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评估指标和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审计第一门户

计算公式:税负率差异幅度=(某企业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本地区同行业平均税负率×100%。

企业税负率=本年累计应纳税额/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结果分析:税负率差异幅度低于20%(此数值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的,属于异常。

二、销售额变动率

计算公式:(1)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本年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应税销售额×100%。

(2)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当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上月应税销售额×100%。

结果分析:累计应税销售额变动率或当月应税销售额变动率超过30%(此数值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的,可能存在少计收入,运用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

分析目的:以防伪税控报税信息发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嫌疑。(此指标应结合专用发票用量和限额进行筛选)

计算公式:

(1)评估所属期防伪税控报税信息正数专用发票总开具金额累计数/防伪税控报税信息正数专用发票总份数得出的数值与企业最大开具发票限额相比≥90%(此数值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2)评估所属期防伪税控报税信息正数专用发票购买方企业户数/防伪税控报税信息正数专用发票总份数≥50%(此数值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2)企业“防伪税控报税信息正数专用发票总开具金额累计数”、“防伪税控报税信息正数专用发票总份数”、“防伪税控报税信息正数专用发票购买方企业户数”均取自防伪税控报税信息。

结果分析:同时符合(1)、(2)公式的有虚开专用发票嫌疑。

结果分析:以进项税金控制额与增值税申报表中的本期进项税额核对,若前者明显小于后者,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

五、非防伪税控抵扣凭证异常

分析目的:以非防伪税控抵扣凭证进项信息发现虚抵进项税额嫌疑。

计算公式:评估所属期申报附表二4栏“税额”/12栏“税额”≥50%(此数值可根据实际进行调整)。

上述分子可以评估所属期申报附表二5栏“税额”、6栏“税额”、7栏“税额”或8栏“税额”分别代替。

分析目的:以主营业务成本变动发现纳税人销售未计收入嫌疑。

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基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结果分析: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等问题。其中预警值可以采用本企业历史数据或者同地区、同行业的平均值。要结合其他指标一并使用。

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变动率=(本期销售毛利率-基期毛利率)÷基期毛利率×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结果分析:销售毛利率变动20%以上的为异常,但要结合纳税人的销售规模来判断。

销售毛利率比上年上升,增值税税负率却比上年下降的为异常,纳税人可能存在瞒报销售或多抵进项的问题。

八、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

计算公式:应收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

结果分析:如应收账款增长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的问题。

九、投入产出评估

分析目的: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推算出企业销售收入。

结果分析: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耗用量是指同地区、同行业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耗用量的平均值。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测算出企业实际产量。根据测算的实际产量与实际库存进行对比,确定实际销量,从而进一步推算出企业销售收入,如测算的销售收入大于其申报的销售收入,则企业可能有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

十、工(商)业增加值指标

(一)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

分析目的:对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

其中: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100%;

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基期工(商)业增加值×100%。

(二)工(商)业增加值税负

分析目的:应用该指标分析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与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的差异,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评估。

计算公式: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100%。

其中: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本企业应纳税额÷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

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应纳税额总额÷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

十一、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配比

分析目的: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

计算公式:(1)比值=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

(2)销售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3)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100%。

结果分析: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比值应接近1。

(1)当比值大于1,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多抵进项税金的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

(2)比值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3)当比值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十二、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配比

计算公式:(1)比值=销售毛利率变动率/税负率变动率。

(2)销售毛利率变动率=(本期销售毛利率-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100%。

本期销售毛利率=(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本期累计主营业务成本)/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上年同期销售毛利率=(上年同期累计应税销售额-上年同期累计主营业务成本)/上年同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3)税负率变动率=(本期税负率-上年同期税负率)/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本期税负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上年同期税负率=上年同期累计应纳税额/上年同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结果分析:正常情况下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应基本同步增长,比值应接近1。

(1)当比值大于1,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额,销售价格偏低或扩大抵扣范围多抵进项税额的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

