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必须知道的23个招聘指标

招聘指标是用于跟踪招聘成功和优化组织招聘候选人流程的衡量标准。如果使用得当,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招聘流程以及公司是否雇用了合适的人。

此外,招聘指标为你提供数据,使你能够改进招聘流程。做出正确的招聘决策很重要,下图显示了该员工的终身价值,即对该员工做出的所有HR决策的总和。

使用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雇用更适合这份工作的人有可能创造巨大的投资回报(ROI)。

这就是为什么招聘合适的人如此重要的原因。无论你是从衡量招聘数据开始还是微调招聘指标,此列表都将为你提供一个很好的概述。

4、招聘渠道有效性

招聘渠道的有效性有助于衡量每个招聘渠道带来的潜在候选人数量和转化率。通过将申请的百分比与招聘信息的展示百分比进行比较,你可以快速判断不同渠道的有效性。

5、招聘渠道成本

6、第一年流失率

第一年流失或第一年新员工流动率是一个关键的招聘指标,也表明招聘成功。在工作第一年就离开的候选人无法充分提高生产力,并且通常会花费很多钱。

第一年减员有两种类型:管理型和非管理型。

管理减员意味着雇主终止合同。无管理的减员意味着他们自愿离职(这也称为自愿离职)。前者通常是第一年表现不佳或与团队不适应的指标。

第二个通常是不切实际的期望的指标,这会导致候选人辞职。这可能是由于职位描述与实际工作不匹配,或者招聘人员过度推销了工作和/或公司。

这个指标也可以作为“候选人保留率”来衡量。

7、招聘质量

招聘质量,通常以某人的绩效评级来衡量,是候选人第一年绩效的指标。获得高绩效评级的候选人表明招聘成功,而绩效评级低的候选人则相反。

第一年的低绩效评级表明招聘不善。一次糟糕的招聘可能会使公司损失数万美元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当与寻找候选人的渠道相结合时,你可以衡量招聘渠道的有效性(参见招聘指标4)。

招聘质量是最常见但也最复杂的招聘指标之一,因为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衡量它。

招聘质量是成功率的输入。成功率将表现良好的员工人数除以雇用的候选人总数。高成功率意味着大多数被录用的候选人表现良好。但是,低比率意味着你需要微调你的选择过程。

成功率=被录用的候选人人数/被录用的候选人总数

成功率用作招聘效用分析的输入。通过此分析,你可以计算不同选择工具的投资回报率。

8、招聘经理满意度

与招聘质量一致,招聘经理满意度是另一个表明招聘过程成功的招聘指标。当招聘经理对团队中的新员工感到满意时,候选人很可能表现良好并适合团队。换句话说,候选人更有可能成为成功的雇员。

9、候选人的工作满意度

候选人的工作满意度是跟踪招聘过程中设定的期望是否与现实相符的绝佳方式。求职者工作满意度低,凸显了期望管理不善或职位描述不完整。

通过提供真实的作业预览,可以更好地管理低分,这有助于向潜在候选人展示工作的积极和消极方面,从而创造更现实的观点。

10、每个职位空缺的申请人

每个职位空缺的申请人或每次招聘的申请人衡量工作的受欢迎程度,大量申请人可能表明对该特定领域的工作需求很高,或者职位描述过于宽泛。

11、甄选比例

甄选比率是指录用的候选人人数与候选人总数的比较,此比率也称为提交与雇用比率。

甄选比率=录用候选人人数/候选人总数

选择比例与每个职位空缺的申请人人数非常相似。当候选人数量众多时,该比率接近0。甄选比率提供了诸如不同评估和征聘工具的价值等信息,可用于估计给定甄选和征聘系统的效用。

12、每次招聘成本

每次招聘成本指标是招聘投资的总成本除以招聘人数。

每次招聘由多种成本结构组成,可以按内部和外部成本进行划分。内部成本包括合规成本、管理成本、培训和发展以及招聘经理成本;外部成本包括背景调查、采购费用、差旅费用或营销费用。

通过量化所有这些,你可以计算总招聘成本并将其除以招聘总数:

单次招聘成本=(内部招聘成本+外部招聘成本)/招聘总数

以下是一些如何量化成本的示例:

13、候选人体验

当我们谈论招聘指标时,候选人的体验不容忽视。求职者体验是求职者对雇主招聘和入职流程的看法,通常使用求职者体验调查来衡量,该调查使用净推荐值,并有助于确定可以改进的体验的关键组成部分。

