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瑞泰人寿带着【晴天保保超越版】来咯。
每次看到,心里就暖暖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当然,保障也很棒。小朋友买晴天保保,最核心的优势就是,保费便宜,重疾保额上涨赔更多。
这次升级,虽然保费上涨几十块,但保额可增长了数倍。
一、晴天保保超越版VS晴天保保
这对比,你细细品:
晴天保保超越自己的故事,我们从重疾说起。
1、重疾保额涨更多,最高175%变200%。
假设为0岁的小雷雷投保50万保额,原来重疾最多赔87.5万;现在最多能赔100万。
按照第3年开始,保额每两年+20%,第11年以后,小雷雷保额就一直固定在100万了。
涨势喜人,是齐叔最喜欢的功能。
通货膨胀的速度,一杯奶茶深有体会。以前3元可以喝到一杯,如今几乎10块起,最近听说*茶也涨价?喝它,30元起。
不会长大的保额,就像手里不会上涨的工资…迟早被通胀压弯腰。
所以,孩子保额要够高,才不担心未来治病不够花。
2、少儿特疾更给力,病种+7种,额外可多赔2倍。
新增了7种少儿特定疾病,现在一共高达22种。根据国内某再保公司数据统计,像白血病、淋巴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少儿高发,超越版覆盖率比原版及大多数其他同类产品更广。
超越版少儿特疾,前6年且30岁前,买50万,额外赔100万,之后额外赔50万。
假设第5年得白血病,会先赔基本的重疾保额,此时已经涨到140%,即会赔70万+额外赔100万,一共170万。(原来赔65万+50万=115万)
3、轻中症赔付比例都提高了10%,且中症多了10种,多赔1次。
轻症赔40%基本保额,中症赔60%基本保额,比原版都提高了10%。这算是少儿定期重疾险中的高水平代表了。
另外,中症的赔付次数也增加了1次。在中症病种里,齐叔发现,有的病种是由原来的轻症划过来的,比如听力严重受损、视力严重受损、肝功能衰竭。这波操作,相当于进一步提高了(某些轻症)赔付比例。
4、投保规则有调整,但影响很小。
超越版的保障期间去掉了“保15年”的选项,交费期间去掉了“趸交、3年和5年”交的选项。
齐叔认为无伤大雅,保15年,不长不短;缴费期限一直建议尽可能拉长,减轻每年交保费的压力,去掉对大部分家庭来说,没什么影响。
总结下,晴天保保超越版,重点保障加了多少料:
(1)重疾保额每两年+20%,最多可赔200%保额
(2)22种少儿特疾,最高可额外赔200%保额
(3)轻/中症赔付比例均提高10%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加分项,值得盘一盘。
**二、晴天保保超越版,三个走心优势**
1、忠诚客户权益,保障到期可免健康告知,衔接新产品。
很多家长会担心,只保二三十年,期间孩子万一生病,身体变差,以后买不到重疾险,咋办?
超越版继续约定了:
如果孩子的投保年龄+保障期≤40岁,中间没有理赔过或未确诊轻、中、重疾;保险到期后60天内,可以买这家公司指定的其它重疾险。
而且不用重新健康告知等麻烦的事儿,给家长们一颗定心丸。
2、投保人(即爸妈)可以在线核保。
这个产品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意思是,父母生了大病或去世,孩子保障仍在,后续保费也不用交了,很有人情味的功能。
很多少儿保险,对爸妈的健康要求也高,身体存在健康问题,就没办法加这个功能。而超越版,不会一刀切,有点小毛病,可以在线核保,更人性化。
3、绿通服务,贴心安排。
基本保额达到50万元及以上,且符合重疾条件的被保人,可享受重疾绿通服务,覆盖全国210个城市1339家医院。具体涵盖了这些服务:
**三、具体投保建议**
首先买重疾,就是买保额。
孩子的最好50万起,他们年纪小,免疫系统还不够完善,治疗期可能会更长,钱多机会就越多。
这份保险很便宜,保30年也不贵;交费期限越长,每年的保费压力也会小很多。而且如果期间出险了,后续保费可免,保障继续在。具体的保费对比,你看下:
最后,如果你预算比较充足,可以把孩儿们的保障做到更佳,比如定期+终身多次赔组合搭配。
一方面,可以用更少的钱,将前几十年的保障做足,另一方面,有一份多次赔付作为基础,就算保障到期,或者年轻时发生过重疾理赔,也不用担心之后失去保障,没了兜底的。
终身多次赔,目前齐叔最推荐重疾多次不分组的守卫者3号少儿版:
重疾可以赔2次,少儿特定重疾18岁前额外赔150%,而且孩子年纪小保费也不会太贵。
按照这个思路,齐叔做了一个小朋友的保障方案,你可以参考:
除了重疾保障,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还面临着其他小病、意外的风险,要护娃周全,意外险和医疗险,也不能落下。
暖宝保2020,能报销意外门诊和住院+疾病住院+疾病门诊,管孩子的感冒发烧、磕碰摔伤没问题。一份解决多风险,一年只要660块。
整个小朋友的保障方案,一年3711块,大多家庭也都能负担得起,保障足,妥妥的!
