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网络医托”为何难治?

据了解,这些“网络医托”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昆明等一二线城市,正不断向三线城市扩张,而且全国各地的民营医院现在都在学习这个模式。这种名为“咨询”实为“网络医托”在民营医疗行业是“遍地开花”,虽然一直被封杀,但一直有活路,成了民营医疗发展的一种“病态”。

“网络医托”坑蒙拐骗遍地开花

在中国民营医院大本营的福建莆田,朱先生曾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民营医院任业务经理,负责“医托”工作。对眼下出现众多的所谓“新媒体咨询”、“咨询医生”,他坦言,这其实就是“网络医托”。所谓“新媒体咨询”跟医院就是一张皮,全国各地的民营医院都采用这个模式:“少的医院会挂两三家‘(网络)医托’,最多的医院可以挂十几家(‘网络医托’)。‘网络医托’应该说是民营医院才会有这种东西。”

张女士还说到,由于“医托”回报率较高,一个医托如果一个月能介绍10个病人入院治疗大多能获得至少数千元以上的抽成,因此“医托”这种情况在她当时所在地区的民营医院里还是比较常见的,而由于民营医院相比较公立医院,其经营的压力更大,不多费力就能从“医托”上寻找到可观的“客源”对于很多民营医院来说吸引力极大。而想单纯通过网络的方式就将一些比较难治的疾病治愈几乎是不可能的。

骗人于无形越治越耽误几乎成为常态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老百姓在身体不舒服之后,开始主动选择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向在线“专家”或“医生”咨询。网民的这种需求,催生了许多“网络医生”。但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其实蒙受了不少损失,越治越耽误几乎成为常态。

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遭遇网络医托骗局的事,花了几万元买了4个疗程的药才发现,花大价钱买的药根本治不了病。他告诉记者,去年,他的亲属得了肺纤维化病,走了多家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治不了,情急之下李先生想到了上网咨询。李先生在网上向其中的几家医院的“专家”进行了咨询。一家医院的“在线医生”看到李先生的描述后,一再强调可以治疗。“然后我问他怎么办,他说你得来医院。”李先生和亲属来到医院之后做了很多检查,大夫也出了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但是价格令人咂舌。“一个疗程就好几万,他说是特效药能治。”但吃了几个疗程之后,病情一直不见好转,李先生才明白是被骗了。

贾女士也有类似的经历。由于体制原因,三年前她患上了一种名为牛皮癣的皮肤病,经过几年的长期治疗,一直反反复复没有彻底根治,这对于爱美的她来说痛苦不已。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搜索郑州皮肤病医院,排名榜首的是一家名为华肤皮肤研究所的医院。通过该医院官网的在线医生咨询,贾女士似乎看到了痊愈的希望。“他那客服就给我说他们医院有一个主任,看牛皮癣特别好,都有20多年的临床经验,要是不预约的话就不能看,到那还要排号还排不上,她们还给我说通过治疗可以很快的达到治愈的效果,而且到那以后还可以查到他们治愈的那些患者,我才相信的。”但贾女士第二天就来到了这家医院后发现,不管是就诊人数还是医生的诊治水平都在线客服说的大相径庭。做完所谓治疗以后,紧接着贾女士收到的是一张张上千元的药单。后来,贾女士去中医院看,才发现自己用的药不仅没让病治好,反而更严重了。“这种医院就不是给人看病的,而是从人身上诈钱的。”贾女士说到。

公立医院多只提供网上预约服务“隔空问诊真的太难”

调查中记者发现,这种“网络医托”现象大多集中在一些私立医院或者小规模的民营医院。通过采访省内的多家大型公立医院,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公立医院针对患者的网上咨询和服务热线基本上也就是预约挂号等方式,在网络寻医问诊方面,公立医院相当谨慎,采访中,多家医院都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预约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不会导致资金流失或者是上当受骗的情况。然而,公立医院的这种现状无形中也就把这一块儿“网络医托”阵地几乎完全交给了民营医院。

