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社会治理范文

档案数字化,就是把纸质档案、照片档案、录音档案、录像档案、实物档案等变成数字信息,以实现不同载体形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共享。档案数字化工程目前主要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即将档案文字、图表、图纸等变成数字信息,从而实现利用计算机进行存储、检索、分析的目的。在王村新城档案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1档案目录的数字化

(1)档案的目录统一使用excel电子表并加入超链接,点击超链接直接查找档案合同扫描件,以便查阅合同具体内容。

1.2实体档案的图文信息数字化

王村新城所有的合同档案通过扫描、摄影、摄像等方式进行数字化采集,从而实现图文信息的计算机存储、调阅、分析。

1.3日常档案管理业务的数字化

将档案的业务指导内容,审核意见,审核结果,图书资料的著录,档案变动登记,档案的始由、贮藏、借阅、变动等档案管理信息,通过计算机软件管理的方式进行数字化。

2实施过程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工程的核心(图1)

(1)设立专用的档案储藏室,定做专业的图纸档案柜,方便图纸、档案存放和查阅。实施过程根据档案储藏室面积,有重点、有步骤的实施,对使用频率高的或重点工程档案先进行数字化存档。纸质档案数字化流程一般为档案整理档案扫描(文字、图纸)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验收数据备份。在整个流程中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2)扫描、编辑处理及存储。数字化工程的实施重点是扫描与编辑处理,其较为复杂。首先,在扫描时严格按文件分类扫描,根据纸张情况选择扫描方式、确定扫描分辨率及相应参数,扫描过程中及时调整亮度、对比度,使扫描后的影像尽可能保持档案原貌,使图像清晰不失真,亮度适当,同时生成jpg或pdf等相应格式的影像文件。其次,图像编辑处理是整个扫描过程中保证图像质量最关键的技术部分,因此要对影像文件进行纠偏、去污、裁边等编辑处理,同时去除影像文件背景,其可以有效节约存储空间。处理完成后的影像文件要进行存储。

3数据的存储与安全是实现数字化的最终保障

当今任何一种计算机的存储技术都还不能实现100%的可靠性,在档案数字化应用中可能会遇到突发性的灾害,因人为过失、计算机故障、存储介质损坏等各种原因,基础数据都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对基础数据要采取多介质、多地点的存储与保管方式。在此基A上还要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对基础数据进行及时地备份。对备份数据同样采用定期检测,三重乃至多重备份等必要的方式,以确保基础数据的高度安全性。

4王村新城档案数字化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几年,高校的数字化建设正在风风火火地进行,校园网络的带宽和应用系统平台的更新也在飞速发展。随着我院的网络规模不断加大,相对应的系统平台也在逐步增多,操作也更为繁琐。为了各个系统平台更好地融合,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如期展开。同时为了数字化校园平稳、安全发展,把IT治理框架引入到了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当中。

1数字化校园的概述

1.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将实体校园的各种应用进行数字化处理,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存储空间,是对实体校园进行的一种多元化的延展。

1.2数字化校园的意义

数字化校园是把各个应用系统集成起来了的操作平台,用互联网的手段对各个资源进行整合。数字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应用,有教学、科研、办公和交流等。

2IT治理的概述

2.1IT治理的定义

什么是IT治理?IT治理概念来自企业,企业迫于经济效益的压力,寻求优化流程,降低开销的企业发展之路,计算机技术带来新的思路。当前海内外对IT治理主要集中在模式探索方面,并认为模式是影响IT治理的关键因素。IT治理模式包括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COBIT模式、CISR模式。

2.2COBIT模型

2.3ITIL模型

通过使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理念同本单位IT服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强调质量管理和风险管控,在用户认可度和服务情况与风险操作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关系。由于ITIL影响着IT服务管理,而COBIT主要是在IT运营层面发挥作用。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2.4CISR模型

CISR模型也称为“Weill&Rose模。CISR为了实现控制和权力管理之间的一种契合。把企业的长远计划和IT治理手段相结合。这种模型更加利于权力分配,实施框架化管理,为制度的平稳过度创造了更加便利的环境。

2.5三种模型之间的比较

综上所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选择CISR模型和ITIL模型相结合使用是最合理的。CISR模式在数字化校园中的使用更为便利,可以有效推进体制的完善,同时ITIL是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操作,二者相结合可以逐步引入IT治理。

3数字化校园中IT治理的探索

3.1数字化校园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已经完成了被动式服务到主动探索式服务的转变,在校园内形成了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服务模式。用流程管理的办法贯穿整个治理过程。对维护人员采用“一问到底”的负责制原则。从而逐步提升了师生的认可度,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

(1)IT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操作贯彻不到位。在日常维护工作中,由于没有电子化的解决流程和方案,容易造成人员解决问题不及时,问题解决不准确。对问题的解决后续情况没有进一步跟踪和查看,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留档并总结。缺少系统和理论性的指导。