(2)当比值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3)当比值为负时,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测算最低销售收入=测算期的费用支出总额/行业毛利率

结果分析:以测算的纳税人最低销售收入与其增值税申报表中的应税销售额核对,若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则可能存在瞒报销售收入的问题。

除上述评估指标外,在评估工作中评估人员应结合企业疑点及生产经营特点,参照总局、省局此前下发的其他纳税评估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分析。

(一)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

计算方法:销售(营业)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基期销售(营业)收入×100%;

(二)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

计算方法:销售(营业)成本变动率=[本期销售(营业)成本—基期销售(营业)成本]÷基期销售(营业)成本×100%;

(三)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

计算方法: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分析方法: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低于预警值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少报、瞒报收入或者多转成本。

计算方法: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分析方法: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基期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

(五)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

(六)成本费用率

计算方法:成本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成本×100%

(七)主营业务毛利率

计算方法: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分析方法:主营业务毛利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基期主营业务毛利率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主营业务毛利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基期主营业务毛利率的,也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利用免税企业转移利润。

(八)期间费用增长率

计算方法:期间费用增长率=(本期期间费用—基期期间费用)÷基期期间费用×100%

(九)销售(营业)收入利润率

计算方法:销售(营业)收入利润率=本期销售(营业)利润÷本期销售(营业)收入×100%

分析方法:销售(营业)收入利润率明显小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基期平均销售(营业)利润率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少列收入、多列支出;销售(营业)收入利润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基期平均销售(营业)利润率的,也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是否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有无利用免税企业转移利润。

计算方法:销售(营业)成本利润率=本期销售(营业)利润÷本期销售营业成本×100%

分析方法:本期销售(营业)成本率明显小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基期销售(营业)成本利润率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少报、瞒报收入或者多转成本。

计算方法:营业外支出增长率=(本期营业外支出—基期营业外支出)÷基期营业外支出×100%

分析方法:本期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大于基期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乘(1+20%)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多提折旧。

计算方法:无形资产综合摊销率=本期无形资产摊销÷本期无形资产平均原值×100%

分析方法:本期无形资产综合摊销率大于基期无形资产综合摊销率乘(1+20%)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改变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多摊无形资产。

(十四)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两项指标应基本同步增长。(1)当比值<1,且两者相差较大,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以及多列成本费用的问题。(2)当比值>1且两者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3)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企业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十五)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配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两项指标应基本同步增长,且比值接近1。当比值<1,且两者相差较大,二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以及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当比值为负数,且前者为负后者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以及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

(十六)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分析

当两者比值大于1,都为正时,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的问题;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视为异常,可能存在多列成本等问题。此项分析可以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的情况进行。

二、申报指标及分析方法

(一)纳税申报资料

(二)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

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变动率=(评估期应纳税所得额-基期应纳税所得额)÷基期应纳税所得额×100%。

(三)工资薪金纳税调整额

计税工资标准:

分析方法:工资薪金纳税调整额大于零,说明纳税人从成本费用中多提取工资总额,或未按规定纳税调整。

计算方法:职工福利费纳税调整额=职工福利费提取额—平均职工人数×月计税工资标准×12×14%—职工福利费纳税申报调整额

分析方法:职工福利费纳税调整额大于零,说明纳税人税前多扣除职工福利费或未按规定纳税调整。

(五)职工教育经费纳税调整额

计算方法:职工教育经费纳税调整额=职工教育经费提取额—平均职工人数×月计税工资标准×12×2.5%—职工教育经费纳税申报调整额

分析方法:职工教育经费纳税调整额大于零,说明纳税人税前多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或未按规定纳税调整。

(六)工会经费纳税调整额

计算方法:工会经费纳税调整额=工会经费提取额—平均职工人数×月计税工资标准×12×2%—工会经费纳税调整额

分析方法:工会经费纳税调整额大于零,说明纳税人税前多扣除工会经费,或未按规定纳税调整。

(七)业务招待费纳税调整额

计算方法:业务招待费纳税调整额=业务招待费支出额—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规定比例—业务招待费纳税申报调整额

