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教你读损益表

巴菲特在分析公司持久竞争优势时总是先从公司的损益表开始着手,他通过分析企业的损益表能够看出这个企业是否能够创造利润,是否具有持久竞争力。

2.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越少越好,其占销售毛利的比例保持在30%以下最好。

3.研发开支:巴菲特总是回避那些经常必须花费巨额研发开支的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巨额研发一旦失败,其长期经营前景将受到很大影响,这意味着公司业务未来长期并不稳定,持续性不强。

4.折旧费用:巴菲特发现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相对那些陷入过度竞争困境的公司而言,其折旧费占毛利润的比例较低。

5.利息费用: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几乎不需要支付利息,甚至没有任何利息支出。在消费品类领域,巴菲特所钟爱的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其利息支出均小于其营业利润的15%。

6.税前利润:指将所有费用开支扣除之后但在所得税被扣减之前的利润。巴菲特经常谈到税前条件下的公司利润,这使他能在同等条件下将一家公司或投资与另一项投资进行比较,税前利润也是他计算投资回报率常用的一个指标。

7.净利润:净利润是否能保持长期增长态势;净利润占总收入的比例是否明显高于它们的竞争对手;净利润是否一直保持在总收入的20%以上。

8.每股收益:连续10年的每股收益数据就足以能够让我们明确判断出公司是否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巴菲特所寻找的是那些每股收益连续10年或者10年以上都表现出持续上涨态势的公司。

损益表(单位:百万美元)

总收入10000

销售成本3000

毛利润7000

营业费用

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2100

研发费1000

折旧费700

营业利润3200

利息200

出售资产收益1275

其他225

税前利润1500

应缴所得税525

净利润975

巴菲特在分析公司是否具有持久竞争优势时,总是先从公司的损益表着手,因为损益表可以让投资者了解该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状况。一般企业会在每个季度末或者年末披露这些信息。每张损益表上总是会标出会计期间,例如,从2007年的1月1日到2007年的12月31日。

损益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企业的营业收入,需要从收入中扣除的支出,损益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很简单,是吧?的确如此。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继续讨论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各种构成因素以及巴菲特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企业会使我们贫穷,什么样的企业是拥有持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它们能给我们带来财运,让我们成为世上最富有的人。

收入10000

损益表的第一行通常是总收入,是指会计期间所流入的总资金。会计期间一般为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如果一家制鞋厂商,其年销售额为12亿美元,那么该企业在年度报告的损益表中所表现出的总收入将为12亿美元。

事实上,即使一个公司有很高的销售收入,也并不意味着赚取了利润。判断一个公司是否盈利,你应当从总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等于净收益。总收入这个数字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除非我们把成本费用从总收入中扣除,才能得到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净收益。

销售成本:对于巴菲特来说是越少越好

IncomeStatement(inmillions)

Revenue10000

CostofGoodsSold3000

GrossProfit7000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一个家具公司是怎样计算其产品成本的呢?首先,从公司在年初的家具存货成本入手,将年初的存货成本加上这一年中所增加的存货成本,然后再减去剩余家具存货在年底的现值。因此,如果一个公司在年初有1000万美元的存货,在此后一年中总共购买了200万美元的存货,在年末,若剩余存货价值为700万美元,那么公司在本期的产品成本就是500万美元。

尽管产品销售成本就其数字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公司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优势,但它却可以告诉我们公司的毛利润大小。毛利润指标相当关键,因为它能够帮助巴菲特判断公司是否具有长期竞争优势。我们将在下一章详细讨论这一点。

毛利润:寻求长期赢利的关键指标

毛利润7000/收益10000=毛利率70%

现在,如果我们从公司年度报告的总收入中减去它的销售成本,我们将得到公司所报告的毛利润。例如:1000万美元的总收入减去700万美元的销售生产成本,毛利润为300万美元。

毛利润的金额是总收入减去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成本和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劳动力成本。它不包括销售和管理费用、折旧费用、企业运营的利息成本。

就其自身而言,毛利润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很少,但是我们能通过这个数据去计算公司的毛利率,而毛利率能给我们提供很多关于公司经济运营状况的信息。

计算毛利率的公式为:

毛利润/总收入=毛利率

巴菲特的观点是:只有具备某种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才能在长期运营中一直保持赢利。他发现,比起缺乏长期竞争力的公司,那些拥有良好长期经济原动力和竞争优势的公司往往具有持续较高的毛利率。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数据:

巴菲特认为,具有持续竞争优势而保持较高毛利率的企业包括:可口可乐公司一直保持60%或者更高的毛利率,债券评级公司穆迪的毛利率是73%,伯灵顿北方圣太菲铁路运输公司的毛利率为61%,箭牌公司的毛利率为51%。

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这些优质企业,那些长期经济运行情况不太良好的公司,其毛利率就相形见绌了。例如:濒临破产的美国航空公司,它的毛利率仅为14%;陷入困境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制造公司,其毛利率只有21%;曾经陷入困境,但现在已经扭亏为盈的美国钢铁公司的毛利率为17%;一年四季都在运营的固特异轮胎公司,在经济状况不太良好时,毛利率也只有20%。

公司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能够创造高毛利率,因为这种竞争优势可以让企业对其产品或服务进行自由定价,让售价远远高于产品成本。倘若缺乏持续竞争优势,公司只能通过降低产品及服务价格来保持竞争力。如此一来,公司的毛利率以及盈利能力理所当然会下降。

通用规则(当然也有例外):毛利率在40%及以上的公司,一般都具有某种可持续性竞争优势;而毛利率低于40%的公司,则一般都处于高度竞争的行业,因为竞争会削弱行业总利润率。如果一个行业的毛利率低于20%(含20%),显然说明这个行业存在着过度竞争。在此类行业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在同行竞争中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处在过度竞争行业的公司,由于缺乏某种特殊竞争优势,无法为投资者带来财富。

毛利率较高的公司也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并且丧失其长期竞争优势,一是过高的研究费用,其次是过高的销售和管理费用,还有就是过高的债务利息支出。这三种费用中的任何一种如果过高,都有可能削弱企业的长期经济原动力。这些被称为营业费用,它们是所有公司的眼中钉。

所有这些费用科目加起来构成总营业费用,将其从公司毛利润中扣除,我们就能得到公司的营业利润(或亏损)。这些科目都会影响公司的长期经营业绩,因此,我们将在以后几个章节中以巴菲特的风格向大家逐一介绍。

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

收益10000

产品成本3000

营业支出

研发费用1000

那些处在高度竞争行业,从而缺乏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比例也显示出巨大的不同。通用公司在过去5年中,此项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从28%~83%间。福特公司过去5年内,每年在此项费用上的花费占当期毛利润的比例竟然在89%~780%间,这意味着他们像疯子一样花钱。另一方面,福特公司的销售业绩不佳,收入呈下降趋势,但该公司的此项费用却一直保持不变。如果公司不尽快减少在该项上的花费,那么,它们将吞噬更多的毛利润。

在寻找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过程中,公司的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越少越好。如果它们能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那当然最好。从目前情况看,倘若一家公司能将此项费用比例保持在30%以下,这真令人欣喜。然而,不少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此项费用比例仍在30%~80%之间。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公司在这方面花费占毛利润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100%,那很可能是在跟一个处于高度竞争行业的公司打交道。要知道,在这类行业里,没有任何公司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此外,虽然有些公司维持着低水平或者中等水平比例的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但它们却因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开支或者过高的贷款利息支出,破坏了其良好的长期经营发展前景。

英特尔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该公司在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上的开支占毛利润的比例较低,但因为过高的研发费用,其长期经营业绩被削弱到仅为平均水平。即使英特尔公司停止研发,它目前的这批产品绝对可以在10年内保持不落伍,但其后可能不得不退出市场。

固特异轮胎公司的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比例为72%,但其高昂的资本开支以及为这些资本开支融资而产生的贷款利息支出,在经济衰退时代每次都将这个轮胎制造商拖入赤字困境。但如果该公司不增加贷款以维持高额资本开支或技术改进,它将不能一直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巴菲特认识到,一定要远离这些总是受困于高额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花费的公司。他也知道,即使是此项费用保持较低水平的公司,它的长期经营前景也可能被其高昂的研发费用、高资本开支和大量债务所破坏。无论股票价格如何,他都对这类公司避而远之,因为他知道,它们的内在长期经济实力如此脆弱,即使股价较低,也不能使投资者扭转终生平庸的结局。

研究和开发费用:巴菲特避而远之

如果公司的竞争优势是某种技术革新的结果,也经常会面临技术革新将其取而代之的威胁。这就是为什么微软公司如此害怕谷歌公司技术进步的原因。今天的竞争优势很可能在明天就变为过时的技术。

