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5%目标大力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5%左右。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增长目标;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增长目标;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目标。

廖宗魁/文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对2023年政府工作作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全面部署了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它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

它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实现2024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它是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的十大工作任务,其中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放在了任务的前两位,可见对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5%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5%左右。为什么会定在这一水平呢?《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3月5日上午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这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包括国内国际形势,包括需要与可能,可以说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而制定的。”

立足当前,就是要兼顾短期的需要。黄守宏指出,“从当前需要看,我们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风险,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2024年的就业压力是比较大的,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1200万人以上。根据就业跟经济增长的对应关系,或者根据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大体测算一下,要实现就业目标,经济大体上也需要保持5%左右的增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目标是“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为5.5%左右。这一目标要高于2019年、2021年和2022年的1100万人,也略高于2023年的1200万人左右的目标,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做好就业工作的力度、决心和鲜明的政策导向。

当然,要实现这一就业目标自然需要合适的经济增长与之匹配。预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将超1170万人,可见增加就业的担子并不轻。广发证券认为,2023年1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对应新增239万人的就业,按此估算,1200万人的新增就业需要的内生GDP增速就在5%左右。

要化解当前经济中的一些风险,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做支撑。比如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能只专注债务端,因为债务杠杆率是动态的,如果经济增速加快,即使债务规模保持平稳,杠杆率也会自然下降,这样就能把风险化解于无形。

着眼长远,就是要符合长期的目标。黄守宏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里虽然没有明确的数量要求,但是里面隐含着对经济增速的要求。根据各方面的测算,从现在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大体要保持在5%左右的经济增速。”

也就是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仅仅是2024年的需要,也是未来好几年的需要。市场曾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房地产高速发展的结束,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水平会逐步下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以及黄守宏的解释,无疑让市场彻底打消了这种疑虑,这将大大增强社会各界对未来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坚定信心。

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5%

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了5.2%的增长,而2024年提出的增长目标仅为5%左右,似乎还下降了?其实不然,广发证券认为,2024年面对一个更为正常化的基数,同样是5%左右的增长,可比口径下的实际经济增速要高于2023年。2023年的5%对应的两年复合增速是4%,而2024年5%的增长对应的两年复合增速是5.1%。

由此可见,2024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具有更高的“含金量”。这一目标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表示,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力一跳能够实现的目标”。

这体现出,这一目标是需要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是一个不低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

我们有充足的准备和工具箱,来“奋力有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上,如何给经济“助跑”实现“奋力一跃”呢?

在财政政策方面,2024年的赤字率拟按3%安排。市场对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有较大的期待,赤字率目标与2023年持平,如何体现“积极”呢?

黄守宏详细解释称,“即使这个赤字率同样是3%,但由于GDP这个分母大了,赤字规模今年达到4.06万亿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专项债也增加了1000亿元,达到3.9万亿元。再加上2024年财政收入会保持恢复增长势头等,算下来财政支出的盘子还是不小的。2024年安排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扩大到28.5万亿元,比2023年增加1.1万亿元。所以,2024年的财政政策总体来看是适度加力的,关键是要把这些钱花好、用好,用到最重要的地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未来几年会持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2024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

考虑到2023年四季度发行的1万亿元国债主要会用在2024年,再加上还会新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实际上的2024年财政政策力度要远大于3%的赤字率体现的规模。既可以拉动当前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国盛证券认为,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主要背景是经济下行与结构转型压力并存,旨在稳增长、拉投资、服务于国家的长期战略。有助于拉动内需、提振信心,对权益市场将形成利好。

在货币政策方面,虽然近期央行已经降准、“降息”,但后续估计仍会有进一步的货币宽松政策出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指出,“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是7%,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我们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而且,我们还为未来的不确定性留足了储备,为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保驾护航。黄守宏指出,“如果说将来中国经济遇到超预期的冲击,或者国际环境发生超预期变化,我们政策工具箱里还有储备工具。”

高质量发展的5%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4年的十大工作任务,其中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放在了任务的前两位,可见对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华福证券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增长动力转换,在生产力数量外,对生产力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质生产力正是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载体,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

《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三项重点布局: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关于重点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简称 “十四五”规划 性质 国家规划 目录 1 规划历史 ? 编制启动 ? 重要指示 ? 意见征求 ? 党中央聚焦 ? 会议审议 2 指导思想 3 遵循原则 4 战略导向 5 主要目标 6 规划全文 ? 目录 ? 第一篇 ? 第二篇 ? 第三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9B%BD%E6%B0%91%E7%BB%8F%E6%B5%8E%E5%92%8C%E7%A4%BE%E4%BC%9A%E5%8F%91%E5%B1%95%E7%AC%AC%E5%8D%81%E5%9B%9B%E4%B8%AA%E4%BA%94%E5%B9%B4%E8%A7%84%E5%88%92%E5%92%8C2035%E5%B9%B4%E8%BF%9C%E6%99%AF%E7%9B%AE%E6%A0%87%E7%BA%B2%E8%A6%81/56266255
2.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理解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并从8个方面明确了未来5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完成好这些目标任务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MDU2MzY1Mg==&mid=2247502242&idx=2&sn=9616226178121a99a84575864b327b92&chksm=ce187a352464d43a0b146b751e0a15f7b63d8400747775d713a7f579f6957bc4b5ec33c3df74&scene=27
3.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新闻直播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相关推荐 [东方时空]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 如何连接起大湾区新未来? [国际时讯]关注叙利亚局势 土媒:“叙利亚国民军”控制曼比季 [正午国防军事]关注叙利亚局势 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首次 以地面部队公开进入叙利亚 [正点财经]关注叙利亚https://tv.cctv.com/v/v2/VIDEtHhltvXahmyXRTZ1WjtW210315.html
4.“十四五”规划与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多元论坛“十四五”规划与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国家战略与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在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难点,从而加快助力形成双循环格局。当前,中国的区域发展具有东西发展差距仍然明显、南方与北方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三个特点。党的十九大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dylt/202106/t20210611_467104.htm
5.国家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内容可划分为“四类”即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空间规划。 专项规划 区域规划 世纪华达产业“十四五”规划服务范围 1、聚焦发展 3、提升发展 夯实基础,主要是通过基础性产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发展,主要包括:网络强国(5G)、交通强国(高铁、磁悬浮)、文化强国(文化自信)、体育强国(体育产业)。 http://www.sjhuada.com/h-col-133.html
6.2022第二节 嵌入式应用行业企业战略规划方向研究 一、“十三五”嵌入式应用行业企业战略调查 二、“十三五”企业核心战略制定 三、“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的准备 第三节 嵌入式应用行业战略实施及方向研究 一、“十三五”领先企业的战略实施 二、“十四五”企业战略目标与方向https://m.chinabgao.com/report/8373893.html
7.“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录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指导方针 第三章 主要目标 第二篇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第四章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http://www.cbminfo.com/BMI/zx/1459550/7054877/index1.html
8.“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字鸿沟,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的必然选择 。 本规划 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家信 息化发展 战略纲要》 等制定 ,是 “ 十四五 ” https://www.yntv.cn/news/20211227/164060546115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