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政四余在线排盘系统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9.23

出生地点:(中国地点用简体中文,其他地点用英文)

例如: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请输入“西安”或者“蓝田”。

性别

注:东8区包含中国(含台湾省)、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其他地区的时区请查看时区列表

流年日期:

排盘方式

1、【黄道恒星制】宋朝的七政四余,如:《三辰通载》。

2、【赤道恒星制】元朝的七政四余,如:《郑氏星案》。

3、【似黄道恒星制】明朝的七政四余,如:《果老星宗》。

4、【黄道回归制】清朝以后的七政四余,(暂不支持)。

请根据你所学习的教材,选择对应的排盘方式,详细说明请看下方文档内讲述的“七政四余盘式源流”。

验证码(不分大小写)

点击图片刷新

《七政四余在线排盘》系统说明

内容目录

一、什么是七政四余

二、天文坐标系

三、星座的种类

1、天文星座

2、黄道回归星座

3、黄道恒星星座

四、七政四余盘式源流

1、什么是盘式

2、黄道恒星制(宋朝以前)

3、赤道恒星制(元朝)

4、似黄道恒星制(明朝)

5、黄道回归制(清朝以后)

五、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1、命宫的计算方法

2、身宫的计算方法

3、罗、计、气、孛的计算方法

4、五星【伏疾迟留逆】的计算方法

六、七政四余排盘APP和软件

七、一点建议

七政四余,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占星学系统,在唐朝时期随着佛经的翻译进入中国。七政是指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等星曜;四余是指紫炁、月孛、罗睺、计都等四虚星。七政四余断命,是以人的出生之年月日,观察七政四余等星曜,所居十二宫的庙旺,所躔二十八宿的度数,以测知人日生之吉凶。

古今中外的占星学,有3种坐标系,分别是“赤道坐标”,“黄道坐标”,“似黄道坐标”。下面的图片标示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1天文坐标系

黄色圆圈是黄道,黑色圆圈是赤道,B点是赤道上的一个点,两个蓝色的圆分别是通过B点和球心的大圆、并且分别和黄道、赤道面垂直。P是赤道和黄道的交点,也是春分点,赤经和黄经的计算起点都是P。

1)黄道坐标。某时刻太阳在黄道的黄经位置是A点,PA这段弧,就是太阳的黄经。

2)赤道坐标。同样的时刻,太阳在赤道的赤经位置是B点,PB这段弧,就是太阳的赤经。

3)似黄道坐标。将赤道坐标上的B点投影到黄道面,得到C点,PC这段弧就是极黄经。

中国古代天文学采用的似黄道坐标数据,是C点的数据,这不是现代天文学上的黄经。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只测赤道坐标数据,不测黄道坐标数据,黄道面上的数据是由赤道坐标数据投影推算得到的,和现代黄道坐标系下测得的数据不同。由赤道数据推算黄道数据的过程,叫“推黄道术”。

在天文学和占星学出现的“星座”这个词,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占星学上的星座又划分为黄道恒星星座和黄道回归星座,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图2星座

是指天上一群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英文是“Constellation”,意思是“星座”、“星群”,是太空中真实存在的实体。不同的天文星座,他们占据的度数是不同的,有的大于30度,有的小于30度。

使用“黄道回归星座”的占星学体系有:《西方占星学》《中国清朝的七政四余》。

以白羊座附近的某颗恒星(例如Spic星、或者奎宿附近)作为白羊座的起点,将黄道面以每隔30度划分出一个星座,并保证这个均匀的“30度”范围,能尽量一对一覆盖真实星座的“不平均度数”范围。因为恒星基本上是固定不动的,这样划分出来的星座也是固定不变的。它的英文名称也是Sign,意思是一个记号、符号,不是真实的星体,只不过相对回归星座而言,恒星星座大体上是和太空中的真实星座对应的。

使用“黄道恒星星座”的占星学体系有:《印度占星学》《中国宋朝以前的七政四余》。

注意:明朝时期的七政四余著作《星学大成》《果老星宗》的星盘,已经没有了“星座”这一概念,具体解释请看下文。

从清朝开始,七政四余就成了绝学,命理界很少有人会用七政四余推命,用七政四余推命也已经不验了。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历史上每隔几百年就会进行一次历法改革,对赤道和黄道的十二宫进行重新划分,确定新的起始点,从而导致七政四余的命盘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再用以前的方法去推命,自然没有准确度可言,其次,和其他任何一门玄学一样,后代人不断给他添砖加瓦,糅合参杂其他术数的内容,导致整个体系越来越复杂,相互矛盾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其理论不能自圆其说。久而久之,七政四余就衰落了。

