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病例、药品说明书,都可以看到“遵医嘱”,遵的意思好理解,就是遵守呗,那么医嘱是什么意思呢?
可是总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不遵照医生的指示,往小了说,可能会延误病情,不利于恢复;往严重了说,可能会造成一些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在这里,我们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给大家共赏一下,荒诞之余,也给自己提个醒。
病患因15日未解大便入院,医生怀疑肠梗阻,医嘱拍片,患者拒绝;医嘱灌肠,患者拒绝;医嘱使用开塞露通便,患者拒绝,并坚持以吃肥肉的方式企图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第二天患者腹痛难忍,医生怀疑为急性肠梗阻,并下达拍片的医嘱,患者仍拒绝,后来因腹痛剧烈并伴有急性左心衰,抢救无效死亡。此后同病房病人再也不嫌弃医生查房询问排便情况了。
腹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准备手术,医生开医嘱要求绝对卧床、特级护理,对病人强调,次日手术,在此之前要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要动,连身都不准翻。然而就在手术前一天下午,患者趁护士不在病房,偷偷跑去厕所大便(要求该患者直接卧床在护理垫上排便)很久未出来,病友发觉不对劲打开厕所门,发现人已倒在地上死亡,死亡原因是腹主动脉夹层破裂。
上面的故事看得惊心动魄,不得不说,这些事例确实算比较极端的。那下面就来看看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大家是否有过相同的经历。
①患者支原体感染,医生开米诺环素胶囊,一天两次,一次两粒。因周末在外面玩了一天,忘记吃药了,于是晚上回家一口气吃了四粒胶囊,半夜头晕呕吐,紧急送往医院洗胃才缓过劲来。
②同样是胶囊药物,医生嘱咐吃完药多喝水,多走动,患者并没有当回事,回家吃了药立刻躺床上睡觉去了,后来喉咙疼痛剧烈,去医院检查,刺激性药物长期停留导致的食道灼伤,需手术治疗。
③还有患者到药房,刚拿到药:“这个我吃过,味道太难吃了,上次我就吃了几天没吃了。”
小结
不是每一次不遵医嘱都会遇到最坏的情况,但你怎么知道谁是那个倒霉蛋呢,而只要有一次不幸运的经历,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如果在就医过程中对于方案有不理解或者质疑这些都是可以和医务人员沟通,哪些是可以变通的,哪些是“铁律”必须执行,沟通之后也能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