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新技术范例6篇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O组织,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重石膏的护理与观察,而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坚强的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简化了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以前一些无法完成的高难度的、危险性大的手术现在可以完成。在脊柱外科,可以经胸腔或胸腹联合入路来完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1]、脊柱侧弯的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等,要求护士在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以及术中配合中更需注意一些新的问题。

现代骨科手术不再局限于四肢和脊柱后入路。而是经常可从胸腔、腹腔或者胸腹联合入路显露脊柱,所以术前护理除常规准备外,还应包括肺部胃肠道、皮肤准备等。

无论何种内固定手术,都应密切观察术前、术后肢体的运动感觉以及血运的变化。对于经胸腔行脊柱前路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都带有闭式引流管,除常规护理外,还应经常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气短等现象,并注意观察引流量和引流液的颜色(对于腹腔负压吸引的也应有相同的措施)。

2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

近年来微创骨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80年代出现的关节镜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较成熟的微创骨科技术,如经皮椎间盘镜下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经胸腔镜或腹腔镜行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或脊柱结核、肿瘤等病灶清除活检术等[3]。而相应的内镜技术则要求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为内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感染的机会较少,现有文献报道,在手术前1d刮除体毛,容易造成微小的创口,在这些微小的创口中,容易存留细菌,从而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加。所以现在术前皮肤准备应改变观念,不需常规刮除体毛,如确需备皮,可在手术室进行,而且只需刮除手术切口周围的体毛即可。

【关键词】:骨科;结核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

对所有入选患者从入院即开始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治疗方案的理解程度、社会支持情况等,根据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确定手术方式后,即开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直至患者出院。在手术前、中、后分别进行简要心理评估,了解心理护理的效果,并随时调整护理方案。3.护理

3.1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大多较为痛苦,这种痛苦即表现为生理方面的痛苦,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心理方面上。一旦患病,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落差,多表现为消极、痛苦、灰心、焦虑等,此时更加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理解和安慰,作为需要陪伴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医护人员来说若能及时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全面细心的心理疏导,将极大程度地改善治疗的效果,促进康复。

3.2手术前的心理护理。针对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于手术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心理疏导是心理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患者术前常会出现如下心理压力,首先是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不信任。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以及陌生的医护人员,多数患者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排斥心理,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医护人员的责任心表示怀疑。其次是不可避免的焦虑和恐惧。手术是伤害性的治疗过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惧怕手术所带来术后疼痛;同时任何手术以及麻醉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可能会出现一些没有估计到危机,面对这些风险患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心理负担。第三是对疾病认识不足或缺少必要的医学常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有关结核病以及结核病手术治疗方面的知识,当面对自己患了结核病并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患者通常会将疾病想象得过于严重,从而产生了悲观、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护理人员需通过与患者谈心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评估,针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的可能的原因也要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主要方法有:

3.2.1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通过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平易近人的态度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一方面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身心状况,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面对病人的疑问要给予耐心而全面的解答。通过实际行动使患者感受到关爱、体贴和尊重。

3.2.2消除焦虑恐惧。术前的恐惧和焦虑,必然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当发现患者过分焦虑恐惧时,可请同科室已经治愈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护理人员还可向患者推荐一些放松心情的方法,如:散步、腹式呼吸、欣赏轻松愉快的音乐等。通过分散注意力达到改善情绪、消除焦虑恐惧的效果。

3.3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整体护理的宗旨是要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大多将注意力和工作重点放在了治疗上,和忽略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即将进行手术,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氛围极为敏感,印象又深刻,此时患者的恐惧心理和无助感达到极限。应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在手术过程中的延续。

患者在心理护理人员的陪伴下进入手术室。局麻患者尽可能做到全程陪伴,全麻患者可陪伴到麻醉生效后再离开。局麻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楚的意识,故手术开始后应继续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患者可通过声音和感觉来感知环境,应注意保持安静的环境氛围以及适宜的环境温度;心理护理人员可通过触摸患者的手使患者感觉到支持和关怀,感觉到温暖的支持,进而树立起坚强的信念;手术期间可通过询问患者有无疼痛以及其他不适的感觉与患者进行交流;还可采取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减轻恐惧心理;整个手术过程中术者可将手术进展情况告知患者,使患者感到安心。如即将进行的操作可能会带来疼痛或振动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告知患者,让患者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注意用语措辞,避免窃窃私语,以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心理暗示。