分析方法:业务招待费纳税调整额大于零,说明纳税人税前超过规定标准多列业务招待费,或未按规定纳税调整。

(九)业务宣传费纳税调整额

计算方法:业务宣传费费纳税调整额=业务宣传费支出额—销售营业收入×规定比例—业务宣传费纳税申报调整额

分析方法:业务宣传费纳税调整额大于零,说明纳税人税前超过规定标准多列业务宣传费,或未按规定纳税调整。

(十)捐赠支出纳税调整额

计算方法:捐赠支出纳税调整额=捐赠支出额—纳税调整后所得×规定比例—捐赠支出纳税申报调整额

分析方法:捐赠支出纳税调整额大于零,说明纳税人税前超过规定标准多扣除捐赠支出,或未按规定纳税调整。

(十一)审批项目

分析方法:需要审批的税前扣除项目或者减免税未经审批,或虽经审批但是实际的扣除或减免数额大于审批数额,应判断为异常。

三、税收指标及分析方法

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分析方法: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低于预警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或未按规定纳税调整等问题。

(二)主营业务利润所得税负担率

计算方法: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分析方法:与当地同行业同期和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负担率相比,如果低于预警值,企业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范围等问题,应作进一步分析。

计算方法:企业所得税税收贡献率=应纳所得税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分析方法:与当地同行业同期或本企业基期所得税贡献率相比,低于预警值视为异常,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转移利润等问题。

(四)所得税负担变动率

计算方法:所得税负担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基期所得税负担率×100%。

分析方法:与企业基期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预警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未按规定纳税调整等问题。此项分析可结合收入变动率、成本变动率、费用变动率等指标进行。

(五)所得税贡献变动率

计算方法:所得税贡献变动率=(评估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基期所得税贡献率×100%。

分析方法:与企业基期指标和当地同行业同期指标相比,低于预警值可能存在不计或少计销售(营业)收入、多列成本费用、转移利润等问题。此项分析可结合收入变动率、税负变动率进行。

3.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如发生大幅下降应分析:

核销的应收账款是否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3)应收账款如发生大幅上升应分析:

企业是否在税收优惠期结束之前集中开票销售;

是否存在借方发生额直接对应存货类账户,故意隐瞒收入。

(3)利用其他应收款隐匿收入。

6.存货

在正常情况下,存货发生额与税负率呈反向变动。存货发生大额下降,当期税负率应提高;存货发生大额上升,当期税负率应下降。如企业税负与存货呈同向变动时,则企业可能存在虚抵进项或销售未申报行为。

(1)原材料

用企业发出材料汇总表上的数据与成本计算单上的数据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说明原材料除了用于生产外,还可能对内用于在建工程和职工福利,对外用于投资、抵债、换货、捐赠等。

(3)存货是否有合法扣除凭证。

7.长期股权投资

(2)持有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损益,是否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成本是否正确。

A:增值税方面

(1)在建工程(不动产)领用了本企业产品,如果是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是否按视同销售确认了销项税金;如果是外购的,是否作进项转出。

(2)属于应征增值税范围对外出售的固定资产,是否未按相应办法计缴税金;

B:所得税方面

(2)对增加的固定资产,是否将运杂费、安装费等资本化支出计入了当期损益。

(3)固定资产建造发生的利息是否正确的资本化。

(4)固定资产折旧是否符合税法规定。

(5)固定资产盘亏、毁损的损失是否擅自在税前扣除。

(6)固定资产清理是否长期挂账。

(1)工程试运行收入,是否申报所得。

(3)无形资产的摊销是否正确。

(4)长期待摊费用是否正确摊销。

10.开发支出

(2)是否将应当资本化的开发支出费用化列入研究支出。

(1)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是否并入所得征税。

(2)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是否确认为所得。

(4)是否利用往来账隐瞒收入。

(5)计入其他应付款的价外费用是否计算了增值税。

(二)资产负债表的指标分析

主要涉税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100%。

该指标表示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周转的次数,它是反映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销售收入或周转额的指标。

