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计划优选九篇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语言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指导;小学高年级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61

一、“自主学习外储内化”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自主学习外储内化”是讨论个体认知机制或心理机能形成的问题,是新外部活动方式和主体原有图式实现融合、协调,以此内化成新心理活动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能力习得的过程。语文课外阅读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能力培养要结合阅读方式的练习,有计划、目的地进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自己学会构建课外阅读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可分成三大目标,即远期、中期、近期。远期目标指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所要达到的数量与质量;中期则是每个学期对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做明显的要求;近期目标是眼前阅读的具体目标。如果阅读目标中包含了远期目标,那么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其效果也会更好。

(二)在阅读中提升自我检验、调节的水平

积累语言,优化写法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目的。所以提升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主体意识水平要包括学生在语言优化写法中的自我检验、调节等。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可设计与阅读有关的提问卡,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来进行自我提问,具体操作如下:

第三,阅读之后再根据提问卡自我提问,开展反思:①在阅读时你选用的是什么阅读方法?如何判断的?②在阅读中你常常会犯下什么错误?如何改进?

这样训练不单可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去理解,提升知识积累,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二、自主学习外储内化的阅读指导模式设计――以《草船借箭》为例

(一)有目标的选择

(二)阅读分析

(三)编码储存

学生任务:整理自学过程中的文字资料并进行分类储存、统计字数。将作业练习文字提交,在课堂中集中、重点交流并提出作业的建议。

学法指导:根据储存文字内容,拟定分类标准。对各类信息进行储存,选择有用的信息资料,根据个人喜爱收集有价值的内容,整理阅读《草船借箭》后,写一些心得体会的作业。

(四)提取运用

学生任务:自由组织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小组的主题活动会。全班要以组织1-2次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交流评比活动、个人课外阅读成果需求活动等。

学法指导:提供阅读成果展需求活动多种的形式与资料,由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如沙龙会、电脑小报、表演文艺活动、主题班会等。《草船借箭》可以采用表演文艺活动的形式开展,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

(五)反思总结

学习任务:分类整理总结学习的成果,反思总结学期学习方法并形成文字。

关键词: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系统

一、引言

二、移动学习的概述

1.移动学习的内涵

2.移动学习的特点与优势

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扩展,它在具备数字化学习的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特点如下:

(1)访问方便灵活,学习者在移动终端的支持下,打破了传统数字化学习对于时空的限制,使得学习者能够非常灵活、便捷的访问学习资源,完成学习。

(3)学习的个性化,移动终端的私有性和学习者之间在个性上的差异,注定了移动学习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移动学习不仅仅可以使学习者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及需求自定学习步调和进度。

基于以上移动学习的定义以及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移动学习的主要优点如下:

(3)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互与合作学习。

3.移动学习中的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的模式可以分为基于离线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短信服务的学习模式和基于连接浏览的学习模式[3]。

(1)基于离线资源的学习模式

(2)基于短信服务的移动学习模式

(3)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模式

无线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为基于连接浏览的学习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者可以像使用PC机进行远程学习一样,与服务器进行连接,浏览课程网站的内容、下载多媒体学习资源,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与其它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交流,进行简单的信息查询并获取信息。同时,又使得移动学习具备了传统远程学习所不具备的移动性和便携性。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更新,移动终端的功能及移动学习软件越来越丰富,学习者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学习体验以及更加多样、逼真的交流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移动学习中的个性化学习

1.个性化学习的意义

个性化学习是具有或体现学习者个性的学习如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方面充分体现个人的个性特征。个性化学习注重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以学习者的社会背景、态度价值、情感等方面为前提,使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以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不停的学习以提升自己,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千差万别,人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个性化的学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虑使得学习者更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满足个人生存的需要。个性化学习可以使每一个学习者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获得成功体验和生存效能感[4]。

2.移动学习中个性化学习的关键要素

从移动学习的固有特点以及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学习是一种非常适合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方式,同时个性化学习也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方法。

在移动学习中,个性化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5]。

其中:

(1)“人”是指使用学习者的个性特质,如生理特征、性格特征和情感、社会角色、智力、行为方式甚至家庭结构等。

(3)“环境”是指学习者的学习情境和背景,包括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如生活习惯、工作状态、经济结构、居住空间等。三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个性化移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四、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系统模型设计

1.系统整体设计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界面以及清晰的学习导航与导学,同时可以依据各个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个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变化,提供更合适的学习环境。

本学习系统主要由学习者模块、教学策略模块、教学资源模块、课程模块、移动学习界面以及学习行为监控模块等6个模块组成。其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系统中学习者学习流程以及系统功能模块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分析

