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公开丨2023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

2023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川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上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经济回升向好,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区域经济协同共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实现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3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6013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56.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1306.7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增加值32769.5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6%、29.9%和62.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36.4∶53.1调整为10.1∶35.4∶5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835元,增长6.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持平,其中,医疗保健类上涨0.6%,居住类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5%,食品烟酒类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0%,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2.9%。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32195.1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7.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3819.4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6888.5亿元,增长6.6%。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8∶43.8∶51.4调整为4.6∶42.9∶52.5。

年末全省民营经济主体达到876.7万户,比上年增长9.0%,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3%,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244.2万户,增长13.5%。

三、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0.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9%;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72.9万公顷,增长2.4%;中草药材播种面积16.9万公顷,增长6.2%;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8.3万公顷,增长2.6%。

全年粮食产量3593.8万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增长3.7%,秋粮产量增长2.2%。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38.6万吨,增长1.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417.9万吨,增长4.2%;茶叶产量42.5万吨,增长8.1%;园林水果产量1341.8万吨,增长8.3%。

全年生猪出栏6662.7万头,比上年增长1.7%;牛出栏316.4万头,增长3.4%;羊出栏1767.3万只,下降1.4%;家禽出栏76511.9万只,下降2.0%。猪肉产量增长2.4%,牛肉产量增长1.3%,羊肉产量下降1.4%,禽蛋产量增长3.2%,牛奶产量增长1.7%。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9.3万公顷,增长1.4%;水产品产量178.9万吨,增长3.9%。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4万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99.5万公顷。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9万公顷,累计1252.3万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027.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全年农村用电量328.3亿千瓦时,增长2.0%。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6705.2亿元,比上年增长5.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44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8%,轻重工业增加值之比为28∶7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1.1%,股份制企业增长5.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9.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7.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6%;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9.8%。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比上年下降9.9%,发电量增长1.0%,天然气增长7.9%,单晶硅增长113.2%,钢材增长15.7%,彩色电视机增长15.4%,汽车增长8.8%,啤酒增长4.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5.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3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506.1亿元,增长5.1%。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669.2亿元,增长17.1%;股份制企业4000.7亿元,增长4.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53.8亿元,增长9.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1.3元,比上年下降0.6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3%,比上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846.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031个,实现利润总额626.7亿元,增长1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066.7万平方米,下降13.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265.5万平方米,下降17.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1331.6万平方米,下降25.6%。

五、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684.0亿元,比上年增长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04.6亿元,增长12.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44.3亿元,增长12.2%;金融业增加值3997.4亿元,增长6.2%;房地产业增加值3644.2亿元,下降0.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212.0亿元,增长6.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132.9亿元,增长11.4%。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6.0%,利润总额增长64.6%。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9.9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276.9亿吨公里。全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471.1万吨,比上年增长39.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23.0万吨,增长0.4%。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9万标箱,增长10.7%。年末高速公路建成里程9803公里。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6.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4.2%。旅客运输周转量1842.0亿人公里,增长117.7%。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拥有量1542.5万辆,比上年末增加82.2万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363.0万辆,增加74.4万辆。民用轿车拥有量1382.2万辆,增加70.5万辆,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1274.4万辆,增加68.6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69.6亿标准量(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5%。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373.3万件,包裹业务84.9万件,快递业务量34.9亿件,快递业务收入324.4亿元。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2.3%;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4%。全年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3.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3.3%。商品房施工面积47770.2万平方米,下降8.2%;商品房销售面积8005.8万平方米,下降4.9%;商品房竣工面积4118.4万平方米,增长1.6%。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3.4亿元,比上年增长9.2%。

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994.0亿元,比上年增长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19.4亿元,增长8.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22716.0亿元,增长7.7%;餐饮收入3597.4亿元,增长19.5%。全年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实物商品零售额3725.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4.2%,比上年增长5.8%。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金银珠宝类比上年增长18.9%,化妆品类增长1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8.6%,汽车类增长7.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0%,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3%,中西药品类增长5.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4%,通讯器材类增长0.7%。

八、对外经济

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908家;外商直接投资245.2亿元,比上年增长6.5%。

截至2023年末,在川落户世界500强达到381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达到258家。已获批准在川设立领事机构的国家达23个。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金额141.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1%。新增境外投资企业95家,现有备案境外投资企业共832家。