这些公司不仅要在研发上花费巨额资金,而且由于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所以它们也必须不断重新设计和升级其产品销售计划,而这意味着它们不得不同时在销售和管理费用上耗费巨资。考虑一下:默克公司必须花费毛利润的29%在研发上,毛利润的49%在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上,这两者加起来将吞噬其毛利润的78%。更糟的是,如果默克公司放弃发明数十亿美元的畅销新药物,当它的专利权过期时,其竞争优势也将随之消失。

英特尔公司尽管是快节奏技术创新领域中的佼佼者,也必须将约30%的毛利润用在研发方面。如果不这么做,过不了几年,它就将失去竞争优势。

这是巴菲特的一个原则:那些必须花费巨额研发开支的公司都有在竞争优势上的缺陷,这将使它们的长期经营前景置于风险中,意味着它们并不太保险。

如果不是一项比较保险的投资,巴菲特是不会对其产生兴趣的。

折旧费:巴菲特不能忽视的成本

所有的机械设备和房屋建筑物,最终都将因损耗而报废,这种损耗在损益表上反映为折旧费。通常而言,一项资产在给定年度的折旧数额是对当期收益的一种成本分配。这样说更确切:每年的资产折旧费,就是该资产被用在当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产生收益的那部分资产额。

举个实例:假设XYZ印刷公司买入了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印刷机。这台印刷机的使用年限为10年。因为该印刷机的使用年限为10年,国家税务局不允许公司将这100万美元的总开支一次性全部计入购买该设备的当期成本,而是将这购买成本在其使用的10年间分别列入各年的折旧费。10年的使用年限和初始的100万美元的总开支,意味着XYZ公司将在未来10年内,在这台印刷机上每年计提10万美元的折旧费。折旧费是公司运营的一项真实成本,因为这台印刷机终有一日会被淘汰报废。

这台印刷机买入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导致100万美元的现金流出和100万美元的工厂和设备(固定资产)的增加。在未来10年间,每年必须计提10万美元的折旧费,并作为一项当期开支反映在损益表中。公司每年将从资产负债表上的工厂和设备资产账户减去10万美元,同时增加10万美元到累计折旧账户。购买这台印刷机实际发生的100万美元现金流出,将反映在现金流量表的资本性开支项目中。我们想再强调一次:购买这台印刷机的100万美元开支将作为折旧费在未来10年里逐年摊销(每年折旧费为10万美元),而不是在购买当年全部列入购买成本。

华尔街那些金融家们想出了一个狡猾的伎俩:这台印刷机一旦购买并完成支付,今后每年10万美元的折旧费并不会发生任何现金流出,但在未来10年间,它可以减少公司每年向国家税务局上报的利润总额。这意味着从短期来看,XYZ公司虽然有一项成本费用,但事实上,它却不发生任何现金流出。因此,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就可以将10万美元的折旧费还回到利润中,这就意味着,该公司的现金流现在可以偿还更多的负债,从而为杠杆式收购提供融资。华尔街的金融家们重新设计出了一个利润指标,简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指在扣除所得税、折旧费和摊销费之前的利润。

巴菲特指出,那些聪明的金融家们在使用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指标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这台印刷机最终将报废,公司不得不再花100万美元去购买一台新的印刷机。但公司如今却背负着因杠杆式收购而产生的巨额债务,很可能没有能力去购买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新印刷机了。

巴菲特坚信,折旧费是一项真实的开支,因此不管以何种方式计算利润,必须将折旧费包括进来。倘若背道而驰,我们就会自欺欺人地认为,公司在短期内的利润要比实际利润好得多。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一般是不会发财致富的。

巴菲特发现,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相对那些陷入过度竞争困境的公司而言,其折旧费占毛利润的比例较低。举个例子,可口可乐公司的折旧费用一直保持在毛利润的6%左右,而箭牌公司同样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其折旧费也大约在毛利润的7%左右,巴菲特长期钟爱的投资对象,宝洁公司,其折旧费也只有毛利润的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用汽车,该公司属于高度竞争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其折旧费占到毛利润总额的22%~57%。

对那些吞噬公司毛利润的各种费用,巴菲特认为它们越少,就意味着越高的保底线。

利息支出:巴菲特不想看到

利息支出200

利息支出反映的是公司在该季度或该年度为债务所支付的利息。尽管有些公司赚取的利息可能比其支付的利息要多,如银行,但对于大多数制造商和零售企业而言,利息支出远远大于其利息所得。