单次赔+癌症二次保障的重疾,竞争很激烈,好产品一款接一款!
今天上线了一款【钢铁战士1号】,对比同类产品,不光价格优惠,保障力度更是提高了一个等级。
不仅有:·60岁前重疾额外赔50%基本保额·高性价比的恶性肿瘤关爱金(即癌症二次赔)
还自带5种高发心血管轻症二次赔40%基本保额,实用且少见,同类产品一般没这个保障。
关键是重中轻+癌症二次+特定心血管轻症二次赔,价格甚至比一般单次+癌症二次产品还便宜!
花差不多一样的钱,还享受更多的保障,惊不惊喜?
钢铁战士1号,基础保障很扎实:120种重疾+20种中症+50种轻症(自带5种心血管疾病二次赔)+被保人豁免,该有的保障它都有。
责任还灵活,可选身故、心血管重疾额外保障和投保人豁免。
话不多说,先睹为快↓1、60岁前确诊重疾,额外赔50%基本保额2、可选癌症二次赔120%,价格比同类便宜35%+3、自带5种心血管轻症二次赔40%4、可选5种高发心血管重疾二次赔120%5、健康告知合理,且智能核保相对宽松
这个保障,好在:
2、额外赔付比例高。30岁大雷买50万保额,60岁前确诊重疾,直接赔75万。
保费与一般重疾相近,却多了一份保额25万,保到60岁的保障。如果单独买,每年要900左右。几十年下来,钢铁战士1号可以帮你省下好几万。
癌症是出险率最高的重疾之一,生存率在不断提高,但对治疗费是种考验,提前做好充分的保障,很有必要。
钢铁战士1号可选癌症二次赔,赔付比例高,间隔期还短:
首次重疾为癌症,3年后癌症复发/持续/转移/新发,赔120%基本保额。
首次重疾非癌,180天后确诊癌症,可赔120%基本保额。
在重中轻基础上,癌症二次费用只多了9%~20%,价格优势明显,感受一下:
30岁大雷、50万保额,在基础责任上,每年加515元,就能享受60万癌症保障。
癌症二次保障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便宜35%-150%,性价比很高。
先看看中症和轻症:
20种中症,赔2次,每次60%基本保额。
50种轻症,赔3次,每次40%基本保额。
钢铁战士1号,重疾、中症、轻症、癌症二次,赔付比例均属于市场第一梯度水平,产品价格与大部分同类产品相近、甚至更低。
这还不够,它还多了实用的高发心血管轻症二次赔,而且不需要额外加费。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患者高达2.9亿人,其中高血压2.45亿,冠心病1100万…..
