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贯治疗的病人,如食管癌术后×天,按约回院放/化疗(序贯治疗)。
2、多程治疗的病人,如小细胞肺癌三程化疗后×周,遵嘱回院放/化疗(多程治疗)。
主诉举例:
鼻咽癌放疗后2年,涕血1周。
肺癌术后1年,头痛、恶心1周。
小细胞肺癌二程化疗后1周,遵嘱回院化疗。
发现鼻咽肿物3天
肺癌放化疗后2月,咳嗽7天,加重3天。
二、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和家族史
(一)现病史
1、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结果要具体描写。
2、对多次进行抗肿瘤治疗的病人进行治疗小结,记录最近一次治疗起止日期和治疗医院名称,内容分别包括:
(1)手术(术前肿瘤情况、术式:根治性或姑息性、术中所见、切除和清扫范围、术后病理情况)。
(4)疗效评定结果主要指标的变化。复发日期和部位及缓解期。
(5)不良反应(主要项目和程度)。
3、对某些进行性症状,如肿块、疼痛、溃疡、出血、发热、消瘦、胃纳差、贫血、黄疸等应详细记录,有无接触化学物质、射线、病毒感染等情况;有无内分泌、遗传、免疫等方面的内在因素。
(二)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体健,有“阿莫西林”过敏,表现为全身痒,皮疹。手术史:需详细描述(禁详见现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伤寒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否认外伤、输血、中毒史,否认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三)个人史:出生*,职业为*,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吸毒史,无吸烟、饮酒史。否认近7天内到过境外以及境内中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否认近7天内接触过来自境外以及境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发热和/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否认近7天内接触过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
(四)婚育史:婚姻状况、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或死亡原因、有无子女等。月经史(女性患者):初潮14岁,经期6天,月经周期28天,末次月经日期:2023-05-01,经量正常,无痛经,经期规律,绝经年龄*岁(绝经年龄需与末次月经对应)。
(五)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死亡原因,有无家族遗传性、免疫性和精神性疾病。有无家族肿瘤病史,因为部分肿瘤有家族遗传倾向如乳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
三、专科检查及辅助检查
1、PS评分或KPS评分,NRS评分(描述疼痛部位及性质)、
2、区域/局部/全身浅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区域淋巴结检查,尤其是颈部,腋下、腹股沟部。如有异常需描述异常淋巴结部位、质地、大小、数量、形状、表面光滑度、质地、压痛、活动度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
3、原发肿瘤的描述:肿瘤的部位、质地、大小、数量、形状、表面光滑度、质地、压痛、活动度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原发肿瘤直接侵犯邻近组织的情况:对邻近器官有无压迫、阻塞、浸润等。
4、常见远处转移部位的检查,如肺、肝、有局部固定疼痛的骨骼、直肠等。可根据各肿瘤病种的专科特点要求,描绘肿瘤示位图。
四、入院诊断、诊断依据、诊疗计划
1、根据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在肿瘤诊断后面写出TNM分期/临床病理分期及肿瘤转移部位。恶性淋巴瘤病人写出侵犯部位。
2、格式:部位(细分)+病理+病因+功能(或分期)如: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cT3N2M0III期,第八版)。
3、诊断依据:根据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注意阳性体征、阳性检验检查报告结果,除了主诊断、其他诊断也需要写明诊断依据)。
4、诊疗计划:首先应该对病人进行风险和安全评估,然后提出具体的检查及治疗措施安排。
五、日常病程记录
会诊当天、输血当天、手术前一天、术后连续3天(至少有一次手术者查看患者的记录)、放化疗当天或连续3天、出院前一天或当天应有病程记录。
肿瘤病人实施放疗、化疗、介入、手术或免疫治疗前应该进行风险评估,对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危险性应该分析记录,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情况,知情同意书的签定情况。如患者拒绝治疗也应该签字并记录在案。
如放疗(化疗、介入、手术或免疫)治疗第一天,患者病情如何,反应如何等等逐一记录。如放疗(化疗、介入、手术或免疫)前血像情况怎么样?异常情况时采取哪些措施等。
六、放疗病历模板
要记录放疗方式,定位方式,靶区范围,照射剂量。
放疗方式:IMRT,3DCRT。
定位方式:面膜定位,负压垫定位,体膜靶区范围:GTV:右肺病+纵隔4、7区淋巴结PTV:GTV外扩8mm。
照射剂量:GTV:70Gy/2.8Gy/25f,5f/w;PTV45Gy/1.8Gy/25f,5f/w。日常病程,强烈建议第一行书写肿瘤照射剂量,举例:GTV:14Gy/5f/7d;PTV:9Gy/5f/7d。
放(化)疗前病程记录:所有放疗(化疗)包括按计划进行的后续放(化)疗均需要进行放(化)疗前小结与风险评估,内容包括:
2、放疗决策(放疗目的,放疗技术或设备,靶体积处方剂量,分割方式和疗程),化疗药物的选择与剂量。
3、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与观察,如放射性肺(肠、脑)炎骨髓抑制、出血,肝肾心脑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等。
4、放(化)疗前风险评估,分析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与对策。
5、放疗病人的特殊定位要求。
6、知情告知与签字,不论患者或家属同意或拒绝治疗方案,都必须签订知情同意书或知情拒绝书。
放疗病程记录模板(以高级别脑胶质瘤放疗为例):