【关键词】骨科护理发展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医学也在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护理对象的转变,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骨科护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和患者的要求,护理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想出对策,以更好地促进骨科护理的发展。

1骨科护理的新发展

1.1疾病谱与病种的改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建筑事故受伤的患者成了现代骨科主要的护理对象,他们往往表现为多发骨折、粉碎性骨折,甚至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此类患者以青壮年为多;单纯的四肢骨折、脱位等则以老年人为多。

1.3诊疗手段的发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骨科医生所能应用的诊疗手段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项目日新月异,特别是社会老龄化,老年患者的增加,由于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长期卧床,骨折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患者明显减少,外科手术干预成了老年骨科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骨折固定从内固定、外固定发展到髓内钉。脊柱手术从腰椎到胸椎、颈椎。断肢再植从单侧肢体到多侧肢体,甚至多个节段的再植。严重开放性骨折,肌肉血管的毁损面临截肢的肢体,经过清创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皮瓣移植的保肢手术。关节置换拟股骨头到全髋、全膝,从单侧置换到双侧置换等。都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书本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4护理对象的需求在发展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患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骨折患者要求尽早离床活动,截瘫患者要求再次手术、恢复肌力、重返社会,关节重建患者要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骨肿瘤患者要求保肢性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等。他们需要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手术、最优质的护理。

1.5护理对象康复地点及模式的发展骨科患者需要从医院康复到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再加之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部分患者需要在医院治疗康复的基础上,逐渐扩展护理的范畴,提供专门化的护理服务[2],进一步发展到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在国际范围内,均有一种新的趋向,即重视在家里给骨科患者(包括术后患者)良好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因为大多数骨科患者的康复过程是长期的,无法长期住院完成。K.S.Lin等观察了一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住院康复患者和家庭康复患者的功能结果,发现两者相同。类似的研究提示:只要加以指导和监测,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对骨科康复来说也是有益和有效的[3],且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超级秘书网

2针对骨科护理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童小峰.骨科护理的新趋势及对策.河北医药,2003,25(1):62-63.

2许红潞,张瑞芳,陈晓玲,等.从“骨关节十年”谈专科护士发展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3,3(1):25-26.

3卓大宏,骨科康复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3):242-244.

1临床资料

1.1对象2007年1月-2010年11月,我科对60岁以上的骨科住院病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1.2方法根据老年疾病的特点、骨科病人的特点、护理人员的因素,通过分析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组织护士学习并熟练掌握,通过考试、提问等方式检查护士应急能力,保证每位护士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并落实到位。

2结果

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后,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做好班班交接、层层把关,重视对护理环节中不安全隐患的管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护理差错显著减少,各种投诉明显下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3讨论

3.1护理风险的原因分析:

3.1.1老年病人的特殊性老年病人往往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一旦受到外伤,不但机体防御功能受到破坏,引起病理变化,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易引起其他组织器官连续性病变,如脑血管意外、心梗等。老年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及冷热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许多研究资料显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其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3]。

3.1.2骨科病人的护理风险:

3.1.2.1跌倒、坠床、烫伤因骨折后自理困难,行动不便,易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骨折后患肢感觉相对迟钝及年老体弱等原因,使用热水袋保暖时易发生烫伤。

3.1.2.3输液外渗骨科病人多用20%甘露醇脱水消肿,因该药为高渗液体,如输液时外渗,处理不及时,易出现局部软组织坏死,甚至引起护理纠纷。

3.1.3护理管理的风险:

3.1.3.1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滞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制日渐完善,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受传统护理习惯的影响,护士多按医嘱被动工作,对潜在的、无形的工作重视不够,护士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风险意识。

3.1.3.2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由于老年骨科病人需长期卧床,骨折后限制活动,护理并发症高,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等。若对病情变化观察不及时,无预见性防范,就很容易出现加重病情或并发症。

3.1.3.3新设备操作技术欠缺骨科手术发展较快,各种新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若对各种新技术,新业务的护理知识缺乏学习和了解就会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错等。

3.1.3.4护理工作和服务理念不能很好地结合据文献报道65%的护理纠纷是护士语言使用不当所引起的。年轻的护士工作经验欠缺,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意识与沟通技巧,“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未付诸实践,不能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使病人缺乏信任感。

3.2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3.2.1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制订风险管理应急预案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由护理质控人员、护理骨干组成。根据以往积累的临床资料进行原因分析,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隐患,再结合老年骨折病人的病史资料进行评估,制订应急预案。①危险因素的评估:包括护理体检、心理社会评估、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压疮高危评估、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输液外渗评估等。②制订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组织护士学习并熟练掌握,通过考试、提问等方式检查护士应急能力,保证每位护士均能独立应对各种护理风险。

