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炙手可热,连王小川也来了!搜狗突然入股春雨医生,究竟嗅到了什么?
朱文彬
疫情之下,互联网医疗板块炙手可热,迎来了新的风口。
与此同时,搜狗CEO王小川新增成为春雨医生的董事。不过,此次搜狗参与战略投资的交易金额并未披露。
搜狗一直在布局互联网医疗
春雨医生原名“春雨掌上医生”,于2011年11月上线,是我国较早进入“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互联网企业,被称为移动医疗的“播种人”、健康医疗大数据“尝鲜者”。
作为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成立最早的独角兽企业之一,春雨医生APP也是我国知名度和成熟度较高的医疗健康应用。
在持股机构中,春雨医生最大股东为蓝驰创投的投资实体之一嘉兴蓝驰雨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14.61%;公司董事长曾柏毅位列公司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57%。
此外,A股上市公司梦百合也于2017年战略入股春雨医生,目前持股比例为6.9%。
对于此次战略投资春雨医生,搜狗方面回应称,是为了帮助用户获取更权威的医疗信息和医疗服务,搜狗一直在互联网医疗方向布局。
据了解,2016年6月,王小川发公开信称上线搜狗明医。此后,搜狗在搜索移动端明医板块上线智能分诊系统,宣称上线“独家首创”的智能自诊分诊功能,根据用户身体症状描述,判断其可能患有的疾病并推荐就诊科室,称该功能是前沿AI技术与医疗搜索的创新结合。
稍早前,搜狗明医还主打“AI”牌,在手机APP端启用“智能问诊”“找医生”功能。不过,搜狗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的布局暂未能跻身主流产品。
搜狗方面表示,此次战略入股春雨医生,将能继续帮助搜狗完善自身医疗业务框架,同时也是通过AI赋能医疗垂直场景的一次积极尝试。
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受热捧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互联网医疗带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有10余家平台推出在线问诊,超400万人次在线上咨询。
互联网医疗既能够让人得到方便、快捷、可及的医疗服务和医疗咨询服务,同时也可以减少患者在医院内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线上问诊量大增,预示着互联网医疗将迎来行业发展机遇。
根据平安好医生提供的数据,疫情期间,该平台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长10倍,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
春雨医生在疫情期间则共有2.1万名医生参与义诊,累计解答近138万例;就医160平台显示,全国1.17万名医生加入义诊,已提供咨询近163万次。
政策上,互联网医疗也获得密集支持。3月5日,国家医保局官网披露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在这份重磅文件中,“互联网+医疗”多次被提及。
《意见》提出,适应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互联网+医疗”和医疗机构服务模式发展需要,探索开展跨区域基金预算试点;将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协议管理范围,支持“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加强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评估,合理规划各类医疗资源布局,促进资源共享利用,加快发展社会办医,规范“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等。
在此之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官网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同时,鼓励定点医药机构提供“不见面”购药服务,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创新配送方式,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风险。
除国家层面外,地方也在积极响应和跟进。
据了解,目前已有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四川、广东等地区将定点医疗机构的常见病、慢性病的线上复诊以及线上购药纳入医保。在疫情期间,不同地区选择接入的医疗机构也有所不同,浙江多个地方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其他地方则多选二级医院或者三级医院,也有部分地区允许第三平台接入。
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产业链上游的医疗信息化也受益。此次疫情激发了很多医院搭建互联网医院平台的需求,医疗信息化企业纷纷为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搭建平台的服务,帮助上线快速问诊服务。
2019年,平安好医生累计涨幅高达106%。进入2020年,公司股价持续走强,截至3月6日收盘,年内涨幅已达31.40%,市值逼近800亿港元。
公司作为国内医疗信息化龙头,主营业务持续高增长,订单持续高增长,政策推动医疗信息化业务持续高景气;创新业务进展良好,互联网+医疗加速成长,2020年创新业务有望实现盈利。
创业慧康
公司传统医疗信息化业务受政策推动,订单饱满,高增长确定性较强;中山模式落地,数据变现有望贡献显著收入,同时公司互联网业务也有望加速成长。
最早布局精准医疗的上市公司之一。2019年7月,战略入股上海铱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核心产品脑医生(Dr.Brain)云平台是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站式人工智能诊断及分析平台,目前已开发上线针对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症、脑卒中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产品矩阵,在全国近百家三甲医院成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