因此,想要用七政四余推命,必须将各个朝代的盘式弄清楚,再对照相应朝代的古籍去推命,这样才可能有准确度可言。

所谓盘式,就是画出来的七政四余命盘的样式,因为古代天文历法改制的原因,七政四余的盘式有好几种。画出来的命盘是什么样,取决于两个因素:

1)赤道还是黄道

星体在太空中有大小、有高低,例如太阳看起来很大、星星看起来很小,月亮看起来距离地球很近,这些星体在太空中是呈三维立体分布的。画七政四余命盘,就是把这些立体分布的星体画到一个平面上,但这个平面选在哪里好呢?如果选择黄道面,这样画出来的星盘就叫“黄道制”,如果选择赤道面,这样画出来的星盘就叫“赤道制”。

2)十二宫起点

再结合前面的“黄道制”和“赤道制”,七政四余盘式就有4种可能的组合,它们分别是:“黄道恒星制”“黄道回归制”“赤道恒星制”“赤道回归制”,在实际中,只存在前面三种盘式,最后一种没有。

注:此盘式适用于宋朝以前的七政四余,如《三辰通载》。

宋朝以前的七政四余,是最古的、最正统的七政四余,典型的代表作是《三辰通载》,其论命方法简洁可行,准确度可以说是铁口直断,盘式如下:

图3黄道恒星制命盘

盘式简述:

1)在黄道上划分出黄道恒星星座(不是回归星座),再将十二地支子、丑、寅...亥和十二个恒星星座一一对应,每宫30度。占星学是随着佛经传入中国的,在哪个时代,中国天文学的赤道十二辰次投影到黄道面后(推黄道术)、与国外的黄道十二宫,大致是能一一对应上的,因此用十二个地支和十二星座一一对应。

2)十二地支是用来指代十二星座的,就像1\2\3这样的数字一样,只是一个代号,没有五行属性和方位属性,这样是为了方便和中国的干支年月日衔接起来。

3)28宿用的是天空中的真实星宿,宿度各不相同,且没有五行属性。

4)有化曜神煞,例如:天禄、天刑、天印...等十几个神煞。

5)没有宫位神煞,例如:天乙贵人、羊刃、红鸾、天喜等几十个神煞,这些神煞不属于正统七政四余的内容。

6)不用五行生克推命,推命方法类似于《西方占星学》和《印度占星学》,是用相位、宫、度衰旺。

7)大限的名称是“洞微百六限”,没有出童限之说,固定1-15岁行限属于命宫,16-25岁行限属于相貌宫.....,《星学大成》《果老星宗》上的大限叫“洞微大限”,有出童限之说。

8)分盘系统。如果在同一个医院,2个小时内出生的人,大概率有相同的星盘,但每个人的命运却不尽相同,这怎么解释呢?实际上是因为星盘的划分不够精密,以30度划分一个宫位,显得粗略了些,因此要对每个宫位再细分。《三辰通载》所记载的方法,是将每宫30度,划分为5等份,每份6度。360度的圆周一共划分出60等份,从白羊座的第一份开始叫“日度(星期日、日耀日)”,第二份叫“月度(星期一、月耀日)”,第三份叫“火度(星期二、火曜日)”,这样以7天为周期循环排列下去,即七曜值日。即使2个人的命盘相同,因为同一颗行星在宫内的细分位置会不同,这样人的命运就有了区别。《三辰通载》中出现的月度、日度、火度、水度等词汇,是指值日的七个行星,英文名称是(Names_of_the_days_of_the_week),并不是指阴阳五行的金水木火土,更不是指二十八宿的五行属性,这里尤其要注意。

注:此盘式适用于元朝的七政四余,如《郑氏星案》。

宋朝以前的古法七政四余,其推命方法不用五行,而是和《西方占星学》《印度占星学》类似的方法,是用相位、宫、度衰旺,和五行生克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推命的方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阴阳五行格格不入,一看就是外来物。到了元朝,为了将七政四余彻底中国化,融入阴阳五行的概念,七政四余的命盘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4赤道恒星制命盘

元朝的七政四余盘式简述:

1)以女2.1度作为子宫的起点,在赤道上划分十二地支子、丑、寅...亥,每宫度数相等。

2)28宿有五行属性,十二宫也有方位和五行的属性。

3)有化曜神煞,例如:天禄、天刑、天印...等十几个神煞。

4)有宫位神煞,例如:天乙贵人、羊刃、红鸾、天喜等几十个神煞,这些神煞是古法八字、或者六壬的内容,是后人加入七政四余的。

5)主要以五行生克推命,古籍中出现的月度、日度、火度、水度等词汇,是指28宿的五行属性。但宫位五行、28宿五行、往往相互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以至有宫度之争。