(1)学习者模块

学习者特征信息的获取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填写注册信息,学习者在使用个性化学习系统之前,在注册过程中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给系统,主要适用于静态特征信息。二是填写问卷,包括调查问卷和测试问卷,学习者学习情境,以及原有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学习风格等动态信息可以通过填写问卷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后获取。三是学习行为监控,通过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监控,并对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以及效果评估来获取学习者的新的特征信息以及原有特征信息的细微变化以完成对学习者模型进行更新。

(2)教学策略模块

教学策略模块中存放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选择规则。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学习活动等。该模块中包含丰富的教学策略,并对教学策略所适应的知识类型和难度以及适合什么样的认知结构的学生等信息做出详细描述[6]。教学策略选择规则结合学习者模块,依据学习者特征信息和学科内容特点在教学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完成学习活动过程中所需教学资源的调用,以形成最后的教学路径。

教学策略选择规则是创建个性化学习路径的主要依据,规则的创建不仅要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还要大量的实验和理论依据。同时本系统还结合了数据挖掘算法动态的进行规则生成,以完善教学策略模块。以关联规则为例,通过领域内专家或有丰富经验教师分析并确定了课程模块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前驱后继关系,但这种关系可能还并不足以表示知识点之间的全部关联,关联规则则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结果中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可以挖掘出各数据项之间隐藏起来的关联关系,在原有关系的基础上动态的进行补充[7]。

(3)教学资源模块

(4)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针对具体的学科,包含了课程知识结构及具体的知识库。课程本身都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知识框架,帮助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与理解。本模块中纪录了具体课程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前驱后继关系,标明了课程统一的学习流程。教学策略模块和学习者模块相结合分析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偏好,并在课程模块原有的知识组织基础上进行知识点抽取,生成最适合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路径。

(5)移动学习界面

(6)学习行为监控模块

通过对监控行为模块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时的获取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上的变化,从中抽取出学习者特征信息对原有的学习者模块进行更新。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年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

[2]何明星.移动学习的特征与手机出版[J].现代教育技术,2010(9).

[3]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4]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3).

[5]罗士健,朱上上,应放天,张劲松.手机界面中基于情境的用户体验[J].计算机集成计算系统,2010(2).

[6]武栋.基于Web的ITS中学生模型与教学策略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7(5).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情、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对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途径的有关问题笔者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以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学习中,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笔者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笔者特别注重化学实验中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现象纷繁、复杂,有目的、有条理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才能从复杂的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

例如在进行“原电池”的学习时,笔者组织学生完成“将一根铁丝和一根铜丝放入稀硫酸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交流”,由于铁丝和铜丝放置的位置问题,可能有些学生观察到铁丝上产生气泡,铜丝上没有气泡产生;有些学生观察到铁丝和铜丝上都有气泡产生。而从观察到铁丝和铜丝上都有气泡产生,到产生“为什么铜丝上也有气泡产生的问题”就需要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维能力。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会合作。

二、以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

以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时,笔者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和经历的机会,特别是帮助和指导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例如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水,看到溶液褪色,试对褪色原因做出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学生在设计方案时可能产生一定的困难,这时我就引导学生设计“可能是氢氧化钠与酸反应”和“可能是酚酞被氧化”的两种实验方案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

以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时,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设计一些与假设或猜想“相违背”的实验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演绎的思维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浓硫酸的教学时,实验室提供若干常见试剂,提问:由铜来制取硫酸铜,方法是什么,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学生们非常踊跃,激烈讨论,答案众多。有的: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情况下制得。有的:铜在空气中灼烧后,将产物溶于稀硫酸。有的:铜、稀硫酸、过氧化氢溶液三者混合反应等等。对学生的各种提议,老师给予肯定,并按各种提议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主动评价比较得到最佳方案,并启发学生如何将方案优化。接着,教师又可以提问:预想让铜溶于稀硫酸,可向其中加入什么固体?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以化学实验验证假说或猜想时在实验中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说或猜想的实验方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要使实验能够用来验证假说或猜想,实验条件必须与题设条件相吻合。例如在钠的性质学习中,常温与加热条件下反应现象与产物的不同。通过实验验证过程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选择,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实验条件控制是实验的灵魂,从而有效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恢复化学实验探究性的功能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领域中,长期以来人们开展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验证原理、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以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就必须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恢复化学实验探究性的本来面貌。

在探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际的实验现象与预测的实验现象或理论知识并不相符的情况,这往往能激发学生很强烈的求知欲。随之学生会积极思考、不断提问,加以教师的引导,积极讨论,然后总结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环境才是主动式学习的开端,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合著网演化分析

