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银行的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收入已占银行收入的约25%,但对中收的研究仍不够充分。本报告从“指标概念—业务逻辑—历史经验”的主线出发,力求呈现中间业务的全貌。

作者:邱冠华、袁梓芳、郭昶皓、梁凤洁

中收概览:基本概念与银行画像

1.基本概念:中间业务收入对应利润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收占比和中收/总资产是分析时两项最重要的指标;

2.银行画像:仅考察中收占比等指标并不能完整刻画各家银行中间业务的能力。我们以成本收入比和ROA两项指标,分别考察各家银行对中间业务的投入及中收转化为利润的效率。

业务拆分:收入结构与业务逻辑

1.主线逻辑:当前中间业务整体处于量增价跌、成本不敏感的阶段,最核心的因素在于费率。政策监管调控以及市场参与者增加使得中间业务费率处于下行通道;

2.中收结构:中间业务可再细分为银行卡、代理、理财、结算清算、托管、投行咨询、担保承诺等7项子业务。我们逐项拆解其业务内容并分析演变逻辑。

展望未来: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

1.历史经验: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2010年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2003年-2010间,样本银行中收占比由4%快速提升至17%,但2010年后增速下行,当前仅21%。宏观经济下行和政策转向是中收占比增长放缓的原因,这一趋势目前仍未发生根本改变;

2.国际比较:总量上看,考虑口径差异的影响后,我国银行业中收占比与国际同业间的差距约为10%,且这一差距可用分业经营政策来解释。结构上看,银行具有主动权的业务,如对公业务中的投行类业务和零售业务中的财富管理业务比重将会持续提升。

1.中收概览:基本概念与银行画像

1.1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银行中间业务是指不形成表内资产或负债、创造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我们在分析中,将中间业务收入(简称“中收”)对应到利润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一项。与利息净收入类似,中间业务收入也是剔除了业务直接成本之后的净值。

与利息净收入中同质化的业务模式不同,中间业务包含的子业务种类众多,如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结算业务、托管业务等等,每项业务相当于一个细分市场,演变逻辑也相对独立。我们将在第二部分对中间业务收入进行详细拆分。

1.2重要指标

衡量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常用的有两项比例指标:

(1)中间业务收入/营业收入(中收占比)。展示的是银行收入结构,传统观点认为,中收占比高意味着收入和业务的多元化程度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利息收入偏弱可能导致中收占比虚高;

(2)中间业务收入/总资产。类似ROA,剔除了资产规模的影响,也不受利息收入干扰,更适合横向比较;

从实际情况看,各家银行两项指标的排序基本相近,不同类银行间大致呈现股份行>国有行>城商行的规律,如下图:

1.3银行画像

但仅考察这两项指标,并不足以刻画各家银行的特点。我们进一步考察如下两个问题:(1)银行在中间业务上投入力度和效率如何?(2)中间业务收入质量和利润转化率如何?

对于第一个问题,以中间业务支出/中间业务收入,作为中收成本收入比,将其和中收/总资产放在同一张散点图中,可以得到如下四种组合:

(1)中收成本收入比低,中收/总资产高。即在中间业务上投入低效果佳,可认为业务多元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享受到了规模效应,典型如招商银行;

(2)中收成本收入比高,中收/总资产高。在不断发力中间业务,且已取得成效,一般是处于转型期的银行,典型如平安银行;

(3)中收成本收入比低,中收/总资产低。对中间业务投入不多、不够重视,中收在公司收入的贡献也较低,此类银行一般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典型如北京银行、交通银行;

(4)中收成本收入比高,中收/总资产低。中间业务效率不高,或已经在加大中间业务投入力度,但短期内效果还不明显。典型如南京银行。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将ROA和中收/总资产放在同一张散点图中,同样有四种组合:

(1)ROA高,中收/总资产高。这意味着高的中收占比能够较好转化为公司利润,转型取得成效。典型如招商银行;

(2)ROA高,中收/总资产低。公司传统业务盈利能力较强,但中间业务仍有提升空间。国有行较为明显,典型如中国银行、农业银行;

(3)ROA低,中收/总资产高。中收占比高但盈利能力却偏弱,说明收入结构不平衡。可能是利息收入较低,也可能是因为业务成本过高(转型期加大投入)或信用成本过高(不良消化期)。典型如平安银行、光大银行。

