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擘宏图——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

29.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

1978年10月,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乘坐从东京到京都的新干线列车,触动很大: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这一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改革开放大幕,迈出追赶时代的历史步伐。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开创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也正是在这一年,我国“复兴号”动车组研发项目启动。如今,“中国血统”的“复兴号”以高达350公里的时速在中华大地上疾驰穿梭,“中国速度”让全世界为之惊叹。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从实行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历史见证沧桑巨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振聋发聩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和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大幕,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像浩荡的春潮,涌动神州大地。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打开国门”到“全方位开放”,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1979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9%,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率高7.0个百分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从1978年的第11位跃升到2010年的第2位,并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世界最大货物出口国。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5个年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形象地说过,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也越来越多。改革涵盖的领域愈加广泛、触及利益格局的调整愈加深刻、涉及的矛盾和问题愈加尖锐、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愈加艰巨,继续推进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联动性前所未有。历史告诉我们,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谱写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改革开放踏上了新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截至2020年底,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40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17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500多个重要改革文件,推出2000多项改革方案。全面深化改革大刀阔斧、攻坚克难,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发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开启改革开放到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两个划时代的三中全会一脉相承,体现了时代的进阶、实践的递进,也是历史的必然。坚定不移沿着两次三中全会开辟的正确道路,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中国就一定能够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30.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0多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从那时起,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推出一个个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三中全会”也由此成为重大改革的代名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个总目标指引下,我们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不断向纵深推进。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的关键。

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拓展的客观需要。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零敲碎打调整和碎片化修补不行,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向突进也不行,必须要有一个总体设计,并据此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我们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标志着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

THE END
1.每日一词四个全面2020年10月底,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新的表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131067204364441&wfr=spider&for=pc
2.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理论解读3、“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https://www.gddq.gov.cn/ztzl/wwytztbj/content/mpost_2077219.html
3.江西组工微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知识竞赛题近日,按照中央部署,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国全面启动,各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切实抓好学习教育,组织党员以个人自学为主,原原本本通读《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等,领悟初心使命,增强党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https://www.jxrtvu.com/bwcx/2019/0922/c3141a17682/page.psp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百问百答时政理论19、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内容是什么?哪一个“全面”是在江苏提出的?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在江苏提出的。 20、“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https://zjzx.91job.org.cn/index.php?c=Article&a=show&site=2&id=252
5.“十三五”规划建议怎样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闻频道原标题:“十三五”规划建议怎样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编者注:本文原载于新华网,时间为2015年11月11日,转载仅为提供资料。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四个全面”是“一个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个全面http://news.cntv.cn/2016/01/14/ARTICBetTd0jANup9XFq4fxl160114.shtml
6.党的十九大和新党章应知应会100题8.“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什么? 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0.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https://www.qzfzfz.com/newsinfo/11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