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生财有术首席会员服务官鱼丸。
亦仁,「生财有术」创始人
一个优秀的社群,会生产三样东西:
第一样,生产优质内容;第二样,生产可靠关系,也就是交个朋友;第三样,生产成功案例,也就是有人通过这个社群成功了,比如在生财有术赚到钱,在学习社群学习到新知识。
内容上,生财有术2500多篇精华,1000多万字,大概相当于100本商业图书的信息量。提升商业敏锐度最快的方式,就是看生财有术精华。
足够的信息输入后,看问题的视角会更加多元,分析问题也会更有深度,也就是具备了洞察力。人与人认知上最大的竞争,其实是信息输入量的竞争。
关系上,要知道社交的本质是寻找同类。生财夜话这种线下小局的模式,一定会成为优质社群的标配。
这里也感谢所有生财夜话官和线上小分队成员,是他们让600场生财夜话成为了可能,第五期我们将会有1000场生财夜话。
成功案例上,我相信未来社群的「高级形态」一定会是:类似于大航海计划小航海计划这样,一群人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做一件事。
只要出发点是对的,就要敢于大胆尝试,不怕犯错,快速迭代。
未来我相信生财有术还会有很多迭代和变化,但变的是玩法,不变的是希望解决问题的初心。
比如龙珠,本身不是一个激励机制,而是一个感谢机制,感谢所有给生财有术做出过贡献的人。所以从第五期开始,生财有术门票收入的5%也将纳入到龙珠分红池,大胆猜测,第五期龙珠分红池将突破七位数。
社群是一个很美好的商业模式,因为你在一直陪伴大家成长,看到的都是各种美好。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富。
也希望生财有术圈友,借由赚钱这个事,发现商业的本质,认识世界运行的规律,认识人性,认识自己,借事修人,借假修真。
赚钱只是手段,人生幸福才是目的。希望大家同时要有个好心情、好家庭、好身体。
生财有术未来无论怎么发展,我希望这个社群,始终有自己的温度,自己的灵魂,有自己坚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赚钱。
这样,我和我的团队,才会为我们的工作而感到骄傲,并且觉得有意义。
老胡,「淘客公园」创始人
在2015年之前,淘宝单品是没有优惠券的,那个时候做淘宝客没有什么抓手的,只能是“你从我这买,我给你返利”,通过价格优势刺激用户消费。
所以后面淘宝发明了单品优惠券,卖家可以针对单品对不同渠道设置隐藏优惠券,创造信息差。举例来说,那几年会有很多淘客创建所谓的“阿里亲友群”,把自己“包装”成阿里的员工亲属,以内购群的名号包装购物省钱的概念,其实只是利用优惠券做福利。
但很多用户当时并不知道优惠券,进群后买买买,停不下来。这使得这一时期的淘客玩家,在16和17年间赚到了很多的钱。
后面又有了大家熟悉的淘口令,并且逐步演变成了返利机器人,最终被大规模封杀。而这次封杀却成为了很多人千载难逢的机会——用户需求依然存在,返利机器人无法持续,淘客代理APP就这样获得了指数级增长的机会。
波波,「抖查查」创始人
「爱盈利」创始人
一个抖音垂直类目账号有没有长期价值?肯定有,比如家纺号,我在你这买了枕头,我会不会在你这买4件套?会不会在你家买床单、被罩等等一些东西?这里有复购需求。
一旦用户觉得性价比高,换句话说叫货好产品好,他会介绍给朋友。因为你是一个以货为IP的记忆点,所以这个账号有长期价值、复购价值,在成长期可以亏钱去做推广。
比如说ROI跑到0.8,稍微亏一点,我投一块钱只需要利润回来0.8就可以持续推广,因为它有复购、有长期价值,这就值得做。
用户不但记住我货好,还得记住我的“人”对吧?现在抖音里面的一些品类的投入,用户是认主播个人的,因为用户觉得:一直跟着他买、就一直便宜。
主播在用户这儿已经圈了粉,长期价值还会更高:主播不管卖什么,用户都跟买,卖4件套也买,卖美妆也买……这就是主播的IP价值。有IP价值之后,你的推广ROI还可以接受更低,还可以扛住更高的成本预算。
但IP价值背后是融资更困难。如果直播间所有的能力都绑在一个人、一个IP身上就很难控制,假如主播说心情不好了、不想播了、觉得收入少……
这些潜在问题导致资方很难把控。以至于目前一般做的特别好的都是夫妻店,媳妇做主播、老公做辅助,但相信后期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肯定会有更多的公司能把这件事做得很好。
老华,「米课」创始人