6)大限叫“洞微大限”,不是叫“洞微百六限”。行大限时,有几岁出童限之说。

7)没有星座的说法

在上面这些特性中,最重要的是2个方面:

1)命盘的这个平面,是赤道平面,不再是黄道平面,十二宫是对赤道的划分,划分方法如下:

在赤道上,以女2.1度左右作为子宫的起点,保证子宫的中点指向正北方,大概是位于虚、危之间,在虚6度-9度左右,再根据子宫所占的宿度,定出子宫的起点和终点,其他宫位置就可以依次确定了。

这种划分方法对当今后人而言,存在一个巨大的遗憾,在二十四史上的任何一篇天文志里面,均未说明子宫起点的测量方法。笔者为了推导赤道十二宫的划分依据,曾做出这样的尝试:

咨询网络上知名的七政四余行家

计算磁偏角

计算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位

计算北极星和天北极连线所指方位

计算立春那天晚上东方出现的星宿

在这些方案中,有的可以确定子宫的大致方位,但无均法得出古籍上确定的数值,所有方案均以失败告终,除了照搬古籍上的数据,别无他法。如果哪位朋友知道推导方法,请务必要告诉我,以完善此排盘软件,保存传统文化。

元朝的七政四余采用的天区划分方法,是唐朝时候的历法改革得来的。在汉朝以前,二十四节气和赤道十二宫是一一对应的,西汉的时候就已经发现春分点每70年左右会移动一度,到了唐朝,二十四节气已经与赤道十二辰次明显对应不上了,于是唐朝进行了历法改革,对天区重新进行了划分,这就是著名的“四象分天,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在《新唐书》上是这样解释的:“古之辰次与节气相系,各据当时历数,与岁差迁徙不同。今更以七宿之中分四象中位,自上元之首,以度数纪之,而着其分野”。用现代的白话文来解释,意思是说:天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不能跟随春分点移动,必须将他固定下来,天区固定之后,节气点的位置就随它去变化了,两者不再一一对应。

因为元朝的七政四余已经中国化了,干支具备了阴阳五行的概念,各位如果要搞星平合参,将八字算命和七政四余结合起来,那应该是参考元朝的七政四余命盘。

2)推命方法的核心是阴阳五行。

元朝的七政四余是对古法的变革,其命盘构架完全中国化了,除了盘式不同,整个体系又加入了其他术数的内容,本土化之后,星盘的构架没有任何问题,看起来一切都很完美,但强制性的把阴阳五行和其他术数纳入占星术,导致其推命方法五花八门,衍生出琴堂、国老、耶律等主要派别,结果就是推命不太准了。最典型的矛盾就是宫位五行和宿度五行之间的矛盾,例如子宫五行属水,但子宫所涵盖的星宿,五行不一定属水,如果行星落入子宫,三者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就无法调和了。

3)行度发生了变化。

除了宫位具有五行属性之外,行星和28宿的五行属性都纳入进来了,古法中的日度、月度、水度等七曜值日的内容,也变成了28宿的五行属性。例如宋朝七政四余中的“火星行木度”(火星在星期四这个分盘位置),变成了火星在角、奎、井、斗这4个星宿的位置。

注:此盘式适用于明朝的七政四余,如《果老星宗》《星学大成(大部分内容)》。

图5似黄道恒星制命盘

本来元朝的赤道恒星制已经将七政四余彻底中国化了,已经很完美了,不需要再变了,但在明朝时期,七政四余的盘式又发生了一些小变化:

1)命盘的这个平面,是黄道平面,不是赤道平面。

2)黄道面上的星耀坐标、十二宫位置坐标,是由赤道坐标数据推断过去的(推黄道术),不是黄道坐标坐标数据,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本文的图1有解释。

3)十二宫是不等宫,每个宫位度数不同。

这个盘式和元朝的赤道恒星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将赤道上的数据转换到了黄道而已,因为赤道和黄道并不是平行的,所以数据的转化是一个非线性变化的过程。原本赤道上等宫的十二宫,变换到黄道上之后,就变成了不等宫,每宫度数大致在28-33度左右。这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但古籍上白纸黑字写的一清二楚。翻开《星学大成》开篇第一章,有授时历法黄道宿度过宫之图,图片如下:

图6授时历法黄道宿度过宫之图

图片中的数据,存在抄写错误,已经根据史料上的记载进行了更正。很多书上这个图片是不清晰的,看书的时候就容易忽略过去,没有认真去做加减,抱着《星学大成》《果老星宗》当经典,却在这个低级问题上犯迷糊。

“授时历法黄道宿度过宫之图”这句话应该这样读“授时历、法、黄道宿度、过宫之图”,它的含义如下:

1)“授时历”是元朝颁布的历法名称。2)“法”是模仿、效仿的意思。3)“黄道宿度”表示这是黄道上的宿度,不是赤道宿度。4)“过宫”,指的是每宫的宫界位置。

把这个图片归纳为如下表格:

宫位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起点女2.06危12.65奎1.74胃3.75毕6.88井9.35柳3.87张15.26轸10.08氐1.15尾3.01斗2.77

表1:授时历黄道宿度交宫数据

注1:十二宫的顺序在星盘上是逆时针排列的。

注2:数字已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2位。

注3:以上度数是古度,1度=100分,1分=100秒。古人这样设置,很方便数学计算,例如1度38分8秒,就记为:1.3808

上面的表格,是每个宫位的起点,如果要计算每宫占多少度,还需要知道28宿的宿度。这幅图片已经说明了是“授时历”,我们去授时历里面把28宿的宿度找出来就行,《元史-卷五十四-志第六》记载的28宿黄道宿度如下:

角:12.87,亢:9.56,氐:16.40,房:5.48,心:6.27,尾:17.95,箕:9.59,斗:23.47,牛:6.90,女:11.12,虚:9.01,危:15.95,室:18.32,壁:9.34,奎:17.87,娄:12.36,胃:15.81,昴:11.08,毕:16.50,觜:0.05,参:12.18,井:31.03,鬼:2.11,柳:13,星:6.31,张:17.79,翼:20.09,轸:18.75

根据表格1的宫界位置和28宿的各宿宿度,可以计算出每宫所占的宿度。以子宫为例,子宫的起始位置是女宿1.38度,终点位置在危宿12.65度,子宫跨越了女、虚、危3个宿。因此,子宫度数=(女-2.0638)+虚(9.01)+危(12.6)=(11.12-2.0638)+9.01+12.6491=30.7153。这是古度,换算成现代的度数是30.7153*(360/365.25)=30.27。依次将其他宫位的宿度算出来,如下表:

宫位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合计宫度30.7232.7032.2430.0228.2828.6630.7032.6932.2530.0227.3029.67365.25

表2:黄道十二宫宫度

这么一看就一目了然了,足以证明《星学大成》上的十二宫是不等宫,每个宫位的宿度是不同的。你再去看《果老星宗》上面记载的数据,按照上面的方法推算出来的十二宫,也是不等宫。这个不等宫的系统,是相当高明的,把天文和历法统一起来了,例如子宫30.27的意思是,太阳进入子宫30.27天后,开始进入下一宫,把12宫走完,就正好是一年365.25天,这正是“过宫”这两个字要表达的含义。

因为,各位研习《果老星宗》这本古籍的朋友要注意,十二宫的宫度是不相等的。

注:此盘式适用于清朝的七政四余,如《御定五星精义》《乾元秘旨》,还有大部分港台人士写的现代著作。

明朝末年,经过四十多年实测,引用西洋法数,编成《崇祯历书》,未及正式颁行而明已亡。清初,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把它加以删改并压缩,进呈清政府。清政府把它改名为《西洋历法新书》,并且根据它的数据编制历书,叫做时宪历,这是西方的历法。西方人的历法,是回归黄道制,清朝以后七政四余划分十二宫,是按照西方占星学的方法,以春分点作为白羊座的起点,“强制”让白羊座和戌宫对接,依次划分出十二宫。这里“强制”要打引号,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仅仅是清朝哪位高人的人为规定,不能用天文历法来解释的。因为岁差的原因,春分点每隔70年左右就移动一度,这样排出来的命盘,28宿和十二宫的对应关系就会不断变化,东方七宿在若干年后跑到北方去了,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七政四余。除非再发明另外一种新的推命方法,否则如果再用《郑氏星案》《果老星宗》《星学大成》等古籍上的方法去推命,那样只能是瞎猫子碰上死耗子,完全看运气了。

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现代七政四余教材,大多为港台人士所编着,里面划分十二宫的方法,和清朝是一脉相承的,也是西方占星学的宫位划分方法,而不是《郑氏星案》《星学大成》《果老星宗》等古籍上的方法,例如某《××指南,果老星宗合编》教材,前面教人用清朝的量天尺排黄道等宫命盘,后面教人用果老星宗的不宫命盘体系去推命,这两种命盘之间的宫度差距有15度左右,这样推命怎么可能算的准?