有市场就有需求,公立大医院既然没有专业的网络平台解答患者的提问,那么民营医院就有了自己的优势:“民营医院在经营上比较活,从经营的角度,他会自己想出很多招,你要一咨询,他找这个人肯定会把你说的头头是道,让你到这个地方,到这以后那就是按着他的逻辑去治疗,他们这些人一般来说,都是聘请退休的,如果从医疗的技术上来讲,太好的医生他也挖不到,反过来,医生水平很高,民营医院你要想请过来你就得给高薪,高薪从哪来,老板兜里有钱吗?得从患者兜里掏钱,所以那个时候你医疗费用就得高。”张教授说到。

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正规的公立医院其实部分开设有正规的网络医疗咨询,但是第一忙不过来;第二“隔空问诊真的太难了”。

在大夫们看来,病人们希望通过网络和热线获得诊断咨询帮助的合理性本身或许就值得推敲。龙岩二院医务处谢鸿光副主任告诉记者,其实作为地方的三甲医院,医院每天得接待两三千人的门诊,如果开展网上咨询和热线咨询,势必加大医生负担,网上咨询和热线咨询本身就存在弊端:“如果是健康咨询我觉得是很靠谱的,如果是疾病诊治的话,还是医生与病人之间,比如说通过老中医讲的望闻切听,这样子来看病是可靠的。”因此,一般公立医院只敢提供网上预约的服务平台。

记者从安徽阜阳几大公立医院了解到,虽然他们已经开通了网上预约平台,但是针对患者的网上咨询或寻医问药的热线服务还没有开通,因为现实情况还达不到网上咨询或寻医问药的条件。。阜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干阜生说:“他可能询问的疾病很单一,特定的一个症状或者一个体征,但是要解答的这个人必须很专业的来回答,所以这就很难,医学范围很广,靠一个人解决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干阜生介绍说,只要是正规的医院都不可能在网上接受咨询等服务,因为患者情况千差万别,负责任的诊治必须是到院就诊,不可能网上咨询。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尹路阳也说到:“热线咨询没有,现在还做不到,医生从网上看不到他本人,只能靠诉说,口述,医生必须经过面对面的判断,来了解他的病情,能提供更好的治疗。”

编辑:范斯腾

关键词:医托;看病难;医生

2016-01-0800:07:00

小李家在南方,患了肾炎后想尽快治疗,去医院之前他先在电脑里输入病症关键词,想找一家治疗肾炎最好的医院。点击了搜索出来排名靠前的一家医院后,立刻就有专家为他服务。

2016-01-0417:49:00

“专家坐诊”“医术高明”“收费便宜”……在医院遇到主动搭讪的陌生人以这些理由推荐你到其他医院就医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中了“医托”的圈套。惠山区人民法院已对另3起涉医托诈骗案作出判决,20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拘役到有期徒刑等刑罚,并处罚金。