4.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分析总资产和存货周转情况,推测销售能力。如总资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加快,而应纳税税额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5.存货变动率:存货变动率=(期末存货-期初存货)÷期初存货×100%

6.资产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7.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指标表示每百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利润的多少,用以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8.应收(付)账款变动率:

应收(付)账款变动率=(期末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期初应收(付)账款×100%分析纳税人应收(付)账款增减变动情况,判断其销售实现的情况。如应收(付)账款增长率增高,而销售收入减少,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问题。

二、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表的项目分析

1.营业收入

结合营业收入的变动比例进行分析,正常情况应同向等比例变动。否则可能存在隐瞒收入或多转成本的问题,重点抓住营业成本的形成。具体的现象包括成本计算方法的改变、单位成本的虚高、结转数量不配比等。

3.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如果波动较大,需要分析:

——是否有账外经营?

——是否有虚报费用?

——是否将应计成本的计入期间费用。

4.投资收益

(1)结合资产负债中“短期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进行分析。

5.营业外收入

6.营业外支出

(二)利润表的指标分析

主要涉税指标——

1.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2.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

3.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

4.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

6.成本费用率。

7.成本费用利润率。

8.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

9.其他业务利润变动率。

10.营业外收支增减额。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主要项目的分析:

(1)如果“销售产成品、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原材料、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相当,则说明企业经营正常;如果出现大额正差,则存在收入不入账的可能;

(2)“支付的职工薪酬”和“支付的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相比,如果出现较大反差,表明存在账外销售的可能;