利息支出被称为财务成本,而不是运营成本。它之所以被单独列出,是因为它与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过程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利息是公司财务报表中总负债的反映。公司负债越多,其必须支付的利息就越多。

如果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重较高,公司很可能是属于以下两种类型之一:其一是处于激烈竞争行业的公司,因为在这类领域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承担高额的资本开支;其二是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但在杠杆式收购中承担了大量债务的公司。

巴菲特指出,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几乎不需要支付利息,甚至没有任何利息支出。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宝洁公司只需花费营业利润的8%用于利息支出;箭牌公司平均只需将7%的营业利润用以支付利息;相比之下,固特异公司属于过度竞争和资本密集型的轮胎制造业,它平均每年不得不将其营业利润的49%用于支付债务利息。

甚至在高度竞争的行业如航空业,利息支出比例也可以被用来判断公司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一直保持盈利的西南航空公司仅花费营业利润的9%用于支付利息,而它的竞争对手联合航空,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其利息支出占到了营业利润的61%。西南航空公司另一个陷入困境的竞争对手美国航空公司,其利息费用比例竟高达92%。

这是一条规律:在消费品领域,巴菲特所钟爱的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其利息支出均小于其营业利润的15%。但是,我们要清楚,利息支出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重在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相差甚远。举个例子:富国银行(巴菲特持有该银行14%的股份)将其营业利润的大概30%用于支付利息,相比于可口可乐公司,这看起来过高,但事实上,在美国银行业前5名中,富国银行的这一比率是最低的,也是最吸引人的。此外,富国银行也是唯一一家被标准普尔公司评为AAA级别的银行。

利息支出与营业利润的比率也可以真实反映一家公司的经济危机水平。拿投资银行业来说,该行业内的公司平均需花费70%的营业利润用于支付利息。如果细致观察,我们不难发现,2006年,贝尔斯登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所列出的利息支出占其营业利润的70%,但截至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其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例已经高达230%。这意味着它将不得不动用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去补足这个差额。对高度杠杆化运作的贝尔斯登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到了2008年3月,这个曾经十分强大、其股价在一年前还高达每股170美元的贝尔斯登银行,最终被JP摩根公司以仅每股10美元的价格收购。

这是一条极其简单的规律:在任何行业领域,那些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比例最低的公司,往往是最有可能具有竞争优势的。用巴菲特的话来讲,投资于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是确保我们能够获取长期财富的唯一途径。

出售资产收益(损失)及其他

有时候,这些偶然性事件会突然加到公司损益表的最后几行,因为它们都是偶然性事件。巴菲特认为,无论用哪种利润指标来确定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这些偶然事件的影响都应该被排除在外。

税前利润:巴菲特惯用的指标

出售资产收益(损失)1275

税前利润是指将所有费用开支扣除之后,但在所得税被扣减之前的利润。巴菲特在决定是否要购买一家公司或在公开市场买入一家公司部分股票时,税前利润也是他计算投资回报率常用的一个指标。

将免税的投资排除在外,所有的投资报酬率都是以税前为基准的。并且,因为所有的投资都在相互竞争,所以如果能在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衡量它们,事情就变得更加简单容易。

巴菲特当年买入价值139亿美元的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的免税债券(该债券每年支付给他2270万美元的免税利息),其理由是免税的2200万美元收益相当于税前的4500万美元收益。如果他购买一家每年赚取4500万美元税前利润的公司,估计他需要花费25亿~3亿美元。因此,他把投资于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债券当做是以50%的折扣买入了一家具有同样经济发展前景的公司。

应缴所得税:巴菲特知道谁在说真话

有趣的是,应缴所得税项目反映了公司的真实税前利润。有时候,一些公司喜欢夸大其词,对外宣称它们赚了很多钱,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让人感到震惊,不是吗?有一种途径能够判断出它们所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那就是去查看该公司提交给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报表,然后再查出它们的所得税支付情况,将其报告的税前营业利润数额从中扣除35%,如果余额与公司对外报告的税后利润不符合,我们最好做进一步了解。

多年来,巴菲特发现那些千方百计歪曲事实以欺骗美国国家税务局的公司,同样会绞尽脑汁地想出各种方法欺骗它们的股东。真正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优质公司,其利润本来就很不错,完全没有必要靠包装来误导他人。

净利润:巴菲特的追求

当公司从收入中扣除所有费用开支和税款之后,我们就能得到公司的净利润。这个指标可以让我们清楚,公司在缴纳所得税后最终赚了多少钱。当巴菲特通过该指标来帮他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时,他运用了几个概念,我们就从那些概念开始吧。

