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室性早搏<30次/小时,或≤5个/分钟心脏病人、健康人均可发生,常无特异性症状
诊断主要依赖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治疗采用药物、手术治疗,及改变生活方式等
偶发室性早搏是什么?
偶发室性早搏是指室性早搏<30次/小时,或≤5个/分钟。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希氏束及分支以下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均可发生。
偶发室性早搏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正常人群中偶发室性早搏占17%~90%。
偶发室性早搏会猝死吗?
少部分偶发室性早搏患者会出现死亡。因饮浓茶、咖啡或最近情绪激动、紧张等因素导致的偶发室性早搏患者,病情并不严重,通常不会引发猝死。
但偶发室性早搏伴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会有引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因此,此类患者需及时就诊,治疗基础心脏疾病,防止发生危险。
偶发室性早搏严重吗?
偶发室性早搏并不严重。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下也会出现偶发室性早搏。若患者无胸闷、心悸、心跳停搏感等临床症状,则通常无须治疗。若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则可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美西律和普罗帕酮等,治疗效果较好。
此外,患者还需免浓茶、咖啡、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病因
正常人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电解质失衡等原因均可引发本病。在心血管疾病中,本病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
与二尖瓣脱垂、及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
偶发室性早搏的病因有哪些?
任何可导致心室肌提前除极的因素均可引发室性早搏。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是室性早搏常见的病因。
其他因素
如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电解质紊乱
包括低钾、低镁、低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和贫血等也可出现室性早搏。
偶发室性早搏有哪些诱发因素?
在普通人群中,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严重作息不规律及过量的烟、酒、浓茶、咖啡等均可诱发室性早搏。
症状
偶发室性早搏患者常无症状,偶尔有心悸、胸闷、失重感、心跳停搏等症状。若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
本身并无多大临床预后意义。但有严重心脏病患者,则有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
偶发室性早搏有哪些典型症状?
偶发室性早搏可能有哪些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就医
当患者出现严重心悸,影响日常生活时,需及时就诊。但若患者出现严重胸闷、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及时处理。
偶发室性早搏去哪个科室就诊?
心血管内科、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偶发室性早搏?
本病诊断主要依赖常规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判断室性早搏
的形态、数量、起源部位及与运动的关系等。
偶发室性早搏要做哪些体格检查?
心电图检查
12导联心电图:根据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可发现室性早搏。
超声心动图:可评价心脏的结构、大小、功能以及瓣膜情况。
影像学检查
心脏CT及冠状动脉评估:有助于鉴别冠心病
等疾病。
心脏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指导诊断和甄别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结节病、淀粉样变性、心肌致密化不全和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疾病。
电生理检查
可用于有持续性心悸症状而诊断不明、有心肌
瘢痕证据的患者,冠心病合并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中度心功能下降、伴有持续宽QRS
心动过速诊断不明的患者。
运动试验
若患者症状与运动存在关联,可进行运动试验确定运动与室性早搏的关系,评估运动是否造成早搏增加,是否可能诱发更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指心房的冲动通过非常规传导途径使整个心室或心室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动,或心室的冲动通过非常规传导途径使整个心房或心房的某一部分提前激动。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少数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与室性早搏区别。
治疗
本病治疗目的为改善症状及长期预后。治疗应对患者的症状,及其原有心脏病变,根据不同的临床状况决定是否给予治疗。常用治疗手段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偶发室性早搏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合并有贫血、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和药物中毒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如低钾引起者应及时补钾,洋地黄中毒引起者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英钠
或滴注氯化钾常有效。
患者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饮酒抽烟等,保证睡眠,调整心态。
偶发室性早搏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不同情况的患者需要使用的药物不同。
抗心律失常药物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但症状明显者,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宜首先选用β-受体阻滞剂,效果不佳者考虑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和普罗帕酮等。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合并
心功能不全者,原则上主要处理心脏本身病,不必应用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药物。但若患者症状明显,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也可谨慎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抗焦虑药物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患者,经反复解释并告知室性早搏的良性特征后临床症状仍不缓解,对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患者可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如舍曲林、氟西汀等。
偶发室性早搏有哪些手术治疗?
导管消融治疗
对多形性或联律间期极短的偶发室性早搏,诱发室颤的可能性较大,才需进行导管消融治疗。
偶发室性早搏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但症状明显的患者,参松养心胶囊、稳心颗粒以及具有安神作用的中成药等亦具有减少早搏
和减轻症状的作用。
偶发室性早搏有哪些其他治疗措施?
心理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通常无需药物治疗。首先进行精神心理评估,详细告知室性早搏的良性特征,帮助患者打消顾虑,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症状缓解。
预后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预后良好。而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脏基本病变的类型、累及范围和严重程度。
偶发室性早搏能治愈吗?
绝大部分偶发室性早搏可以治愈。
若患者有原发基础疾病,未及时控制,则心脏病变的程度会随原发疾病加重,可危及生命。
偶发室性早搏常无并发症。
偶发室性早搏会复发吗?
部分患者可因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及过量的烟、酒、咖啡、浓茶等诱因再次复发。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偶发室性早搏会自愈吗?
大部分偶发室性早搏患者会自愈。但是偶发室性早搏患者能否自愈与其原因有关。若患者因劳累、紧张、压力大,吸烟,过量饮用咖啡、浓茶等引起室性早搏,则通过纠正生活方式可能会恢复。而若部分患者有原发基础疾病,如
贫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则通过治疗原发疾病可以缓解症状。
如果患者伴有器质性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
等,预后与心脏疾病的控制情况有关。
日常
偶发室性早搏患者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或根除发生本病的病因和诱因,防止该病的发生。
偶发室性早搏如何家庭护理?
患者生活起居要规律、戒酒烟、勿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和睡眠、锻炼身体预防感冒。
偶发室性早搏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饮食:戒烟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保持大便通畅。
生活方式: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心理:患者应减轻心理负担,减轻焦虑,保持心情舒畅。
偶发室性早搏病情需要日常监测哪些指标?
若患者反复出现心悸、胸闷、失重感、心跳停搏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偶发室性早搏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定期随访评估,一般最长每6个月检查1次,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
偶发室性早搏怎么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避免喝咖啡、浓茶。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建议自行医嘱自行服药,避免出现药物导致的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