清朝七政四余盘式简述:

1)按照西方占星学的方法,先划分出黄道回归星座,十二星座和十二地支一一对应,每宫度数为30度(今度)。

2)十二地支和28宿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每70年左右,宫界就偏移一度,若干年之后东方七宿会跑到北方去。

3)主要以五行生克论命,但十二地支的方位属性、五行属性每隔几十年就会变,不符合传统定义。

4)宫、度分别有不同的五行属性,宫位五行、28宿五行、往往相互矛盾。

5)有化曜神煞,例如:天禄、天刑、天印...等十几个神煞。

6)有宫位神煞,例如:天乙贵人、羊刃、红鸾、天喜等几十个神煞。

清朝的这个做法,搞出了一个中西文化的杂交产物,对中国文化而言可以说是“毁天灭地”,本人实在难以认同这种做法,不愿意助纣为虐,所以没有提供这种盘式的命盘,在这里只能对各位玩清朝七政四余的朋友说声对不起了。

1)“黄道恒星制”命宫的计算方法。

注:此方法适用于《三辰通载》。

所谓“命宫”,是指出生的时候,东方地平线上升起的星座。在众多七政四余古籍中,命宫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

“看太阳在何宫,以生时加太阳宫起顺数。如太阳在子,即从子上起生时,挨丑顺数至卯,便是立命宫。”

这个计算方法的原理,是假设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并且地球围绕太阳匀速运行,但地球绕日的实际运行轨道是椭圆,如下图所示。

图7地球轨道图

如果你研习的是《三辰通载》,即“黄道恒星制”,在这种盘式里面是存在星座的,推命的时候也需要用到星座,因此,采用古籍中记载的“口诀”来推算命宫,是不精确的,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推算出正确的命宫,但有极少数时候算出的是错误的命宫。本系统没有采用这种口诀去推算命宫,而是采用天文计算的方法,计算出生的当天太阳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太阳所在的星座,具体算法见《AstronomicalAlgorithms》第14章《Rising,Transit,setting》

2)“赤道恒星制”、“似黄道恒星制”命宫的计算方法。

注:此方法适用于《郑氏星案》《星学大成》《果老星宗》。

《郑氏星案》《星学大成》《果老星宗》这几本古籍是彻底中国化了的七政四余,十二宫是对赤道的划分,已经没有星座这个说法了,所以“命宫”也就失去了“黄道上升星座”的意思。严格来讲,即使是在赤道上划分出星命十二宫,也应该参照黄道上命宫原本的定义,精密计算出当天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太阳所在的赤道宫位,把这个宫位当做命宫。但五星推步无论对古人还是今人而言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古人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才根据这个口诀去推算命宫:“看太阳在何宫,以生时加太阳宫起顺数。如太阳在子,即从子上起生时,挨丑顺数至卯,便是立命宫。”。

本排盘软件在绘制这两种星盘时,采用的是这种口诀法,而不是通过精密计算去确定命宫。一来是很多网友要求这么做,这样符合古籍上的定义。二来这两种方法算出来的命宫,绝大多数时候是一致的,只是偶尔会有不一致的情况。

根据本人考证,在印度占星学中,身宫即月亮所在的宫位,宋朝的《三辰通载》是这样说的:

造化身宫源流,皆有自来。今之论星,皆以太阴坐处,即为身局,是为浅陋。夫身宫者,与命宫同。即以生时从太阳数至卯,则为命宫,胡不以太阴数至酉为身宫,即以太阴生处,即为身宫,则当以太阳生处为命局。此法甚长,余世家之学,每每赖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直有人考据身宫原本的定义,现在的人们谈论星命之术,都是把月亮所在的宫位当做身宫,这种方法太过于浅陋。身宫的算法,和命宫的算法类同,命宫是以生时的地支、加太阳所在宫的地支,将生时的地支顺数至卯,看太阳地支顺数到什么宫位,这个宫位就是命宫。那么为什么身宫不以生时加月亮数到酉呢?即太阳落山的时候(酉时)月亮开始出现,此时数到的宫位,就是身宫。

罗睺和计都是两个虚星,在太空中并没有实体,它们的概念在天文学上有明确的定义。按照印度天文学的定义,罗睺指月球轨道与黄道的升交点(当月球自南向北穿越黄道时),计都是指月球轨道与黄道的降交点(月球自北向南穿越黄道时)。但在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中,罗睺和计都的定义和印度的定义刚好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在中国七政四余星盘上出现的罗睺和计都,如果要用到印度占星学上去,要把两者的位置换过来。