分类号:G250

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科研合作已经成为科学领域的普遍现象。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科研论文的合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合作状况。通过研究论文合著情况来了解科研合作现状,发现科研合作规律及特点,能够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加强科研管理,启发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合作。

1DBLP文献库及预处理

DBLP[11]是由德国特里尔大学开发和维护的计算机科学文献库,该文献库收录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主要的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免费的文献检索服务。由于其更新速度快,收录论文质量高,很好地反映了计算机领域学术前沿方向,在学术界有很好的声誉,给计算机科研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权威性也得到了研究界的高度认可[12]。截至2015年8月,该文献库已经收录超过140万名科研人员发表的约360万篇文献,其中期刊文献约120万篇,占46%;会议论文约160万篇,占53%。本文提取数据集中1975-2014年40年间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2合著网络构建

3合著网演化分析

3.1整体网络属性

表1显示了以1975-2014年间完整数据为基础构建的期刊合著网和会议合著网的基本属性。期刊合著网作者人数约93万,共123万篇,平均每人3.55篇;会议合著网作者人数约107万,共160万篇,平均每人4.52篇。可以看出,计算机科研人员更倾向于以会议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其原因是会议能够为计算机科研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机会,更有利于科研信息的快速交换,启发科学研究。会议合著网平均合作者为7.73人,高于期刊合著网的6.90人,说明科研人员在发表会议论文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合著,这与会议论文的时效性和新颖性要求更高、同等质量论文需要更多科研人员参与才能完成有关。从连通性角度考虑,两者最大组元(组元指网络中的连通区域)节点数与网络总节点数比例均在80%以上,且第二大组元所占比例极低,说明合著网中除极个别的孤立节点外,绝大部分作者已经处于同一个连通区域,作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发现会议合著网的最大连通区域较期刊合著网大,会议论文的合著情况好于期刊论文。

基于海量数据的合著网分析能更加准确、全面地呈现一个学科合作的发展现状,但因为面临着数据处理难题,传统的个人电脑几乎无法完成一些常见指标(如网络直径等典型参数)的计算。在下一步工作中,笔者将进一步探索如何高效地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和巨型合著网络的分析和计算。

[1]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M].宋剑耕,戴振飞,译.北京:世界科学社,1982.

[2]BEAVERD,ROSENR.Studiesinscientificcollaboration:partI.theprofessionaloriginsofscientificco-authorship[J].Scientometrics,1978,1(1):65-84.

[3]王崇德.科学论文作者的研究[J].情报学报,1982,1(2):220-225.

[4]汪冰.我国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合著现象研究[J].情报学刊,1990,11(5):335-339.

[5]NEWMANME.Thestructureofscientificcollaborationnetworks[J].Workingpapers,2000,98(2):404-409.

[6]BARABSIAL,JEONGH,NDAZ,etal.Evolutionofthesocialnetworkofscientificcollaborations[J].PhysicaA:statisticalmechanicsanditsapplications,2002,311(3-4):590-614.

[7]王福生,杨洪勇.《情报学报》作者科研合作网络及其分析[J].情报学报,2007,26(5):659-663.

[8]李亮,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合著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08(4):549-555.

[9]朱庆华,李亮.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在情报学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179-183.

[10]刘蓓,袁毅,BOUTINE.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论文合作网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学报,2008,27(3):407-417.

[12]窦炳琳,李澍淞,张世永.基于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计算机学报,2012,35(4):741-753.

关键词: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高科技成为常态,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人们更加重视对孩子的灵活性、创新性的培养。尤其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及思考方式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在适应新时展的前提下,探究出新的创新教学模式。本文将探讨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所作出的一些分析及研究。

一、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教学中教师对待游戏化教学概念不了解

在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语文游戏化教学的不了解,导致其应用不到教学中去,大部分的教师只是在网上略有了解,或者在极少数的公开课上见过,没有较成功的案例做引导,导致教师上课枯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不感兴趣,限制学生思维,而教师也在忧虑中。

2.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缺乏创造性思维且难以调控纪律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偶尔使用或不使用游戏,因为要进行游戏化教学,就必须有教学设计,而在教学设计方面,许多教师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把游戏融入教学中去而且不能设计出游戏,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造成大多数教师不愿使用游戏;另一方面,运用游戏教学时,教师难以掌控课堂纪律,且大多数教师认为,过多的游戏会使学生听课不专心,注意力集中不到课堂上而使教学目标达不到。同时,有的教师完全依赖教材,自主开发游戏的能力有限,以及各种教学工具有限,这给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实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方面的问题