(2)IT治理的环境需要改进。随着数字化校园应用的推广,各个系统和操作平台的内容在不断增多,各个应用的难度也在增大。同时,对一些IT决策的下达和应用,各个职能部门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联系,相应的执行力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缺少完整的沟通服务的标准和机制。

(3)标准化的流程不足。由于数字化校园信息的多样化,一线的服务人员总是被动地去解决问题,疲于应对各个突发事件,而不能对用户的一些个性化需求有所反映。同时,服务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没有专业的标准化流程,这样会对人员的依赖性加大,容易造成由于人员变更而导致的服务水平上的差异。而且对服务人员缺少工作量细化考核的标准。

3.2数字化校园中IT治理的模型设计

CISR的权责分配的理念可以对现行的服务流程做一下调整,可以改变一些理念来实施IT治理,容易被各个部门所接受。ITIL本身就是就是IT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生成自己的IT管理流程,在制度和操作层面上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CISR模型和ITIL模型的相互融合可以构建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的IT治理模型。

笔者从体制和资源两个方面对数字化校园平台进行了整体设计。

CIO由主管数字化校园构建的校领导担任,由各个二级单位的负责人担任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同时外聘一些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监督。成立为领导小组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办公室来具体实施全校数字化项目的经费使用、项目的申请和批准实施,以及所有IT服务人员的分配和使用。

资源建设方面按照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的相应理念进行操作。

(1)硬环境整合和共享。

新建大楼的网络布线费用纳入到楼宇建设的费用当中,这样可以有效节约经费。同时成立数据资源中心,由中心统一编排各类电子资源,再备份各种核心资源的关键数据。合理使用资金,统一建设实验室,保证基础服务的完善。

(2)软环境共享。

3.3IT治理在数字校园中的实施

(1)IT服务教学。

数字化校园促使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新的转变,教师们可以进行网上备课与课件制作,数字化校园提供了很多网络素材库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网络授课并和同学们进行网上交流。学生也可以网上自主学习并进行网络考试。教师在教学手段与科研能力等方面获得大幅提升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手段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便捷了,学生的自学水平和个人能力都得以提高。。

(2)IT服务科研。

网络学科资源百花齐放,各种类型的资源库平台使得各个二级学院之间互通有无,更好地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期望可以百家争鸣,促进学科的进步。

(3)IT服务管理。

(4)IT服务社会。

一些优质的课程资源可以在网上进行公开,方便外校人员进行学习和观摩,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信息。

4结语

参考文献

[1]代利文.关于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9-70.

[2]肖志新,杨霖.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系统架构[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34-37.

一、南京市矿山治理档案管理的现状及数字化意义

(一)南京市矿山治理档案管理现状

(二)南京市矿山治理档案数字化管理意义

二、南京市矿山治理档案数字化管理需求

(一)需求概述

(二)功能介绍

(三)作业要求

1.采取流水线作业方式。按照工作流程将各个工序细化与规范化,做到分工明确,各个工序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工作中互相配合与支持,提高工作效率。2.采取高速扫描,彩色与黑白相结合,对个别材料进行需要彩色扫描,大部分进行黑白或灰度扫描。3.在存量档案数量较大、扫描量较大时,也可考虑引进第三方监理进行日常检查和质量检验工作。日常的少量档案补充扫描的质量检验工作,可以由地环部门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担任,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4.考虑运用条码技术管理档案,即在档案封面、卷内目录上打上条码,方便扫描和今后管理使用。

三、南京市矿山治理档案数字化操作流程

南京的矿山治理档案数字化在操作实施过程中,要做好软件开发与档案前期整理、扫描、条目录入、质量检查、扫描文件管理等全过程的协调配合问题。前期要细化做好矿山治理档案归档范围确定,扫描流程设计、扫描硬件配置等准备工作,过程中要重点加强质量检验,扫描后期要考虑做好人员配备,做好日常化的新增档案的数字化,实现矿山治理档案数字化的长效管理。

(一)档案分类整理,编制流水档案号

按照矿山治理档案分类细化要求,按照年度、类别、保管期限等进行分类整理、排序编页,暂不装订,待扫描完成后再进行装订。案卷目录和卷内目录的样式,应根据档案实际制定和调整。顺序编制流水档号。

(二)档案著录

矿山治理档案的著录,是实现今后档案检索查阅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所以对文字录入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工作量大。著录内容按照国家《档案著录规则》(DA/T18)的要求录入,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包括确定各具体著录项、字段长度和内容要求。通常包括案卷题名、文件名、责任者、起止页号和页数等。对于矿山整治档案特有的项目名称、项目位置、土地权属、组织实施单位、项目承担单位等,作为特殊著录项加以录入,便于今后的检索查询和统计。

