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好了,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必须把“以人为本”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创新教育理念,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一、坚持“以人为本”,要在教育培训理念上突出“和谐发展”
第三,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注重干部能力素质的提高。要按照《条例》的要求,始终把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永恒主题。要从过去偏重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到强调全面发展,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从单方面强调提高干部素质到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积极探索素质与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新渠道、新途径,推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提高把握全局的本领、科学决策的本领、识人用人的本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团结协调的本领,培养一支新形势下能适应党的事业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
二、坚持“以人为本”,要在教育内容方式上做到“量身定做”
首先,要“量身定做”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改变过去干部教育培训“我给什么,你接什么”、“撒胡椒面”的做法,坚持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为基本内容,并以政治理论培训为重点,做到两个“贴近”,即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干部需要,体现“全方位”的要求,又体现分层次的要求。一是要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目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按照学以致用、急用先训的原则,培训必需的科学理论和现代知识,夯实干部理论功底,完善干部知识结构,拓宽干部知识领域,提高干部能力素质;二是要以学员为主,突出改革发展过程中参训干部的自身需求,切实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放参训干部的“自助餐”,按需施教、分级分类,防止区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一本书,博士生和初中生一堂课,做到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干部难易有别,各有侧重。
三、坚持“以人为本”,要在教育培训制度上坚持“保障有力”
首先,要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库制度。立足于建立“大教育”格局,积极吸收全社会的优秀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竞争制度。一是在巩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展高校培训基地,建立实践基地,甚至允许其他教育资源进入干部培训领域,形成以党校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以其他教育资源为补充,多层次、多渠道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并通过资格认定和分级等办法,增强竞争性,提高办学水平,拓宽干部教育培训的渠道;二是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师资建设,建立师资库,有针对性地聘请和引进在学术和技能方面具有专长的学者型、领导型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充分整和力量,减少成本,提高教育培训水平;三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通过远程教育、互联网等形式实现全国各地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共享。
其次,要建立健全评估考核制度。一是要建立训用结合考核激励机制。把干部学习情况,作为提拔、考核的“第一道工序”,使学习真正成为各级干部提升素质能力的内在需求和不懈动力;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彻底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想学”、“不愿学”等消极应付学习的问题。二是要健全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由干部管理部门对培训质量进行评估,督促培训机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测评,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授课质量。
第三,要建立健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一是要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责任制度,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职责,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领导组织、经费等各个方面有充分的保障,真正形成有利于推进干部培训创新的合力;二是要建立严格的培训活动管理制度,坚决杜绝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多头培训、重复培训、乱收费等现象,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