由于在现行教学制度下,教学的评价功能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给出具体的评价,也没有在游戏化教学方面的评价,这使得教师没有心思去研究如何使得游戏和教学融为一体,而教研机构也没有起到足够的引导作用,使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失去信心及动力,而导致游戏化教学在实践过程中走向低谷。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实施方法的完善

在游戏化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想象力得到发展,同时,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通过游戏,学生对待事物以及知识会有自己更加深刻的认识,会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可增加学生之间的友谊及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情感,让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下文会给出一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完善方法及策略。

1.把游戏化教学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游戏化的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充分发挥,课堂质量会得到有效提升,教学目标也会得到尽早实现,所以,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权,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知识的提升,教师应积极面对游戏化的教学,而不应逃避,应尽量把游戏带入课堂。再者,小学生比较好动、活泼,创新能力强,想法多,而教师应利用这个优点,去设计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他们的能动性。

2.在游戏化教学中,将趣味性融入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玩耍是他们的天性,而单纯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枯燥的、不感兴趣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在语言方面还不太成熟,但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语文课堂是引导学生掌握字词运用能力及语言能力的重要场所,所以说如何让语文课成为小学生学习的天堂,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而游戏化教学便解决了这个问题,针对小孩子的天性,将枯燥的知识融入趣味性的游戏中,借此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3.在游戏化教学中,应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游戏活动结构

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游戏化教学符合小学生学习的心理,寓教于乐,而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设置开放自由的游戏,使学生都能发挥自我,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调动参与性,从而深化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不再局限于固定模式,使得课堂生动化、有趣化,这样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目标及质量。

游戏化的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固定模式,将它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更是让小学生不再怕语文的生涩难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更加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懂得如何与人交流,与同学培养感情,在游戏中慢慢了解社会,认知社会。作为教师,更应懂得去引导学生如何学习,结合学生的天性及个性,实施游戏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素养。

[1]杨文娟.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游戏化教学[J].大观周刊,2012(34):322.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演化规律;选择性配置

一、经济学前史

所谓经济学前史,我的概念是在亚当斯密定立经济学坐标之前的经济学萌芽阶段。在西方兴起的重商主义阶段,这是人类在脱离自然经济之后进化的第一个阶段,也是财富积累的加速阶段,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使全世界的金银货币通过贸易的渠道流向本国,是使本国致富的重要甚至是唯一手段,这种观点无论是出于资本家的贪婪还是精明商人的本能,或者是政治家的野心,在我看来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虽说商人不像农民那样从事具体的生产性劳动,但其创造的价值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他们虽然依赖劳动人民的产品,但却是他们实现了产品的最大利润,商人使世界经济连成了一个整体,这种看似的低买高卖的手段却实现了要素的最优配置,如果不是对于价值的那份贪婪式的追求,我们很难想象还会有多少的资源浪费会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威廉佩蒂告诉我们“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人的劳动、土地的价格以及资本的利息被认为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他们似乎发现了创造价值的真正要素,不是商人的投机买卖,而是他们对于农业和商业的资源配置,也就是如何利用三类价值要素来创造更大的价值。历史走到这里,经济学似乎已经露出了她神秘的面纱,选择性的经济配置似乎已经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

二、古典经济学与边际革命

但是后期的经济学表明,结构性及有效性需求的问题是贫富差距的结果,也就是在自由的市场中,贪婪吞噬了公平,自由竞争与自由追逐个人利益被看做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财富的进一步增长遭到了需求的瓶颈,社会的愤怒终于在德国演化成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这本著作在我看来是资本世界对于自身的反省,也是激起了经济学界分化的源头,人们认识到,价值财富的目的不在于生产出来,而在于人们能够享受起这些财富,如果剥削消灭了大众需求的能力,那么财富真的与垃圾没有区别。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积累引起的经济危机告诉我们财富的增长不是永无止境的,我们需要在经济增长与大众福利之间寻找一种均衡,选择性的经济配置更要合理性,因此,边际革命产生了。

三、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革命

所谓新古典经济学即边际主义经济学,它们在继承古典主义效用分析法的基础上,认为边际效用才是经济人决策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发展到一般均衡理论,形成洛桑学派,强调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在于市场整体均衡,但是这种边际的均衡还是基数效用论的,直到后来的帕累托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及无差异曲线的概念,边际主义才开始有了正确的航向。

帕累托认为,效用是可以排序并比较大小的,同时不同的人的效用水平也存在差异,并可以通过距离原点远近来表示。如此细化的数学方法引入,使得经济学问题的解决显而易见,这一点在帕累托解释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的时候更是显露无疑。另外,帕累托在解决社会分配问题方面提出只有提高整体国民收入水平,才能够实现国民收入重新分配或者收入均等化,同时在社会福利方面,他提出的帕累托最优也是指导社会改革的基础。