巴菲特首先关心公司净利润是否具有上升趋势。仅仅单独一年的净利润数据对巴菲特来讲毫无价值,他感兴趣的是,公司利润是否展现美好前景,是否能保持长期增长态势,若是两者兼备,则等同于具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巴菲特并不要求公司一帆风顺,但他希望整个趋势是保持向上的。

但在此注明:公司有可能因为股票回购计划而导致净利润的历史走势不同于每股收益。股票回购方案将减少流通股数量,从而增加每股收益。如果一个公司的流通股数量减少了,也就是说,计算每股盈利的公式中分母变小了,每股收益反而会增多,但事实上净利润并没有增加。有些极端的例子是,某些公司的净利润本来正面临衰减,但通过股票回购计划,则可能使每股收益不减反增。

巴菲特发现,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其报告净利润占总收入的比例会明显高于它们的竞争对手。巴菲特曾经说过,倘若要在一家收入100亿美元、净利润为20亿美元的公司和一家收入1000亿美元但仅赚50亿美元的公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他将选择拥有前者。因为这家公司所赚取的净利润占其总收入的20%,而另一家公司只占其总收入的5%。

所以,单独的总收入数据基本不能反映出公司经营业绩状况,但它与净利润的比率,却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公司与其他公司对比的业绩状况方面的信息。

像可口可乐这样的优质公司能净赚总收入的21%,举世瞩目的穆迪公司能净赚总收入的31%,这些数据正好反映出这两家公司卓越的基本情况。相比而言,西南航空公司只能净赚总收入中微薄的7%的利润,这反映出航空业的高度竞争性质。在这个行业内,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相对同行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另外,通用汽车公司即使在经营情况良好时(当它不亏损时),也只能净赚其总收入的3%的利润,这同样说明过度竞争的汽车制造业糟糕的经济状况。

一条简单规律(当然不乏例外):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一直保持在总收入的20%以上,很有可能,这家公司具有某种长期的相对竞争优势。反之,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低于其总收入的10%,那么它很可能处于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在该行业中没有一家公司能维持其竞争优势。当然,这种绝对量化的观点会留下一个巨大的灰色地带——就是那些净利润率在10%~20%的公司,这一地带挤满了目前还未被投资者发现,但时机已经成熟,并等待发掘长期投资财富的公司。

银行和金融公司不属于上述规律范畴内,这类公司如果出现异常高的净利润率,通常意味着其风险管理部门过于松懈。尽管这些数据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有诱惑力,但实际上它们却暗示出公司可能在为所谓的高收益率承担巨大的风险,这在贷款业务中通常表现为赚取快钱,但其代价可能是长期的灾难。一个深陷于财务危机的公司是不可能让投资者发财致富的。

每股收益:巴菲特辨别成功和失败者

每股收益是会计期间内以股份数为基数,计算公司每股股票所得的净利润。在投资领域中,这是一个重量级指标,因为公司的每股收益越多,其股票价格将越高,这是一条定律。想知道公司的每股收益,我们将公司的净利润总额除以公司流通股数量即可得到。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今年赚取了1000万美元的净利润,而公司总共有100万股流通股,那么该公司今年的每股收益为10美元。

任何单独一年的每股收益不足以用来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但是,连续10年的每股收益数据就足以让我们明确判断出公司是否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巴菲特所寻找的是那些每股收益连续10年或者10年以上都表现出持续上涨态势的公司,例如每股收益情况类似于:

2008295

2007268

2006237

2005217

2004206

2003195

2002165

2001160

2000148

1999130

1998142

像下面图表中所列示的每股收益走势不确定的公司,巴菲特通常会避而远之:

2008250

2007(045)亏损

2006389

2005(605)亏损

2004639

2003503

2002335

2001177

2000668

1999853

1998524

这张图表显示出该公司每股收益呈下降趋势,其中一些年度甚至亏损,这些信息告诉巴菲特,这个公司处于一个激烈竞争行业,时而进入繁荣时期,时而步入衰退时期。繁荣时期说明需求大于供给,当需求巨大时,公司就会扩大生产以适应需求,而这将增加成本,并最终导致整个行业供给过剩。供给过剩的结果是价格下跌,这意味着在下一轮繁荣来临之前,公司将面临亏损。市场上有数以千计这样的公司,其每股收益都是如此走势不定,导致其股票价格像翅膀一样忽上忽下。这也让很多传统价值投资者误认为到了买入的时机,但殊不知他们买进的却是一艘冗长而缓慢、没有明确行驶方向的船只。