(三)档案交接

矿山治理档案分类整理后按年度、类别提出,提卷时数字化加工方的提卷人员按照要求,编写档案的页号和需要扫描录入的文件页号后及抽取不需扫描的页面,以确保档案还原时能够清楚区别和核实页数,并按实际页数填写详细的档案交接清单,由双方主管人员签字。

(四)档案的扫描

矿山治理档案材料原件扫描与存储格式完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要求扫描。可以根据国家《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制定具体的扫描要求,扫描人员按照要求操作,填写移交清单(此移交清单是档案拆分人员和扫描人员共同填写)并签字领取后进行纸介扫描。扫描图像使用先进的图像扫描处理软件,扫描人员可根据原稿质量,对系统进行定义,如自动倾斜校正、自动去污、自动分文件等批处理功能。在由系统自动处理功能的同时,扫描人员根据原件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如超大页面的处理、纸张颜色深浅及薄厚的处理、扫描时可根据不同原件的情况,调整图像的分辨率、阀值、明亮度以及扫描方式和扫描速度,确保在扫描图像质量清晰的情况下,使原件完好无损。

(五)图像处理

采用自动化处理和人工处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矿山整治图像质量的完美。通过校对系统对图像进行校对,确保图像顺序正确、去斑点、污渍、黑边、偏斜处理、校验。在校对时发现不合格图像及时返回前一工序进行改正。

(六)将扫描影像与著录条目挂接

可以通过软件,将质量检验后的扫描影像与系统的档案目录自动挂接,必要时手工辅助挂接。通过挂接实现再次的检验,验收合格做好记录。

(七)扫描后还原整理和装订

完成档案扫描后,安排专人负责案卷整理与还原。逐页检查,在预留装订边、不缺页、页面不颠倒,图件折叠符合要求等基础上,完成档案装订。按照已编档号入库上架排放。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市政管理方法

1.1经济方法

1.2行政方法

1.3咨询方法

最近几年,随着管理理念的创新,咨询方法在市政管理工作中逐步发展起来。咨询方法就是市政管理部门以采纳各咨询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社会群众的意见为基础,充分研究、认真分析各种意见,最终使政府部门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合乎民意,能够使一些复杂棘手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随着我国社会机构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社会咨询机构的数目与质量都与日俱增,更多的专业咨询人员参与到市政管理工作中来,为市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较多的意见。咨询方法有利于确保市政管理工作符合民意,能够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二、电子治理

2.1电子治理的意义

①有利于市政府的角色和管理观念的转变。传统政府的工作模式以政府为中心,而电子治理则不然,其将建立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②可以大大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③对促进政务和信息公开有重要意义,可大大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因为政府本身是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制定者,又拥有大量的公共信息,对公众而言,它处于信息强势地位。④电子治理推行对现代民主社会的形成有较大作用。科学技术包含着民主的成分,再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利于中国的民主与法治。

2.2实行电子治理的面临挑战

目前,中国的网民群体仍以青年为主,总体网民中的31.8%都属于1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学生占有重要地位,其比例最大为28.8%。中国网民年增长率为53.3%,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学生。城镇与农村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青少年中学生虽然是网民的主体,他们的身份地位决定其绝对不是现实网络消费的主力军,但却会成为未来网络消费的主体。城乡及城市网民之间的差距,都会存在不足。其次信息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并且信息失真和各类信息泛滥问题。如何保障电子治理信息安全及真实性,是实行电子治理所应面对的难题。

另外,在我国特殊国情下,电子治理的实施不具有普适性,但那些有优势条件的城市可先发展,再带动乡村信息化,最终实现社会电子行政、电子商务、电子服务等融合一体。可喜的是很多城市都提出“数字城市”建设,可见,未来的城市一定是在电子平台上高速互动的“数字城市”。

三、现代市政管理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一些部门大力推行电子政务,这样使得在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建设两个方面方面城市市政管理数字化取得了较大进步。

3.1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市政管理部门建立了办公局域网、OA系统等,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对外的公众形象。城市市政管理数字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

3.1.1缺乏高起点、高标准、统筹兼顾的战略发展规划

市政管理部门出台的规划中缺乏数字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即使出台的规划也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彼此之间很难协调。最终使数字化统一平台不能较发挥其作用。

3.1.2数字化发展平台的体制机制僵化

从体制这个角度看,市政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复建设的现象。并且市政设施和公用事业管理的系统很多方面不统一,也不能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不能共享。要整合这些数据,需要付出比建设更大的代价。

3.1.3市政管理数字化队伍建设不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化要求

目前市政管理数字化队伍建设的总体水平较低,有些要求较高的技术岗位人才少,而很多从事市政管理工作的人员缺乏数字化知识的储备。这就导致其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平台安全建设的需要。