在我看来,帕累托之所以能对前期的新古典经济学有如此之大的贡献就在于他巧妙的运用了数学方法解释经济问题,这种直观无暇的解释方法在当代应用的体现就是计量经济学的飞速发展,计量经济模型的运用使得主观的经济问题可以通过客观无可争辩的模型来替代,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帕累托完成了近似于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定义,有了这种坐标式的指引定位,未来的时代必将是飞速的。

四、当代经济学与后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能够被迅速接受的原因还在于满足了当时经济大萧条的需要,解决了时代的问题,但是这种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似乎违背了经济自由的原则,进而被当时的部分经济学家所反对。凯恩斯经济理论认为,能够促进消费的政策是最好的政策,其次就是促进投资的低利率政策,由此也就出现了国家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要点在于乘数理论或者说是杠杆效应,国家投资对于消费的拉动作用是循环而持续的。利率政策就是货币政策,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唯一要避免的就是流动性陷阱对于货币的吞食。同时,为了避免过度的干预,凯恩斯经济也在为竞争构建规则,也就是新的经济秩序――社会市场经济,这也被经济学界标榜为第三条道路或者是经济人道主义。

由此西方经济学也就迈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增长时代,这里的计划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规划,相比较原来的经济漫无目的的增长来说,经济的有效增长可以被人们测算出来,这就使得经济学再次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类似于当年的马歇尔,这时的萨缪尔森对经济学进行了再次的综合,时代的推手就是当年西方国家陷入的滞涨困境,因而,历史也就进入了后凯恩斯时期。他们所强调的现代经济增长更加注重人均国民收入的水平,把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定义为技术的进步与制度的创新,同时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是实现创新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弗里德曼所提出的货币主义学说也是对于凯恩斯货币政策的时代性发展,并看到了货币政策在长期与短期内不同的调整效果,最后认为只有奉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才会是经济有秩序的增长。

后期诸子百家的经济增长理论不胜枚举,在此不做赘述。

五、总结

通过以上对于经济学的历史阶段发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追求,也都有每个时代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但是经济学唯一坚守的就是对于经济增长的热爱,换句话说,也就是每个时代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增长本身的那一份坚守,才使得他们能够被历史铭记,并指导当代人民进行合理的经济建设与改革,同时也只有经济理论得到大众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一个时代的经济增长!(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

[1]张平.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J].法制与社会.2008(05)

[2]李文一.微观经济思想史学习心得――从马歇尔到凯恩斯[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对文化和语言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和理解。对文化这部分来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固定的定义,主要有: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长期形成的产物,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能够传承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等。②文化不是静止的,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反映出这个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内涵。③文化涵盖了语言和文字。

二、文化导入的注意事项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地注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导入课堂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来具体分析课堂,而且要注意以下几点。

三、文化导入的策略

文化的导入方法不能局限于课外的阅读或是简单地讲授,教师要通过对导入内容进行分析,找到适合的导入策略。下面是几种在课堂上可以使用的导入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不高和成绩不高的前提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在对其原因的分析基础上,从利用实验,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精心设计学案、创设问题;从教学手段上――计算机辅助教学;习题的处理;第二课堂开展五个方面,就如何激发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进行了论述。

一、分析学生兴趣下降的原因

在初中九年义务教务的基础上,初中化学只有50分,课本知识简单,内容涉及面广,但又缺乏体系。使得许多初中毕业的孩子上了高中后不适应。根据教学经验和调查分析:

2、初中化学知识简单,内容广博,但缺乏形成体系,分值也少,学生重视度不够,使得许多学生,基础不好。

3、高中课改的全面推行,面对新课改知识面广,教学进度快,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

4、高中作业量加大,难度也加大学生不适应。

二、结合本学科实际实施可行的调动兴趣的方案

1、利用实验,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创造条件把教材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以增强学生动手机会。

(2)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如胆矾受热分解的实验,先可提出“结晶水合物受热稳定吗?加热胆矾可观察到哪些现象?”的思考题,教师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使学生在探索中会发现结晶水合物受热不稳定,蓝色胆矾晶体受热生成白色硫酸铜粉末;残余的白色粉末中有少量黑色和黄色杂质;试管口流出的液体显浅兰色等。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就会收到比验证性实验好得多的效果。

(3)尽可能让学生参加演示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只有充分让学生自己动手,暴露问题,纠正和解决问题,才可使学生充分掌握知识。

(4)可以补充和创造实验,增加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善于观察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生动的实验教学,严密的逻辑系列,不断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学生的情绪就会步步高涨,兴趣就会充分激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精心设计学案、创设问题