(4)ROA低,中收/总资产低。公司盈利能力和综合化程度均不佳,典型如交通银行。

2.业务拆分:收入结构与业务逻辑

2.1核心逻辑

中间业务囊括内容众多,且不同业务的逻辑也不同。因此,我们先简述中间业务的主线逻辑,再按照下表将中间业务拆分为八项,针对每项子业务考察其收入结构和业务逻辑。

但对于中间业务而言,整体处于量增价跌、成本不敏感的阶段:

(1)成本不敏感。由前面的银行画像可见,中收成本收入比约在5%-15%,占比并不高,主要是因为中间业务具有规模效应,如托管、清算、代理业务等,并且除担保承诺业务外,基本不用承担信用风险;

(2)量增价跌。随着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出现,银行从事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长期看业务规模可稳步上升。但问题在于,监管调控和市场竞争两大因素,使得中间业务的费率(即服务价格)持续下行,以下就这两个因素展开分析。

早在2003年,银监会和发改委就发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但规定较为简单,实践中问题较多,到2014年以前,虽然银行中收持续快速增长,但业务费率高、不透明、不规范的问题一直存在。对此,监管的态度很明确:(1)要求银行公布服务价目表,公开透明收费;(2)通过行政命令、窗口指导等方式,逐步降低甚至取消部分基础服务费率,让利于实体。

当前,中间业务分为政府指导价(包括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两部分。政府指导价主要针对基础类的结算清算业务,以及一些已取消的个人结算及账户管理费;市场调节价理论上由各银行总行统一制定,但部分业务费率仍接受窗口指导。比如,2017年中银监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要求银行向客户让利不少于440亿元。

市场参与者增加、竞争更为激烈也使得费率处于下行趋势。比如,近两年来兴起的信用卡代偿行业和现金贷行业,实质上就是以更低的分期费率/利息抢走了原本属于银行的信用卡收入;又如,存在规模效应、门槛较低的托管业务近年来面临中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的竞争,费率有明显下调。

2.2银行卡业务

2.2.1业务结构

银行卡业务构成简单,逻辑清晰:借助信用卡、借记卡两大产品,为客户提供存取款、转账、透支消费、账单分期等服务。与国外不同,我国借记卡基本无账户管理费/年费[1],因此该部分收入主要来自信用卡。信用卡收入又可细分为三块:

(1)利息收入及分期手续费。即超出免息期还款产生的费用,本质上就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当前折合年化利息约为12.8%-18.3%(对应日手续费0.035%-0.005%),期限越长,单期手续费率越低,但超过12期后费率保持稳定。绝大多数银行仍把分期手续费放在非息收入中。

(2)回佣收入/刷卡手续费。即使用信用卡支付时的手续费,一般向商家收取,由发卡行、收单行、清算机构(银联、VISA等)三方分配,当前总费率约为交易规模的0.6%,收单服务费已实行市场调节价,但发卡行服务费和清算机构的网络服务费仍有政府规定的上限。

(3)违约金、年费及其它。即信用卡欠款逾期后的罚息等收入。

2.2.2业务逻辑

宏观经济波动时期,更多银行开始重视零售业务发展,未来仍将是规模主导该业务收入。竞争加剧格局下(尤其是现金贷、信用卡代偿等业务兴起),分期费率/贷款定价仍有下降空间。

2.3代理业务

2.3.1业务结构

代理业务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部分银行会将(2)、(3)业务划入结算清算业务中:

(1)代理销售。即通过银行渠道,代理销售保险、基金等产品,并从中获取销售收入,该业务一般为基层员工的KPI之一。

(2)代理收付款。主要是代理社保、财政、公用事业单位的收付款,以及企业代发工资服务。此类业务直接收入不高,但能产生可观的活期存款,因此是竞争重点;

(3)代理结算。大型商业银行为政策性银行及部分能力欠缺的中小银行提供支付、存贷款、外汇等结算服务;

(4)代客交易。代理客户进行贵金属、利率、汇率等产品的交易,从中赚取手续费;

2.3.2业务逻辑

从收入情况看,国有行与股份行占比和变动趋势相近且较为稳定;城商行则保持较高的占比水平,尤其是16年开始,北京银行发力代理业务,收入大幅上升。

代理业务的逻辑分为存量和增量两部分:

(1)存量是指收付款、结算、委托贷款等业务,这类业务核心在于当地企业、政府、事业单位资源。一旦获客成功,往往能保持长久稳定的收入水平,因为不同银行间迁徙成本过高,政府、事业单位很难有迁徙动力。这就使得,长期在地方耕耘的城商行有比较优势。此外,代理类业务也能为银行带来低成本的对公活期存款。

2.4理财业务

2.4.1业务结构

理财业务为客户提供各类理财产品,从而赚取相应的手续费/管理费,类似公募基金。由于2003年央行发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统计制度》中,没有理财业务一项,因此部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细项中未披露理财业务收入,主要在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或其它项中。以建行某款理财产品为例,收入分为以下三部分:

(1)管理费,分为固定管理费和浮动管理费两部分。其中固定管理费为产品规模的0.1%/年,浮动管理费则是超过预期收益率的部分全部算银行收入;

(2)销售费,产品规模的0.1%/年;

(3)托管费,产品规模的0.02%/年。

产品类型不同使得购买费率也有不同,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固定收取的费率约在0.2%-1%/年的水平,但这没有考虑超过预期收益率的收入。我们根据老16家上市银行(除南京银行)表外理财收入/表外理财规模推算得知,18H1银行理财实际费率为0.76%(17H1为1.10%)。

2.4.2业务逻辑

在17年之前,银行理财业务处于上升期,因此费率相对稳定,规模是主要驱动因素。但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的出台,使得当前银行理财呈现量价齐跌、降价主导的现象:(1)存量产品逐渐清退,规模缩减;(2)新的净值型产品不好卖,必须降低管理费或提高预期收益率来销售。

由于当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有55%为债券等利率产品,因此我们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减去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如果该指标上升,则说明银行可能更多将浮动收益让利给了客户(通过提高预期收益率的形式)。由图可见,18年开始有明显上行趋势,18H1较17A上行约20bp。

转型期间,行业层面的价格战仍将延续,但随着符合新规的产品发行,未来规模将有回升。率先实现净值化转型的银行则有望享受量价齐升,如18H1的招行,管理费率是老16家银行中唯一正贡献的。

2.5结算清算业务

2.5.1业务结构

结算清算业务是银行传统业务,主要有以下两类:

(1)支付结算类:主要是各类支付产品,如支票、银行承兑汇票、汇款等业务,以及部分收款业务,如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

(2)现金管理类:企业因支付清算业务,会在银行中沉淀一部分资金,同时也有多个子公司、多个账户的管理需求,因此衍生出现金和账户管理业务,如现金池、一户通等。此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存管,也属于现金管理业务。

以中国银行的承兑汇票承兑手续费为例,费率如下。需要注意的是,这仅是办理该业务需支出的手续费,还有部分费用作为承诺费记在担保承诺业务中。

2.5.2业务逻辑

2.6托管业务

2.6.1业务结构

托管业务是银行为各类产品提供第三方托管存放的服务,托管给银行的好处是,能够保障资金安全,非银机构难以挪用资金,也无法虚报资金规模,同时便于资金流入流出等日常管理。因此,当前市面上常见的金融类产品都已被监管强制要求实行第三方托管和监督,范围覆盖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行理财、保险资产、企业年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等产品。

比如,对于P2P借贷和理财产品,监管部门已于2016年要求其必须进行第三方存管,以规范资金使用。但银行仅有资金保管、清算、信息披露等责任,并不保障产品收益,银监会于2017年发布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其中特别指出,银行“不对网络借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担保,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

(1)托管费。一般按资产规模/净值收取;

(2)资金监督费。一般也参考资产规模,或出具资金证明、信息披露时按笔收取;

(3)平台接入费/技术费。即首次对接客户平台时产生的费用。

由于托管业务一般面向对公大客户,因此银行大多采取协议定价模式,费率并不透明,如建行的证券投资基金产品费率为0.25%/年。下表则是北京银行针对网贷平台存管业务的收费标准:

2.6.2业务逻辑

我们以样本行的托管资产规模增速对该业务收入进行拆分,发现行业整体呈现量增价跌的现象。尤其是2012-2015年出现了价格战。可以看到,由于业务门槛低、同质性强,虽然行业规模快速扩张,但银行只能通过降价来争夺客户。2016年以来,随着P2P理财和民营银行的快速扩张,托管业务费率正处于新的下行通道,如地处四川的新网银行,网站首页的三大业务之一就是存管(四川同时也是P2P企业聚集地之一)。

2.7投行咨询业务

2.7.1业务结构

投行咨询类业务是银行为对公客户提供的投资银行、银团贷款等融资服务,以及财务顾问、资金证明等咨询类业务,主要有以下四类业务:

(2)银团贷款。2家或以上的银行根据同一贷款协议,按各自比例给企业提供贷款。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或项目融资;

(3)财务顾问。为企业的投融资、资本运作、资产重组等业务提供咨询服务。同时也为个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2013年及以前,银行会将部分贷款利息算作顾问费、咨询费放入此科目中;

(4)其它。包括同业交易安排、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具证明等业务。

以兴业银行为例,债券承销费根据券种不同,原则上不超过0.4%/年,债权融资计划承销费则不超过2%/年。而财务顾问费(含银团贷款业务)则按协议定价。

2.7.2业务逻辑

从收入结构看,投行咨询业务收入的占比处于平稳略降的趋势。由于此前利率管制的缘故,银行会将实际贷款利率高于基准的部分,由利息收入挪入顾问费。2013年7月,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净息差开始收窄,这一操作因此消失,使得投行咨询业务的收入占比和费率开始下降。城商行此类业务策略更激进,北京银行在投行业务方面甚至领先几家股份行。

由于部分利息费用计入顾问费的干扰,量价拆分失去了意义,我们观察投行咨询业务的实际费率会发现,自2014年净息差快速下行后,实际费率有一个断崖式的同步下跌。而近三年的实际费率基本保持在0.2%-0.3%的相对水平。考虑头部银行对客户资源的优势,投行咨询业务收入的趋势将是费率基本平稳、规模稳步上升驱动。

2.8担保承诺业务

2.8.1业务结构

担保承诺类业务服务于对公客户的融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

(1)担保类。包括开立融资性或非融资性保函,以及不开立保函的担保业务。本质上就是银行作为第三方进行担保增信、承担部分违约风险,如果申请人未履行义务,银行有责任支付一定金额;

(2)承诺类。包括出具贷款意向书、贷款承诺函及信贷证明等业务。以贷款承诺函为例,在合同有效期内,银行会随时准备按规定条款提供贷款。本质上是购买了一个贷款期权,提前锁定未来的信贷资源获取权。实务中,如银行承兑汇票、信用卡投资额度等都属于信用承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信贷承诺看似无本生意,但也需要占用资本,因此存在机会成本,银行不会随意开具承诺。当前各项业务资本占用的转换系数如下:

2.8.2业务逻辑

由于面临资本充足率的压力,近年来股份行整体在控制信用承诺规模,导致担保承诺类业务占比也逐步下降。而城商行中,宁波银行的信用承诺占比一直以来遥遥领先,且近年来在持续上升。

2.9其它业务

还存在一些业务未纳入以上七项中,主要有电子银行业务(包括网银、手机银行等)、融资租赁业务、国际业务、账户管理业务、科技输出业务等,但因各家银行统计口径不同,且总体占比不大,此处不再具体分析。

3.展望未来:历史经验与国际比较

3.1历史经验

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2010年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2003年,国家推进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随着不良贷款剥离、政府注资以及国外投资者引入,银行业轻装上阵,发展中间业务的资金和先进经验都具备。此外,我国加入WTO时承诺于2006年底全面开放金融业,银行业并不太担心与外资行在存贷业务上展开竞争,而是担心外资行在中间业务上的领先优势,因此发展中间业务也有紧迫感。

在多个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行、股份行的中收快速增长,并持续快过利息收入的增长,样本中收占比由2003年微不足道的4%快速提升至2010年的17%。

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基本面面临衰退风险,虽然依靠“四万亿”计划短期内支撑了GDP增速,但自2011年开始,GDP增速长期下行的趋势已然显现。政策层面也明显转向,不再强调金融创新,反而更加强调对风险的防控,中间业务乱收费的问题也自2012年开始重点处理。在此背景下,中收增速显著放缓,中收占比由2011年的19%微幅提升至2017年的21%,中收/总资产指标则在2017年末又回到了2011年水平。

