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歌者林宝:15年沉浮路,“金嗓子”化作“金钥匙”

在静谧的录音棚里,林宝屏息凝神,缓缓开嗓。吴侬软语映衬着动感旋律,一曲《上海谣》唱出了歌者林宝对家乡的深情厚爱,更开创了用沪语演唱流行歌曲的新时代。

林宝,原创音乐人,亦是一位集音乐、舞蹈、工笔画才华于一身的歌者、舞者,上海当代“海派文化”的杰出代表。她出道时以五个八度超宽广音域震撼歌坛;她是有史以来首位在美国国会山庄成功登台演唱的中国歌者,并成功登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林肯中心的舞台,被海外华人媒体誉为新一代“金嗓子”。2017年11月,林宝还被共青团中央遴选为当代“青春励志人物”。

从阿克苏到上海

音乐是童年最美的记忆

在市中心的一个录音棚里,记者见到了林宝。她一袭素雅的黑裙,配上淡淡的妆容,简约随性。

林宝祖籍上海,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四川人。知青年代,他们曾在新疆阿克苏工作、生活。从小,林宝就是一名文艺积极分子。受到大家的鼓舞,加上爸爸的极度赏识和赞美,小小年纪就许下做“世界巨星”的心愿。

林宝的音乐梦,在新疆种下,在上海萌芽。10岁那年,林爸爸带着她和姐姐全家4口回到上海。大上海,高楼林立,人流拥挤。林宝的生活突然进入了另一个与新疆完全不同的崭新世界。

好不容易,爸爸帮林宝在原卢湾区第三中心小学安顿下来“借读”。但无论是穿着还是言语,当时的林宝都与同学格格不入,总遭同学欺负。林宝暗下决心,一定要争气,首先要说一口漂亮的上海话。于是每天放学回家完成功课后,林宝就守着录音机学唱沪剧,一字一句地练习。慢慢地,沪剧的很多折子戏片段林宝都能脱口而出。

凭借过硬的功底,12岁的林宝从三万多名孩子中脱颖而出,考入当时上海最著名的青少年艺术团体“上海电视台小荧星艺术团”,成为老师家长口中夸赞的“别人家的孩子”。

有一次,林宝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一家杂货小店时,电台里传来一个美妙的声音,如电流般直击心灵。原来那是美国天后级歌手MariahCarey演唱的《HERO》。为了能买到MariahCarey的磁带,林宝把家里每天给的5毛钱午饭钱偷偷攒起来,足足半个多月的下午她都在饥肠辘辘中度过。好不容易攒够了钱买磁带,接下来更有挑战的事是,苦练英文发音。林宝趴在录音机旁反复听、反复唱。渐渐地,林宝能游刃有余地唱很多英文歌。

曹俊鸿在华语乐坛堪称教父级人物,他曾与刘德华、苏芮等合作,写出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在认真考察了林宝20多场演出之后,曹俊鸿终于对她说了句“我们准备签合约吧”。林宝知道,自己梦想的种子终于要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十五年沉浮路

对音乐的初心始终不变

2003年6月6日,滚石唱片制作团队筹备2年之久、为林宝量身打造的首张个人专辑《沾沾自喜》正式在台湾地区发行。

专辑在台湾地区连续3周雄霸新人销售榜榜首,林宝迅速拿到“天地英雄榜”最佳新人奖,ChannelV“第十届全球音乐榜中榜”最佳新人奖。2004年,她又凭借这张专辑获得第11届“东方风云榜”最佳新人奖。林宝红了。

但2004年后,整个音乐行业受到了互联网数字音乐的冲击,开始了漫长的十多年的转型期。从红遍全亚洲,到签约的老牌唱片公司关门,到不得已担纲制作、创作人为自己出唱片。林宝说,这实在不是语言能够叙述和表达的感受。

期间,她无奈渐渐淡出大众视线,转换过多个身份,开设个人舞蹈工作室,专心研习古典工笔画、研究茶道、香道……而所有的努力与探索,只为了维持一个歌者的身份。为了更好地教授东方舞,林宝自费先后去了埃及、土耳其和俄罗斯学习,最终成为东方舞大师,还为2012年韩国世界东方舞大赛担任了国际评委。

