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生理学》真题(2000年至2019年)2000年真题(简答题60分)标黄色内容为重复出现考题。
上体考研真题试卷上体考研真题试卷是针对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模拟试题,旨在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
以下是一套模拟试卷的示例内容: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运动生理学中,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A.肌纤维B.肌细胞C.肌原纤维D.肌球蛋白2.以下哪项不是体育科学研究方法?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演绎法3.在运动训练中,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教练员通常会采用:A.高强度间歇训练B.持续训练C.循环训练D.力量训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运动训练中,周期化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运动心理学研究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______和______有重要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运动生理学中,心肺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
2.描述运动训练中,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论述现代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运动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
2.分析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你的建议。
...五、案例分析题(10分)某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了运动损伤,请根据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原则,分析该运动员的损伤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康复建议。
...结束语:本套试卷旨在帮助考生全面复习和准备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生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指南和历年真题为参考进行复习。
2015年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试题一、运动生理学(一)北京体育大学简答1、不同运动项目肌纤维类型的组成特点,如何在运动训练中发展。
2、跨膜信号的传递方式和特点。
3、高原居民血液红细胞数量为何比平原要高,简述产生的原因。
4、本体感觉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大致意思)。
论述5、负反馈调节,举例说明。
6、氧离曲线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案例7、论述衰老对骨骼肌型态和功能的影响,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健身运动方案。
2、简述葡萄糖-丙氨酸循环及意义。
3、以乳酸脱氢酶为例说明同工酶作用的特点。
论述1、论述糖酵解的调节。
2、论述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写出每一步的底物、酶、递氢体)。
3、论述肌苷酸合成嘌呤核苷酸的短途径调节的过程。
A卷一简答题1体育管理产生的实践基础是什么?2体育管理目标的含义及作用3体育管理协调工作的原则。
4体育财务管理的内容二论述题1试评述当前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产业本质和分类的认识2试论职业体育与奥运战略的关系三方法题1运用管理系统原理分析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运用效益原理说明提高大型运动会效益的措施和办法。
B卷一简答题1体育管理产生的实践基础是什么?2制定体育管理计划的步骤3各种体育管理组织机构模式的特点4体育管理控制的方法二评述题1试评述当前我国体育理论界对体育产业本质和分类的认识2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三方法题1试用管理人本原理分析我国体育管理目标的严格与发展趋势2运用效益原理说明提高大型运动会效益的措施和方法A卷一简答题1请简述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2简述贯彻人本原理在现代体育管理中的意义3简述现代管理理念“设计成本”与传统的“核算成本”的区别4简述体育管理系统综合评价的一般过程二论述题1试评述我国体育总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协会“一个中心,两块牌子”的体制。
2试论新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创新。
三方法运用题1试分析管理决策程序的内在逻辑2如何从功能,成本两个维度对体育赛事的价值进行评估。
B卷一简答题1研究体育管理学得现实意义2简述现代管理理念“设计成本”与传统的“核算成本”的区别3简述法规,,制度在体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4简述管理控制职能活动的基本原理二论述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在体育管理中的职能定位2试论新经济条件下的管理创新三方法运用题12如何从功能,成本两个维度对体育赛事的价值进行评估2在体育管理中如何运用激励原则。
上海体育学院2009-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2.学科课程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4.教室专业发展二.论述题1.埃福加德尔说“以前经济先发展,然后教育才发展,现在是教育先于经济发展”,有人疑问是不是教育决定物质生产而不是社会物质生产决定教育了。
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2.陶行知说“在教师的冷眼里出了牛顿,讽刺里出了爱迪生”,谈谈现代教师应该建立怎样的学生观。
3.通过漫画,讨论教育资源的公平问题。
7.肌纤维收缩时肌节变短,而粗肌丝和细肌丝长度不变.8.久居高原的人群,由于慢性缺氧,体内红细胞数增多.9.人体大部分营养物质在小肠吸收,但胃也能吸收一部分物质,比如水和酒精。
10.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促进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之一。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答: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任何一个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决定于其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原因。
对于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不同的评定方法。