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9574.9亿元,比上年下降4.0%。其中,出口额6033.9亿元,下降1.3%;进口额3541.0亿元,下降8.2%。

全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3996.2亿元,比上年下降18.6%,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1.7%;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754.5亿元,增长18.8%,占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9.2%。

九、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3700.7亿元,增长17.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1921.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1745.1亿元,增长13.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4692.5亿元,增长14.9%。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2741.4亿元,增长10.8%。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106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46家,寿险公司49家,养老险公司6家,健康险公司5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76家,外资公司30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483.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75.9亿元,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707.6亿元。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974.5亿元,增长27.6%。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523.1亿元,增长18.9%;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451.4亿元,增长39.3%。

年末有证券公司4家,证券公司分公司80家,期货公司3家,期货公司分公司29家,基金公司1家,基金公司分公司20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营业部397家,期货公司营业部26家。证券主资金账户数1874.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0.5%。全年证券交易额2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万所,在校生1595.3万人(不含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及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教职工12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01.3万人。

年末共有普通小学5119所,招生95.3万人,在校生549.1万人。普通初中3233所,招生91.2万人,在校生275.5万人。普通高中817所,招生51.1万人,在校生150.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8所,招生0.4万人,在校生(含附设特教班)2.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341所,招生30.0万人,在校生86.7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890个,中等职业技术培训注册学员107.8万人次。

年末共有普通高校137所。全年普通本(专)科招生69.7万人,增长3.3%;在校生216.4万人,增长5.5%;毕业生55.2万人,增长8.1%。研究生培养单位37个,招收研究生5.5万人,在校生16.7万人,毕业生4.5万人。成人高等学校12所,成人本(专)科在校生41.4万人;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63.4万人次。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9个。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1689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0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0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78个(其中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187个;国家级星创天地8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8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28395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1951.6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4087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文化和旅游部门艺术表演团体47个,文化和旅游部门艺术表演场所34个,公共图书馆209个,文化馆206个,美术馆66个,综合文化站406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2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5个,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9个。

年末共有博物馆320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14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2项。

年末广播电视台162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4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918.0万户。

全年出版地方报纸70种,出版量90788.0万份;出版期刊354种,出版量4685.5万册;出版图书14930种,出版量42905.0万册;录像制品41种,电子出版物207种。

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5109个,其中,医院2608个(民营医院192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158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0.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74.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23.6万人,执业助理医师4.5万人,注册护士33.5万人。妇幼保健机构20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万人,注册护士1.4万人。乡镇卫生院2762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9万人,注册护士3.5万人。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59018.7万人次,其中,医院26053.5万人次(民营医院4242.3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30852.1万人次。出院2260.1万人,其中,医院1642.2万人(民营医院377.7万人),基层医疗机构551.7万人。县域内住院率94.9%。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12.77/10万、3.90‰、5.73‰。

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194.7亿元,共筹集公益金47.1亿元。年末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40个,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72个;四川省幼儿体育基地50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64个。

十二、环境保护和应急管理

全省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2636件,办结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件6505件;完成建设项目环评审批4920个;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13.7万余家,审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104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621.4万吨/年。全年组织综合性环境应急演练81次,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4起。

全省推进16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有序实施,纳入全省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221家。实施104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完成1113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

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54个,面积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9%。全省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年末全省共有湿地公园55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29个。

全年全省启动应急响应8次。其中,三级防汛应急响应3次、四级防汛应急响应5次。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2.8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万公顷。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4亿元,因地震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8亿元,因干旱和风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20起、死亡755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13.5%、8.8%,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26人,下降13.7%;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05人,下降6.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0.165人,下降13.2%;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人数0.197人,下降52.3%。

十三、人口

根据2023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全省常住人口出生人口52.9万人,人口出生率6.32‰;死亡人口79万人,人口死亡率9.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8368.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978.1万人,乡村人口338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49%,比上年末提高1.14个百分点。年末全省户籍人口907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万人。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14元,比上年增长6.0%。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227元,比上年增加1994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工资性收入26228元,增长4.7%;经营净收入5250元,增长5.0%;财产净收入3508元,增长3.8%;转移净收入10240元,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280元,增长5.9%。其中,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8.4%,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4.5%,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4.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78元,比上年增加1306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工资性收入6220元,增长6.4%;经营净收入7599元,增长7.9%;财产净收入609元,下降2.9%;转移净收入5548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901元,增长4.1%。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30.5%,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6.6%,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5.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4.1%。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26.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50.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132.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91.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584.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218.9万人。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数51.4万人,农村低保人数358.2万人,城乡特困人员43.7万人。年末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35766个。