3.2.2转变观念、更新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首先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风险管理应急预案,在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事件范围、风险管理的流程、风险事件的呈报等知识培训,使全体人员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及目的,正确认识风险的存在,重视风险防范,坚持严格事前控制,做到有预见性,对潜在的风险重点分析,改进工作流程,及时杜绝和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对每例护理缺陷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2.3加强人文关怀、提高病人满意度:

3.2.3.1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时与病人或家属交流沟通,解决病人的疑问及不适,疏导不良心理反应,满足病人合理要求,确把病人服务放到首位,强调主动服务意识,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信任。

3.2.3.2加强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健康教育是使病人依从性增强的有效措施,而依从性增强是减少风险的有效方式,因此,护士要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病人有关环境、疾病、治疗、检查、用药、饮食、安全等方面的指导,使病人能了解更多住院期间的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从而减少意外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3.2.3.3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建立护理风险告知制度,维护病人知情同意权,并实施签字认可制度,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起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提高病人满意度。

3.2.4加强护理管理,健全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核心制度的培训必须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应知应会内容,学习掌握是基础,工作落实是关键,故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在工作中检查、监督、反馈、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即使出现错误,也能最大限度挽回损失,降低对病人的伤害。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学科,常规、制度也必须与时俱进。

关键词:骨科护理;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1前言

2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2医院管理不到位:医院在日常管理工作及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诸多缺陷,医护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不高,缺乏自我约束力,质量管理意识不强,若再无有效的管理监督措施,极易出现医院护理工作效果不佳、护理人员编配欠妥等系列问题,给骨科护理带来安全隐患。

2.3硬件设施缺陷:硬件设施存在缺陷,如病房中的各种设备存在问题(床栏不够牢固或者没有床栏、地板无防滑标志及措施、触电漏电或设备使用不当等)也是护理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骨科患者自身活动不便,身体虚弱更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2.4护理人员自身缺陷:护理人员是所有护理工作的执行者,因此他们护理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护理工作质量高低的直接体现者。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有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以下诸多问题。

2.4.2缺乏专业知识:护龄较短的年轻护士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平时又未及时充电学习,做事盲目,因此不能对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教育,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2.4.3缺乏责任心:骨科护理工作绝大部分由护士完成,繁忙的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工作人员数量相对较少,许多护士经常处于繁忙状态,加之大量的夜班工作,使得许多护士身心俱疲,情绪波动比较大,对病人缺乏耐心,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则更易引起骨科护理问题,产生护患纠纷。

2.4.5患者自身原因:骨科创伤患者发病具有突然性特点,心理反应较为强烈、情绪波动大,对自己身体状况过于焦虑,会出现恐惧焦虑、痛苦悲观等许多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其次,骨科患者缺乏对骨科创伤的正确认识,随着骨科创伤中高龄患者人数日益增多,骨折后行动不便需长期卧床治疗,加之出现并发症,以及高昂的治疗费用,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极容易出现情绪低落失去信心,不信任医护人员、拒绝配合治疗等,也会导致出现不良后果[2]。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为了提高骨科病房护理的质量,我科实施了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入院时、围术期、功能锻炼、家属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示了在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

骨科病人的基础护理不同于其它科病人,由于创伤、多发骨折、复合伤、截瘫病人,加之老年病人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因疼痛原因限制,给骨科基础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作为一般的日常护理,我总结如下。

一.保持病宣环境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根据病证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二.接到患者入院通知后,应立即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并准备好病床,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并协助摆好正确

三.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如查房,探视、作息制度等,介绍主管医师和护士,协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四.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舌象、脉象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五.经常巡视,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实范相应的护理。

六.对行牵引、外固定的患者执行相应护理;手术患者按骨伤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七.校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并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做好记录。

