲畜。你们可以吃那些牲畜的肉,并且应当用来款待困苦的和贫穷的人。”

⑥关于皮、毛、骨、角的处置:

献牲的皮、毛、骨、角等,不可作屠宰的人或厨夫的工价。阿立说:“穆圣命令我主持他的献牲,把牲畜的肉、皮子都施散给人,但不能施散给屠家。”因为古尔巴尼的祭牲是献给真主的,必须完全依照教法规定分配,不能用以低偿工价。对于工价要以古尔巴尼之外的支付。也不可变卖换钱。穆圣说:“谁出卖祭牲的皮子,谁的祭牲无效。”如把皮、毛、骨、角给贫人,或卖钱济贫、或制做器具自用都可以。

THE END
1.古兰经诵读—世界级古兰诵读大师古兰经诵读 (哈利法 Khalifa) 关于古兰经 (一)了解古兰经的独特之处 通常我们所读的书,其内容均是有系统,前后一贯地加以论述,因此当我们研究古兰经时,我们满以为这本书也是有个固定的主题,而且一开始就会对此主题加以说明,然后条理清晰地分成若干章节,加以讨论并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也以为可以在此书中看到,对人生https://www.szstkq.cn/
2.微博宁夏流传的黄河故事,把华夏民族的起源地变成阿拉伯飞地,居心叵测!】 敲黑板:这个故事的隐含意思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被一个白胡子阿訇点化的“皈回”老汉一宝剑劈断流了,才创造出回回的家园宁夏。 敲黑板:这种阿拉伯味十足的传说故事,居然可以进地方上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当地教育部门里某些人的真名怕是也叫“https://m.weibo.cn/status/4812562044032385
3.古兰经诵读(QuranRecite)古兰经诵读 (Quran Recite)阿法西 (Afasy) 阿卜杜巴斯退 (Abdelbaset) 敏沙伟 (Minshawi) 舒莱姆 (Shuraim) 苏戴斯 (Sudais) 阿米蒂 (Ghamidi) http://v.noorislam.org/audio/quran/
4.什叶派教义学什叶派鼓励法学家们对教法进行演绎,并且他们还强调,在任何时代“伊知提哈德”的门都不能关闭,每一个《古兰经》永远不会被改变,也不会被世人篡改。我们现在诵读的《古兰经》就是当时真主启示给先知的那1 伊玛目艾比·扎尔法·巴格尔对扎比尔·扎尔非的教导: 伊玛目说:“扎比尔,难道跟随什叶派只要说,我们http://alhassanain.org/m/chinese/?com=book&id=1
5.回答宣礼员的宣礼优越于诵读《古兰经》经训如果一个人在诵读《古兰经》的时候,宣礼员念了宣礼,那么他最好停止诵读,专心随着宣礼员回答宣礼,那是为了遵循使者(愿主福安之)的圣训:“如果你们听到宣礼员念宣礼,你们就跟着他回答宣礼。”《穆斯林圣训实录》(384段)辑录;因为宣礼的时间马上就会失去。 http://www.muslimwww.com/html/2019/jinxun_1209/35173.html
6.《古兰经》注及经注学者马光月阿訇他留下了许多关于《古兰经》的注释。伍班叶?本?克尔卜(归真于伊历20年),就收集了许多关于《古兰经》文的记录,他是穆圣时期收集《古兰经》的四人之一,也是最精通、擅长诵读《古兰经》的人。除这些人外,还有许多传述较少的《古兰经》注释者。 三、再传弟子时期。https://blog.sina.com.cn/s/blog_89842c950101b4lo.html
7.伊斯兰教史第三章早期伊斯兰教的发展(661—750)在线免费阅读同时,新皈依者和那些与穆斯林频繁交往的非阿拉伯人,为了担任政府公职,或是为了诵读《古兰经》和从事宗教生活,也需要学习阿拉伯语。为保持阿拉伯语作为经典语言的纯正并适应社会生活和日常交际的需要,在库法、巴士拉等地开始了阿拉伯语和阿拉伯语法的研究工作。参加这一工作的,既有阿拉伯穆斯林,又有有文化的马瓦里。他们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02281070945258558
8.伊斯兰教三大圣地1、在进家门时诵读真主尊名。 扎比尔传述:穆圣说:“谁进家门记念了真主,在吃的时候记念了真主,恶魔就对属下说:‘在这个家庭里你们得不到住处和吃的。’如果一个人进家门没有记念真主,恶魔就说:‘你们得到了住处。’如果他在吃饭的时候也没有记念真主,恶魔说:‘你们在这个家里得到了住处和吃的。’” https://www.liuxue86.com/k_%E4%BC%8A%E6%96%AF%E5%85%B0%E6%95%99%E4%B8%89%E5%A4%A7%E5%9C%A3%E5%9C%B0/
9.什么是圣训?(1/2):是否属于安拉的启示?圣训,阿拉伯语为“逊乃”(Sunnah),本意为“道路”(又称为“哈底斯”,本意为言语。)根据圣训学家的扎比尔的传述:“我们在先知时代采取避孕措施。”[1]这段圣训的叙述者之一苏福扬说:“如果此类事情被《古兰经》是安拉的启示,人们在礼拜中被要求诵读《古兰经》经文,圣训虽然也是安拉的启示,但在礼拜中不https://www.islamreligion.com/cn/articles/653/viewall/
10.资讯第十六届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暨第十六届全国《古兰经》诵读12月2日至12月6日,第十六届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暨第十六届全国《古兰经》诵读比赛在北京举行。本次比赛以“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共有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94名选手参加,其中演讲选手58名、诵读选手36名。 https://www.sxyslj.com/news_content.php?id=1436
11.什叶派教义学什叶派鼓励法学家们对教法进行演绎,并且他们还强调,在任何时代“伊知提哈德”的门都不能关闭,每一个时代都必须要有一个“穆智台希德”(教法演绎家),根据《古兰经》、圣训、伊玛目的言行、教法原理等推演教法,人们必须遵循他演绎出来的法律。如果“穆智台希德”去世了,人们就不能遵循他生前http://www.dte.ir/Portal/Home/ShowPage.aspx?Object=Paper&CategoryID=20808dfb-4a6a-4555-8f8c-99becf1ec348&WebPartID=57a0fbf2-262c-4ca3-89bd-c07fdbe368ab&ID=5a4c9fb4-f3ac-475f-814d-c9a415aac801
12.伊斯兰教礼仪伊斯兰教礼仪,是伊斯兰穆斯林遵守的行为规范,《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唯一经典,也来自是指导穆斯林行为的规范。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第二大宗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虽然较晚,但发展迅速,政教合一的历史久远。 现代伊斯兰教分布广泛,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教徒人数发展最快的宗教之一。 http://www.nlpil.com/article-54-4170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