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继往开来向建设一流大学科的目标大步向前——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技术和医疗水平也实现了巨大飞跃。峥嵘七十年,中国医疗事业风雨兼程。我国的耳鼻咽喉科事业起始于20世纪初,后顺应国际上学科发展方向,将学科扩大改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回顾近百年来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的历程,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功不可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缅怀先辈,继往开来。

1937年,中华耳鼻喉科学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前身)成立,1952年重新组建并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1953年,《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创刊(2005年更名为《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70年来,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事业不断发展,学科规模不断扩大,通过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师资兴建、技术革新和学科建设等措施带动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逐步向一流大学科发展。

回顾过去,学科屡获重大进展

近十年来,耳外科、颅底外科、鼻内镜外科、咽喉显微外科、头颈肿瘤外科、听力学等三级学科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专业领域的扩大和学科疆域的扩展。

大批专业人才茁壮成长,学科快速规范发展,人工听觉技术、听力学监测及评估、嗓音医学、头颈外科综合治疗、睡眠呼吸疾病综合治疗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多学科综合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新理念为学科增添了时代的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为疾病诊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和前景;广泛的国际交流使中国在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举办了多次世界性的国际会议,不少专家在多个国际学会成为领军人物;中国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事业正在实现弯道超车,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学科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分会组织专家开展学科发展的大讨论,形成学科发展共识:

1.鼓励前沿创新,加强转化应用,推动技术革新。进入21世纪以来,干细胞、生物芯片、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克隆技术、3D打印、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医学研究普遍进入分子水平,这为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的作用机制带来了希望,并推动临床医学向生物化、精准化、个体化、信息化的趋势迈进。目前,部分新技术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和应用,应充分鼓励与支持本学科青年医师迅速掌握创新技术,有效衔接应用,从而推动学科伴随科技前沿共同发展。

2.开展规范化临床研究,制定标准化疾病诊疗路径,建立循证医学体系。随着耳鼻咽喉疾病谱的改变,医疗模式的优化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医学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日益实用化,生物统计与流行病学等方法学越来越被接受,使得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与临床研究的支撑密不可分。对于疾病的精细化探究需要学科围绕重点疾病规范采集、存储临床数据和生物样本,并有计划地围绕疾病发生、发展和诊疗开展科学研究和系统分析。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通过开展规范的临床研究寻找证据。

4.加强多学科协作,开展针对疾病的综合治疗策略研究,优化治疗方案。现代医学不再是各学科单打独斗的时代,多学科协作、学科交叉与融合是医学创新与进步的必然趋势。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各有不同的特点与优势,促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神经外科、口腔颅颌面科、整形外科、眼科、普外科等毗邻学科之间的有效协同,加强与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生物力学、信息学、遗传学、认知科学等跨学科的交叉合作,优势互补,围绕共同的疾病综合诊治目标开展全面策略研究。

5.重视人才培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推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事业薪火相传。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搭建合理的梯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和切实保障。随着临床医学的快速进步和兼容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可以围绕不同亚专科、亚方向和支撑体系等,营造和谐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多渠道的人才成长路径。分会计划以学科发展为前提,建立择能选优的人才竞争机制,以及全面的责任和绩效考核体制,充分发挥学科中不同方向人才的工作动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形成推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事业薪火相传的合力。

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常委会议在北京协和医院协和学术会堂召开

听神经瘤诊疗指南讨论会专家合影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现场

2017年年会上的“国际学术交流贡献奖”颁奖

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回首往昔,筚路蓝缕,薪火传承、再续辉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回顾历史,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迎接学科发展新的历程是我们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肩负的共同使命。(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9年第34卷第19期)

