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培养适应和引领数字时代发展的未来财经人才,学校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421’行动计划”,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现推出山东财经大学“‘数’说专业,‘智’面未来”系列专题,展现各专业建设新风貌。本期,请随小编一起走进工商管理学院吧!
学院简介
面对新的时代需求,工商管理学院将秉持“厚德责任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理论基础扎实、数智素养突出、综合能力卓越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在数智时代的企业管理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新的使命、创造新的价值。
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院“本-硕-博”多层次、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智时代彰显学校“新商科”人才培养特色优势的核心专业之一。2009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理论基础扎实、数字素养突出、综合能力卓越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商业分析、数智管理和学术强基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以掌握综合决策分析与运营管理能力的商业决策者、将数智技术手段与企业管理理论方法融通应用的数智管理者、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科研素养的未来研究者为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
工商管理专业采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基础教育与模块化专业方向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商业运营分析、数智技术应用、学术强基训练”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素质强化提升方案。三个专业选修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思维、卓越的数字素养、扎实的实践能力,以更好地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的复杂管理问题。以上述培养方案为基础,形成“精益、融合、务实”的专业培养特色,并以此为基础涵养本专业学生“厚重、理性、实干、进取”的特质和气度。
课程体系
本专业构建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基础教育与模块化专业方向选修相结合的组合化课程体系,支撑三个既独立清晰、又相互补充的专业分类培养方向。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凭借开阔的学科视野、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思维训练和卓越的实践能力,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并迅速成长为中国移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山东航空等知名企业各个岗位上的业务和管理骨干。大批优秀毕业生赴利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和研究院所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立足“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重应用”的教育理念,秉承“厚德、创新、责任、共赢”价值观念,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和新时代职业素养要求,掌握深厚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知识基础,融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现代数字技术方法,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胜任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外部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的中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
本专业构建了“专业知识+数字技能+应用场景”的三位一体的特色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双轮驱动培养复合人才。实施“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与“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业专家”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策略,突出数字化时代复合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特色。
2、数智融合推动专业升级。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知识与能力的导入,着力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数据分析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及基于现代分析工具的科学研究能力。
3、实践引领锻造专业技能。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仿真场景、数据分析实训和企业实践实习平台,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锻造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
锚定“卓越人力资源管理师”和“创新型人力资源服务专家”两大培养方向,本专业打造了以通用性知识技能为主体,以模块化方向课程为两翼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强化突出市场化、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导向,所培养的学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可满足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和组织外部人力资源服务业蓬勃发展需要,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就业去向涵盖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各大知名企业(如中国烟草、中国平安、海信集团等),并有相当一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市场营销专业
市场营销(数字营销)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5项。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淀深厚,追求卓越,成为新商科背景下彰显“数智化”培养优势的核心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根植齐鲁、面向全国,基于“厚基础、精专业、强实践、重应用”的理念,立足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发展需要,围绕“数字技术与市场营销”的深度融合,打造了“产业聚焦-场景驱动-数据赋能”的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理论知识扎实、营销综合能力卓越、数字素养突出的复合型数字化营销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市场研究、营销决策、营销管理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1)“产业+专业”的交叉聚合课程体系。依据数字化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以产业为牵引,打造符合产业需求的跨学科特色数字营销课程,形成“厚基础、强能力、重交叉”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以专业为基础,进行能力链-课程链-知识链的重构,打破课程群中原有内容体系,重新聚合课程知识模块,完成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造。
(2)“场景+数据”的双轮驱动培养模式。从虚拟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到综合,从问题到决策,数据化思维始终贯穿于“企业场景、实验场景、案例场景、比赛场景、综合场景”的多维场景化中,形成了“场景为基、数据为翼”的双轮驱动培养模式特色。
(3)“数字+服务”的数字化营销人才培养。引入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敏锐的商业洞察力与创新的大数据思维,精通数字技术在营销领域的应用,助力营销管理决策,培养适应新营销场景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转型需求的数字化营销人才。
以现代服务业为抓手,打造“数字+服务+营销”的特色,强化学院、学科、行业、专业交叉融合,围绕“营销基础、营销前沿、服务营销、营销拓展”四大模块,在人工智能概论、Python语言编程等公共基础课程基础上,开设数字营销战略、营销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人工智能营销、数字营销综合实训等特色交叉课程,进行数字化创新与赋能。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能够胜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市场研究、营销决策、营销管理和咨询服务等工作,主要在营销战略、数智化产品开发、大数据分析与决策、营销策划与推广、市场调研与咨询、互联网运营等领域,涵盖如华为、阿里、字节跳动、浪潮集团、德勤、山东高速、海尔、山航等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同时,部分毕业生升入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纽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学习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