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疫情推动直播电商逆势发展,房地产、汽车、大家电等传统大宗商品的交易也开始进入直播间,直播电商在各行业“全面开花”。
近期,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20-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生态剖析及趋势预判》,报告对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原因、产业链环节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分析以及典型公司案例介绍的基础上,并且总结分析了当前直播电商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防范,以此对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电商直播用户增长空间大,行业近万亿市场被激活
新冠疫情影响下,直播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人,其中直播用户规模达5.60亿人,占网民整体的61.95%。而在2019年兴起并实现快速发展的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2.65亿人,占直播用户规模的47.32%,占网民整体的29.31%,电商直播用户增长空间仍比较大。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用户是直播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当前的消费形态下,直播电商迎合了当前用户的消费痛点,通过新的消费群体定位和产品卖点分析,开启了新的消费模式。
因此,直播带货开始成为各类企业的抗疫抓手,以商家、主播/机构和用户为主的商业闭环已经初步形成。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用户和商户双方对直播模式接受度提高的背景下,特别是疫情期间,兼具娱乐和社交特点的直播电商深受处于社交隔离的人们的欢迎,直播电商行业近万亿市场被激活。
平台先后入场直播电商,淘宝直播发展最快
直播电商的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电商平台的转型,也吸引了内容社交平台等的跨界竞争。
事实上,早在2016年,淘宝、蘑菇街等电商平台率先入局直播+电商领域。
随后在电商+直播的红利之下,直播平台也开始加入直播电商战局。2018年,抖音、快手先后通过自建平台和接入电商平台的方式试水电商领域。同年8月,虎牙直播、斗鱼直播和花椒直播开始牵手网易考拉海购,探索直播+电商的新领域。
虽然直播电商平台众多,但是由于平台自身的属性差异,各平台在发展直播电商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像淘宝直播这类直播电商平台,是在电商的基础上布局直播带货模式的,平台交易色彩较重,用户购物的目的一般十分明确,因而直播购物转化高。并且,电商基因使得平台品类丰富,供应链稳定,可以“一站式”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提高用户直播用户购物体验,提高用户粘性。
此外,在电商平台、内容平台成功入局的示范作用影响下,不少其他平台也开始跨界入局成为行业新亮点。新兴直播电商平台内容生态较为开放,但流量建设难。
从发展情况来看,在众多直播电商平台中,淘宝直播发展最快,快手和抖音紧跟其后。此前9月28日,阿里对外公布了淘宝直播过去12个月的成交体量:淘宝直播的成交额超过3000亿,淘宝直播的用户数同比增长160%,商家参与直播的同比增速达到220%。
吃播现象、坑位费模式等,直播电商行业问题需警惕
随着直播电商的不断壮大和经营模式日益多元,行业的业务模式、合作模式、品牌方、MCN机构、主播从业者等都开始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截至31日,国家信网办共依法处置违规“吃播”账号1.36万个。吃播大胃王大多被封杀,吃播模式也需要变革,单纯依靠假吃或多吃的猎奇模式,将逐渐消失。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胃王吃播不仅浪费粮食,还会营造不良的社会风气,针对这种直播乱象必须“零容忍”。
再如坑位费模式。对于小品牌商,合作标的额不高且有基础销量要求,MCN机构盈利空间较小,因而针对中小品牌,部分机构会通过孵化大量素人直播间收取“坑位费”进行盈利。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这种模式,MCN机构盈利点与企业诉求不匹配,不会对企业销量或品牌曝光负责,从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生态健康发展。
由于中小品牌商家议价能力比较低,“坑位费”需要在直播前就向直播合作方缴纳,这就容易产生虚假下单的交易骗局。MCN机构或主播利用商家支付的“坑位费”制造销售额,完成商家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事后再分批退货回笼资金,而剩余的产品可以通过团购、二手交易等形式再次分销变现,最后的损失实际上由商家承担。
协同治理是重要发展方向,首个“直播带货”标准即将出台
在直播电商的行业链路中,主播、MCN机构和商家是行业生态中的三个重要主体。在行业发展初期,主播偏野生,商家与主播对接难度大,且容易出现不规范的乱象。在MCN加入行业链条后,机构专门对接主播和商家,直播电商通路跑通,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
总体而言,目前消费者对直播电商业务的满意度相对较高。艾媒咨询调研发现,接近七成用户对直播电商购物表示比较满意,其中超过10%的用户表示非常满意。
此外,在政策规范方面,中国首个“直播带货”标准即将出台,首个剑指流量造假等违规行为的直播营销规范也已经生效。这意味着“直播带货”将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正式进入“监管时代”,标准化“游戏规则”将助力新生业态提质增效,“直播带货”产业将结束野蛮生长,实现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