整体看,我们当下仍处在2011年以来经济和政策面的大趋势中,中间业务收入的驱动因素没有明显改变,短期内无法回到2010年以前的高增速。但同时,我们也希望从更长期的视角,考察中间业务收入的天花板在何处,这就需要与国际同业进行横向对比。

3.2国际比较

3.2.1水平比较

以往将我国银行业中收水平与国际同业进行比较时,存在两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会高估二者差距:

(1)将非利息收入代替中间业务收入,产生口径差异。非利息收入中包含投资收益和其它业务收入,该部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中收。国外大型银行已经有了成熟的投资经验,因此投资收益占比显著高于我国银行业,2017年五大国外样本银行的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为12.8%,而我国五大行占比仅2.0%。因此仅这一口径误差,就使得中外银行的中收占比差距拉大了10pc;

(2)没有考虑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间接融资为主的特点。由于英美等发达国家已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而我国仍然是分业经营,因此在银行可从事的中间业务范围上,就存在天然差距。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直接对比中外样本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情况如下。其实在1980-2000年间,美国银行业中收占比也经历了年均1pc的高速增长,与我国2000-2010年间类似。在2000年后,基本维持在35%—40%的水平。我国样本银行与国外样本的占比差值,从2004年的32%收窄到2017年的13%。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选取了国内四家金控集团或性质相近的集团,以及子公司业务发展较好的交通银行,横向对比其非息收入占比,结果如下。虽然业务模式差异较大,但整体水平仍然可比,差距也在10%上下。

可见,经过10余年的追赶,我国银行中收占比水平与国际领先银行的差距已大幅收窄,当前差距约在10%左右。如考虑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现实,10%的差距其实很好解释:当前我国证券行业营收约为银行业6%,再考虑其它非银金融机构的营收,基本上可填补这一差距。

因此,我国银行业中收占比仍有提升空间,但考虑经营范围限制,中短期锚点将低于国际同业水平,预计占比将提升至25%—30%后保持稳定。长期看,如果混业经营得以实现,或通过设立子公司、控股非银金融机构等途径变相实现,则中收占比天花板还有提升空间。部分中间业务领先的银行(如招行、平安),占比可追赶甚至超过国际同业水平。

3.2.2结构比较

我们进一步考察,国际银行业在中间业务收入的结构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结果呈现出两大特点:

(1)术业有专攻,结构各不同。虽然同属一个量级上的银行,但各家银行中收结构迥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这说明国际同业在头部银行的竞争中,也并非完全是“全能型银行”路线,而是尽可能展现出自身独特的优势,体现差异化;

(2)企业金融和财富管理占比稳步提升。虽然各家银行情况不同,但大体看,对公业务中的投行、企金类业务,和零售业务中的财富管理业务,20年间占比在稳步提升。而银行卡业务及账户管理业务则在逐步下降。相对而言,银行在前两项业务更有主动权,而后者需依托实体经济的消费、交易被动产生。

展望未来,考虑国内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提升,及家庭财富保值增值需求的增加,银行在这些领域具有主动权的业务,如对公业务中的投行类业务和零售业务中的财富管理业务比重将会持续提升,传统的结算和代理业务占比或有下降。

4.风险提示

中间业务收入表现出了较强的顺周期性,因此,需留意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对中收的冲击;同时,中间业务在执行和定价层面也易受政策影响。