(2)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
尤其是在对抗性竞技项目中,如果他的对手比他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以前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淘汰。
(3)比赛结果的评定,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因素,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带来运动成绩的显著变化。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人文社会学)历年试题2006年上海体育学院考博体育理论试题1、讨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与解决难点的对策。
3、我国“举国体制”的发展。
7、我国体育教师应如何进行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需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8、我国竞赛市场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07年体育理论1.对“全面健身与奥运同行”的认识2.分析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及学校体育应承担的功能3.老龄社会与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4.在现代社会如何开发休闲体育的功能5.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6.评述“比赛数量增加能提高训练质量”的观点7.从“由奥运冠军到搓澡工”谈我国运动员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8.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能力的主要对策2007年体育社会学一、简答题:1.体育社会学的特征与研究内容。
2.抽样调查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现代社会学)3.社区体育服务特征及发展策略4.青少年生活方式的特点(体质)及其发展策略5.体育信息化路径发展策略6.现代社会与民族传统体育关系7.自发性性体育组织的特征及发展对策8.体育人口分层的发展策略二、论述题1.小康社会与体育发展的关系2.体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2008年体育理论1.以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发展现状为依据,分析我国体育发展可能的走向,重、难点。
一、简答题1.分子能够吸收红外辐射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3.用KMnO4法滴定物质的量时,常在硫酸中,但一般不采用盐酸和硝酸,原因是什么?4.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有机物用什么分析方法?5.核磁共振波谱法研究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成份及其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原子核的磁性与什么有关?6.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误差就越小。
一般分析天平的误差为0.0002g,为使相对误差在0.1%以下,试样质量必须在多少以上?7.弱碱滴定弱酸,误差小于0.2%,PH的跳跃大于0.3单位时,强酸的解离常数Ka与浓度c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当酸的浓度增大时,滴定的跳跃范围怎么变化?8.什么叫准确度和精密度?并简述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问答题1.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是什么?适用条件?吸光度的测量的相对误差与透射比的关系?为什么吸光度测量不适用高浓度溶液?2.沉淀分为哪几种类型?沉淀溶解度与颗粒大小的关系?溶液的相对饱和度与沉淀颗粒大小(沉淀的分散度)的关系?答:3.气相色谱的研究对象是?比较分析TCD,FID和ECD检测器的适用范围。
三、计算题1.2.用CaCO3标定EDTA,0.1005gCaCO3溶解为100ml溶液,移取25ml,在PH=12时,用待标定的EDTA滴定,用去24.9ml.(1)EDTA的浓度(2)EDTA对ZnO与Fe2O3的滴定度3.氯化钠含量:取样5.25g,溶解后加入c(AgNO3)=0.1026mol/L,25ml,定容200ml.取100ml,用c(NH4SCN)=0.1010mol/L滴定,用去12.01ml,求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上海体育学院2015-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11体育综合)真题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611体育综合)真题《教育学》一、名词解释1、教育2、教育制度3、学科课程4、教育三要素二、辨析题1、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也是动物的社会活动。
(20分)2,试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0分)3,一个名为“sky”的网友在微博里讲述,在哈尔滨市某小学上二年级的女儿多多,体重刚40斤,竟然背着一个十多斤重的书包。
“仅按周一的课表带课本,就有一大堆。
数学、语文、英语音乐课本4样;数学、语文评价、写字书、字典、卷子袋5样;此外还有记事本、听写本、日记本、错题本、生字本、方格本、演草本等7样本子,满满一书包,拿出来摆了一桌子。
”(30分)请运用教育学有关知识分析造成我国中小学生过重学业压力的原因,并提出减轻学生过重学业压力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4,阅读下面材料,运用教育学理论回答问题。
(30分)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乏知识和人才的先发优势和发展后劲,必须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这一切都有赖于教育发展。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试题及重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胜利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P1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项群训练理论: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群群组训练规律的科学理4.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P645.竞技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为竞技水平,是运动成绩的构成部分。
6.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P687.运动能力:人们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即称为运动能力。
P698.训练水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训练水平。