3.2数字化建设的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市政管理部门最常用的管理方法就是经济方法、行政方法与咨询方法。市政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中,要能够充分发挥这三个方法的作用,想做好城市市政管理工作,还应采取电子治理手段,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城市市政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正在发展,采取一定的途径会使其发展的更好。另外加强市政管理力度,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完善市政管理的执法工作,进一步做好城市市政管理工作。

THE END
1.什么是基层数字化治理?如何实施?市场说基层数字化治理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优化和升级的过程。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基层治理效率,改善民生服务质量,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基层数字化治理的实施需要整合各种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构建起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基层治理体系。 https://haixingjob.cn/18467.html
2.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核心内容是什么?日前,《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出炉。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核心内容是什么? 一、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核心内容是什么? 1、筑牢全方位安全体系,健全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一是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严格执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构建自主可控的自然资源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45815.html
3.“数字化转型”中总提到的“治理”是什么参与数字化转型实施工作,一直听到“数据治理”、“公司治理”、“架构治理”等词,领导也会要求要拿出xx治理方案。我就特别困惑,到底什么是“治理”? 一、不知道问百度 公司治理,是一套程序、惯例、政策、法律及机构,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公司治理方法也包括公司内部利益相关人士及公司治理的众多目标之间的https://www.jianshu.com/p/0440bf44c253
4.范周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文化治理数字化是指随着文化全要素与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化,文化治理方式也需要实现全面数字化。一方面,是推进国家文化专网建设,通过国家文化专网装配标识解析系统、贯通机构数据中心、搭建“数据超市”和提供算力服务,打造一张同消费互联网并行的生产互联网。另一方面,是加快完善文化法规政策,使文化政策适应数字社会发展需要,https://www.0571ci.gov.cn/article.php?n_id=15947
5.什么是城市数字化转型?内容有哪些?2.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 城市数字化转型包括经济数字化转型、生活数字化转型和治理数字化转型这三大领域,但这三者的转型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需要相辅相成、协同并进。 (1)首先,经济数字化转型形成新供给,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生活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技术条件和经济基础。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https://www.sgpjbg.com/info/38195.html
6.陈水生: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四条构建路径2021年10月,《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出炉,明确了未来五年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为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和治理的发展方向,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那么,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内涵是什么?https://g-city.sass.org.cn/2023/0714/c4953a551225/page.htm
7.治理数字化改革助力民生保障独家专稿【治理】数字化改革助力民生保障 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周宇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我国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的利器。近年来,南浔区围绕构建“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民生服务体系目标,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工作实现广覆盖、精准化、均等化。https://www.chinaxiaokang.com/news/dujiazhuangao/2022/1123/1379136_1.html
8.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随着国际化、数字化、市场化和教育普及化进程加速,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技术智能化、人口结构老龄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生源结构多样化等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经济发展全球化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格局加速重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https://www.mbu.cn/zjlm/article/407/23082
9.乡村治理数字化情况总结(通用19篇)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乡村治理数字化情况总结(通用1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4321.html
10.数字浙江公司CTO陈鹏宇:数字化改革的公共数据治理实践解码数字新浙数字化改革的一把“手术刀”,浙江的一张金名片 章丰:关于公共数据治理,我注意到你在演讲中提到过“数据高铁”,数据高铁怎么理解? 陈鹏宇:现在不少地方已经用“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腿”,老百姓办事不用来回折腾,但如果数据本身“跑”得不够快会发生什么?我例举一个实际调研过程中碰到的案例:一对台州的夫妻在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43550
11.什么是数据治理?什么是数据安全治理?两者关系如何?[通俗易懂什么是数据安全治理?两者关系如何?[通俗易懂]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随着企业战略、业务形态、预算等多个方面不断迭代及变化的,所以在建设过程中难免出现阶段鸿沟,跨阶段整合难的现象,当企业以数据为中心的战略考量时,就需要通过数据治理方法对以往问题纠偏,对未来形态建设。本文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2082737
12.联通娄瑜:通过“五要素”“七步法”聚力数据要素赋能数字化在整体布局当中,数据治理是整个数字化转型核心的基础,可能作为大型企业,大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数据割裂、数据不全不准。大家都讲,我们一堆“假”数据做“真”分析有什么用?所以先解决数据治理的问题,是数字化转型根基的问题。确保数据资源清晰,数据质量可控,并且数据在企业内部能够合规高效的共享,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https://dtzed.com/?p=3752
13.构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汕头日报论坛以“构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 筑牢数字化转型基石”为主题,邀请两院院士发表主旨报告,国家级智库机构专家作政策解读,与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作主题演讲,探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中数字要素的安全保护、跨境数据安全流动的落地思路和实践、数据安全治理架构。专家学者还以“工信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识别和防护建设的现状及https://strb.dahuawang.com/content/202207/11/c123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