THE END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医院成立最早的临床科室之一,历经40余年积淀发展,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成员单位,鼻颅底外科学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微创外科、鼻内镜下颅底、鼻眼相关外科、耳外科、耳神经外科、甲状腺相关外科,头颈外科等领域技术精湛,是北京亚北地区主要门急诊https://www.hkzyy.com.cn/Html/Departments/Main/Index_780.html
2.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该刊编委会成员和审稿专家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是同一批专家,也实行三级审稿制度,对文章质量进行严密把关,以不断提高杂志的质量水平。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编辑单位:《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委员会 主编:韩德民 主任:王琪 地址:北京市崇内后沟http://wap.medix.cn/Module/Library/MedicalJournal/Text.aspx?code=01150003
3.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办单位: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ISSN: 1672-7002 CN: 11-5175/R 语种: 中文 周期: 月刊 简介: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北京市卫生局主办,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学http://www.qikanjiansuo.com/index.php/portal/article/index/id/64.html?page=3
4.《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耳鼻咽喉科类学术期刊。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的创办时间为1994年,出版周期为月刊。期刊的国内统一刊号:11-5175/R,国际标准刊号:https://www.xueshushe.cn/zhong-guo-er-bi-yan-hou-tou-jing-wai-ke
5.《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 主办的眼科与耳鼻咽喉科CSCD核心期刊,月刊,该刊创办于1994年,审稿周期最快3-6个月。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学科:医药卫生科技 https://www.wyseo.cn/zgebyhtjwk/
6.《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社投稿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创刊于1994,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眼科与耳鼻咽喉科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11-5175/R,国际标准刊号:1672-7002,《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https://www.zgebyhtgwk.cn/
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预约挂号好大夫在线专家预约挂号平台,帮您预约各大公立医院专家名医,实现网上预约挂号,实名预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挂号,帮您找对医生挂对号https://m.haodf.com/menzhen/n_list_beijing_all_335_5000000_5001000.html
8.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泗长教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杨伟炎教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韩东一教授、北京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杨仕明教授四代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以聋病防治为重点,从1959年姜泗长教授创建了北京301https://www.cnkang.com/yyk/hospdept/18/754/
9.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颞骨解剖与外科技术学习班主讲教师 迄今已举办18期,学员遍布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2006年以来发表论文 1. 纳米生物陶瓷在听小骨重建及乳突修复中的作用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45-47 2. 中耳乳突外科中自体骨粉乳突填充与外耳道成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13https://www.mingyihui.net/doctor_2084303.html
1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出诊时间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泗长教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杨伟炎教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韩东一教授、北京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杨仕明教授四代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以聋病防治为重点,从1959年姜泗长教授创建了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科https://yyk.39.net/hospital/216843_lab.html
11.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术会议杨晓喆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中心) 17:10-17:15 讨论答疑 17:15-17:20 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伴哮喘患者临床分析 古庆家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17:20-17:25 中国北方地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炎细胞表型在过去22年间的变迁 羡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https://www.sciconf.cn/m/lives/lives-hall/13734?lang=cn
1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新,医学本科、住院医师,长期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诊治,1次被评为“海南医院优秀员工标兵”,3次被评为“海南医院优秀员工”。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核心期刊1篇,SCI共一作者1篇 彭新 彭新,医学硕士,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管医师。 擅长耳内科、眩晕诊治http://www.301hn.cn/yyjs/lcks/wk/ebyhtjwk.htm
13.吉大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受邀参加2024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2024年9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承办,四川省医师协会联合协办的“2024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十届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大会”于四川省成都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分享了领域内的最新学术成果及临床诊疗方https://www.jdyy.cn/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75225
1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原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兼鼻科主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党支部书记,山西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学会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鼻科疾病和鼻内镜手术、咽喉部疾病及头颈部肿瘤的手术治疗。 https://www.sydyy.com/info/1175/9892.htm
1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邢志敏教授,现任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过敏科学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分会常委,《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https://www.pkuph.cn/ebhk_department.html
16.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本刊原刊名为《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更名。以广大中、高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代表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最高水平。主要栏目有述评、https://www.lw53.com/zheb/
17.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市环湖医院眼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成立于2022年5月31日,中心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目前有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6人,其中博士5人http://www.tnsi.org/hzb/center_detail/250.html
18.全国知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来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出诊为让广大患者不出乌兰察布市就能享受到北京知名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3月24日上午,全国知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曾镇罡来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出诊。出诊期间开展中耳炎、眩晕、鼻炎、鼻窦炎等耳、鼻、喉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专家安排 3月24日上午8:00—12:00。https://www.wulanchabu.gov.cn/wsjklyqyxx/1489719.html
19.翟所强在线问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突发性耳聋耳鸣中耳炎神经性聋[感音性聋]耳聋 擅长: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治,有独特的诊治方法,中耳炎、突发性耳聋、听力障碍、耳聋基因诊断等。 简介: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喉科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耳聋发病机制及其防治,重点是耳聋耳鸣的https://www.guahao.com/expert/2a3b44dc-b2f4-4048-b338-316d9552e990000
20.耳鼻咽喉一病区(鼻科)拓明祥,男,1968年出生, 延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延安大学教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陕西省职业病鉴定专家,延安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https://www.yasrmyy.cn/5/148/list.aspx
21.科室简介耳鼻咽喉头颈科专科介绍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2011-2013先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迈阿密大学做博士后、访问学者和短期专科医师训练,先后任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广西组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嗓音学组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变态反应专业委员http://www.gxhospital.com/depart_ebyhtjk_intro/
22.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武汉市睡眠呼吸障碍专病诊疗中心、武汉市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学科设有睡眠医学中心、鼻颅底及变态反应专科、咽喉头颈肿瘤专科、耳显微及侧颅底专科、耳神经内科五大亚专科,诊疗水平和特色技术在 https://www.zxhospital.com/ebhk/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