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这玩意儿有啥用?管点有用的吧!”
商户对城管的吐槽,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被吐槽的黑龙江伊春市城管登顶热搜。
这次虽然也是城管和商户的利益冲突,但是与以往不同,这次并没有暴力执法,反而执法城管的眼中也充满了无奈!
6月29日,有网友在网络发布视频,黑龙江伊春市伊美区城管用铲子将一家商户玻璃门上的红色字招牌“烤鸭”用铲子铲掉。
拍摄视频的人很不能理解,外面可以摆放东西,也可以放外放,但是门上贴字就不被允许。
商户欲哭无泪,表示贴这字还花了100多块钱呢,也没有占道却要被铲除。无奈的抱怨:
“管这玩意儿有啥用,管点有用的吧!老百姓的兜比脸都干净!”
城管听到后也非常难受,但是表示自己也无没有办法,全区都不给贴,是文创办的规定,如果文创办下来检查发现存在这种现象他们会被扣分,希望得到商户的理解。
城管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平衡点,事件曝光之后迅速引发网络热议。这次我得为城管说句公道话。
有很多时候城管也没有办法,他们也只是制度的执行人员,他们也是听命行事。
结果怎么做都不可能完美!铲字被商户被群众骂,不铲自己的饭碗可能就没了。
都是成年人了,在被骂和饭碗之间,只能选择饭碗。
但是接下来城管部门的回应让我感到大惊失色!
如果门上贴的店内经营项目都不被允许,那有些特色店名应当如何宣传?比如理发店叫“一丝不苟”,若是没有宣传语,顾客怎么知道这是理发店?
仅仅是在门上贴了几个字,这几个字既没有夸大或者虚假宣传,也没有传递不良信息,更重要的是仅仅是几个字并不会破坏周边治安,影响他人。这都不被允许的话很难让人信服!
不过据人民咨询报道,在2021年的广州倒是发生了类似的案件。
以广州的这个案件类推本案,黑龙江的这家商户仅仅是在店铺玻璃门上贴了自己家的特色餐饮,既不会对普通群众造成不良印象,更不属于影响市容的宣传品。
所以我认为城管部门不应该将其强制铲除。
希望有关部门在城市管理工作部署之前,真的可以走到群众里,倾听群众的心声,要充分顾及我们底层百姓的生产、生活的不方便与不容易。
重文件、重面子、轻民生、轻实际只会让执法者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加深,只会让政府公信力不断被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