罗睺和计都的计算方法见《AstronomicalAlgorithms》第49章《Passageofthemoonthroughthenodes》

8.85

《授时历》上虽然记载了紫气的位置,但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其编者并没有给出计算方法,无从考据。

“伏疾迟留逆”这几个词的意思,翻遍古今各种书籍,都无法找到详细的解释。古人写的天文志、律历志,那是给钦天监一类的人看的,默认你是钦天监级别的专业人士,已经懂了“伏疾迟留逆”这几个意思,不会给你详细解释其中的道理;现代人写的天文学书籍,也是一笔带过,恐怕连作者自己也没弄明白。要弄清楚这几个字的意思,你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天文学知识:

1、行星的运行轨道

2、地内行星、地外行星

3、交会周期、上合、下合

不明白上面几个概念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查找,英文好的朋友建议看这里:

下面的图片,是水星绕日轨道、地球绕日轨道和水星视运动轨道(以地球为中心看水星),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水星的视运动轨道是不规则的曲线。

图8行星轨道示意图

1、伏。水星于2020/10日到达上合位置,如图10所示,这时候正好和太阳,地球连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由于太阳的光芒太强,行星被光芒掩盖而看不见,这时行星的运行状态称为伏。当继续水星继续逆时针运动,只要是在距离太阳一定角度之内,还是会被光芒掩盖而看不见,这个角度称为伏度角。对地内行星而言,在上合和下合的前后,都有“伏”;对地外行星而言,只有上合的时候有“伏”。

图10:合伏

在伏的阶段,水星是快速顺行的,因为在地球上观测不到水星,只能用“伏”这个词来定义它的状态。伏的时候依然是顺行,反映在图9的曲线上,曲线是不断上升的,说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在拉开。

2、疾。2020年1/31日,水星走过了伏度角之后,不再被太阳的光芒掩盖,从地球上就可以观测到水星在太空中运行,此时水星是顺行的状态,运行速度比平均速度快,这个过程称为疾。在“疾”的过程中,水星会开始减速,但减速之后的速度依然比平均速度快。好比是开车轻踩了剎车,虽然速度放慢了一点,但还是很快。疾的过程依然是顺行,反映在曲线上,曲线是不断上升的,说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在拉开。

3、迟。水星继续减速,在2020/2/6日这天,它的运行速度比平均速度慢,这个状态称为迟。迟的过程依然是顺行,反映在曲线上,曲线是不断上升的,说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在拉开。

6、留。行星减速结束后开始加速,当加速到速度和地球速度一致的时候,地球和行星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这时候从地球上看行星,行星是静止的状态。

7、迟。行星继续加速,但速度低于平均速度,这个状态称为迟。

8、疾。行星继续加速,运行速度高于平均速度,这个状态称为疾。

9、伏。行星运行接近上合的位置,又进入伏的状态,当达到下一个上合点的时候,就完成了一个交会周期,又开始从第一步的状态开始重复循环。

上面例子中的数据,是本排盘系统从行星的实际运行坐标计算出来的。在历代的天文、律历志上面,也有关于“伏疾迟留逆”的划分方法,相对而言比较精确的是《授时历》上面的划分方法,但《授时历》的划分方法也存在很大误差,特别是水星的“伏疾迟留逆”状态误差极大。因为水星运行速度最快,偏心率最大,古代因为观测手段的限制,测不准也是正常的。

图11:水星相合周期内运行状态(来自授时历)

表格说明如下:

1)段目:将一个合会周期分为若干段,每段的名称。

2)段日:每个段目内包含有多少天。段日这一列的数据加起来,就是一个和会周期116天。

3)段日(修正):用本排盘软件计算出来的结果,这不是原文的数据。

4)平度:水星在这一段内,视移动的度数。

5)限度:计算行星在这一段内的入历度、盈缩差的参数。

6)初行率:水星进入这一段内的初始速度。

为什么说授时历的这个划分方法误差极大,原因如下:

2、红色文字标示出来的数字,和绿色文字标示出来的数字,是中间对称的,这很明显是人为武断规定的。站在地球上看水星,它的视运行轨道不是圆、也不是椭圆,而是不规则的曲线,是不可能测出这么对称的数据的。

Moria是Window系统下的开源七政四余排盘软件,是早期唯一可用的七政四余排盘软件,对七政四余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此软件已于2015年停止更新,点击这里下载Moria软件:七政四余Moirav1.50最终版

很多用户经过使用本系统之后,发现排出来的星盘和Moira有差别,现将其原因简述如下:

利用Moria进行七政四余排盘,有2个坐标系可以选择,分别是1)七政四余;2)郑氏星案恒星制,这两个坐标系在【选项/选择星盘】菜单下,如下图所示。

图12星盘选择

1、选项1的“七政四余”。其实是专指“清朝的七政四余”,采用的是“黄道回归制”,在这个坐标系下排的星盘,是以“春分点”作为白羊座(对应戌宫)的起点,因为春分点每隔70年就移动一度,因此十二宫和28宿的对应关系,是不停变动的。随便输入一个出生日期排盘,再将出生日期增加或者减少70年以上,可以在“计算”这个选项卡里面看28宿在十二宫的度数,这个度数是变动的。“黄道回归制”排出来的星盘,和西方占星学本质上是一样的,不是《星学大成》《国老星宗》等传统古籍上的星盘。

知命网并不提供“清朝七政四余”的星盘。因此如果您在Moria软件中以选项1作为排盘坐标系,排出来的星盘和本系统对比会有显著的差距。

2、选项2的“郑氏星案恒星制”。这是令人非常困惑的选项,这里说的“恒星制”,到底是指“赤道恒星”,还是指“黄道恒星”,在Moria软件中并没有说明。Moria软件排的12宫,每宫度数都是30度,是等宫的体系。经过对比Moira软件所提供郑氏四十星案,这些星盘和本系统“赤道恒星制”排盘结果基本一致,但个别星耀存在度数上的区别,有的星耀位置甚至错开了一个宫位。本系统的采用的星历是开源的星历包,准确度比较高,不至于发生错开一个宫位这么大的误差,因此笔者推测《郑氏星案》上的部分星耀推步可能不准。

3、明朝的《星学大成》《果老星宗》这两本古籍,12宫度数并不相同,是不等宫的体系。但Moria软件并没有这种排盘方式,因此本系统“明朝的七政四余”星盘和Moria的任何一种星盘会有明显不同。

伪学说一旦成为主流,因其拥有众多的出版物和研习者,趋势是很难改变的,无论是七政、八字、还是六壬都是如此。希望各位研究玄学的朋友,能回到正统上来,耐心去看古籍,看最古老、最源头的那本古籍,不要被现代人所写的教材带偏了。