请记住,你可以在招聘过程的不同阶段衡量候选人的体验。并且不排除不成功的候选人。你应该将它们与你最终雇用的人一起衡量,以更准确地了解你的候选人体验状态。

14、录取率

录用通知接受率将成功接受工作录用通知的求职者人数与收到录用通知的求职者数量进行比较。

低录取率可能表明存在潜在的薪酬问题。当某些职能部门经常出现这些问题时,可以在招聘过程的早期讨论薪酬,以尽量减少被拒绝的工作机会的影响。例如,在职位空缺中列出薪酬或询问候选人的薪水期望。

录取通知书接受率=接受的录取通知书数量/录取通知书数量

15、空缺职位百分比

与职位总数相比,空缺职位的百分比可以应用于特定部门甚至整个组织。

特定部门的空缺职位比例很高可能意味着这些职位的需求量很大(例如,由于快速增长),这也可能意味着目前市场上这些职位的工人供应不足。

该指标可以让你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当前趋势和变化,这在你制定人才招聘策略时可能很有价值。

空缺职位百分比=空缺职位总数/部门或组织中的职位总数

16、申请完成率

这是一个人才招聘指标,显示有多少候选人开始了工作申请,你也可以反过来衡量“申请人放弃率”,即未完成申请的候选人比例。

对于拥有精心设计的在线招聘系统的组织来说,申请完成率尤其有趣。许多大型公司要求候选人在申请工作之前手动将整个简历输入到他们的系统中。此过程的下降表明存在问题,例如Web浏览器与应用程序系统不兼容或界面不友好。

17、招聘收益率

招聘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漏斗,从采购开始,到签署合同结束。通过衡量漏斗中所有不同步骤的有效性,你可以指定每个步骤的产量比率。

收益率=成功完成该阶段的申请人数/进入该阶段的申请者总数

例如:

1:15(750名申请者申请,筛选50份简历)

1:5(50份经过筛选的简历导致10名候选人提交给招聘经理)

1:2(10份候选人提交导致5份招聘经理接受)

2:5(5次首次面试导致2次最终面试)

1:2(2次最终面试获得1份录取通知书)

1:1(1个报价对1个雇用)

由于人力资源技术的进步,招聘漏斗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的几个步骤通常是雾化的:软件有助于自动筛选简历并选择最合适的简历。一些公司选择进行视频面试来更改提交甚至第一次面试。

18、达到最佳生产力水平(OPL)的成本

达到最佳生产力水平(OPL)的成本是让某人跟上速度所涉及的总成本,这包括入职成本、培训成本、参与在职培训的主管和同事的成本等。通常,员工工资的一定百分比也包含在此计算中,直到他们达到100%OPL。

除了这个指标之外,还有更换员工的“后勤”成本。这些也称为每次雇用成本。研究估计,零售业的OPL成本约为23,000美元,IT成本超过37,000美元。

20、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是偏见和不公平的就业做法对受保护群体成员的负面影响,这些做法可以包括招聘、学习和发展、晋升、调动和绩效评估。

跟踪这一指标是确保你的人力资源实践和活动有助于建立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员工队伍、拥有公平的招聘流程以及遵守(当地)法律的关键。

五分之四规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可以确定你的选择过程和其他就业实践是否存在不利影响。根据这一指标,受保护群体的选择率——包括种族、性别、年龄(40岁及以上)、宗教、残疾状况和退伍军人身份——应为非受保护群体选择率的80%或更高,以避免对前者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如果将7%的女性求职者和19%的男性求职者转移到面试阶段,你可以将7除以19,得到37%的影响比。这不到80%,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候选人会受到不利影响。

21、招聘人员绩效指标

就像跟踪招聘渠道或流程的绩效很重要一样,你还需要衡量招聘人员的表现。你可以通过各种指标来做到这一点,其中大多数指标都集中在招聘人员用来与候选人沟通的渠道上,即电子邮件。

例如,你可以查看电子邮件打开率,即候选人打开的已发送电子邮件的百分比。

打开率=打开的电子邮件数/发送的电子邮件数

回复率也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它衡量候选人回复的电子邮件的百分比。

回复率=回复数/发送的电子邮件数

另一个指标是转化率,即导致面试的电子邮件的百分比。

面试转化率=面试候选人数量/发送冷电子邮件数量

22、填补率

填补率=填补的职位总数/职位空缺总数

低填充率表明你的招聘策略存在问题,并且所使用的招聘渠道可能效率低下或缺乏有效性。

23、招聘投资回报率

招聘ROI(投资回报率)有助于衡量招聘策略的整体有效性和财务回报,这包括你吸引、雇用和留住优秀员工的活动。换句话说,它衡量的是招聘工作相对于所涉及的成本产生的价值。