THE END
1.会计上收入成本费用会计核算中的收入成本和费用内容摘要:在会计中,收入、成本和费用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些概念的真确全面处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有着更是重中之重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上重点可以介绍收 在会计中,收入、成本和费用是非常重要的概念。那些概念的真确全面处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有着更是重中之重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https://www.kuaijipeixunlg.com/xw/812216.html
2.什么是收入成本股票频道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收入成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它关系到企业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本文将对收入成本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指标。 一、收入成本定义 收入成本,又称营业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获取收入而产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费用。它包括了原材料、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https://stock.hexun.com/2024-03-12/212139959.html
3.毛利=收入成本,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毛利=收入-成本,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A.正确B.错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制作自己的电子错题本,提https://www.shuashuati.com/ti/dccc0fb52fe04143ab812e3d004c344b.html?fm=bdbds824faebe4d56a4016fbbdbf63c712b5c
4.知道收入怎么确定成本企业的收入与成本一般有一种线性关系,通常有一个比率,即成本利润率。可以根据这个比率大致倒推出成本。具体来说,如果知道收入和成本利润率,可以按照以下公式来计算成本:成本=收入/(1+成本利润率)。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收入和成本都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https://www.kaoyaya.com/shicao/224191.html
5.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计算公式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营业费用是指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的损益表中营业费用。https://www.gaodun.com/wenda/chuji/63101.html
6.医院运营分析案例::A医院PET/CT成本及效益分析医院经营医院运营分析案例::A医院PET/CT成本及效益分析的内容由胡江怀撰写,详情: 01、基本情况 A医院是教育部所属的大学附属医院,1998年被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任务。2015年总收入42.51亿元,门急诊 http://zl.hxyjw.com/arc_40089
7.实务环保行业:IPO中的收入确认及相关的内部控制环节!为公司在收到待处置的危险废物时确认合同资产及合同负债,实际处置完成后以先进先出为原则结转合同负债并确认收入;对处置完成后的资源化利用产出物在出库过磅时由客户委托的运输公司签字确认,取得签字确认的携出单时确认收入。 危废处理过程成本的计量和分摊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940352.html
8.毛利率60%,成本330万,想知道收入和毛利,有没有易懂的公式2024-07-28 16:22 您好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 60%=(收入-330)/收入收入=330/0.4=825 毛利825-330=495 毛利率495/825=0.6 快账用户9238 追问 2024-07-28 16:24 收入等于330除以0.4这个怎么出来的 齐红老师 解答 2024-07-28 16:25 60%=(收入-330)/收入 根据这个解一元一次方程哈 相关https://www.kuaizhang.com/ask/question_9719458.html
9.投资项目收益测算表模板.xls投资项目收益测算表模板.xls,现金流 1 现金流 收益 单位商品 前提 建设期 投产期 ‘01 ’02 ‘03 ’04 ‘05 ’06 产量 价格 降价率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率 经营成本 利润总额 所得税率 所得税 净利润 固定资产投资 资本化利息 原值 折旧率 折旧 其他摊销费用 新增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710/8005026122004116.shtm
10.四商业银行流动性维度五商业银行盈利维度六商业银行大额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用/营业收入,一般越低越好。 2、信贷成本 信贷成本=当期信贷拨备/当期平均贷款余额(含贴现) ▌六、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 (以是否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作为衡量标准) 该部分内容详见2018年5月4日发布的《商业银行大额风险管理办法》(银保监会(2018)第1号令)。其中,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057356911&efid=lL3-p0p6oE7R3LmufSJ3Tg
11.成本要素类别(SAP库成本中心会计(COOM定义收入要素之前,检查过账是否是以贷项凭证的形式进行,并且此贷项凭证的成本也需纳入考虑范围。如果是这种情况,则使用成本要素类别 01(初级成本要素),而不是类别 11(收入要素)。这些贷项凭证显示为负成本,并且处理方式与类别 01 中其他所有成本要素的处理方式相同。http://help.sap.com/doc/saphelp_erp60_sp/6.0/zh-CN/08/5144dd43b511d182b30000e829fbfe/content.htm
12.收入成本表格模板下载excel表格制作收入成本收入成本表格模版在哪下载,怎么制作精品收入成本excel报表模板素材,想要了解他们都喜欢用什么样的excel报表分析数据,请直接搜索你喜欢的excel财务图表,我拉网专注办公创意模板下载的网站https://www.55.la/excel/so_shouruchengben/list_n_1.html
13.中级职称财务管理公式大全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https://www.unjs.com/z/233561.html
14.高端访谈:关于人身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2024年第2公司利润=收入-成本 (4) 这个公式也适用于保险公司,但考虑保险公司业务特殊性和会计处理规则,需对成本和收入作出调整。 第一,收入方面。收入包括保险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和准备金的释放。1.保险业务收入是保险公司利润表中的一个会计科目,它主要包括人身险公司普通寿险、分红保险、健康险等种类的保费收入,以及万能险中http://www.cisf.cn/fxgc/zdtj/4077.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