THE END
1.机器学习:算法分类自然语言处理属于机器学习的哪类算法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按学习方式、任务类型和应用领域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学习方式分类 1.1 监督学习 (Supervised Learning) 定义:使用已标记的数据进行训练,每个输入数据都有对应的输出标签。模型学习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 https://blog.csdn.net/Wei_sx/article/details/144310042
2.网络安全云课堂警惕算法偏见和数据遮蔽澎湃号·政务人工智能的应用和算法软件的普及,宣告了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所说的“感知的自动化”已然来临。这种自动化意味着将某些工作和决策权让渡给算法和机器,与此同时,人类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娱乐和休闲,文艺创作将会更加便捷,诸如“人机协同”“人机共创”“技术赋能”等说法层出不穷,但算法和机器又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90487
3.AI系统并行训练基本介绍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分布式训练是一种模型训练模式,它将训练工作量分散到多个工作节点上,从而大大提高了训练速度和模型准确性。虽然分布式训练可用于任何类型的 AI 模型训练,但将其用于大模型和计算要求较高的任务最为有利。 本篇幅将围绕在 PyTorch2.0 中提供的多种分布式训练方式展开,包括并行训练,如:数据并行(Data Parallelism, DP)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474684
4.在机器学习中如何计算算法复杂性在机器学习中,算法复杂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算法在训练和预测阶段所需的计算资源。例如,时间复杂性表示算法执行所需的时间,而空间复杂性则表示算法执行所需的内存。 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计算机器学习算法的复杂性,并提供代码示例以帮助理解。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可视化工具来展示复杂性的数据分布。 https://blog.51cto.com/u_16213342/12798197
5.正义的算法在线观看正义的算法在线播放正义的算法什么时候开播正义的算法在线观看正义的算法在线播放 正义的算法什么时候开播,由哔哩哔哩与迪士尼联合出品,金钟奖导演许富翔执导,陈柏霖、郭雪芙领衔主演,林格宇、侯彦西、阿喜·林育品、陈雪甄等主演的律政轻喜剧《正义的算法》将于6月15日在B站上线。 《正义的算法》是由哔哩哔哩与迪士尼联合出品,许富翔执导的轻喜剧,https://www.duote.com/tech/202206/245217.html
6.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她选择了一位比自己大18岁的富商万山。 这位老板不仅事业有成,更重要的是他对韩雪和她的女儿都特别好。 看来韩雪在感情这条路上,也是个十足的明白人。 她追求的不是简单的门当户对,而是一份能让双方都舒服的真挚感情。 这哪是什么"要求高"啊,分明是用智慧为自己的幸福把关呢! http://www.jxmzxx.com/appnews/668449.html
7.大白大白算法在线测试(综合)登录入口APP下载IOS/安卓通用版/打开“大白大白算法在线测试”手机浏览器(例如百度浏览器)。在搜索框中输入您想要下载的应用的全名,点击下载链接【https://www.shiwaiyun.com/article/post/182193.html】网址,下载完成后点击“允许安装”。 2: 使用自带的软件商店 打开“大白大白算法在线测试”的手机自带的“软件商店”(也叫应用商店)。在推荐https://www.shiwaiyun.com/article/post/182193.html
8.高二数学教案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五)练习P99 2 (六)作业P99 1 高二数学教案7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是什么? (2)如何定义平面向量基底? (3)两向量夹角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定义向量的垂直? [新知初探]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条件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204150736_2117816.html
9.我想问一下不足月如何算月利息呢,具体的算法是什么?结论:如果贷款本身就是按日计息的,那计算月息的时候,不满一个月就是按实际借款天数来算 解析:比如某https://www.64365.com/ask/1926218.aspx
10.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豆瓣)1.1 什么是算法 1.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3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示例 1.4 PKU 0penJudge在线评测系统 1.5 本章小结 ··· (更多) 丛书信息· ··· 北京大学“程序设计与算法”专项课程系列教材(共2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新标准C++程序设计》 。 我要写书评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23415/
11.C#刷遍Leetcode面试题系列连载(1)入门与工具简介中学有NOI信息竞赛,大学有ACM算法竞赛,按理说应该都有各自的 OJ,这两类 OJ 不是业内公司的真实面试题。NOI了解的不是特别多,据说以前用 Pascal 语言解题。相应地,我知道有个中学生比较多的 OJ 叫洛谷(https://www.luogu.org/)。而ACM有不少免费 OJ,国内就有一些ACM OJ,比如POJ(北大的)、HDU OJ(杭电的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58758.html
12.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带目录完整pdf[31MB]电子书下载《算法基础与在线实践/北京大学“程序设计与算法”专项课程系列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算法设计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对算法设计、程序设计竞赛感兴趣的读者自学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算法 1.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1.3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示例 https://www.jb51.net/books/679145.html
13.乔念叶妄川的小说叫什么名字免费阅读黑粉都在嘲:卖人设有什么用,还不是天天倒贴我哥哥。乔念:不好意思,我有对象了。顶流哥哥:@乔念,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是我妹妹。豪门爷爷:囡囡,那么努力干什么,要啥自行车,爷爷给你买!……京市权贵都在传妄爷有个藏在金屋里的老婆,不管别人怎么起哄,从来不肯带出来见人。别问,问就是那句:“我老婆是农村http://www.yasuge.cc/42_42713/
14.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11月启幕算法学习的课堂提问艺术 冯书伟(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合作学习的管理策略 叶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洪山小学校长) 新冠疫情下的混合式学习经验 马鸣燕(美国普利西学校中学部创校老师) 个体学习的崛起对学校传统群体学习的冲击与改造 唐雅月(巴川中学精英班海外首席升学指导) 学生们如何在场馆式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toutiao/2020/08/26/250533.html
15.古珀科技张强:未来一个医生就是一座移动的医院解码数字新浙商数据同构处理是关键,让数据少跑路,算法多跑路 章丰:医疗数据共享是个大难题,杭州市民平时去看病,可能会遇到浙一、浙二的数据不相通的情况。你认为医疗数据治理、共享的主要难点在哪? 张强:在处理医疗数据的过程中,数据共享确实是最大的痛点。美国从小布什总统开始,几任总统都很重视数据共享。2016年,拜登任美国副总统https://36kr.com/p/1241007330797187
16.在线匹配问题研究进展:如何应对一般图以及顶点全在线的挑战?在STOC90会议中,Karp, Vazirani和Vazirani三位学者首次提出了在线二分图匹配模型:假设存在一个潜在的二分图 其中一侧顶点为离线顶点(直接给定),而另一侧顶点为在线顶点(逐步到达)。我们要求算法在任何一个在线顶点输入的时间点(此时与中顶点的边同时给出),即时地决定是否将与中某一相邻顶点匹配,并且决策不能反悔。https://www.orsc.org.cn/wechat/article/detail?id=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