且25岁以上发病率逐渐上升,35-44岁上升幅度最大。
高发的心血管病,不容忽视。而钢铁战士1号,保都是高发心血管病和重要治疗手段。
以冠状动脉介入术为例,《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2017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753142例,平均植入支架数达到了1.47枚,意味着很多人都需要再次植入支架。
假设大雷买50万保额,3年后做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脏支架手术),赔20万。过2年又做了同种手术,可以再赔20万,累计有40万。大部分同类产品,最多只赔一次。
钢铁战士1号,“钢”在保障全面、责任灵活。
对于高发的心血管病,不仅自带特定轻症二次赔,还提供了5种特定心血管重疾二次赔的选项:
首次为非特定心血管重疾,1年后得任意一种特定心血管重疾,赔120%基本保额。
首次为特定心血管重疾,1年后确诊同种疾病,赔120%基本保额。
5种特定心血管重疾,不仅高发,再次发生的概率也很大。
比如急性心肌梗塞,中国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的调查表明,再梗的发生率约15%左右。
钢铁战士1号,心血管重疾责任优秀,价格也美丽,保费仅增加8%~16%:
除此之外,钢铁战士1号还有:
①身故/全残责任:18岁前赔已交保费,18岁后赔保额,保80岁/终身可自由选择。
②投保人豁免:含重疾/中症/轻症/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豁免:给配偶、孩子买都行,有机会少交保费。
钢铁战士1号,保障够硬,对健康要求也较宽松。
健康告知询问项、尺度较合理,没有:重疾累计保额、是否从事高风险运动、前往动荡地区等问询。
支持智能核保和邮件核保,常见疾病智能核保结果也较友好:
1、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1级、2级有机会标体承保;
2、高血压160/100mmHg以下,乙肝病毒携带/小三阳在限定范围内,有机会标体承保;
3、BMI指数,智核最多能放宽至32,比一般产品更有优势。
4、正常妊娠情况的女性,也能买。
5、有早产、难产、产伤的孩子,智能核保审核较宽松,有机会买上。
钢铁战士1号,责任灵活而且每项保障都很扎实,建议:
①普通人,或是有癌症家族病史的朋友
选择:重疾+轻症+中症+癌症二次。
有癌症和5种心血管轻症二次赔,花较少的钱就有相对全面的保障。
②有心血管家族史、高压人士
建议:重疾+轻症+中症+特定心血管重疾二次。
有心血管家族史,或是IT、金融、医生等长期高压行业的朋友,心血管病发生概率高于一般人,选上特定心血管重疾二次赔,保障全、更安心。
③预算充足或极度厌恶风险的朋友
癌症二次、特定心血管重疾二次都可选上,高发疾病都有保障,60岁前重疾最高可赔390%基本保额(首次重疾150%+癌症二次120%+特定心血管重疾二次120%)。
身故责任也可以考虑,如果没得重疾,身故也能赔保额。
不管选哪些责任,为了放大保障的优势,齐叔都建议保终身。而且,保额最好买到50万,预算紧张,至少也买够30万。
最后说说保险公司,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三峡人寿,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支持,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全国性保险公司,2019年第4季度综合偿付能力501.36%,最近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A级。
保险公司服务效率很高,即使在业务高峰期,邮件核保的反馈时效也多在1个工作日内。而且对用户投核保的服务和体验,也是精益求精。
保险公司优秀、服务好,产品保障好、价格低、健康要求较宽松,钢铁战士1号值得入手!
4.025%定价、领取早且终身领取、身故养老均保障的国富瑞利年金保险上线啦!
【产品亮点】
1、领取早,第5个保单年度起开始领取
2、4.025%定价,IRR整体较高
3、投保灵活,可保全新增万能账户
4、养老身故皆保障
5、可为本人、配偶、子女、父母投保
教育健康均保障、投保十分灵活的的招商信诺“珍爱宝贝教育年金保险计划”上线啦!
1、保障全面:教育、医疗、意外、重疾、身故、豁免等全保障
2、品牌大:招商信诺承保,保险公司知名度高
3、教育年金不设最高投保限额(页面目前最高为50万,有需求可放开)
【注意事项】
1、招商信诺珍爱未来B款少儿教育年金保险将于2020年3月30日24:00下架
2、珍爱宝贝与珍爱未来主险一致,附加险不同
高性价比、保障质子重离子医疗及恶性肿瘤住院津贴的太平超e保2018医疗保险上线啦!
1、保障全面:意外疾病均保障
2、保险公司品牌大:太平人寿承保,保险公司品牌大,更有利于前端推广
3、恶性肿瘤保障优:恶性肿瘤0免赔、承保质子重离子医疗、还有恶性肿瘤住院津贴保障
1、形态好、定价低:2次重疾不分组赔付(前15年额外50%赔付)+身故可选+癌症津贴可选,定价较低;
2、病种保障优:125种重疾+20种中症+50种轻症+20种少儿特定重疾,保障全面;
3、身故责任灵活可选:市场上稀有的含消费形态的多倍重疾;
4、癌症持续保障显关爱:3年癌症津贴,每年30%,提前领取癌症保险金,提供额外保险金,应付持续治疗和康复成本;
5、少儿特定重疾更贴心:含儿童特疾额外150%保额赔付,最高可赔付300%;
6、支持双豁免:含被保人重/中/轻症豁免,可选投保人重/中/轻/身故/全残豁免;
7、拓展新型肺炎保障:截至4月30日确诊新冠肺炎并导致危重症,按重疾保额给付,无等待期。
总述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一句话,我有医保了,为什么还要买重疾,还要买百万医疗,难道我买了个假医保,不管用?
