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至6日,“学习强国”省市级平台“品魅力沪西看发展画卷”联合采访走进上海市普陀区,着眼社区治理、政务服务、科创引擎、绿色发展、人民城市等多个维度,深入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领略“赤色沪西”的独特魅力。
善治为民
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
在上海,人民与城市的关系密不可分。联合采访团走进上海中心大厦、支付宝上海总部、上海音乐学院,探访陆家嘴金融城党群服务综合体和朵云书院·旗舰店等场所,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温度。
联合采访团走进朵云书院
正如“学习强国”黑龙江学习平台运营组组长李东所说,“这次来上海学习参观了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见证了城市更新的成果,感受到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典型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学习强国”漯河学习平台运维中心主任、漯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周鹤琦表示:“上海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在这里能够容下梦想生根发芽,也能把生活过得平淡安逸。上海也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不管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还是因为工作学习原因来到这里的人们,这座城市都会张开怀抱,温暖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作为上海市首个“学习强国”体验社区,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的中山居民区无疑是“人民城市”建设的普陀答卷。联合采访团参观了社区学习互动功能区域,参与了居民区学习活动,深刻感受到老党员的坚守与传承,体会到新理念的融入与实践。
参观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路街道中山居民区
“学习强国”吉林学习平台编辑部主任吕瑞东谈道:“上海之行收获颇丰。特别是上海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的成果,还有民生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我们所看到的在党建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一些好的做法,让我们眼前一亮。”
曲折蜿蜒的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联合采访团走进上海市普陀区首个骑手星级公寓和欣公寓、饿了么上海总部、上海市普陀区政务服务中心、万有引力新就业党群服务中心、曹杨武宁党群服务中心、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感受上海市普陀区如何催动“赤色沪西”从“工业锈带”转变为“生活秀带”,不断聚拢城市的人气、人心。
参观上海市普陀区长风湾党群服务中心
“骑手新家”让劳动者安身,线上线下联动的政务服务助力企业圆梦……普陀区努力实践“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正在此汇聚,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因此与城市联结得更加紧密。
“共享共建的理念在这个城市体现得很深刻。”保山市委讲师团干部、“学习强国”保山学习平台负责人杨彪表示:“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看到给予外卖小哥群体住房保障方面的红利,我觉得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精细化的治理让这个城市更具有温度,每一个采访场所都让人感受到城市方方面面的发展和巨变,也让我感受到市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正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极致目标。”
智创未来
点燃经济发展的科创引擎
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功不可没,上海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完善的配套设施、数字化的服务体系……我通过参观亲身感受了上海市正以强健的胸怀为每一个人描绘宜居、宜创、宜业的美好蓝图,也深刻领会了‘人靠谱,事办妥’这张亮丽的名片为上海市普陀区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实践成果。”“学习强国”安徽学习平台编辑高静说道。
作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上的重要节点,普陀区无疑是上海中心城区中最具想象空间和投资潜力的一块创新创业热土。“中华武数”四大科创载体,正是点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即中以(上海)创新园,“华”即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即武宁创新共同体,“数”即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立足民生需求,上海不断探索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激活消费潜能,普陀区也正加速拓展区域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生态形象,积极推动区域向更智能、更宜居、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绿色发展
构建生态文明的新高地
民因水而聚,城因水而兴。苏州河畔是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上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沿着苏州河漫步,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偶尔还能看到几只白鹭在水面翩翩起舞。
近年来,上海市普陀区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半马苏河”公园建设,加快构建“蓝网绿脉”的生态环境,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秀带。沿岸的半马苏河驿站、“英雄文创精品店”等场所坚守着人文地标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联合采访团登上苏州河游船,沿着“半马苏河”岸线溯游而上,欣赏沿途苏州河畔的旖旎风光,游览终点位于M50创意园,这是中国第一批授牌的创意园区,也是上海市普陀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文化名片。
从苏州河游船上欣赏沿河风光
“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编辑薛瑶表示:“在水上看百年建筑,走进园区欣赏艺术与历史的完美融合,让我深深感受到上海在城市规划中对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人居环境的注重。这里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热情拥抱和吸收各类不同文化,这是科技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结合。”
联合采访团还参观了上海市中心最大的开放式绿地——桃浦中央绿地,整座绿地占地约100万平方米,人行其间、移步异景,被誉为上海西北部地区的“疗愈之肺”。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城市绿洲之中,还藏有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运动空间——普陀冰上运动中心,是上海市比较稀缺的冰上资源。
俯瞰上海市普陀区桃浦中央绿地
“此次采访让我深刻感受到上海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方面的成就。上海的城市建设注重人文关怀,留出大量公共空间,提供文化、休闲和运动场所,努力打造一个既充满现代气息又不失人文情怀的美好家园。从黄浦江边的三件套到开放共享的城市空间,每一处都是市民享受美好生活、感受城市温度的绝佳之地。”湖北广电新闻中心学习强国编辑部主任夏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