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膝关节手术治疗是基于所有膝关节都一样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手术治疗。但实际上,每一个患者有不同的体型、骨型、关节,甚至是走路方式、用脚习惯等都不一样,基于这种病情差异化,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技术的平移,为关节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理念——个体化膝关节治疗,为患者量身定“治”膝关节。6月底,记者专访了北京派驻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关节科主任吴坚。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骨关节炎患病人数已超过5亿;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达15%,保守估计患者超过1亿。
什么是关节炎?
当前,科学创新突飞猛进,医疗技术快速迭代更新,对疾病的认知更加深刻。吴坚认为,传统标准化膝关节手术让大量的病人得到了有效治疗,同时仍有不少患者未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针对存在的情况,吴坚致力于找到更加优质、高效、舒适的治疗之法。
针对传统手术未能让患者感到满意就医,通过深入探索研究分析,吴坚发现,手术选择的不当、术式的错误以及术后康复的缺失,是导致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他将北京积水潭医院施行的“个体化治疗”这一核心技术理念平移到了贵州,针对不能采用标准化、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在实际医疗中,许多关节炎手术都是往一个标准化、规范化去做,没有考虑到病人本身的情况。吴坚以买鞋举例,标准化就像所有人都买同一双鞋子,但显然每个人的脚是独一无二的,都穿同一双鞋子,肯定会有不合适、不舒服之处。
更前沿的治疗理念是,把每个病人当做一个个体来对待。“所以,我们提出个体化治疗,目标是按照病人的个体特色和需求,来量身定制他的治疗的方案。”吴坚如是说。
个体化治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不易。“手术治疗与开枪打靶有异曲同工之处。”吴坚把传统标准化膝关节手术治疗比做打“固定靶”,那么个体化治疗就是打“移动靶”。
如何精准命中“移动靶”——更有针对性治疗患者关节炎?
吴坚认为,开展手术之前要对患者个体化特征进行研究,读取关节里面信息,知道靶子的移动规律;手术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读取患者关节运动的数据,利用患者自身的重要结构,例如一些重要的韧带和肌肉,通过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与之配合,再次复制出与患者关节原来运动模式尽可能接近的结果,并且根据这些数据来制定个体化的术后康复方案和设定康复辅具的参数,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实际诊疗中,关节科门诊推行规范化诊疗,针对患者进行阶梯化治疗,即对患者膝关节炎由轻到重进行分级,针对性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我们有保膝手术,也有换膝手术。但是换膝手术要体现病人的个体化。”吴坚认为每一位治疗关节炎的大夫都应该有个体化的理念。
为实现个体化治疗这一目标,吴坚及其团队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他们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便携式定位仪和膝关节压力运动学测试垫片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导航,使手术操作更加精准、高效且易于推广。“这种新质生产力,使我们的手术更加精确。”吴坚说。
目前,个体化治疗理念不断浸润到关节科医护心中,落实到行动上,受益到患者身上,为患者提供了更佳的关节治疗方案,不仅患者疗效好,同时减轻了医保和患者负担。4个月来,该院已经开展个体化手术治疗上百例。
“吴主任来到医院后,把新的理念引入到科室,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医护人员现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关节科医生高原跟诊吴坚4月,见证了从理念转变带来的医疗改变,如今,越来越多关节患者通过口碑选择到该院治疗。
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两年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55项,其中国内领先4项、西南领先13项、省内领先37项,派驻专家在贵州开展手术1857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1828台次,占比达98.44%,门急诊、住院、手术量均增长30%以上。
吴坚说,个体化治疗的技术及理念,可重复性高,简单易上手,希望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联体、骨科联盟等形式,让市县的外科大夫能够快速掌握,以星星之火点燃燎原之势,为基层患者撑起“主心骨”,让基层关节炎患者就近就能得到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