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损伤、化学损伤和生物损伤等5第一节损伤的分类一、按损伤的部位分类早在难经十四难就根据解剖将所损组织分出层次:一损损于皮毛,二损损于血脉,三损损于肌肉,四损损于筋,五损损于骨。唐王焘外台秘要许仁则疗吐血及堕损方则称损伤有两种,一者外损,一者内伤。后世大多遵循此法,按损伤部位的不同,分为外伤与内伤两大类。6(一)、外伤外伤是指皮、肉、筋、骨的损伤,具体可分为伤皮肉、伤筋、伤骨(包括骨折和脱位)。1.伤皮肉外来暴力作用于人体,都是由表及里,皮肉首当其冲,故最易受伤。临床上根据伤处皮肤完整性是否受到破坏而分为两种:创伤、挫伤7(1)创伤:指暴力使皮肤破损而有创口出血,深部组织与体外环境发生接
3、触者。现代医学称为开放性损伤。由于受伤方式及伤口深浅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8我的脚擦伤了擦伤:创面浅而大、创缘不整齐、伴渗液9撕脱伤:剧烈的牵拉或扭转外力、皮肤可脱套伤10裂伤:纯外力、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11切割伤:创缘整齐、深浅不一12穿刺伤:尖锐利器伤,可引起化脓、破伤风等13火器伤:贯通伤-有入、出口盲管伤-有入、无出口14压轧伤:重物压轧、重者可发生挤压综合征15(2)挫伤:指皮肉受伤而不破皮者,为闭合性损伤。临床常见伤处疼痛、压痛、肿胀、青紫、皮下瘀血等,严重时可发生肌纤维破裂及深部血肿。如果暴力过大,力的作用亦可由外及内,引起内部组织较严重的损伤。16172.伤筋祖国医学伤筋
4、的范畴较为广泛。由于扭、挫、刺、割以及劳损等原因而使肌肉、筋膜、肌腱、韧带等一切软组织及软骨、周围神经和较大的血管等损伤,均属于伤筋的范围。古代文献将伤筋分为筋断、筋走、筋弛、筋强、筋挛、筋翻、筋出槽等多种。但临床应用时大致可归纳为筋断与筋不断二类。18(1)筋断: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血管等完全断裂。可出现功能丧失、异常活动19(2)筋不断: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血管等不完全断裂。早期出现筋翻、筋扭、筋粗、筋走;后期出现筋强、筋缩、筋痿、筋结等。203.伤骨由于外力作用而使骨、关节遭到损伤,称为伤骨,可分为骨折和脱位两类。(1)骨折:古称折骨,指骨骼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的
5、断裂。根据损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骨损、骨裂、骨断、骨碎四种。(如下图距骨骨折)21骨损:骨膜或骨皮质损伤,未发生骨裂变,表现表面压痛敏感如:皮肤损伤,伴骨及肌肉外露22骨裂:骨骼出现裂缝或部分断裂,裂纹骨折、青枝骨折(桡骨下端)23骨断:骨骼断裂2断,横形、斜形、螺旋形24骨碎:骨骼断裂3断或以上,粉碎性骨折25(2)关节脱位:古称脱臼或脱骱,上下骨之相合处有臼有杵,脱臼是指伤后杵骨位置改变而脱离其窠臼者。亦即损伤后,使关节内各骨之关节面相互之间失去了正常关系。根据受伤的程度可分为全脱位、半脱位、中心性脱位和骨错缝四种。26全脱位:关节面完全脱出,可分前脱、后脱、上脱、下脱、内侧脱、外侧脱
6、27半脱位:部分脱离原位(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28中心性脱位:穿破臼底者,如髋关节29骨错缝:微动关节,如颈、腰、骶髂关节受伤后,关节面错缝30(二)内伤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古称内损,与内科的内伤概念不同。临床按其所伤的病理不同,可分为伤气、伤血、气血两伤、伤脏腑等类型。311.伤气主要由气机运行失常引起。可分为气滞、气闭、气逆、气虚、气脱等证。2.伤血主要由于损伤致使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血停积;或血不能循环流注,离经妄行;或亡血过多所致。可分为瘀血、亡血。323.气血两伤由于气血两者关系极为密切,血能载气,气可运血,二者之中有
7、一病者,即可相互影响,故气滞血瘀每多同时并见。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指出:跌仆闪挫,卒然身受,由外及内,气血俱伤病也。又说:而忽然跌,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震则激,激则壅,壅则气之周流一身者,忽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是气失其所以为气矣。气运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则血亦凝在何处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临床兼见伤气、伤血的证候。但有所偏胜,或偏重伤气,或偏重伤血,以及先痛后肿,或先肿后痛等不同情况。334.伤脏腑又称伤内脏。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开放性损伤主要由枪弹、金刃等锐器引起;闭合性损伤多属钝器伤,如坠堕、挤压、冲撞等因素引起,亦可因骨折断端
10、。40轻伤重伤41六、按致伤因素的性质种类按损伤因素的性质种类可分为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和生物性损伤。物理性损伤包括外力、高热、冷冻、电流和放射线等;42化学性损伤包括各种化学物质致伤;生物性损伤包括各种微生物(细菌、病毒、霉菌等)伤害。43七、按致伤因素的职业特点按致伤的原因可分为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运动损伤和战伤等。临床进行辩证,可参照上述分类方法,对伤病进行分类。但应注意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分析病情,只有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44第二节骨伤科疾病的分类按疾病类型:骨伤病、筋骨病一、骨伤病:外伤引起的骨、关节、筋络等组织的损伤。二、筋骨病:骨、关节、筋络等组
11、织的感染、畸形、肿瘤等疾病45二、筋骨病(一)痹证行痹游走性关节疼痛;痛痹疼痛剧烈,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着痹关节酸痛、重着,痛有定处;热痹患部灼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痹证可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痿证多表现为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肢体痿软无力、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等症状4647(二)骨痈疽发病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出汗、烦躁不安、口渴、脉数、舌红、苔黄腻等全身症状;脓肿溃破后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减轻。骨痈疽疼痛彻骨,痛如锥刺,脓溃后痛减,局部红肿骨痈疽的局部脓肿破溃后,疮口流脓,有时可出现数个窦道。48(三)痿证肌萎缩是痿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四)脚气外感湿邪风毒、饮食厚味表现麻木、疼痛、软弱无力,或筋急、肿痛等49(四)骨痨发病时表现骨蒸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等阴虚火旺的症状;后期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