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部分名词解释.pdf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

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价格指数: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一组商品(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

度的经济指标,是经济指数的一种,通常以报告期和基期相对比的相对数来表示。

就业: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

失业: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认为是失业。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

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国民产出: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构成了国民产出总量,它反

映了该国的生产水平。衡量国民产出的经济变量有多个,如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净值(或国民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

总需求:一个在一指定时期及物价的经济体系(Y)内对最终物品及服务的需求的总和。

总供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社会生产活动实际可以提供给市场

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

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净值: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

算的净值,及新增加的产值。

国民收入: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

个人收入: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

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

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的变化,以不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产

生的所有产品的价值。

名义GDP: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支出法: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

果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支出

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收入法:从生产过程形成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国民经济各产

业部门收入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国外要素净收入:本国生产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如本国在外国投资获得的利润,本

国公民在外国的劳务收入等)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

重置投资:重置投资又称折旧投资,是指为补偿固定资产损耗而进行的投资用。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为了再加工或者转卖用于供别种产品生产使用的物品和劳资,如原材料、燃料等。

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出,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

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

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

国民账户体系:SNA依据西方经济理论,认为所有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和提供劳务的活动都

是生产活动,凡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公私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列入生产部门,一切生产部门活

动的成果都是社会产品,社会产品总量是物质产品价值和服务活动价值之和。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只核算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五

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物质产品生产,不核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性生产。

消费支出: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以消费者身份在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所发生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个人消费支出两部分。

政府支出:一国(或地区)为了完成其公共职能,对购买的所需商品和劳务进行的各种财政资

THE END
1.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考试题库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题库,分栏、分答案解析排版、小字体方便打印背记!经广大会员朋友实战检验,此方法考试通过率大大提高!绝对是您考试过关的不二利器!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 1、名词解释 资本—产http://www.91exam.org/exam/87-4540/4540008.html
2.西方经济学考试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考试名词解释(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计划参加2022年考研的考生已经进入备考状态。近年来,报考经济学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经济学考研来说,掌握一些核心概念也至关重要。下面,小编整理了2022年考研经济学总结:西方经济学常用术语解释汇总。希望对大家202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有所帮助。http://www.cdrsks.cn/html/80-651386.html
3.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1130备份zy=f(zk,zl)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必须谨记,不存在单一的、适用于每个经济问题的“正确”模型。相反,存在许多模型,每一个模型都有助于解释经济的某个特定方面。宏观经济学领域有些像瑞土军刀一一套相互补充而又互不相同的工具,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应用于不同的情况。 本书呈现了许多模型,它们处理的问题各不相同,所作的假设也有https://blog.csdn.net/S_ZaiJiangHu/article/details/126325735
4.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归纳篇2:宏观经济学 重点名词解释归纳 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它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9zl6xg1.html
5.宏观经济学考研考点精要(含考研真题精选和解析)《宏观经济学考研考点精要》由名校博士与考研辅导一线专家联手打造,全书体例完整,答案解释详尽、针对性强且极富权威性,将考试中需要把握的重点难点一网打尽,对考生备考有重要作用。 目录 《宏观经济学考研考点精要》囊括60套全国名校近五年微观经济学真题,由名校博士与考研辅导一线专家联手打造,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http://www.chinakaoyan.com/book/BookShow/id/103532.shtml
6.宏观经济学考研名词解释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 2022经济学考研|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消费物价指数(CPI) 考研考生们最先考虑的就是择校择专业的问题,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对以后的发展就业有很重要的影响。报考经济学的人数逐年增加,未来的发展潜力也不错,相信是不错的选择。 【理论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考研名词解释 2022经济学https://www.kaoyan365.cn/tag/94301_3.html
7.几个宏观经济名词解释,请简述.1充分就业;2自然失业率;3摩擦相似问题 求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总汇 几个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急用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末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月考试卷汇总 二维码 回顶部?2021 作业帮?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作业帮协议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83bb05b78852d9d8b8ff3d2b52fb95a2.html
8.宏观经济学超全名词解释汇总宏观经济学超全名词解释汇总 1.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https://www.oh100.com/ahsrst/a/201704/266714_2.html
9.2024经济学考研必背23条名词解释!学姐贴心整理经济学是一门涉及面非常广泛的学科,它不仅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统计学等工具性知识。但是经济学报考也是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因为报考人数多,而是知识的系统性让很多人容易混淆。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经济学考研必背名词解释23条,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7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