医保肯定不是假的,但是管不管用,还真不好说,要看情况而定。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01——医保基础知识概述
02——药品分类和占比
03——医保报销限制
04——医保就医注意事项
(1)医保只是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医保的定位是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所以不管对于报销比例和保险药品等都有很多限制。如果我们要完全指望医保来解决所有就医问题,显然不太现实。
(2)覆盖范围广,参保人员多
医保是国家的福利体现,现目前,城镇医疗保险+新农合,基本已经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其中新农合的缴费很低,算是国家对农民的特别照顾。
(4)统筹账户、个人账户
医保账户也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资金来自于个人缴费和少部分公司缴费。公司缴费,大部分都划归统筹账户,少部分进入个人账户。
(5)观察期
职工医保参保后即可享受,但是新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若前期存在应参未参则会被设置观察期,各地观察期不同于,有3个月,也有6个月。观察期内的费用不能报销。
(6)缴费年限
如果想要退休后继续享受社保医疗,女性最低要缴费满20年,男性最低要缴费满25年。缴费年限不足的,退休后不能享受待遇。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来看看所谓的医保药品和自费药品,究竟是什么样一个情况。
医保将药品分为,甲、乙、丙三类药。
(1)甲类药,医保全额报销。也就是说,甲类药,医保是100%报销的。
(2)乙类药,医保报销80%。自费20%的比例。
(3)丙类药,医保不报销。全部属于自费药品。
(4)甲乙丙三类药品的数量有多少呢?
甲类药,医保登记在册的有1800种;乙类药,在册的有817种;丙类药,国内有18万种,另外进口药有9000多种。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数据显示,甲乙类能报销的药品种类只能说是九牛一毛,绝大多数丙类药品都是完全不报销的,都需要自己花钱买单,也就是自费。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忧,常见的甲乙类药基本包含了大家日常需要的高频率使用药品的。不能报销的丙类药品,要么是特殊疾病所需,要么是特别贵的,或者很多国外进口的药品,例如某些癌症治疗的靶向药等等。
(1)提醒和比例
因为各地医保政策会有一些差异,并且在职职工和退休老人也不一样,所以我们首都北京城镇职工为例,列出了医保报销比例:
(2)医保报销图示
不难看出,医保卡的报销范围正如下面这组图,下有起付线上有封顶中间有自付: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正如前总理朱镕基在《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中曾提到的:基本医疗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保”即有一个基本的保障,超出部分主要应通过商业保险解决。现在该是转变陈旧观念的时候了,应该明白,健康投资人人有责,不能再完全依靠社会,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商业保险。
看完上面的内容,朋友们一定知道了社保报销的一些限制。所以,为了顺利的b报销医疗费用,在就医的时候,有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
(1)就医地点。医保都要求在指定地点就医。通常社区医院报销比例最高,然后一级医院保险比例次之,二级医院低于一级,三级医院低于二级。
(2)虽然各地医保制度有些区别,但是都大同小异。通常门诊的医保报销封顶线是2万元,超过需要自费。住院报销也有封顶线,各级报销+大额互助一般也不超过30万,超过需要自费。
(3)医保卡中个人账户部分,可以用户抵扣自费比例,或者自费药品。个人账户余额用完,即需要自己支付自费部分和自费药品。
(4)异地转诊。很多商业保险代理人或者经纪人会跟你说社保医疗的一个限制就是不能异地就医,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太准确。但是商业医疗保险确实不受异地就医的限制,这是事实。
我们知道,因为全国的医疗资源(特别一些高端的医疗资源),90%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这3个地方。所以对于一些重大疾病,可能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就必须转到医疗水平发到的城市就医。那么我们异地就医,医保就不能报销了?
其实不然。只不过这个操作非常复杂。小强简单总结下:首先要填写转院申请,并且需要转症前当地的医院以及主治医生签字确认,然后到当地的医保局去盖章签字;转院到异地后,需要到异地的医保局指定窗口办理转症业务。具体流程,可以咨询当地医保局,小强这里就不过多叙述。
医疗保险(医保),养老保险(养老金),保护侠,全都有!
本文乃在下呕心沥血所得。涉及比较多的数学计算,有一定的专业性,希望各位看官养足精力,细细品读。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正,谨慎拍砖,谢谢!