THE END
1.网上问诊被骗怎么办?及时采取措施可维权追回!视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问诊以其便捷性逐渐成为许多人解决健康问题的首|选。当这份便利遇上不法分子的精心布局,便可能演变成一场让人痛心疾首的骗局。今|天,我们就通过王先生的真实经历,为大家揭开网络问诊背后的“神医”骗局,教你如何慧眼识破,保护自己的钱袋子与健康。 https://fuwu.11467.com/info/33287169.htm
2.网上问诊需当心!躲在键盘后的“老中医”可能是骗子。进入冬季,因天气寒冷出行不便,再加上疫情防控管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求医问药已逐渐成为习惯。不法分子盯紧时机,打着老中医的旗号,通过网络提供咨询问诊服务,并借助微信、支付宝等社交、支付工具实施诈骗。 相关案例: 1、2020年12月28日9时许,常州的张某善报警称,他通过网上百度查询搜索到“保和中医”的相关广https://www.zjg.gov.cn/zjgszwz/yjxx/202101/0ba045c389034a7a8623d7830c141c3e.shtml
3.听信网络医生被骗网站有责任吗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些小伤小病都可以在网站上面进行网络问诊,这极大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在有些时候,网络问诊可能会被医生欺骗,那么听信网络医生被骗网站有责任吗?下面由华律网的小编为您解答这一相关问题。一、听信网络医生被骗网站有责任吗 有,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网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是https://www.66law.cn/laws/1583557.aspx
4.门诊案例分析(5)来访者的双重困扰周一门诊时,一位年轻的女士,情绪低落,不停地哭泣。自己结婚8年的先生婚内移情别恋,要与她离婚,女士伤心欲绝,寻求帮助,在网络上付出高额的咨询费后,咨询人员百般推脱,她觉得被骗了,更加伤心。双重打击使她痛不欲生。心理问题一定要慎重选择就医,尤其是网上,一定考察他的资质,口碑,避免误入歧途。https://m.haodf.com/lj/tuwen_8635010388_DE4rmvzOYzMvQs96uwmI-4TyvMZU7d6h4G9-dHgBhPN0O42cmeMXncO7E.htm
5.“远程问诊卖药”近9000人被骗累计数额千万元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日电(记者刘懿德)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人民法院获悉,该院日前一审宣判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85人特大电信诈骗团伙一审获刑。 2016年7月,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群众杨某报案称,其遭遇电信诈骗,被骗金额3.5万余元。达拉特旗公安局经缜密调查,摸清了该电信诈骗团伙的情况。同年11月2日,该局抽调警力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TXljPigOJBpS0Ct6STX1180202
6.南通:8名男士隔空问诊被骗37名“老中医”涉嫌诈骗前几天,南通启东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网络售卖假药案,抓获37名犯罪嫌疑人。这起案件中的4000名受害人,遍及全国各地,涉案金额高达2500万。案件的侦破还要从王先生的报警来说起。 王先生在网上搜索的时候,一则飘窗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广告上说广东东莞“御医堂”有位“老中医”,能彻底治疗男性疾病,并保证不泄露病人的隐http://app.gxcztv.cn/lm/xw/635297.shtml
7.网上问诊中药古方诈骗1.6亿,39人犯罪团伙在中山被起诉降管理行政部主要负责维护网络、统计处方和打印病历等后勤工作;疗效跟踪部主要销售男性、减肥类、妇科类中药,健康管理公司成员假冒上述中医师身份,结合预先设定好的诈骗话术进行虚假网上问诊,引诱被害人下单购买妇科但是张某自服用该公司药品以来都没什么效果,先后共被骗人民币8440元。 检察官温馨提示:近年来,各类诈骗http://k.sina.com.cn/article_2810373291_a782e4ab020014gzh.html
8.2017年半月谈第3期半月谈2017第3期文章汇总通过网络咨询病症,看上去方便省时高效,实际上却滋生风险隐患。 不少“网络医生”在网上将治疗效果吹嘘得天花乱坠,并许诺最低价格。 但一旦将患者吸引到实体医院后,往往“狮子大开口”,治疗费用翻番,患者成为待宰的羔羊。 除了钱财被骗,网络问诊更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网络诊断难以全面了解病情,极易误诊。”河南省人http://www.sdgwy.org/html/slzl/qt/201708/80_37924.html
9.几十元在百度降挂了一个上海附属医院一个主任医生的图文问诊花了几十元,在百度健康挂了号,一个上海附属医院一个医生图文问诊,发给他了好久不回信息,回了信息,说让线下问诊,没有得到一句有效信息什么问题也没有说就结束问诊了,太坑人了,任何治疗方案也不说说对病情部聊解,太别不满意。 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审核通过 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66601023/
10.平安养老险提示您:谨防“专家问诊”类电信诈骗财富号庆幸的是,上述案例中受害老人都追回了财产,而且没有因吃了“药品”出现不适或加重病情的情况。但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运,所以看病还是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平安养老险安徽分公司提示您:在遇到推销时,不要轻易相信对方。老人可以征求子女意见或向派出所等有权机关进行核实;同时,子女也要多关心老人,多沟通,讲解电信诈骗的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20607201653102622350
11.微信小程序定制开发微信小程序网上营销案例 微信小程序需要抽奖吗吗 安卓不能登录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爱心花园在哪 清除微信的小程序有哪些 根河市微信小程序建设 微信小程序报废车辆流程 弥勒县微信小程序制作 百万用户微信小程序下载 微信这个小程序在哪里看 微信坑朋友小程序违法吗 微信小程序美食买家入驻 好日子微信小程序是什么 https://www.seohn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