十五、民族自治地方经济

2023年,民族自治地方(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18.0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28.4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134.0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655.6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7∶32.2∶47.1。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78.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6.3亿元,增长11.4%。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9元,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9元,增长7.3%。

3.PCT专利申请受理量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PCT专利申请受理局受理的PCT专利申请数量。PCT(PatentCooperationTreaty)即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

5.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未作机械调整。

THE END
1.中国科技统计统计调查 更多+ 国家科技统计在线调查平台客户端 2021年科技统计工作文件 《R&D指标知多少》 2020年年报工作培训材料 2020年科技统计工作文件 2019年年报工作培训材料 统计分析 更多+ 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019年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统计分析 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分析 2019年我国创业投资统计https://www.sts.org.cn/
2.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以统计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 周丽波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这次《统计法》修改,大力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提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ODE1NDMzNw==&mid=2247491745&idx=1&sn=41b3776e5b50c0f86168257166a9672d&chksm=f98f91afcef818b9c4d74ae3167faa4d561be8eded7ef985ad72d30c588a6abfb3acb41bc8f2&scene=27
3.科技成果评价项目申报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评价国家项目申报服务https://www.163.com/dy/media/T1588436589623.html
4.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社会公众不需要注册,即可通过检索科技报告摘要和基本信息,了解国家科技投入所产出科技报告的基本情况。 专业人员(经实名注册后登录进入) 向专业人员提供在线全文浏览服务 专业人员需要实名注册,通过身份认证即可检索并在线浏览科技报告全文,不能下载保存全文。科技报告作者实名注册后,将按提供报告页数的15倍享有获取原文推送https://www.nstrs.cn/index;JSESSIONID=45fe4e03b8784956ac2e3867a33a76e1
5.国家科技统计在线调查平台.PDF国家科技统计在线调查平台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跟踪调查) 填报用户使用手册 国家科技统计数据中心(筹) 2016 年12 月 目录 一、 综述 1 二、 科技统计客户端 1 2.1 性能要求2 2.2 下载地址2 2.3 安装步骤3 三、 系统登录3 四、 报表填报6 4.1 报表列表 6 4.2 填报进度 7 4.3 报表填写 8 4.3.1 切换报表9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220/7143200051002010.shtm
6.2018年度全国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1. 配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布置调查工作,并协助审核所属基层单位的调查数据。中科院所属基层单位的调查数据须经中科院审核后,再导入国家科技统计在线调查平台; 2. 由于北京地区的国务院部门、中科院、社科学院及有关单位所属基层单位较为集中,请上述部门协助北京市科委做好北京地区所属基层单位的统计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qtwj/qtwj2019/201901/t20190121_144851.html
7.《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年鉴2022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当当墨渊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年鉴 2022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 编》。最新《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年鉴 2022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 编》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年鉴http://product.dangdang.com/11362588439.html?point=comment_point
8.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度上海科技统计调查工作的通知专项科技统计调查共9项,包括: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调查、产业基地集群类综合统计调查、创新创业类服务机构统计调查、技术市场统计调查、科技成果登记统计调查、全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统计调查、全国科普统计调查、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统计调查、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情况统计调查。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3/01/18/944757.html
9.实用食品人常用的235个查询网站汇总质量管理综合质量管理1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 https://www.drc.gov.cn/Leaf.aspx?chnid=379 16、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 http://www.lswz.gov.cn/html/zmhd/lysj/index.shtml 17、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18、国家统计局数据查询 http://data.stats.gov.cn/ 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guanli/169142.html
10.学术合集:130个学术网站和26个科研工具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提供。面向全国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可联合检索中外文的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中外文图书、国外科技报告、专利、标准、计量检测规程等。还提供国外免费的学术资源、中外预印本门户、网络资源导航等。登陆网站主页后,建议按照如下方式访问:按照主页上方横向菜单分别选择进入,如:文献检索、全文文献、目次https://zhuanlan.zhihu.com/p/69589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