所以今天小强想跟大家聊聊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缴费的社保养老,让你知道自己退休后每个月究竟能领多少钱。
小强向身边的同事做了个小调查,在我了解的十多个人里面,基本上没有一个人能搞清楚社保养老退休后的领取金额计算方法。这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退休后每个月能拿多少钱,也不知道够不够自己养老,还需不需要给自己为养老做一些准备。所以小强觉得,要把这个事拿出来说一说了。
01——社保养老基本知识介绍
02——养老保险金领取和哪些因素有关
03——养老金计算举例
04——新闻透析
(1)社会养老保险在建立账户时,就分为两个账户: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统筹账户里面是公司缴费的部分(按月16%的比例,最近刚调整过,之前是20%),个人账户里面就是个人缴费部分(按月8%的比例)。
(2)现行养老保险,规定必须缴费满15年,并且达到退休条件(女50岁,女干部55岁,男60岁,特殊工种和特殊情况除外)才可以按月领取,直到死亡。否则,参保人到退休时只可以申请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金额一次性发放,统筹部分就一分钱拿不到,无偿贡献出去,跟你没啥关系了。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养老保险金发放规则是怎样的。
在1992.12.31(包含)以前参加工作的人,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1992.12.31之后参加工作的人,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可以看到,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多了一项过渡性养老金。
A、养老金总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度性养老金(限199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其他增发(金额较少可忽略,且各地有差异,后面计算都省略此项)
a、基础养老金=(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Y1+Y2+….+Yn)÷N
Y1=a1÷A1,……,Yn=an÷An
Y1……Yn表示参保人员退休前1月,2月……n月,每个月的月缴费工资指数,计算方法为:Yn=an÷An。
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月、2月…….n月本人缴费工资数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月、2月……n月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月数。
注意,2011年以前(不包含2011年),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规定为1,不用an÷An来计算。
b、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其中,计发月数是按照国家规定,对应年龄的计发月数如下表:
退休后我的养老保险每个月能领多少钱?够我花吗?
我们在看看1993年前参加工作的人,可以领取过渡性养老金,这个是怎么算的。过渡性养老金的领取,不同地方计算方法有些差异,但是结果相差不会很大。我们就以较为通用的方式来说明。
c、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享受比例
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前面已经知道怎么算了。
享受比例:
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不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1.2%
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30%+(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25)×1%
所以,从上面的计算方式,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的养老金可以领多少,其实主要跟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1)缴费年限。同等条件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领取的养老金越多。
(2)缴费基数。同等条件下,缴费基数越高,养老金领取越多。但要注意,不是线性增长的关系,因为这中间会被平均。也就是说,社会养老保险体现的是相对公平的原则下,尽可能缩小贫富差距,也就是说,缴费多的人会被平均一部分给缴费少的人。
(3)当地平均工资。其实说穿了就是和退休地点有关系,因为不同的地方,平均工资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平均工资高的地方,能领取到的养老金就多一些。所以,相对来说,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城市,养老金领取能多一些。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这些地方,消费水平相对也高一些。
(4)退休年龄。同等条件下,退休年龄越高,领取金额越高。这个主要和个人账户的发放方式有关。因为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为:个人账户总金额÷累积计发月数,越晚退休就意味着累积计发月数越小,被除数越小,结果就越大。
(1)手下我们来看看一个199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他的养老金构成主要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假设,钟某1977年1月参加工作,1990年调入本市并按规定缴交养老保险费,2016年9月退休,正好60周岁。其1990年的缴费工资为400元,1991年为500元,1992年为700元,1993年为800元,1994年为1000元,1995年为1150元,1996年为1300元,1997年为1500元,1998年为1700元,1999年为1900元,2000年为2100元,2001年为2400元,2002年为2800元,2003年为3100元,2004年为3600元,2005年为4000元,2006年为4200元,2007年为4500,2008为年4900,2009年为5100,2010年为5200,2011年为5800,2012年尾6300,2013年为7000,2014年为7500,2015年为8100,2016年1-9月工资为8800。钟某退休时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金额为:79296。则:
A、先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自1977年1月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指数:
1977年1月至1992年7月共187个月缴费指数均为1;
1992年8月~12月5个月的缴费指数=700/494=1.4170;
1993年各月的缴费指数=800÷679=1.1782;
1994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000÷881=1.1351;
1995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150÷1023=1.1241;
1996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300÷1209=1.0753;
1997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500÷1378=1.0885;
1998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700÷1532=1.1097;
1999年各月的缴费指数=1900÷1726=1.1008;
2000年各月的缴费指数=2100÷1920=1.0938;
2001年各月的缴费指数=2400÷2162=1.1101;
2002年各月的缴费指数=2800÷2352=1.1905;
2003年各月的缴费指数=3100÷2551=1.2152;
2004年各月的缴费指数=3600÷2661=1.3529;
2005年各月的缴费指数=4000÷2706=1.4782;
2006年各月的缴费指数=4200÷2926=1.5521;
2007年各月的缴费指数=4500÷3233=1.3919;
2008年各月的缴费指数=4900÷3612=1.3566;
2009年各月的缴费指数=5100÷3894=1.3103;
2010年各月的缴费指数=5200÷4205=1.2366;
2011年各月的缴费指数=5800÷4595=1.2622;
2012年各月的缴费指数=6300÷4918=1.2810;
2013年各月的缴费指数=7000÷5218=1.3415;
2014年各月的缴费指数=7500÷6054=1.2389;
2015年各月的缴费指数=8100÷6753=1.1995;
2016年各月的缴费指数=8800÷7480=1.1765;
注:被除数为该地去年的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月平均缴费指数
平均缴费指数=
(1×187+1.4170×5+1.1782×12+……
+1.1995×12+1.1765×9)/477=1.1138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7480元×1.1138=8331元。
计算享受比例
享受比例=187÷12×1.2%=18.7%。
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8331元×18.7%=1558元。
钟某的过渡性养老金为1558元。
B、计算基础养老金
注意,基础养老金的月平均工资指数计算方法和过度性养老金有一些区别。基础养老金在2011.1.1以前,都是统一记为1。2011年开始,按照上面计算月平均工资指数的方法计算。
计算月平均工资指数(2011.1-2016.9)2011年各月的缴费指数=5800÷4595=1.2622;
月平均工资指数为:
{[1(2011年以前的指数)×33(年限)×12(每年月数)]+
(1.2622×12+1.2810×12+1.3415×12+1.2389
×12+1.1995×12+1.1765×9)}÷465(工作总月数)=1.0376
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7480元×1.0376=7761元
计算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该地去年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
=(7761+7480)÷2×(38.75×1%)
=7621×38.75%=2953元
C、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79296÷139=570元
D、计算钟某退休当月领取养老金总额
养老金总额=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2953+570+1558=5081元
上述实例是以深圳市为例,深圳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全国算是数一数二的了。钟某20岁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中间不缺席任何一个月,工作39年零9个月,退休时每个月能拿到5081元的养老金。
(2)我们再来看看1993年后参加工作的人大概是什么情况。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以男性,社保缴费30年,缴费指数每月均为当地平均工资的3倍,1.2倍,0.6倍来计算,看看一个正常成年男性,在不同收入水平下,大概能拿多少钱。这次,我们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的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算是中等,比沿海地区偏低,比西北等地偏高,比较具有代表性)。
A、案例一,高收入人群
假设李某在2011.1.1日参加工作,2010年当地平均工资2692元,李某当年25周岁,除去间断,累积社保缴费30年,到60岁时(2046年)退休。李某比较优秀,缴费水平一直保持当地上线,为当地在职职工平均缴费水平的3倍,那么他30年间的月平均工资指数就固定为3。假设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每年为9%,那么到李某退休时(2046年)的前一年,也就是2045年,河北省平均工资为:54954。假设2046年李某退休时个人社保账户中总金额为:2692×8%×3×12+2692×8%×3×12×(1+9%)+……+2692×8%×3×12×(1+9%)^29=1159651元。
计算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该地去年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3×54954+54954]÷2×30×1%=32973
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159651÷139=8343
计算李某退休当月拿到手的养老金总和养老金总和=32973+8343=41316
大家感觉是不是好多啊,能拿到手的养老金,每个月居然就有4万多。但是我们要注意,这是估算的2046年的水平,离咱们现在2019年,还有27年左右,那个时候的物价水平如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27年前的物价,到现在翻了多少倍。而且一个工资水平比较高的人,退休当月的工资是54954×1.09×3=179700元,但退休后的养老金却只有41316。