P699.竞技状态: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处于的适宜的准备状态,也可以理解为运动员比赛状态的综合表现。
10.运动员现实训练状态:运动员在运动成绩、竞技能力、训练负荷等方面的现实状态。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是对其运动成绩状态结构的具体描述,而训练负荷状态则反映着运动员的训练基础。
11.运动员目标训练状态:对特定时限训练后,在运动成绩、竞技能力以及训练负荷等方面的目标要求。
训练的竞技能力目标是运动成绩目标的具体化,而训练负荷目标则是实现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目标的保证。
12.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依据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的具体特性与功能建立的反映竞技能力构成共性的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概括、归纳、抽象,反映着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本质特性。
竞技能力结构: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反映着竞技能力之间的关系。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有效控制原则)答:(1)概念:有效控制原则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2)科学基础: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
运动训练这一社会化的活动,受着多方面的影响,由多种因素所构成,而来自各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又都是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的。
参与运动训练主体教练员与运动员、国家或地区的训练体制、训练组织、竞赛制度、奖励制度、训练后勤措施,以及家庭社会等条件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训练活动的进行,使运动训练的过程处于不停的动态变化之中。
B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
“控制”是指对系统的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调节、指导和掌握。
科学家们建立了控制论,并建立了严谨的逻辑思维程序,提供的丰富的数学研究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人们正在运用从训练过程中所采集的大量信息,对训练过程、训练对象、对竞技能力发展等不同系统,实施着程度不同的控制。
C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要条件。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运动训练信息即反映着运动训练系统自身的各种状态和特征。
(3)训练学要点A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
科学的训练计划应紧紧的围绕着实现预先确立的目标,有机地组织训练过程的实施。
B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为了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实施对运动训练过程中有效控制,就应高度重视训练信息的采集和运用。
从而及时作出决策,对训练过程的不同环节发出修正指令,运动训练过程与运动员的现实状态相适应,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C及时对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尽管人们在制定训练计划是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但训练计划永远不可能完全与训练实践的要求相吻合。
预先制定的训练计划与运动员的状态不符合的情况有时有发生的,这时,需要对原定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专业方向)2012级博士复试试题(面试)首先介绍自己教育背景(3分钟)(在以下题目中任选1题回答)1.您所了解的与运动人体科学有关的SCI期刊有哪些?您毕业时计划投稿哪本(些)刊物?HumanMovementScience《人体活动科学》荷兰ISSN:0167-9457,1982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Science出版社,SCI、SSCI收录期刊,SCI、SSCI2005年影响因子1.045。
涉及生理心理学、体育教学、生物力学、人体工程学、物理治疗、机能恢复、职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JournalofElectromyographyandKinesiology《肌电描记法与运动学杂志》英国ISSN:1050-6411,1991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2005年影响因子2.181。
刊载利用机械与电探测技术研究肌肉收缩和人类运动问题的研究论文,包括运动控制、肌肉与神经特性、关节生物力学、电刺激、运动分析、体育与锻炼、人体动作测量以及康复等。
Science&Sports《科学与体育》法国ISSN:0765-1597,1986年创刊,全年6期,ElsevierScience出版社,SCI收录期刊,SCI2005年影响因子0.186。
法国体育医学会的会刊。
刊载体育医学和体育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技术札记和简讯。
07上海体育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体育学基础综合一,判断()1动力性活动中对抗肌群交替舒缩,身体多数环节在空间移动,肌肉以等长收缩的形式进行活动,因此,在活动中肌肉不发生等张收缩。
()2儿少的心输出量较成人小,但心输出量的相对值较成人高。
()3短距离或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的优秀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一般和常人无异。
因此最()4摄氧量不能用来评定其训练程度。
()5原始社会是体育的萌芽时期()6经济实体与发展的充分条件。
()7国家体委是国务院主管体育的行政部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监督全国的体育工作。
()8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9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10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种二,选择1终池Ca2+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与()相结合。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原宁蛋白D、原肌凝蛋白2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液体部分称为()。