3、从教学手段上――计算机辅助教学

(1).直观性好,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教学中微观和抽象的内容较多,像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电子云的概念等都比较抽象,单凭教师在课堂上口头讲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加工过程才能获得知识。利用图形、动画、音效等各种媒体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生动地模拟和再现物质微观的结构、状态和变化过程。“百闻不如一见”,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厌学情绪。

(2).模拟或再现化学实验

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拟错误操作。例如,酒精灯、试管的错误使用方法;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以及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撤导管的错误操作,通过电脑动画模拟演示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不但节约实验用品,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轻松地达到教学目的。二是严重污染环境,易使人中毒的实验。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由于一氧化碳的毒性较大,很容易造成中毒事件。如果改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既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又可以避免对师生身体的损害。三是能够展示一些实验的本质。

(3)加大教学密度,开拓学生视野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总之,电脑多媒体网络以其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彩的演示效果等强大的功能,充分地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好这一现代教育技术,则能大幅度地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更加有声色,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使教师能更好地展现自我。

4、习题的处理

(1)超前备题

(2)分散处理法;

(3)上课严要求,下课勤检查

用我们校长常讲的一句话“守好自己的阵地”。为了守好自己的阵地,我上课决不容许学生干其它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一旦发现一定严格处理,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化学课不能也不敢做别的。课后作业要勤检查,把作业落在实处。

(4)习题后记录

这样也是对教学的第一反馈资料,使我能对症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5、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实际主要采用以下形式:

(1)化学模型的制作

制作模型,有的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教材制作;有的可配合教学,在学习之前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材料进行制作。例如制作有机模型:甲烷、乙烯、乙炔、苯和碳60等模型;制作简易灭火器;制作简易滤水仪器;制作酒精检测仪器等。这样可弥补教学教具上的不足,让学生鼓舞也很大,如果教师用小组制作的仪器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回感到兴奋和自豪。

(2)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选择就是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然后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运用到自己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实验得出研究结果,他们将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这就更加培养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是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查找资料,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创新设计,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自觉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我在教学中只是个参谋,我让学生真正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过程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了学生正确的学习化学的方法,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化学这门学科。

(3)将家庭实验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欲

关键词:机房实验教学系统;用户界面;屏幕共享;鼠标

0引言

中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扩招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高校的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庞大。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膨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活动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教学质量堪忧[1]。

惟有改革,才有出路。高校教师积极投身机房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一定实效。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研究者和软件公司针对机房教学的现状,精心设计出专门适用于机房实验教学的软件系统[2-4]。

1机房实验教学系统的界面美化

利用MFC建立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框架,是利用VC6.0开发该系统时的主流做法,因为这种方法简单快捷,能极大提高地开发效率。但是,利用MFC框架构建的用户界面常常显得简陋,其视觉效果很难令人满意。本文采用SkinMagic换肤软件、真彩色工具栏类、CButtonST类等方式,对文献[4]实现的机房实验教学系统进行界面美化,效果显著。

1.1SkinMagic换肤技术

SkinMagic[5-6]是一款界面编辑软件,提供了SkinMagicBuilder作为可视化的界面设计工具,无需编程,就可设计出美观大方的用户界面。设计完成的界面可以独立保存为皮肤文件,在VC中通过SkinMagic提供的编程接口可将皮肤文件导入工程,美化用户界面。这种技术实现了界面设计与程序编写的分离,允许美工人员和软件设计师独立工作,最后将两者的工作成果完美结合,特别适合软件开发中不同类型人员的分工协作。我们研究了SkinMagic换肤技术,并用于机房实验教学系统的界面美化,换肤前后视觉效果差异显著,如图1和图2所示。

1.2真彩色工具栏类的使用

利用VC6.0的MFC框架创建应用程序,默认的工具栏类并不支持真彩色图标的显示。然而,带有真彩色图标的工具栏却能让我们设计的软件更炫更出彩,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网络上提供了CtrueColorToolBar类的下载,这是一个用于加载真彩色位图制作工具栏的类。同时,利用Photoshop、VisualToolbar1.5等工具软件,能够非常方便地制作用于工具栏显示的真彩色图标。我们结合上述技术,给机房实验教学系统制作了一个带有漂亮图标的真彩色工具栏,用户反响良好。改进后的带真彩色工具栏的系统界面截图如图3所示。