B、案例二,中收入人群
看完上面的优质收入人群,我们再来看看普通人的情况。假设李某在2011.1.1日参加工作,2010年当地平均工资2692元,李某当年25周岁,除去间断,累积社保缴费30年,到60岁时(2046年)退休。李某和普通人水平差不多,社保缴费水平为当地在职职工平均缴费水平的1.2倍,那么他30年间的月平均工资指数就固定为1.2。假设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每年为9%,那么到李某退休时(2046年)的前一年,也就是2045年,河北省平均工资为:54954。假设2046年李某退休时个人社保账户中总金额为:
2692×8%×1.2×12+2692×8%×1.2×12×(1+9%)+
……+2692×8%×1.2×12×(1+9%)^29=463860元。
计算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该地去年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1.2×54954+54954]÷2×30×1%=18134
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463860÷139=3337
计算李某退休当月拿到手的养老金总和养老金总和=18134+3337=21471
看数据就明白,上一年的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是月均54954,这个养老金到手的钱,还不到平均工资的一半,只有平均工资的39%。
C、案例三,低收入人群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低收入人群的情况。假设李某在2011.1.1日参加工作,2010年当地平均工资2692元,李某当年25周岁,除去间断,累积社保缴费30年,到60岁时(2046年)退休。李某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社保缴费水平为当地在职职工平均缴费水平的0.6倍,那么他30年间的月平均工资指数就固定为0.6。假设当地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幅每年为9%,那么到李某退休时(2046年)的前一年,也就是2045年,河北省平均工资为:54954。假设2046年李某退休时个人社保账户中总金额为:2692×8%×0.6×12+2692×8%×0.6×12×(1+9%)+……+2692×8%×0.6×12×(1+9%)^29=231930元。
计算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该地去年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0.6×54954+54954]÷2×30×1%=13189
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31930÷139=1669
计算李某退休当月拿到手的养老金总和养老金总和=13189+1669=14856
这个肯定会更低了,上一年平均工资54954,退休后只有14856。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可能这个人的真实收入水平还打不打上一年平均工资的0.6倍,因为0.6倍是最低社保缴纳水平,低于这个数,也会按照0.6倍数值来缴费。
我们把2011年后参加工作的几组数据汇总到表格中来看看。
9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所谓“中人”,因为有多了一项过渡性养老金,所以养老金替代率是相对比较高的,可能到达50%以上。
上面我们讲的,都是基于目前的养老金发放机制和状态,如果我们退休后能顺利领到钱,已经算是幸运了。目前养老金的情况越来越严峻,到我们退休时,情况可能会更紧张。我们来看看这个新闻:
最后,朋友们搞清楚养老金计算法方法了没有?你打算多少岁退休?准备活到多少岁?以后每个月花多少钱?光靠养老金够不够?这些问题,是时候关心了。
养老保险够不够?养老保险怎么买?保护侠教你如何养老。
看到很多朋友都在为家里买保险的事情心烦,小强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快速搞定家里保险配置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人,可选择不同的方式。
何为靠谱,专业度要够,别买个保险,顾问自己都搞不清楚,你买了能有保障吗?还有就是有些顾问,专业度是没问题的,不过人品不够,给客户推荐的产品都是为了多赚钱,而不是最合适的产品。
**如何找到靠谱的顾问?**有熟人介绍最好,毕竟是经过验证的,如果没有介绍,那就多找几个,多比较一下,所谓货比三家,总不至于被坑太惨。
这种人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身体状况好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准体**,当然这只是一种大概的划分,比如每年员工体检,都没有任何异常项的;另一种是身体多少带着些毛病的,当然去过医院看感冒、发烧或者轻度脂肪肝、咽炎之类的不算。
不过说句实话,就算你自己研究,最后买的时候,花钱也不见得就比上面说的懒人来的便宜,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钱,自己研究也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唯一的好处就是自己觉得心理有谱。有些人,总有一股刁民想要谋害朕的想法,觉得找别人买,那就是送钱给别人,被别人坑,所以不自己去尝试、研究一番,心理就不踏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2)对于第二种人,跟懒人的方案一样,还是老老实实找专业顾问吧,身体有些问题了,特别是问题还比较多或者问题比较大,那就不是你选保险产品,是保险产品选你。保险的水其实也挺深,比如乙肝,携带者,小三阳,大三阳,哪个能标准体承保,哪个加费,哪个拒保,你能搞清楚吗。再说甲状腺结节,多大能标准体承保,什么时候除外,你也可能不知道。还有些常见病,如高血压,乳腺问题,胆问题,血液异常问题都挺复杂的。而且寿险和医疗险和核保尺度也不同。
这些还是常见的问题,每个人情况都不同,乱七八糟的问题你想都想不到。你不找个专业人士咨询,多花了保费,那还算幸运,万一买错了,到时候不能理赔,那就真的欲哭无泪,还一边哭着骂保险都是骗人的。那画面感,哎~~~~
**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是我们社会分工,领域细分的原因所在。
这里再说一些朋友,很多都是买了保险之后,才来网上问这个好不好,哪个有没有坑,买之前干嘛去了啊。
毕竟也不是小钱,好多保险长期算下来保费也几十万,购买前啥都不顾问清楚,那得是心有多大啊!就不能买前多花心思么?当然,有钱任性的除外,当小强没说。如果已经买了的,大多是情况,别想着退保(犹豫期的除外),退保除了造成损失,还有可能造成保障中断,万一这中断期间出了什么事,是不是追悔莫及。
所以,再次强调,找顾问,一定要好专业,靠谱的
保险超市哪里有?保护侠,你想要的保险产品,全都有!