积极的投资回报率表明你的招聘工作创造的价值大于成本。相反,负投资回报率表明你在招聘上的花费超过了这些活动创造的价值。

THE END
1.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会计实务成本-量-利分析(CVP分析)则进一步探讨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该方法通过建立成本-量-利模型,分析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的成本和利润变化。CVP分析的核心公式为:利润 =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 销售量 - 固定成本。通过这一模型,企业可以确定盈亏平衡点,即在某一销售量下,企业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从而帮https://www.chinaacc.com/kuaijishiwu/krky/zh20241218191153.shtml
2.解析企业盈利核心指标,毛利净利润与毛利率详解摘要:本文旨在解析企业盈利的核心指标,包括毛利、净利润和毛利率。毛利是指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的金额,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净利润则是扣除所有费用后的最终盈利,体现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毛利率则反映了企业销售收入中有多少是毛利润。理解这些核心指标,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评估自身经营状况,制定更为有效的盈利策略。 https://ls.hkstv.net/post/58.html
3.作收过千的财务指标和意义是什么?这些指标如何反映企业绩效?以下是一些与营业收入相关的重要财务指标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反映: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元且持续增长,同时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稳定或上升,这表明企业不仅在扩大市场份额,还在有效控制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反之,如果营业收入增长但毛利率下降,可能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了降价策略,或者成本控制出现了问题。https://funds.hexun.com/2024-12-17/216227342.html
4.成本除以收入是什么意思成本除以收入等于成本率。即每百元收入中有多少成本,即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数值越大,利润越少。销售成本率(ratio of sales to cost),与毛利率相对应,销售成本率是用以反映企业每单位销售收入所需的成本支出。销售成本率=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100%。https://www.gaodun.com/wenda/chuji/63342.html
5.期间费用除以营业收入是什么期间费用除以营业收入是一个用于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称为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包括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各种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营业收入则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通过计算期间费用率,可以了解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每获得一定收入所需要承担的费用,从而评估https://h.chanjet.com/ask/e1b18ca619dd63faf8.html
6.成本除以收入是什么成本除以收入等于成本收入率。每百元收入中有多少成本,即成本占收入的比重,数值越大,利润越少。计算公式: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https://m.dongao.com/cjks/cjkjsw/201904281011029.shtml
7.利润除以收入是什么意思?财税干货利润除以收入是什么意思 利润除以收入就是利润率,利润率是衡量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并为决策提供参考。下面我将介绍几种不同利润率的计算方式和作用: 1.毛利润率 毛利润率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后所剩下的毛利润与销售收入之比。它反映了企业在生https://www.wkcs360.com/news/43831.html
8.净利润除以营收是什么指标?净利润除以主营业务收入叫净利润率或销售净利率。它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https://www.cnq.net/gupiaozhishi/183337.html
9.?财务费用除以营业收入是什么指标以上就是牛账网会计关于?财务费用除以营业收入是什么指标等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的可以关注我们牛账网哦!牛账网是专业的线上考证培训机构,能最大程度解决您的会计考证难题,还在等什么呢?赶快行动起来吧!以上就是牛账网会计关于?财务费用除以营业收入是什么指标等问题的解答,希望https://www.niuacc.com/zxxsbs/130915.html
10.详解SaaS产品的五类核心指标例如,每个账户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毛利率为80%,客户流失率为10%,那么客户终身价值LTV=1000×80%÷10%=8000元。 3. 如何使用LTV 指导获客成本。客户终身价值可以指导我们应该花多少钱来获取客户,一般而言,LTV:CAC(获客成本)≥3被认为是一个健康的标准。 https://www.51cto.com/article/703576.html
11.利润除以成本是什么利润除以成本是成本利润率。利润率有两种,一种是成本利润率,一种是销售利润率,利润除以总收入是销售利润率,而利润除以成本是成本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https://cadforex.com/lir/113449.html
12.成本分析报告通用15篇2.成本效益分析。即对百元商品产值成本指标、百元销售收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的分析。 3. 成本技术经济分析。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产品单位成本影响的分析。 4.厂际间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评价。 5.成本的预测分析。 6.成本的决策分析。 (二)成本分析的方法 https://www.ruiwen.com/fenxibaogao/8304591.html
13.细说衡量航空公司业务运营的指标体系总之,客公里收入和可用座公里收入都可以用来衡量航空公司的业务收入水平,只是前者强调的是针对实际运输旅客的营收,反映实际营收状况,且具备衡量票价水平的功能;后者强调的是针对可提供座位的营收,体现了审慎原则和资源利用程度。 成本指标 第五类业务运营指标是考察航空公司成本水平的,它也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客公里成本https://news.carnoc.com/list/317/317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