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月饼包装现状及解决对策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专业:市场营销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年月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从国外来看,20世纪50年代,学者西德尼·莱维提出了“品牌形象”这一市场营销学新概念,第一次将品牌、包装等纳入市场营销学的研究范围内,这些概念推动了市场营销学更全面系统的发展和深化。从此,包装这个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分析、探讨、研究和利用。到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包装以及包装营销对于产品营销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出来,当然对于月饼市场包装也一样。一位研究包装的市场心理专家路易斯·切斯金做了几个关于包装的实验,他发现了许多被他称之为“知觉转移”的现象。例如,包装的外观对人们评价饼干的味道或香皂的洗涤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这说明搞好产品包装,不仅可以保护产品、美化产品,还可以增加产品的商业价值。这对以后全球的包装营销具有启发性作用。
才能作为市场营销信息沟通的有效方式,它也将能成为打开市场大门的敲门砖。2014年,盛秋生在《消费导刊》上谈到现在的包装研究,他认为在现代市场上,企业已经将包装营销运用得相当熟练。对于那些新上市的产品或人们不太了解的产品,包装已经成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媒介。包装所处的地位不仅起作保护商品的重要功能,同时具有特殊的自我推广效应,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促进和扩大商品销售的‘无声推销员’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包装的营销研究正在逐步深入,逐步趋于成熟。包装在营销中的角色也变得至关重要。基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入,月饼市场的包装研究也在逐步完善。但是,现在全球的包装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肆虐,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违背。因此,现阶段的包装必将予以改善,追求绿色、环保的包装势必成为今后包装营销的研究方向。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是月饼包装的现状及解决对策,论文首先将简单阐述包装的涵义及其在产品营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以分析月饼包装为例,总结出市场上包装所存在的问题,影射出包装存在的缺陷,最后则是根据以上问题提出自己的对策,并作系统性的总结。
四、本课题研究方法
1、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特例分析和全局分析相结合
五、研究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1、研究目标:找出企业在“月饼包装”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透彻分析问题、晓以危害、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以上存在的营销误区或漏洞,以此来弥补这方面理论的缺陷,并能使之得到些许完善,在实践上能对以后企业的具体包装营销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3、工作进度:
2014.10.22~2014.10.27选择论文题目
2014.10.28~2014.11.20收集资料并写好开题报告
2014.11.21~2014.12.20完成论文初稿
2014.12.21~2014.03.10完成论文二稿
2014.03.10~2014.05.15完成论文定稿
六、参考文献
[1]周维学.浅谈商品包装[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
[2]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盛秋生,邹立堂,苗雨君.包装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14,(11)
[4]崔普权.且说包装营销[j].北京档案,2014,(4)
[5]裘迪红,张芝芬,何小阳等.浅谈绿色包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4,18(2)
[6]牟发章.简约适度绿色环保——今年月饼包装谈[j].上海包装,2014,(8)
[7]黄慧琴,戴丹丹,熊兴福.论月饼包装[j].包装工程,2014,25(5)
[8]沈黎明,金国斌,顾祖莉.包装过度化及其对策研究[j].包装工程,2014,25(5)
[9]苗雨君.企业包装营销的误区与对策[j].江苏商论,2014,(9)
[10]王玮.包装策略应用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包装,2014,(3)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论文题目:abriefanalysisofheroinepersonalityinjaneeyre
《简爱》的主人翁个性分析
一、选题背景、意义
《简·爱》写于1846年,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她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奋斗的经历,抒发了自己胸中的积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读者。小说于1847年秋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随即在次年又相继两次再版。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由此进入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它成功地塑造了新型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简爱的生动形象,集中描写她为谋求妇女经济独立和爱情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斗争。论文主要从心理、语言、思想、行为等方面分析《简爱》的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二、研究方法
三、最新研究成果
四、参考文献
1周澍在死地上养育丁香——试论赫丝黛与简·爱的精神放逐历程[j];台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郭广田自尊自卑反抗──简·爱性格分析[j];天中学刊;1999年s1期3吴文亮艰难困苦环境下的伟大爱情——析简·爱独立而有尊严的爱[j];山花;2014年12期
4张佐娟《简·爱》中的婚姻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4期5姜薇薇,陈兰;二十世纪对十九世纪的反思——如何看琼·里斯的《苍海茫茫》
[j];外国文学研究;1989年04期
6张妍钰《简·爱》:心灵启明灯[j];中文自修;2014年05期
7仇李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局限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10期
8仇李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的局限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11期
9赵淑元《简·爱》主人公性格浅析[j];作家;2014年10期
10李美皆《简·爱》的非女权主义解读[j];作家;2014年13期