THE END
1.老师好,请问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一般各占销售收入的多少比例?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的比例的确因公司而异,主要取决于公司的业务模式。例如,一个购物中心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比例可能会高于一家财务管理公司的比例。根据实践经验,管理费用一般占销售收入的3%到10%之间,销售费用一般占销售收入的5%到15%之间。当然,这些比例也受到公司管理水平和行业形势的影响,如果有高管层架构以及有效https://m.chinaacc.com/wenda/detail/xt/7455996
2.老师,建筑公司,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大概占到收入的多少比较合适您好,财务费用的话每个企业不一样,一般很少超过5%,管理费用在15%左右。https://www.kuaizhang.com/ask/question_9654469.html
3.管理费用一般占销售收入的多少才合理每个行业都不太相同,所以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不相同。一般据实发生的就是合理的。 但是像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福利费、教育经费这些是有一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限额的。 1. 业务招待费支出: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https://www.kaoyaya.com/info/shicao/80300.html
4.「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占比多少合适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叫什么 管理费用比例是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管理费用率高,说明企业的利润被组织、管理性的费用消耗得太多,必须加强管理费用的控制才能提高盈利水平。 管理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会计的角度没有限额,因为是企业的合理的管理费用的支出,都可以进入https://www.dongao.com/wdzt/scjy_glcb_4420477/
5.财务费用率高好还是低好?财务费用一般占营业收入多少?一般销售费用占比5%-15%之间,管理费用占比成本占收入大致在60%到80%左右 费用占收入在5%到15%左右。各个行业不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不相同,据实发生的就是合理的。假设毛利率30%,净利率6%。 则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比例合计应不超过24%。一般销售费用占比5%-15%之间,管理费用占http://cnsyzkw.meilisishui.com/cnsyzkw/2023/0308/106296.html
6.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适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坏账损失+存货跌价损失)/营业收入 成本和销售额之间的比率可以参考所得税定率征收的所得税率 应税所得率=应纳所得税额/销售收入 以上就是【成本占收入的比例多少合适】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更多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官https://m.gaodun.com/wenda/chuji/54871.html
7.200+财务数据分析数据指标归纳总结,建议收藏!财报数据指标分析提示: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06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 标准值:1。 意义: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相当於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958787/article/details/140787925
8.销售费用率多少合适(三大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销售费用是三大期间费用之一,与企业的利润水平有着密切联系,以涪陵榨菜为例进行分析。 一、销售费用是什么?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市场推广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https://szhetai.com/content/7019.html
9.2006年第11期《院报》内容北京协和医院反映本单位管理费用占总费用的多少,从而严格和控制管理费用各项支出。 7、药品收支比 药品收支比=药品收入×100% 总收入 8.药品进销差价收入比 药品进销差价收入比=药品进销差价收入×100% 总收入 9、耗材收入比 耗材收入比=一次性耗材收入×100% 总收入 https://ims.pumch.cn/detail/15765.html
10.销售费用占比多少合适百科全书六、销售费用占比占销售收入比例多少算合理的? 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5%-15%之间是合理的,根据行业的不同,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不相同。在毛利率30%,净利率6%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比例合计不超过24%,因此销售费用的占比一般都是在5%-15%。 https://www.wkcs360.com/news/40390.html
11.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各个行业不同,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不相同,据实发生的就是合理的。假设毛利率30%,净利率6%,则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比例合计应不超过24%。一般销售费用占比5%-15%之间,管理费用占比10%-15%之间。此外,还可以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年报,上面可以显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https://www.110ask.com/wenda/v-5977237591446331303.html
12.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是多少?金丹科技:公司的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报告期内,以上费用合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0.09%、18.27%和19.62%,是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销售费用主要包括运输费和销售人员职工薪酬等;管理费用主要包括职工薪酬、折旧和摊销、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及修理费等;研发费用主要为公司https://guba.eastmoney.com/news,300829,921263178.html
13.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分析报告案例(通用6篇)餐饮部20xx年10月营业费用分析如表4所示。 通过表4 可以看出, 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20xx年10月营业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0.42% 提高了14.99%,各项费用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其中,工资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7.40%,提高了9.32%。 据调查了解,餐饮企业的工资支出一般占营业收入的10%(工资率)。 https://www.cnfla.com/caiwufenxibaogao/47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