THE END
1.销售净收入在利润表哪里△好生意产品截图 聊了这么多,相信你对销售净收入在利润表上的位置和作用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企业运营状况的重要反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右侧在线咨询,了解更多关于销售净收入和利润表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做得更好!https://h.chanjet.com/ask/6bde3de9afa14d5c930.html
2.利润表Excel模板下载利润表Excel模板表格免费下载熊猫办公智能匹配到80张利润表电子版Excel、为你提供多种利润表表格下载,更多丰富专业的利润表Excel表格,财务核算表单、考勤绩效表、课程学习表等资源,就到熊猫办公。https://www.tukuppt.com/speciall/lirunbiao.html
3.如何分析利润表上市公司的利润表首先:在拿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润表后,我们首先应该关注什么? 从利润表的结构来看,表的主体结构为四个层次: 1、营业收入 2、营业利润 3、利润总额 4、净利润 分析的时候,应该自下往上,首先看最后的净利润,然后追本溯源,往前分析。 其中: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三费(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https://blog.csdn.net/gjprj/article/details/142873497
4.关于利得和净销售额的区别?在某装饰品公司的利润表中,并列出现了“净销售额”和“利得”,大家知道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吗? 如下:装饰品净销售额:150万美元 运营费用: 170万美元 装饰品部销售利得:10万美元 民那桑,小生微经和会计都还给老师了。求助! 赞 回复 转发 赞 收藏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675281
5.安道麦四季度销售额增长17%,净利润增长79%美通社PR第四季度净利润达46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对比去年同期的2600万美元上涨79%。全年净利润为2.49亿美元,低于去年创下的2.8亿美元历史纪录(原因之一是2017年税项费用低于常规水平)。 营运资金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8亿美元,支撑全年销售额显著增长3.58亿美元。 https://www.prnasia.com/story/240371-1.shtml
6.银座股份(600858)配股说明书上市公司新浪财经形成这种利润水平的原因是,商业零售业行业目前基本已转变为渠道建设型企业,即从以前的承担商品风险企业变成单纯的提供销售渠道服务企业,从而各公司的品牌、服务、竞争能力等各方面综合形成的销售额和货物周转水平成为各公司利润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一旦各公司的服务形态固化,各公司的利润变动幅度就会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行业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71012/17031715857.shtml
7.?销售净额在财务报表中怎么看4、销售收入净额通常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的利润表(或损益表)中呈现. 5、销售额=销售量×平均销售价格.利润表的营业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基本可以反映企业当期销售额情况. 6、销售收入净额是指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扣除的项目,如销售折扣、销售折扣、销售退货等.而不是营业额减去所有费用.净销售额=总销售额https://www.kuaizhang.com/news/detail_64010.html
8.亚马逊店铺订单利润表怎么看数据分析帆软数字化转型知识库这一数据包括了所有的销售额,不仅包括产品的售价,还包括运费等其他额外收入。在分析订单利润表时,总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它直接反映了你的销售能力和市场需求。通过对总收入的分析,可以了解哪些产品最受欢迎,哪些时间段销售最高,从而优化销售策略。https://www.fanruan.com/blog/article/520365/
9.西藏高争民爆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352万元,同比增长1.48%;实现利润总额3,077.1万元,同比减少56.75%;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398.68万元,同比下降60.28%。报告期内,公司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继续开拓民爆市场,一方面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并通过订单管控、做好物资储备等方式,优化生产计划部署,确保产品如http://www.xzmbgf.com/infodetail.php?id=216
10.企业的资产与利润的经营分析现金的变现能力最好,银行存款加现金,就构成了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最强、赢利性最弱;其次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要看它占销售额中的比重是不是很大;第三个要关注的是存货,存货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其变现能力受市场影响,存货的准确也影响利润。下面,我把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上面牵涉的项目分别阐述一下,因为这背后http://www.flxihuluntan.zju.edu.cn/2020/1005/c54107a2204353/page.htm
11.润欣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价格、主要 IC 产品销售规模及销售价格、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的构成、税收政策 以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事项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根据在手订单及订单需求情况,公司预计 2015 年 1-6 月实现销售收入 5.20 亿元至 5.40 亿元,与 2014 年同期基本持平;预计 2015 年 1-6 月实现净利润 1,800 万元至 2,000http://wap.stockstar.com/detail/JC2015062500000083
12.服装进销存利润表怎么做零代码企业数字化知识站净利润:营业利润加其他收入减去其他支出。 2. 收集数据 在制作利润表之前,企业需要收集相关数据,包括: 销售数据:记录每一笔销售的金额、时间、客户等信息。 采购数据:记录每一次进货的金额、时间、供应商等信息。 库存数据:了解当前库存情况,计算出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的价值。 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913253/
13.商战沙盘模拟中填写利润表的‘销售收入’项目是按当年完成订单的题目标签:利润表销售收入销售额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如何制作自己的在线小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严禁利用工作之便以()等方式留存、泄露客户信息或非服务需要查阅、调阅客户信息。 A. 截屏 B. 拷贝 C. 拍摄 D. 记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https://www.shuashuati.com/ti/90ea88b4f7d8472b8d983e4811ce7623.html?fm=bdf87d2fc39fb381fa4bdf740ff6eef8fa
14.财务报表分析总结(精选10篇)总资产收益率的`分解公式: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2、净资产收益率: 全面摊销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额 其中:净资产平均额=(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净资产收益率可分解为: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359136.html
15.文献综述盈利能力(精选6篇)利润形成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利润表有关项目之间的对比关系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这是传统的获利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这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等。夏汉平(2008)认为,盈利质量分析主要是根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净利润等之间的关系,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以及将来创造盈利能力的一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00b2r6o.html
16.连城数控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网上路演受“531光伏新政”的影响2018年下半年起光伏行业低迷,公司2019年销售额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所下滑,导致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 都红了问连城数控 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王鸣2020-07-13 10:31:32 请问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资金占用情况? https://rs.p5w.net/html/1229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