命运作祟,在一个女孩最青春耀眼的年纪,林宝没能在乐坛一路高歌。但在林宝看来,沉寂的十多年,反而是她自我赋能的黄金时期。林宝说,这些年她不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挖宝”,给了她丰富的精神养料,也给她的歌声提供了相当深厚的土壤。以歌为媒,林宝歌声中有着艺术与生命的浑然一体。

“上海歌姬”再出发

用歌声传递中国文化

整整十多年,林宝虽淡出公众视线,但事实上,她有两件事从未间断。第一件事,坚持做原创音乐。2008年,汶川地震时,林宝和她的团队花了三天两夜,赶制出了为汶川地震特别制作的单曲《别害怕》。几个月后,有人告诉她,一个失去双亲的灾区小女孩,曾含着眼泪用稚嫩的声音唱着这首歌……林宝哽咽。好的音乐是抚慰人心、给人力量的。

第二件事,她每年都坚持参加慈善演出,不停地在世界各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新西兰、南美、荷兰、美国国会山庄、纽约林肯中心。文化交流足足坚持了十年,她的“金嗓子”也成为传递中国文化的“金钥匙”。

2011年,林宝再度与自己的“伯乐”曹俊鸿合作,推出专辑《上海歌姬》,其中一首用沪语演唱的《天涯歌女》开创了用上海话唱上海老歌的新风尚。用文化时评人韩松落的话来说:用前卫的方式重新包装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代曲”,给浓艳到密不透风的老歌以全新的诠释。

如果说,沪语版《天涯歌女》是将老上海歌曲融入新唱法,那么即将面世的《上海谣》《上海白玉兰》,则是真正的原创沪语作品。林宝也成为“海派文化”的杰出代表。

记者问,这算是实现了小时候的心愿吗?林宝哈哈一笑,像极了一个可爱的小孩。她说,童年贪玩调皮,那时的心愿就是能站在天山之巅,自由欢快地歌唱。现在能站到这么多世界的舞台上唱歌,代表中国歌者的身份,格外骄傲,用歌声传递文化,心里感到知足而快乐。“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到全世界,是我今后将持续努力的方向。”