1.3图标按钮CButtonST类的使用

VC6.0中默认的CButton类只能创建普通的按钮,按钮的视觉效果难以令人满意。CButtonST类是CButton的派生类,能够实现丰富多彩的按钮效果,可从网上下载。CButtonST类包括BtnST.h、BtnST.cpp、BCMenu.h和BCMenu.cpp四个文件,我们可在当前的VC++工程中导入这些文件,然后在StdAfx.h中编写相应的include语句,即可在编程时使用该类。我们利用该类,为机房实验教学系统加上了漂亮的按钮,这些按钮能同时显示文字和精美的彩色图标,当鼠标移动到按钮上面时还可显示相应的提示文字。改进后的带图标按钮的系统界面截图如图4所示。

2鼠标捕获技术的对比与选取

屏幕共享是机房实验教学系统的重要功能,文献[7]提供了一种屏幕共享方案。我们应用该方案研发了机房实验教学系统,但是实验中发现,使用屏幕共享时教师端操作系统对于鼠标双击操作没有响应。经过仔细分析和反复对比实验,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使用了不恰当的鼠标信息获取技术。

2.1鼠标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

文献[8]介绍了一种利用API函数获取鼠标光标的简单方法(下文称为法1),这种方法的主要步骤:首先调用GetCursorPos函数获取当前鼠标光标的位置,然后调用GetCursor函数得到鼠标光标的图标句柄,最后将鼠标光标的图标绘制到当前抓取的屏幕位图的相应位置上。

上述法1的优点在于,思路简单明了,编程方便快捷。不过,文献[7]指出,如果当前鼠标焦点不在屏幕共享系统的教师端软件界面之中,那么法1虽然能够准确获取鼠标光标的位置,却不能准确获取鼠标光标的图标。在机房实验教学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演示,教师端鼠标图标不可避免会发生变化,不同的图标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在机房实验教W系统的屏幕共享系统中,采用法1来捕获和共享鼠标信息显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2鼠标信息获取的改进方法

文献[7]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鼠标信息获取方法(下文称为法2),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调用了AttachThreadInput函数,从而使得系统中不同的进程和线程能够共享输入队列。

法2相对比法1,其实现过程较为复杂,除了调用AttachThreadInput函数外,还需要调用GetWindowThreadProcessID、WindowFromPoint、GetCurrentThreadId等函数,其具体实现代码可参考文献[7]。法2虽然实现过程复杂,编程比较繁琐,但是确实解决了法1的弊端。不管当前鼠标焦点是否在屏幕共享系统的教师端软件界面中,利用法2都能够精准获取鼠标的位置与图标信息。

法2在解决法1弊端的同时,却产生了新的严重问题。如果采用法2捕获鼠标信息,当教师启动机房实验教学系统的屏幕共享功能后,教师端操作系统无法响应教师所进行的鼠标双击操作,只有退出屏幕共享功能,系统才能正常响应鼠标双击。这说明采用法2捕获和共享鼠标信息将严重干扰用户对电脑的正常操作,同样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3鼠标信息获取的推荐方法

实际上,利用API函数GetCursorInfo能够捕获鼠标信息,同时避免法1和法2产生的问题,这正是本文推荐的方法(不妨称为法3)。法3除了需要调用GetCursorInfo函数外,还需要使用光标结构体类型CURSORINFO,下面给出利用VC6.0实现的核心代码:

//绘制鼠标图标到屏幕图像中

通过实验发现,利用上述代码捕获鼠标时,捕获到鼠标光标的位置信息与实际位置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偏差。经过反复试探,确认捕获到的鼠标光标的横、纵坐标均比其实际值大10,因此,在屏幕图像中绘制鼠标图标之前,还应该校准鼠标光标的坐标,具体代码如下所示:

point.x-=10;

point.y-=10;

3结束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汪彦,谭新良,何建新,费雄伟.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

改革研究与实践[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9(18):138-139

[2]路芳瑞,石何太,张扬.基于C/S与RIA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科学,2012.6(15):97-99

[3]唐存东,全上克,王志平.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

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9:113-116

[4]汪彦,谭新良,何建新.基于C/S模式的机房实验教学系统设

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4.8:73-75

[5]任秀英,王崛,余立新.应用SkinMagic设计交互式软件界面[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16:27-68