THE END
1.骨科行业技术创新驱动加速“洗牌”微创外科手术医学换句话说,骨科创新如今已从“最前沿创新”转化为“真正满足临床需求的可及性、可落地创新”,比起技术前沿性,市场乃至器械厂商都更关注产品的质量、价格,以及如何让先进的骨科技术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本次展会上,作为成立近二十年的国内知名骨科企业,爱得科技不仅在其阶梯矩阵式产品布局上持续创新迭代产品,还携手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5H3ARD0556B4SZ.html
2.糖尿病足还在忍痛?快来瞧瞧高科技新技术——“脊髓电刺激”疗法 微创 疼痛缓解 改善下肢血液微循环 促进伤口愈合 提高保肢率 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电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俗称“镇痛起搏器”,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腔的电极导线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电脉冲传至脊髓,对脊神经进行低压电刺激,阻断和干预疼痛信号的传导。该疗法在有效缓解由糖尿https://zhuanlan.zhihu.com/p/666516384
3.骨科新技术总结8篇(全文)骨科新技术总结(精选8篇) 骨科新技术总结 第1篇 骨科专 业技术工作总结 1999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得本科学历,毕业后即来到北京电力医院工作,2005年晋升为骨科主本人于治医师,2006-200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进行在职研究生学习,并获得骨科硕士学位。大学毕业至今,工作已十余个春秋。时间的积累,使我由一个初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c88kz4.html
4.全国骨科新理论和新技术学术会骨科在线手机版全国骨科新理论和新技术学术会 由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办,骨科在线网站协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全国骨科新理论和新技术学术会”将于2012年6月29日至2012年7月2日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举行,会议将授国家级I类学分10分。 大会主席:孔抗美 教授https://wap.orthonline.com.cn/node/28216
5.骨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在骨科领域中,电子皮肤贴片可以用于监测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指标,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 四、应用前景 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出现为骨科护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这些技术和项目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还可以降低治疗成本和减轻患者的痛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骨科护理将会迎来更加https://wenku.baidu.com/view/509b6fecd7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7.html
6.骨科新技术新项目护理.docx骨科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在骨科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新的技术方法和项目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这些新技术和新项目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探讨骨科新技术新项目的护理要点,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丰富的实践指导。新技术新项目对护理的影响1.微创手术护理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34501800.html
7.骨科“私人订制”,划时代的新技术骨科“私人订制”,划时代的新技术 唐闻佳 市民代表和在校学生走进九院,参观3D 打印中心。 戴尅戎院士大胆创新。 早期用纸质材料和激光“剪裁” 打印成的骨盆模型。 戴尅戎院士与罗蒙教授讨论。 如同一艘航母,上海九院骨科下设关节外科、运动医学、创伤骨科、脊柱外科、骨肿瘤和骨病、足踝矫形等学组,诊疗范围涵盖骨科http://paper.xinmin.cn/html/xmzk/2020-11-23/24/22284.html
8.骨科医师进修自我总结范文(精选10篇)五、积极开展骨科新技术,引领我市骨科发展 本人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我市骨科学科带头人,能够刻苦专研骨科新技术,通过参加骨科学会和上级骨科专家来院手术示教,从中掌握新技术要领,成功开展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使我市骨科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https://www.ruiwen.com/zongjie/6472715.html
9.骨科微创新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为患者解除病痛骨脊柱创伤病区新技术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趋成熟,被国内外专家广泛接受,被认为是脊柱外科下一代的微创技术。UBE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相对于一般的微创技术,其手术适应症更为广泛,主要包括:1.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各种类型腰椎管狭窄症;3.轻度的腰椎滑脱症;4.http://www.lqrmyy.com/m/display.php?id=4342
10.我院骨科开展新技术,10分钟治好了多年的颈椎病我院骨科开展新技术,10分钟治好了多年的颈椎病 40多岁的黄女士多年来一直受颈椎病困扰。她得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双肩酸胀,严重时都抬不起膀子。也试过很多方法,理疗,中医什么的,总是不见效。 日前,黄女士到我院就诊,骨科郑圣鼐副主任医师说,有种微创手术,10分钟就可以治好她的病。颈椎先局部麻醉,一个穿刺https://www.nfh.org.cn/yiyuanxinwen/yiyuandongtai/2018-08-14/1670.html
