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低烧的情况其实是常有发生的,只不过很多家长都忽视了这一点,认为孩子的体温下降一点也算正常。其实孩子偶尔有体温下降的情况是正常的,但是经常性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考虑是低烧了。儿童低烧的原因有哪些,以下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儿童发低烧。
一、儿童低烧的原因
1、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C以内都算正常。
3、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因治疗疗程不足,会出现病情反复,同时,还会有间断性的低热现象。
5、感染后低热:宝宝患麻疹、白喉、百日咳、菌痢、乙型脑炎等传染病后,调节体温的机能没有完全恢复,导致低热不退。
6、慢性感染性低热:如结核、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泌尿系感染等,导致宝宝出现连续性的低热。
7、非感染性低热:如果宝宝有血液疾病、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疾病,可能会出现低热。
二、儿童低烧的护理方法
1、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如果宝宝不喝,可以添加一些青菜汁或水果汁等,有味的东西,都要喂温的。
2、适当得减衣服,把宝宝的衣服敞开,让宝宝的皮肤自然降温。
3、温水擦身,水温32~34oC,用温毛巾擦宝宝的手,脚,颈,腋窝,腹股沟等地方,隔十几分钟擦一次。
4、湿毛巾敷在宝宝的额头,2~3分钟换一次,不过,宝宝可能会不喜欢,动来动去。
5、温水浴,水温跟平时洗澡的差不多,也有说比宝宝的体温低3~4oC,不知手感怎么样。
6、让宝宝睡凉水枕,降头部的温度。
治疗因为植物神经性功能紊乱引发的低烧现象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时的进行缓解低烧的现象,同时还要积极的进行其他方面的治疗,防止因为此病而产生的更多的并发症的现象,避免对自己的身体的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它是一种精神方面的疾病,患者一般都是会有精神焦虑,严重的甚至会产生迫害妄想症,这已经是非常深的程度了,所以一旦发现有此病的任何症状一定要及时地进行疾病的治疗,防止出现不治之症。
低烧,指的是人体体温连续在两周或以上保持在37.3度到38度之间。这就叫低烧。人的正常体温一般为:口腔:36.3度-37.2度;腋窝:比口腔的温度低0.3度-0.6度;肛温:比口腔温度高0.3度-0.5度。女性体温一般比男性体温要高0.3度左右。引起低烧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情况下以病毒引起最为常见。当然,一些人心里紧张、情绪不稳也可能会引起低烧。部分换恶性肿瘤或者感染病毒的人,在患病之初也会引起低烧反应。因此,如果你出现以上症状,并且连续两周以上都保持这个状态,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自己是否低烧了。
低烧是:37.3℃~38℃,症状一般没力无食欲,畏寒,手脚关节处肌肉有点不舒服,同时伴有头晕症状。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风湿、结合、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以及心理紧张等都可以导致低烧。头痛也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症状,引起头痛的病因众多,大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常见的如偏头痛、紧张型头痛;后者病因可涉及各种颅内病变如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全身性疾病如发热、内环境紊乱以及滥用精神活性药物等。