[6]王敬,孙守迁,杨钟亮.面向VC界面的视觉优化设计方法与

应用[J].计算机应用,2010.30:192-195

[7]汪彦,黄雪华,涂立.一种改进的应用于机房教学的屏幕共享

THE END
1.在线课程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网站设计、网络课程等的出现,网络课程具有不同于传统课程的功能和特点。总之,在线课程可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要求。具体来说,它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I、课程覆盖的民主化 让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无论贫富的青少年都能享受到最理想的教育,义务教育成为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民主化在互联网https://www.xjcj-edu.com/web/12457.html
2.AI自习室与传统自习室的区别是什么?AI自习室与传统自习室在学习环境、教学资源、个性化程度、学习效果、互动性、成本效益以及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习环境 · AI自习室:融入高科技,能根据学生需求智能调整光线、温度等,创造最佳学习条件。此外,AI自习室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学习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沉浸感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571087265156947&wfr=spider&for=pc
3.推荐算法中的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有何区别,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场景需求来选择在线学习或离线学习,也可以结合两者的优势进行混合使用。例如,在推荐系统中可以使用离线学习来训练初始模型,在线学习来实时更新模型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推荐效果和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取决于应用场景和需求。0https://www.mbalib.com/ask/question-ec5c1bbee149c6534d0a725ffdb15235.html
4.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优势不足与发展策略内容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实现教师的学习目标,而且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学习效果。然而,线上与线下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种方式是不能完全替代的,有一定的互补性。笔者在分析两种教学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对深化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进行了思考。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2024
5.在线初中数学,重塑学习体验的革命性新模式科技在线初中数学为学习者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应充分利用在线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应关注在线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线初中数学学习将越来越受到青睐,为更多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http://www.huayiii.com/post/13980.html
6.java学习路线(鱼皮)鱼皮java学习路线资源Java学习路线(鱼皮) Java学习路线(鱼皮)是一条龙版本的学习路线,从入门到入土,旨在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Java开发的所有知识点。本路线的特点是新、完整、实用、开源、回馈社区、持续更新。 学习路线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备阶段、Java入门、Java进阶、Java高级、Java框架、Java项目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相关的知识点、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25355771/86248683
7.懂了么app官方版下载官方手机版利用平台的考试分析系统,根据孩子的优缺点提供改进建议;实现家长与学校的实时沟通,让家长辅导孩子省心省力,增加参与度。 软件特色 1、全国名师在线答疑 系统提供来自全国各地一线名师的在线指导和答疑。 2、数据文件实时查询 学生过往成绩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APP随时查看 3、统一考试、联合考试网上启动 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https://www.dianlut.com/soft/703734.html
8.AIR学术李升波:将强化学习用于自动驾驶: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实际上,我们具有两套将强化学习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途径:第一,先离线训练策略、再在线应用策略,即OTOI方法:将强化学习视作最优控制问题的求解器。或使用模型,或使用预先采集的数据,先离线训练一个最优策略,然后部署到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在线控制应用。第二,同时训练和应用策略,即SOTI方法:这是利用强化学习的探索试错https://air.tsinghua.edu.cn/info/1008/1323.htm
9.2024年打字练习软件推荐作为一个互联网老兵,深知在选择打字练习工具时,用户不仅关注其实用性和效果,还越来越重视软件的便捷性、个性化以及互动体验。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本地桌面软件与在线打字练习平台两大类别的优缺点,并基于实际测评与市场反馈,推荐当前最热门的六款打字练习软件。 https://m.zol.com.cn/otherbbs/d4_32406.html
10.MLK机器学习常见算法优缺点了解一下腾讯云开发者社区MLK | 机器学习常见算法优缺点了解一下 MLK,即Machine Learning Knowledge,本专栏在于对机器学习的重点知识做一次梳理,便于日后温习,这篇文章很久之前在本公众号发过,现在拿回来整理下,也算是一种温故而知新了。 ? 前情回顾 MLK | 那些常见的特征工程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485883
11.息流FlowUs评测:从输入到输出,内置工作流的笔记软件和知识管理AI写作助手:支持头脑风暴、列出执行步骤、罗列大纲、分析优缺点、内容解释、日常小记、故事创作、写文章、翻译、总结、扩写、续写等多种 AI写作场景。 AI 多维表格:通过 AI一键创建多维表格,对多维表格内容进行总结、解释、翻译等数据处理任务。 支持中文界面,针对中文用户使用习惯进行细节优化 https://sspai.com/post/73465
12.强化学习的基本概念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针对的是在强化学习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交互数据的使用方式。在线学习的强化学习模型,会在一个交互之后,立即用本次交互得到的经验进行训练。而离线学习的强化学习模型,往往是先将多个交互的经验存储起来,然后在学习的时候,从存储的经验中取出一批交互经验来学习。 https://www.jianshu.com/p/28625d3a60e6
13.学科类阅读写作编程成人考证学习类等都有!网课哪家学习者可以通过在家上网学习,只要有网的地方,即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视频、图片和资料可在电子产品上反复观看,学习者可针对自己学习弱项强化训练。 网上通过课程学习,对学习者而言,价格相对友好。 停课不停学。 打破地域和国界。 网课有哪些优缺点?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64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