合肥工业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题目:论批判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指导教师:
日期:
(一)题目名称:论批判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课题作用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口号,这是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未来,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批判意识,发散意识,逆向意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意识。其中创新人才最主要的特征是他们思维的批判性,批判意识培养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创新素质,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探究批判意识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术创新能力。
二、研究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
1.理论拓展。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而批判意识即是创新意识重要内容之一。研究批判意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利于拓展创新意识与创新人才关系的研究,丰富了创新意识中批判意识与创新人才培养关系这一具体领域的研究。
2.实证目的。本文选取了部分地区和典型高校的学生,老师为研究对象,运用一定调查研究方法,既调查了部分地区高校研究现状,又科学分析了调查问卷等,得出了一些结论。有利于把握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老师对批判意识认识与培养现状,有利于把握批判意识与创新人才培养关系,批判意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作用的研究,有利于对创新人才培养中重视批判意识作用提出一些关于学生,老师,学校主体的对策。
3.提出政策建议。在理论探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重视批判意识培养提供了一些对策。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批判与创新——例如来自互联网的一片普通论文设计《批判性是创新的关键》内容: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关键(黄顺基):伟大的时代是创新的年代,一部人类思想史表明:批判,尤其是冲破传统习俗观念的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可以认为,没有批判,便没有创新;没有批判,便没有新的观点与理论的出现。“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通过思想家们的不朽著作向我们昭示:他们历尽艰辛,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传统的、腐朽的观念进行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启发人们从新的视角对事关人类命运与前途的问题,重新思考、重新探索,从而为人类历史前进开创新的前景,开辟新的道路。此文简单概述了批判在创新中一些作用,而且泛泛而谈。
二.批判精神与创新人才
随着创新人才口号的提出,高校教育改革推进,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此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研究并提出实践方案。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批判意识与创新的关系
2.从学生,教师,学校三大教育主体出发,运用教育学知识分析批判意识培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涉及教育思维,教育模式和教育管理的转变。
3.提出了维持性学习模型与创新性学习模型,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学术自由等一些概念
4.调查了部分高校现状,并进行了分析,从教育思维,课程,教学内容,考试方式和管理方式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
5、论文框架构思
第一章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1.创新的涵义创新是知识发现和发明的过程
2、创新人才2.1.创新性是指个体或群体的本质属性,指具备的创新属性和必备创新素质2.2.。创新人才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能够进行创新学习塑造创新能力
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3.1.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所决定的
3.2.1.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最根本就是创造性发展3.2.2.教育的功能在于学生老师创新教育活动,高校国家发展战略3.2.知识经济时代赋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殊意义
第二章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问题1.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1.1.大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好的认知1.2.大学生在创新实践中缺乏贯彻意志,创新能力滞后
2、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2.1.大学生创新“知行”反差明显2.2.教师在塑造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创新教育意识能力和教学内容评价有待提高2.3.高校有待加强创新制度和创新环境建设,以发挥其有效管理激励职能
第三章批判意识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1.批判意识是创新意识的重要内容1.1.什么是批判意识1.2.批判意识与创新意识
2、批判意识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2.1.批判意识有利于创新人才塑造创新意识2.2.批判意识有利于创新人才进行创新学习形成创新能力
3批判意识在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3.1.学生学习思维,学习模式,创新能力3.2.教师教育思维,教学模式,考核方式3.3.高校管理思维,管理制度,学术氛围
第四章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批判意识培养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地区为例1.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2.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批判意识培养的现状及原因透析
第五章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进行批判意识培养的对策
1、教育思维2.教学内容
3、考核方式4.管理方式
五.研究方案
2、实证研究——调查了部分高校现状,并进行了分析,从教育思维,课程,教学内容,考试方式和管理方式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调查对象选择——合肥市三种类型的高校,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对外经贸学院,运用问卷资料法对学生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六、研究的进度安排