1、放疗前小结及定位记录:患者诊断:高级别胶质瘤(WHOIII级),已行手术治疗,目前术后21天,患者术后恢复好,手术切口愈合好。现患者神志清楚,无诉头痛、恶心,无四肢抽搐,无胸闷、胸痛,无咳嗽、气促,无腹痛、腹泻,无四肢浮肿。精神、胃纳、睡眠均可,二便正常。查体:PS0分,NRS0分,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侧枕骨头皮见长约8cm手术疤痕,愈合好,颅神经检查阴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MRI:考虑右枕叶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改变,未见肿瘤残留征象。***主任医师查房后指示,现患者有放疗指证,无放疗禁忌症,应及早给予术后辅助放疗。推荐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或适形调强技术,常规分次。今日行CT模拟定位,患者取仰卧位,头颈肩架,双手置于身体两侧,摆正体位后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于面罩表面标记摆位中心,行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上至颅顶,下界至中颈部,层厚3mm,扫描过程顺利,患者未有不适,安返病房,扫描图像上传至瓦里安系统,待勾画靶区。
2、靶区勾画记录:今日于CT模拟图像上勾画靶区,靶区1:GTVtb,包括:术前影像所见瘤床及术腔外扩3mm形成PGTVtb;靶区2:CTV包括肿瘤周围高危区以及术前、术后水肿带。CTV外扩3mm形成PTV,同时勾画正常器官,包括脑干、晶体、眼球等。处方剂量:95%PGTVtb64.09Gy/2.21Gy/29f,95%PTV15510Gy/1.9Gy/29f。靶区经与***主任医师讨论,通过后提交物理师进行计划设计。
3、校位记录和首次治疗记录:今日患者放疗计划已出,6MVX线IMRT95%PGTVtb64.09Gy/2.21Gy/29f,95%PTV155.10Gy/1.9Gy/29f,***主任医师看过计划,靶区适形度较好,剂量分布合理,左眼球平均剂量Dmean612cGy,右眼球平均剂量Dmean648cGy,晶体最大剂量Dmax225cGy,脑干最大剂量Dmax4710cGy,各危及器官受量均在耐受范围内,计划通过,可予以执行。今日在CT模拟机下校位,治疗中心准确,于加速器室摆位,射野验证确认治疗中心无误后,开始第一次放疗,过程顺利,患者未诉不适,安返病房。注意患者放疗过程中出现癫痫发作及预防脑水肿,同时使用替莫唑胺(75mg/㎡)同步化疗。
4、放疗后小结:患者于**年**月**日至**年**月**日进行高级别胶质瘤(WHOIII级)术后放疗,采用IMRT技术,共完成95%PGTVtb64.09Gy/2.21Gy/29f/40d,95%PTV155.10Gy/1.9Gy/29f/40d,放疗期间,同时使用替莫唑胺(75mg/㎡)同步化疗,并预防癫痫发作及脑水肿治疗。患者目前治疗顺利结束,继续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择期出院。注:病人放化疗疗程结束后必须进行放化疗小结,要求完整记录放疗技术或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等实施情况,毒副作用观察与处理情况,以及对治疗疗效与毒副作用做出评价,指导康复与随诊计划。
七、热疗治疗记录
八、化疗前小结
九、放射介入治疗
(一)术前小结
内容包括:
1.术前诊断及断依据主要病史、检查
2.手术适应症,指征
3.术前准备情况:病人的准备、手术组医师和特殊器械的准备
4.拟施手术方案及具体的手术方法,病人对手术耐受能力的估计
5.麻醉的选择
6.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二)术前讨论
要求:
1.经治医生首先报告患者主要病史、体检、化验及特殊检查的重要发现,诊断依据,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案,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预防和应采取的措施。
2.上级医师及领导对手术的意见。并向家属说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意外。
3.记录家属对手术的态度。
4.所有发言者,其姓名前空两个字,发言内容接姓名之后空一个字书写,不另起一行。
5.主持者根据讨论结果,做出小结并决定是否手术及术者人选。
(三)手术记录
内容包括:
1.一般项目
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
3.手术前诊断
4.手术名称
5.手术后诊断
6.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
7.麻醉方法和麻醉人员
8.麻醉前用药及术中用药
(四)术后记录
要求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
2.术中诊断;
3.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
4.术后处理措施;
5.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十、其他记录
1、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主治(或以上):患者入院48小时内完成;病危患者每天、病重患者3天、病情稳定患者5天一次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及以上):患者入院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至少每周一次★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要有上级医师治疗方案、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体现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诊治工作,对下级医师的诊疗方案及时审核指导。
5、阶段小结
(2)扼要记述近一阶段诊断治疗的经过,诊断上有无变化,治疗时采取的措施(特殊用药与疗法用量要统计总量),实验室检查主要结果的变化及特殊检查结果,上级医师院内(外)会诊及病例讨论的意见。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及问题,下一步诊疗设想等。
(3)一个月内有转入、转出及交接班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4)阶段小结不能代替当天的病程记录。
(5)肿瘤病人每做一个疗程的放疗、化疗应该有一个阶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