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新型固定器的出现,很多医生好像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了传统的固定方式,比如石膏绷带、牵引技术。虽然现代骨科的手术越来越多,但作为骨科医生,石膏绷带、牵引这些看家本领怎么能忘呢?
尽管现在已是钢板、髓内钉等固定物的天下,但传统的固定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前辈”,还是刚入临床的“后生”,对于石膏绷带固定、牵引这些操作都是必须掌握的。作为骨科医生,你对石膏绷带固定、牵引这些操作技术还熟练于心吗?
(一)石膏绷带
石膏绷带(plasterbandage)是将无水硫酸钙(熟石灰)的细粉末撒在特制的稀孔绷带上,吸水结晶后硬结成型,十分坚固,是创伤骨科常用的临床治疗技术之一。虽然现代固定技术已不断更新发展,但石膏绷带固定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做好也是需要技巧的。
传统石膏绷带:传统石膏绷带即硫酸钙石膏绷带,相对比较沉重、透气性及X射线透光性差,便宜。高分子树脂绷带:轻、薄透气性强、可塑性强、X射线透光性佳、贵。
具体什么时候适合使用石膏绷带?对于上肢、小腿以下部位的骨折;关节脱位;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术后;某些骨折内固定术后,辅助治疗;韧带、血管、神经及肌腱吻合术后;骨与关节急慢性炎症、结核等情况的患者,建议石膏绷带固定。
常用的石膏绷带有:石膏托、石膏夹板、石膏管型、躯干石膏、特殊类型石膏等。
1)石膏托:
分为单托、前后托、U型托,简单轻便,但制动能力差,临床常用于临时制动或较稳定的骨折固定。
2)石膏夹
是将两条石膏条带分贴置肢体的伸侧和屈侧,用绷带包缠,多用于已有肿胀或可能发生肿胀的肢体,防治肿胀影响血运。
3)石膏管型
将石膏绷带和条带相结合,多用于前臂、上肢、小腿、下肢的固定,一经固定,容积固定,对于四肢创伤急性期应当慎用。
在进行石膏固定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准确测量长度、宽度(超过肢体圆周2/3)、厚度(上肢8~10层,下肢12-14层)、松紧度(以小指指尖能伸进绷带)、衬垫、功能位。
石膏对患部的固定有一定范围,其原则是将患部上、下两个邻近的关节一起固定,如下表:
衬垫
为什么要用衬垫?主要是因为石膏无弹性,如果不垫以衬垫易引起组织压伤。一般而言,石膏覆盖的部位都应覆以衬垫,在骨隆突处和软组织稀少处尤应加厚,常用衬垫有棉织套筒、棉纸、棉絮垫等。
在进行石膏绷带固定时,要注意将肢体关节处于功能位:
进行石膏绷带固定时,一定要坚持:三点固定原则(术者在肢体的两端用力塑形,第三个点则位于石膏定点的对侧,骨膜和其它软组织一般要求位于石膏夹板的凸侧来增加石膏的稳定性)、水压原则(如果一桶水放在一个坚硬的容器里,容器可克服水自身的重力而保持水的高度不变。在胫骨骨折时,如果石膏强度足够的话,那么在复位固定后,利用水压原则,长度就不会丢失。)
特别提醒:
(二)牵引
牵引作为骨科常用的固定方法,主要是给肢体提供持续适当的牵引力、对抗牵引力,用于骨折脱位的整复维持复位、炎症肢体的制动和抬高、挛缩畸形肢体的矫正治疗,常用的牵引技术有手法牵引、皮肤牵引、骨牵引、特殊牵引。
1)手法牵引
2)皮肤牵引
用海绵塑料布包压于伤肢皮肤上,利用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将牵引力传递到骨骼上,胶布远端扩张板,于扩张板中心孔穿绳在通过牵引架的滑轮装置,加上悬吊适当的重量进行持续皮肤牵引,适用于小儿及年老体弱,皮肤完好者。
3)骨牵引
骨牵引适用于:
A.股骨髁上牵引
操作要点:
B.胫骨结节牵引
C.跟骨牵引
D.尺骨鹰嘴牵引
以上知识你都学会了吗?现在你能做好这些比较传统的固定了吗?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看家本领,把石膏绷带固定、牵引技术做熟、做精,要想做好创伤骨折固定治疗,更要懂得学习更多创伤骨科知识,比如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等,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对于提升创伤手术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真正造福更多的患者。
值此8.19医师节来临之际
为回馈广大骨科医师
好医术【骨科尊享会员】
全新升级即刻启航!
【尊享会员权益全面升级!】
【在线教学形式全面升级!】
扫描二维码咨询我们
180+大师专题课,随时观看学习!
16场线上学习班随到随学
2023年即将上线课程,抢先知道
扫描二维码,了解活动详情↓
课程更新
课程观看
心动不如行动,立即加入我们!
成为尊享会员,畅享知识盛宴!
肱骨干骨折几乎占到全身骨折的3%。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中的常见骨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好文推荐!
胫骨骨缺损在临床上治疗十分困难。
名师指导刻意练习
欢迎您的咨询,期待为您服务!
好医术是一家临床医生教育机构,致力于成为医生在职学习的互联网第一品牌。经过四年的教学研发,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执业医生技能教学体系,线上教育与线下练习并重,通过“测”“学”“练”“战”标准化流程打造医生学习闭环,未来将会帮助更多科室的更多医生学习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