一个项目里做到99分,你才能超过所有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获胜者。就拿我们社群大家熟悉的几家黑马来说,市值20~50亿,换到股东个人,我们按30%算,也不过五六个亿。
做到这么成功、而且已经上市了,你最终身价也只不过五六个亿,而且你还卖不掉,因为你卖掉一个亿,股票市值缩水,实际上的总资产突然就减少到差不多三个亿了。
我讲的三元理论:实业、证券投资和房产,也不是说直接去炒房子或者是去买股票就行,这里面还有巨大的坑。
我第一次买房是在2006年,我第一次炒股也是在2006年,尽管我从2006年到2010年这个期间就开始践行三元理论,所有实业现金流全部进行二次投资,但却非常失败——我买的房子在南京,2006年就卖1万块钱一平,现在差不多市场真实成交价就是16000~17000。
为什么?因为那个房子是商住两用的房子。
今天的很多的95后、00后非常幸福,因为大家也看到了,大家宣传的都是正统的价值投资,这和当年你看到的那些技术面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我们今天有更好的知识平台,有更好的这种时代的机遇,其实是非常幸福的。
条形马,「好成绩教育」联合创始人
45天,4个人,每一个人领一组活。我们做出来自己的第一款实体产品。
我们的公司在11月22号成立,1月5号元旦回来以后,这个产品就已经上架开卖了,非常快。
从一个idea,到2万份实物出现在仓库里开始卖,我们用了45天。我们内部称这个项目是什么?是一个小雪球。
大家都听巴菲特说要选一个很长的坡,要滚自己的雪球,但我要问你,滚雪球第一个小雪球从哪里来?我们认为就是从这样的快速尝试中来。雪球需要越滚越大,但是如果没有小雪球,根本滚不大。
我们抱着很忐忑的心情去上线,我们也很好奇,直播间里用户会不会喜欢?用户喜欢。为什么呢?因为卖爆了。
之后我们团队开会聊一个问题,是不是不用找融资了?你看在线教育哪有不烧钱的,哪有不融资的,但我们是不是不用找融资了?别说,还真是。
黄小鱼,「生财日历2021」负责人
生财有术运营
从我们这边产品的设计理念出发,我们觉得只是卖一本日历可能还不够,还应该去做更多的一些价值创造。所以附送了生财锦囊的小册子,红包形式的外包装,配套的日历共读营、日历共读营星球等等。
但对用户而言,其实第一感受是整体的开箱流程。我们当时在想,如果我是用户,从快递点拿回了一本生财日历,拆开再取出日历本体,会经历哪些步骤?
在整个过程中,把自己放到整体的用户体验上去,思考我在过程中可能经历哪些环节。涛哥有一句话:细节里面有魔鬼和秀儿,「借眼」,是最顶级的技巧。
借眼这个词我觉得真的是非常贴切,借用户的眼,把整体流程过一遍。有用户反馈说,日历其实很小,但包装怎么这么大,这不浪费吗?
事实上就是因为我们借了用户的眼,看到了过程中物流的暴力,包装的磨损,运输的异常值……于是才有了最终定的防震包装盒样式。
包括大家看到包装盒上面的“生财日历,见者生财”8个大字,取出日历之前拆开内包装时封口的小字“红包一开,财运常来”,都是借眼之后发现的细微之处,给用户一些小惊喜。
完成这些落地并不容易,60分创意,90分落地,其实就已经很好了。
老纪,「豪车毒」创始人
「老纪蚝宅」创始人
在我们豪车毒,见客户被视为一种“耻辱”。如果还停留到需要和客户见面才能成交的状态,至少暴露出四个问题:
第二,这样做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的结果。如果我们的服务体系做到足够的完善、细节打磨到极致的话,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见面?
第三,这样做只能代表价格没有优势。我们用现代化的方法解决传统4S店的痛点,即使不见面,也能给客户提供有优势的豪车报价。
小马宋,「小马宋战略营销咨询公司」创始人
「罗辑思维」首席营销顾问
我所说的任何一句话,我在做的任何一件事,其实都在为我未来做准备。
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100年的公司,所以我做的一切事情都要和这个目标有关联。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思考:我们今天做的事会不会让未来的自己更强大,今天做的事情会不会让未来的自己更强大?
所以今天我们用更少的收入养活更少的人,但是却能为未来做了一些更坚实的基础,这样长期看上去,未来会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