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营销领域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浩如烟海。比如:会议营销、娱乐营销、事件营销、文化营销等等,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简单从其含义上理解,
4p是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在市场营销组合观念中,4P分别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
产品的组合,主要包括产品的实体、服务、品牌、包装。它是指企业提供给目标市场的货物、服务的集合,包括产品的效用、质量、外观、式样、品牌、包装和规格,还包括服务和保证等因素。
地点通常称为分销的组合,它主要包括分销渠道、储存设施、运输设施、存货控制,它代表企业为使其产品进入和达到目标市场所组织,实施的各种活动,包括途径、环节、场所、仓储和运输等。
“营销究竟有哪些模式?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才适合我?”很多企业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其实,这些营销的新名词、新方式只不过是营销的招术而已,并非模式。好比武术中的“降龙十八掌”,只有多个招术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一个套路,才叫一个模式。营销模式就是营销策略的结构性组合。营销模式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逻辑性又有创造性,有点像古代兵法中的阵式。
4P是营销的根本,该如何组合这4P?组合的原则是什么?条件是什么?这就是营销模式。模式才是最为重要的!模式才是致胜的关键!
营销有且只有四种模式
营销有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至于后来的4C和4R等都是概念的演绎,对企业最有用的还是那4个P。而如何组合这4P是重要的,所以我们把营销研究从4P的要素研究,发展到组合的研究。如何组合4P?国内对这方面的探讨非常少,倒是《孙子兵法》颇有论述。其实三十六计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动态组合和使用条件,而使用的原则就是模式。
小编认为:营销有且只有四种模式。以前是把4P看成是在一个平面上的四个点,现在我们把它变成锥体:其中一个P是战略性的,其它3P围绕这一个P来组合。这种超静力结构就非常有力。由此,我们就可以把营销模式分为分别以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为核心的模式,其它林林总总的营销招术,比如:服务营销、娱乐营销等,都可以归到这里面来。
一、以产品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以产品为核心进行营销策略的组合。典型的如:IT行业和医药行业。在IT行业,没有分销的概念,只有代理商的概念,渠道扁平、混乱、无管理而且扎堆,但只要能满足市场的变化就行。因为IT行业遵循摩尔定律,产品更新非常快,要求渠道快速响应。随着新品推出,旧货马上跟进降价。企业十之七八的营销费用是用于新产品推广,而不是投入渠道和包装等。
在这种模式下,营销组织以产品经理为主,营销的策源地也来自产品经理。摩托罗拉在进中国之前12个月才研发一个新品,现在在中国是4个月研发一个新品。由于其技术能力强,所以营销以产品为核心,渠道很简单,全国有几个大的代理商就可以了,不用深度分销。摩托罗拉的这种模式会对竞争对手造成致命的杀伤力,但这种模式中国大部分企业做不了,因为中国企业大都没有核心技术,所以做不到以产品为核心。
反观2001~2003年,TCL等国内手机厂家也是类似三星手机的做法,目标客户也基本一致,但具体运作上只是“形似神不似”。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产品技术上、个性化的外观设计上不能做出实质上的推陈出新,而且产品不合格率太高,也严重地损害了品牌形象。
所以,企业要根据自己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模式。我们都知道“设计的三星”和“技术的索尼”,而相同行业的企业所选的营销模式之所以不同,正因为各自所掌握的能力和资源不一样。
二、以价格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以价格为核心进行营销策略的组合,产品、渠道和促销策略都以价格战为核心。典型的企业比如:格兰仕。过去一台微波炉3000元一台,现在卖300元还送很多东西。格兰仕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价格战,每波的降价幅度都在30%以上。
这种模式对资源和能力有如下要求:要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行业要有规模经济性,规模曲线非常明显。格兰仕是从国外搬来的生产线,同时也拿来订单,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成本,实现双赢,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
以价格为核心的模式本身有合理性,但不可用过了头。
采用以价格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其营销组织的管理重心较高,营销权力在总部,下面人执行好就行了。销售队伍不大,渠道结构扁平。目标市场明确,通过价格张力扩大市场份额,比如:价格降5%,市场份额能扩大10%,企业就赢了。
由于中国企业的能力就是依靠廉价人力进行低成本制造,还没有能力建营销组织和渠道,也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促销,销售队伍能力也不足,所以许多中小企业和行业挑战者经常采用这种模式。
三、以促销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应用这种模式要求企业的企划能力和品牌传播能力比较强,有管理能力和激励能力。产品虽然有一定差异性,但并不需要许多原创的差异,有组合差异和功能差异性就行。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需要产品的目标人群比较精准,比如:脑白金定位中老年,安利定位于职业白领等。
这种模式下,营销组织模式有多样性,营销重心比较高。需要统一企划,策划重心高,执行重心却比较低,走两极,营销组织非常简单,人力资源质量要求高,组织管控体系要求也高。
四、以渠道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以渠道为核心进行营销策略的组合,典型的就是深度营销。深度营销相当于有协同性的兵团来打那些散兵。
这是中国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模式,因为:
第一,中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产品竞争力;
第二,产品低成本程度相似;
第三,高空传播对资源的要求高,大部分企业没完成原始积累,高举高打的传播方式做不了,而人员推广的方式需要产品可以高加价,这种方式中国企业也做不了。
随着消费者不断理性,这个模式会慢慢失效。中国市场大而且多元化、城乡差异也大,流通发展滞后于上游产业,渠道发育弱,这使得渠道发力能取得很好的竞争力。在中国现在情况下,既有传统渠道,又有现代渠道,多渠道混杂并存,你能在复杂情况之下,构建渠道协同就能取得优势,典型的如:家电业的创维、TCL等。它们很早开始做三四级市场,农民富了,它们就成长起来了。
应用这种模式的企业需要对营销本土化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对渠道结构、消费者特性都非常了解,也需要有很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清晰的战略,组织管控能力比较强。从制造来讲,要有快速研、产、销一体化响应能力。
因为产品没有差异性,靠渠道取胜,所以营销组织重心低,遵循就近和对等原则:谁代表市场谁拥有权力,谁配置资源谁承担责任。区域市场瞬息万变,所以要有具备洞察力和执行力的队伍。这个队伍要求部分精英与大量地方武装,又需要指挥者比较精明。
应用这种模式的娃哈哈的品牌玩不过可口可乐,价格也不便宜,却做成了中国第一,靠的就是渠道能力。再比如山东六合的饲料,靠的就是渠道贴近养殖户。这种案例非常多,短期内也最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