很多朋友在购买保险时,首先遇到的一大难题,就是读不懂保险合同。保险合同条款这么多,专业术语层出不穷,计算公式这么复杂,大多数人是一看就蒙。
别着急,小强今天就告诉大家如何快速的读懂一份保险合同,弄懂自己的保单,并且并不需要学习太多专业的保险知识。
在我们讨论如何读懂保险合同之前,有几个必要的术语,还是希望大家先搞清楚,小强会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可能不是很严谨,但是方便大家理解:
保费:就是保险费,我们买保险交的钱。
保险人:一般就是保险公司
被保人:一般就是签订保险合同时的被保障的对象,理赔也是根据被保人发生的风险情况来核定
投保人:可简单理解为买保险时,出钱的人。注意投保人可以和被保人是同一人,即自己给自己买保险;投保人也可以和被保人不是同一人,比如妻子给自己丈夫买保险。如果不是同一人,很多产品要求投保人和被保人之间必须存在可保利益
受益人:如果发生理赔,谁能拿到保险公司赔偿的钱谁就是受益人,受益人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所具有的利害关系。一个人通常与父母、夫妻、子女之间存在可保利益。
保险标的:在人身保险中,通常就是被保人。财产险就不一定了,比如车险,保险标的就是车
有了上面的知识,我就可以继续我们保险合同内容解读了。要读懂保险合同,只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先搞懂保障责任。
保障责任是什么呢,就是就是我们说的,保什么,那些情况属于保障范围内。
比如重疾险,我们一般要看,保障多少种重大疾病,是否包含中症、轻症,包含多少种中症和轻症,是保障到固定年龄还是终身,重疾、中症、轻症分不分组,可以陪多少次,每次赔付间隔多久等等。
再比如寿险,我们要搞清楚保障从几岁到几岁或者到终身,有没有分红,是保身故还是身故和全残,等等。
2.除外责任很重要
上面我们说了保障责任,是保险公司保障在的内容,那么除外责任比较好理解了,就是保险公司不保障的内容。这种情况也比较多,比如有些寿险不包含酒驾身故的,还有艾滋病及其引起的并发问题。
3.保费与保额是核心
打个比方,例如某某福产品,是包含寿险和重疾以及医疗的产品,其中寿险和重疾是共享保额,比如被保人得了癌症,重疾就赔付了相应的保额,然后被保人癌症没治好,死了,这个时候寿险就不陪了,因为额度已经在重疾赔完了。所以买寿险和重疾,最好不要共用保额,分开的才合适。
4.健康告知须重视
注意,宽限期,保单也是有效的,出险了,保险公司也是要陪的,只不过会从赔偿中扣除欠缴的保费。
E复效期。如果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宽限期内,仍然没有补交保费。那么从宽限期最后时刻开始的后2年,就是复效期。
举个例子,比如甲买了一份寿险,2019.3.5日应该交下一年的保费,但是甲没有交。然后从2019.3.6日至2019.5.4日(共60天)属于宽限期,但在这期间甲仍然没有交保费,那么从2019.5.4日至2021.5.3日就属于复效期。
特别注意,复效期保单已经无效了,发生理赔保险公司没有赔偿责任的。但是如果复效期想恢复保单效力,可以和保险公司协商,具体协商结果不一定,保险公司可能要求被保人重新健康告知,或者体检。保险公司可能同意恢复保单,也可能拒绝。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保费按时交,最迟也不要超过宽限期。
好了,今天的内容小强就介绍到这里啦,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首页(私人定制)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