艺术和人一样,最后都要归于素与简。林宝说,她很幸运,可以有音乐一直为伴。

THE END
1.天津支部生活网《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2024-12-16 要闻 深入领会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4-12-16 要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李强作总结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https://www.tjzbsh.cn/h-col-104.html
2.党建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密西根学院党委教工党支部12月主题党日活动举行 2024/12/10 密西根学院党委第二教工党支部党员大会举行 2024/12/10 密西根学院师生赴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学习交流 2024/11/26 密西根学院师生赴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学习交流 2024/11/21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师生来访交大密西根学院 https://jidw.sjtu.edu.cn/
3.首页接下来,团市委基层工作部党支部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按照“青年在哪里,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理念,把团的组织化动员优势、社会化动员渠道、网络化动员手段紧密结合,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基层治理中作出更大的青春贡献。https://wap.shjgdj.gov.cn/node10/detail/1734084048299.html
4.上海黄浦民建从新会员支部到新会员毕业小组的探索和实践民建上海黄浦区委新会员发展与培养工作主要依托新会员支部,区委新会员支部成立于2006年5月,这是一个特殊的支部,其主要任务是新会员的培训,培训工作由支委会负责,支委会成员既是支部的领导者、组织者,又是新会员的培训老师,支部于2015年和2020年两次被民建中央授予“全国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https://mail.cndca.org.cn/mjzy/zsjs/xxjl/1984913/index.html
5.临川区打造“流动党员党支部+就业之家”服务新模式(图)大江网/抚州头条客户端讯 12月6日,临川区驻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流动党员就业之家举办揭牌仪式,九亭镇、临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同志为临川区流动党员党支部“5+2就业之家”揭牌,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党委副书记汪旻、党委委员陈金轶、副镇长吴青,临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爱隆,抚州市驻上海联络处副主任https://jxfz.jxnews.com.cn/system/2024/12/09/020722954.shtml
6.与爱同行,志愿十年I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公益他指出,当前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希望基金会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服务好社会工作发展大局,不断助力发挥志愿服务在上海市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战场、主场景,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发挥好基金会在项目资助、孵化、推广、引领方面的专业作用,使上海志愿服务支持保障http://www.wellcpa.com/page92.html?article_id=1175
7.青浦一中党总支举行支部书记圆桌会12月11日,青浦一中党总支在生态议事厅举行支部书记圆桌会,圆桌会旨在促进学校二级支部书记之间的工作交流,推动学校党建工作高质量运行。此次会议由校党总支书记沈方梅同志主持,学校二级支部书记以及青苗后备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资深的原高中党支部书记林晓浦同志和原党总支委员王根章同志到会指导。 https://qpyz.qpedu.cn/jwxw/485200.htm
8.上海支部生活《上海支部生活》是中共上海市委党刊,创刊于1954年,现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受上海市委委托主管、主办,《上海支部生活》编辑部出版。https://shzbshgw.jfdaily.com/zbsh/web/home
9.上海支部生活上海支部生活杂志社上海支部生活杂志 省级期刊 主管单位:上海报业集团主办单位:上海报业集团 创刊时间:1955 国际刊号:1673-0518 出版周期:月刊 邮政编码:200041 国内刊号:31-1169/D 邮发代号:4-76 全年订价:¥ 206.40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期刊收录: 维普收录(中)https://www.ifabiao.com/shzbsh/201712/
10.上海支部生活期刊“凝聚关键力量”是《上海支部生活》的办刊宗旨。变是不变的永恒,不变是变的提升。近年来,《上海支部生活》始终坚持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在适应变化中坚守维护、在面向社会中扩展影响、在对接需求中健康成长;始终坚持开门办刊、政治家办刊、理论家办刊,坚守对党的忠诚和信仰,传播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社会现象背后,https://cqvip.com/journal/820821/1688175
11.2017年“美丽西藏”捐资助学证书发放仪式在沪举行10月31日,2017年“美丽西藏”捐资助学证书发放仪式在解放日报社举行。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上海支部生活主编周智强,西藏日喀则市委外宣办副主任晏利红,上海支部生活副主编、援藏干部田冰以及8位捐资助学人士代表参加了仪式。今年,又有42位贫困藏族大学生受到资助,周智强、晏利红将捐资助学证书和锦旗发放给助学代表。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52582
12.“视吾家所寡有者”马布衣郑辛遥先是看中央电视台介绍农村退休党员干部高健浩将农家垃圾打造成高效有机肥,没承想接着就有机会到常熟市古里镇,与老高零距离。 著录项 来源 《上海支部生活》 |2010年第8期|P.63-63|共1页 作者 马布衣; 郑辛遥; 作者单位 不详;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党的干部工作; 关键词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shanghai-branch-life_thesis/0201251295815.html
13.吴同华东师范大学《楼组自治化解“城市人之痛”》,《上海支部生活》,2017年第4期。 《创新:社会建设之魂》,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合法抗争”的集体行动策略》,《社会》CSSCI,2010年第5期。 《博弈与妥协:城市社区管理中业主委员会的自治困境》,《上海城市管理》,2013年第7期。 《社工https://newsletter.x-mol.com/university/faculty/267782
14.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吴同13.《楼组自治化解“城市人之痛”》,《上海支部生活》,2017年第4期。 14.《创新:社会建设之魂》,上海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版。 15.《自我组织与遵纪守法:工人“合法抗争”的集体行动策略》,《社会》,cssci,2010年第5期。 16.《“自上而下”的努力:官办NGO“自治化”路径研究》,《决策与信息》,2013年http://school.freekaoyan.com/sh/ecnu/daoshi/2021/01-15/16107183301320813.shtml
15.HarvardReferencing及中文的文献引用.ppt《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208年上海基层党建工作》 [J]. 上海支部生活.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出版社.2008年第1期:16-18. 【4】.晁钢令.《服务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35-41.[2008-04-15].http:∥/new/2091.htm. 【5】.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M].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7/116150858.shtm
16.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机关报刊 播报 编辑 机关报 《解放日报》 机关刊物 《上海支部生活》(前机关刊物为《解放》)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1张) 词条图片(12张) 参考资料 1 韩正当选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中国政府网.2017-05-12 [引用日期2019-05-18] 2 上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韩正兼任上海市委书记.新华网.2012-11-20 [引http://baike.baidu.hk/item/%E4%B8%AD%E5%9C%8B%E5%85%B1%E7%94%A2%E9%BB%A8%E4%B8%8A%E6%B5%B7%E5%B8%82%E5%A7%94%E5%93%A1%E6%9C%83/1040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