11.骨科微创新技术: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医疗科普骨科微创新技术: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先从一个病例说起。 2014年的一天,骨科迎来了一台特殊的手术: 患者刘某某,女,28岁,术前诊断“腰椎结核”,由于患者出现了下肢神经症状,拟行“后路内固定及前路病灶刮除并植骨”。 术前,于方主任、宋红星主任医师、付胜良副主任医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https://www.bjsjth.cn/Html/Mobile/Articles/1007654.html
12.世纪骨科领域新技术———微创外科世纪骨科领域新技术———微创外科 所谓微创系指微小创伤(minimally invasive)。顾名思义,微创外科是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它不是独立的新学科或新的分支学科,而是一种比现行的标准外科手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更轻的全身反应、更少的瘢痕愈合https://www.haodf.com/neirong/wenzhang/707829063.html
13.依赖双/产/骨科:骨科手术中的新技术与挑战在现代医学中,骨科手术的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在依赖双/产/骨科领域,新的技术和方法正在改变传统的手术模式。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还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通过小切口和先进的内窥镜设备,外科医生能够在减少对周围组织损伤的同时,完成复杂的手术。这种方http://m.zwix.cn/glzx/35107.html
14.我院创伤显微手外科开展2023年广西骨科疾病新技术新进展巡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技术及诊疗水平,6月10日,我院创伤显微手外科专家巡讲团在凭祥市人民医院举办了广西骨科疾病新技术、新进展巡讲学习班(凭祥站)暨义诊活动,为来自崇左市各县(市、区)医疗机构的200余名骨科同道带去了创伤骨科新技术和新的治疗理念,http://m.gxhospital.com/djwh_wthd/2023/nelkJMdK.html
15.我院举办省级继教项目《骨科护理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9月28日,我院主办的省级继续教育《骨科护理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暨市级《第二届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班》、《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班》于综合楼六楼会议室举办。 我院副院长甄宗礼、市护理协会理事长夏静、江苏省护理学会骨科专委会主委王洁,我院骨科主任曹雷、杨效宁、护理部主任胡铭、副主任沈洁出席开幕式。 https://www.xzsdyyy.com/m/view.php?aid=2039
16.最新医讯可延长髓内针为“脆骨病”而生!南方plus小儿骨科新技术介绍 什么是可延长髓内针?可延长髓内针是为成骨不全症(OI)、胫骨假关节和其他骨骼畸形患者设计的一种新型髓内针,是唯一获FDA批准用于成骨不全症(OI)患者的髓内固定物,也最为安全的。 可延长髓内针 ⊙两头螺纹分别固定于远离骺板的股骨近远端两侧,克服了交锁髓内钉的缺陷,可随着儿童的骨骼生长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2/02/c7318673.html
17.一针治多病!这项新技术给骨科患者带来福音这项新技术给骨科患者带来福音 中老年人患有骨关节炎、肩周炎,但又不想手术开刀;年轻人运动后扭伤膝、踝、肩等关节被告知需要长时间休息;糖尿病老人伤口溃疡经久不愈,饱受折磨……近日,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骨科/创伤中心利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技术,大大缓解了骨科患者的痛苦。https://www.pycmc.net/pyrm/jkpd/202408/c0457e8984b94b93aa297bd68be114fa.shtml
18.主任医师个人的述职报告范文(通用13篇)5、积极开展骨科新技术,引领我市骨科发展: 本人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我市骨科学科带头人,能够刻苦专研骨科新技术,通过参加骨科学会和上级骨科专家来院手术示教,从中掌握新技术要领,成功开展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使我市骨科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https://www.yjbys.com/shuzhibaogao/fanwen/3186868.html
19.创伤骨科微创诊疗新技术培训班暨佛山市南海区医学会创伤骨科分会新一届委员会颁发证书及合影留念 在授课环节,各位专家分享了自己在创伤骨科微创诊疗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治疗心得,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严肃认真的学术讨论,为我们全面系统地掌握创伤骨科微创诊疗新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胡岩君教授讲课 杨运平教授讲课 高峻青教授讲课 https://www.nhrmyy.com/Item/10648.aspx
20.海医新技术海淀医院骨科运用TINAVI手术机器人系统顺利完成胫骨高位截骨3月21日,海淀医院骨科运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TINAVI)系统顺利完成一例机器人辅助下HTO(胫骨高位截骨)手术,为患者微创、精准、轻松保膝,免去膝关节置换苦恼。 病例回顾 今年50岁的任先生,多年前发现有“O型腿”但一直没有接受治疗,直到一年多前出现左膝疼痛,程度越来越重、频率越来越高。2个月前,任先生行走、蹲https://www.hdhospital.com/Html/News/Articles/13114.html
21.党员个人述职(收藏11篇)五.积极开展骨科新技术,引领我市骨科发展: 本人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我市骨科学科带头人,能够刻苦专研骨科新技术,通过参加骨科学会和上级骨科专家来院手术示教,从中掌握新技术要领,成功开展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使我市骨科技术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https://www.liuxue86.com/a/513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