A、血清B、血浆C、血饼D、红细胞3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C、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D、大动脉血压4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呼吸肌运动B、气体分压差C、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5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B、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C、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血管活性肠肽D、壁内神经释放的生长抑素6肾脏中近球小体的功能是()。
A、控制磷酸盐的排泄B、对动脉血压升高发生反应C、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D、释放血管紧张素原7下列指标中,常用来反映机体有氧能力的生理指标是()。
A血氧饱和度B安静时心率C无氧阀D需氧量8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与()有关。
A、消退抑制B、分化抑制C、延缓抑制D、条件抑制9在第()届奥运会上,中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并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体育热”。
上海体育学院历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2014年至2019年)部分题型2014年题型1单选:20x0.5=10分2阅读:25x1=25分3完形:15x1=15分4英译汉:有关贝克汉姆的退役的采访等。
20分5汉译英:5x3=15分(体育新闻)6作文:对人们批评李娜获奖后对政府的淡漠,你怎么看?20分2015年题型第一部分(90分钟收卷)1.单选(4个选项)20题*0.5分=10分2.阅读5篇*5题每篇*1分=25分3.完形填空(4个选项)15空*1分=15分(由此可见,完形填空十分重要,一空一分。
3.作文15分以“Whattheadvantageanddisadvantagedoessportsprovideus”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2016年题型第一部分(90分钟收卷)1.单选(4个选项)20题*0.5分=10分(主要是单词类)2.阅读5篇*5题每篇*1分=25分(体育类2篇)五个阅读题五个阅读题主要是关于古代奥林匹克体育与现代体育方面;运动减肥方式,及白色脂肪和褐色脂主要是关于古代奥林匹克体育与现代体育方面;运动减肥方式,及白色脂肪和褐色脂肪对肥胖的影响;有关领带的颜色和模式及不同场合如何选择等;关于一个女孩掉入下水道,政府和个人的责任及女孩即使掉了一个脚趾也没放扔掉手机的故事;关于两个实验关于帮助别人方面的以及男女之间的差别。
男女之间的差别。
2014年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管理)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体育理论:1.请你阐述体育强国的特征,并提出实现体育强国的路径(10分)2.请你结合分析大众身心健康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20分)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说说这样的经济改革思路对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20分)4.中国体育60年发展中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未来如何更进一步建设?(15分)5.当前我国体育文化内涵建设应从什么角度着手?如何拓展体育的文化外延和社会功能?(15分)6.材料:CBA与NBA的赛制和啦啦操表演形式相同(材料主要内容省略)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体育文化霸权和中国的体育文化安全问题(20分)管理学:简答(20分,每题10分)1.体育管理学是否是独立学科?理由?2.说说乒乓球运动的第三次创业。
论述题(80分,每题20分)1.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阐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2.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角度,试述发挥体育组织的作用。
3.从竞技体育管理角度试述提高我国“三大球”项目管理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平。
4.结合中国体育体制改革和中国职业体育发展现状,谈谈中国职业体育未来发展。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运动训练学》之(竞技需要原则)答:(1)概念,竞技需要原则即指根据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
(2)科学基础,A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目标是人们行为的终点,对于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成功地参加比赛,实现预期的比赛结果。
因此,一切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训练负荷与节奏的安排都应该围绕着成功比赛的需要而组织实施。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结构。
构成竞技能力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在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又都是不同的。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现代运动竞赛中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日益激烈,促使人们把提高专项比赛能力的任务和为提高这一能力的专项训练放在首要的位置,运动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及负荷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趋势。
(3)训练学要点: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
训练目标全面而集中地体现着专项竞技的需要,是组织好训练活动的重要依据。
因此,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对运动员的现实状态做出科学的诊断,对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做出全面的分析,对运动员的发育潜力和训练潜力做出客观的评价,进而确定经过艰苦的努力有较大的概率可予实现的训练目标。
然后据此全面安排好该训练过程的训练和比赛工作。
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
每个运动项目由于其专项的特意性,决定了其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差异性。
因此,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的特点做出正确的分析,是选择适宜训练内容和手段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
依据竞技需要原则的要求,负荷内容和手段的选择是由不同专项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与运动员自身的具体情况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