2.2014.03—2014.04继续收集资料,同时进行调查研究和撰写论文,进一步充实细化论文各章节的内容,完成论文初稿。
3.2014.05.—2014.06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和润色,最终完成定稿,并进行答辩准备。
七、参考文献
1、浅谈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校外教育》,孙鹏燕
2、批判性思维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考试周刊》
3、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张涛
4、综合性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探究,《黑龙江教育》,项子微蔡文伯
5、温家宝在同济大学的演讲
6、成就创新性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学报》,俞立森沈伟其
7、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大学个性化教育初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学报》,余汉成
8、如何破解_钱学森之问_兼论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改革
9、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学书
10、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大连交通大学教务处》,崔崇方
11、美国大学怎样培养创新人才,《中国发明与专利》第43期,张晓鹏
13、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安康学院,宋莎莎
14、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师的创新素质,《广西大学学报》,徐春明周方明
15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思考_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煤炭高等教育》,张志强
16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中国高等教育》,戚业国17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研究,《黑龙江教育》,李红旗
18关于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的几点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袁东
19、科学哲学与批判_创新思维,《科学哲学》,张志林
20批判与超越_专家型教师_概念再探析,《教育科学》,徐红等等
课题名称: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教育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所属单位、姓名:
内容要求:1、课题产生背景2、课题研究价值3、研究内容4、研究方法5、研究进度6、成果形式7、研究能力8、参考文献
一、课题产生背景:
二、课题研究价值
1、素质教育的需要。某种意义上说,素质就是习惯与能力。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克服,意味着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因此学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必须在习惯养成教育中注如时代的活水。
2、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教育部和四川省对小学生减负的要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家庭作业不超过一个小时。这个要求是限制有的`老师过多地布置家庭作业,但是也不可能不布置家庭作业。因为小学高段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多,特别是新课标的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每周只有六节课,数学每周只有四节课,科学只有两节课。家庭作业要么需要学生预习,要么需要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要么需要学生背诵,要么需要学生动手实验,要么需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总之,必要的家庭作业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3、学校发展的需要。班上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是每位教师都感到困惑的问题。但通过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互教”的研究,帮助老师们找到教育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新捷径,有效地教育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良好性循环:学生按时完成当天的家庭作业,消化和巩固学生当天所学知识,第二天不影响正常的上课,学生又获得新知识,这样日复一日,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个体成绩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成绩随之提高,这显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内容
为了搭建让学生相互教育的平台,本课题研究旨在解决对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班级思想教育由班上全体学生参与对不完成作业学生的思想教育。
2、班委管理教育由班委干部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进行管理教育。
3、接对帮助教育由专门指定的优秀学生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进行“一对一”帮助教育。
4、朋友情感教育由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好朋友对他们进行教育。
5、典型案例教育在曾经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中,挑选几个已经完全改变不完成作业的不良习惯的同学,作为典型对不完成作业学生进行案例教育。
四、课题研究方法
《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采取:
1、调查研究法: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调查统计,为课题的开展与进一步深化寻找依据与支撑。
2、教育实验法:收集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的教育方法,并进行典型案例收集。
3、个案研究法:对不完成家庭作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把相应的研究成果存入学生档案袋。
五、课题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__年1——2月)
2、理论学习阶段(20__年3——5月):收集有关资料,学习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申报。
3、实施阶段(20__年6——12月):根据课题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做好资料收集和积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